APP下载

19岁打天下,23岁天策上将:李世民到底有多强

2022-02-03

新传奇 2022年4期
关键词:李渊隋炀帝大军

虎牢关大捷后,李世民随即回师洛阳,与其他军队合兵一处,围剿王世充。王世充自知大势已去,只好开城投降。至此,李世民一战平定郑、夏二王,使唐朝基本统一北方。李渊特封李世民“天策上将”,这一年,李世民23岁。

毛泽东曾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在大唐开国之战中,李世民凭借文韬武略屡战屡胜,战功无人能及。李世民的军事能力到底有多强?

“无中生有”救隋炀帝

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炀帝杨广在雁门(今山西代县)陷入突厥的包围。当时,年仅17岁的李世民随军队赶去救援。他向上司建议:“突厥敢于围困皇帝,是以为我军仓促之间来不及救援。如果我们虚张声势,白天用数十里幡旗相连,晚上敲锣打鼓。突厥一定认为大军来到,自会逃去。”这就好比三十六计中的“无中生有”。突厥大军看到旌旗飘扬,听闻锣鼓喧天,果然误以为隋朝大军已到,急忙解围而去,隋炀帝成功获救。

时势造英雄。隋炀帝好大喜功,虽然建立了大运河等功绩,却在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中令隋朝江山支离破碎。此时,李世民之父、太原留守李渊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招兵买马,笼络人心,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同年11月,李渊大军直奔关中,攻入长安,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皇帝,遥尊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的杨广为太上皇。与此同时,19岁的李世民也走向时代的漩涡,作为父亲李渊的得力助手,多次带兵打头阵。

李渊割据长安的次年,杨广去世。李渊得杨侑禅让,在长安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

“声东击西”,解决唐军东出、南下的后顾之忧

唐朝建立之初,各方强敌虎视眈眈。东面的郑王王世充与瓦岗军在洛阳大战,而在西边,割据金城(今甘肃兰州)的“西秦霸王”薛举也是唐朝的心腹大患。

当时,河西走廊是隋朝官马的主要产区,有大量优质战马。薛举依靠这些官马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在西北地区纵横驰骋,军队发展到十几万人。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世民带兵西征,一开始也因陇西骑兵吃了亏。不久,薛举生病去世,其子薛仁杲继位。薛仁杲号称“万人敌”,勇猛不在其父之下,却生性残暴。这年8月,李世民再次领兵西征,大军直指高墌城(今陕西长武县北)。到了高墌,李世民采取“以逸待劳”之策,与城外的薛仁杲相持了两个多月。唐军将士之前被陇西骑兵揍过一顿,都想一雪前耻,李世民却不为所动。薛仁杲面对闭门不战的李世民根本无计可施,加上粮运不济,手下士气开始动摇。此时,李世民下令:“敌人锐气已尽,我军可攻取他们了!”于是,他派出一支轻兵在高墌城北的浅水原扎营,修建工事。

这是一招“声东击西”之计。薛仁杲的军队苦等多日,早已按捺不住,第一时间向这支部队发起了攻击。然而,这支轻兵不过是李世民放出的诱饵。他们凭借有利地势拖住了薛军,直至其筋疲力尽。此时,李世民抓住战机,带领主力部队对薛仁杲大军发动袭击,惊慌失措的薛军接连溃败。

走投无路的薛仁杲只好向李世民投降,这是李世民在唐朝统一战争中独立指挥的第一场大战。此役后,李世民转战各地,平定秦凉、力保河东,解决了唐军东出、南下的后顾之忧。

“围城打援”,一战平定郑、夏二王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7月,李世民东征来到洛阳城下,与王世充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战。

随着洛阳外围接连失守,郑军粮道被断,王世充退守洛阳城中。他将精兵集中于城内,并布置了精良的守城器械。唐军发动大军昼夜攻城,一时难以攻下这座坚城。王世充的军队被围困多日,士气一蹶不振,便派人向占据河北的窦建德(夏王)求援。窦建德为救王世充,情急之下率10万余大军南下一路来到洛阳东边的门户——虎牢关。得知窦建德向洛阳进军,李世民当机立断,决定“围城打援”。他留下部分军队协助弟弟李元吉继续围攻洛阳,等待王世充的守军不战自溃,自己则率精骑3500人奔赴虎牢关。

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凭借有利地势将窦建德的大军阻挡了近一个月。夏军迟迟没有进展,人心思归。两军相持之际,李世民放出“烟雾弹”,将战马赶到黄河边放牧,假装军队的粮草已消耗殆尽。窦建德得知后,第二天倾巢出动,夏军战旗连绵数里,鼓声震天。李世民登高观察敌阵,等窦建德的军队人困马乏才下令开打。

李世民亲率骑兵冲锋在前,领着程咬金、秦琼等猛将突入敌阵,在敌阵后方张开旗帜。窦建德仓皇迎战,被打得措手不及,部下顿时四处逃散,窦建德被生擒。

虎牢关大捷后,李世民随即回师洛阳,与其他军队合兵一处,围剿王世充。王世充眼见城外夏军已败,手下将领也不愿随他突围,自知大势已去的他只好开城投降。至此,李世民一戰平定郑、夏二王,使唐朝基本统一北方。李渊认为,当时已有的官职无法彰显其荣耀,特封李世民“天策上将”。这一年,他才23岁。

(澎湃新闻网)

猜你喜欢

李渊隋炀帝大军
只买500匹马
作弊
大话三国志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李渊:3万人起兵,7年平天下
隋朝“江都之变”风云
李渊起义
李渊:江山是哭到手的
心锁
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