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义和当代启示

2022-02-03张海滢延玥

今古文创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生态文明

张海滢 延玥

【摘要】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等关系的一系列基本和谐观点。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至成全自然也成全自己。“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可以在当下展现中国古代思想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天人合一;生态文明;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2-008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2018年度社科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DXSXJ02,项目主持人:延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之一,包含了三代以来中国思想家对于天与人关系的不断探索,其中道家和儒家各自分别形成了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对于当前的社会现状以及生态建设具有难以忽视指导价值。

一、“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可以通俗理解为天、地、人三者处于一种和谐关系之中,人并不狂妄自大的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正是老子所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天”的概念

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解可以从“天”入手。“天”这一概念最早代表着世界的最大主宰。于百神之外,又有天、帝,在夏商周时期的诗歌古籍中被频繁提及,例如《尚书·汤誓》百字之中言天至于三次,这里的天多被用为具有人格的上帝。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变革,天最终发展出“五义”。第一种便是最好理解的物质之天,即人们肉眼可见的天空,与地相对;第二种是指上帝等至高神的主宰之天,是具有人格的天;第三种指冥冥之中那股不可捉摸的力量,是“人生中吾人所无可奈何者”的运命之天,如:“若夫成功,则天也。”;第四种便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则,即自然之天,这种天的定义在先秦百家种极为常见,《孟子》中就多次提及“天时”“天位”等,如:“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第五种则认为天是道德的终极含义,宇宙的最高原理的义理之天,这种定义为儒家所常用,如:“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二)“人”的概念

因为社会之初的种种鬼神学说,人初以为系天帝所制作,到了春秋时期,才有人渐不信鬼神及所谓天道,尝试用“人本主义”来解释各种制度,以为各种制度皆人所设,且系为人而设,“人”的概念开始发现并形成。

早在《易经》中就记载过关于“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论述:“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认为天、地、人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且有主次之分,天道与地道是人道所要仿效的,也正是因为人道的仿效,天道和地道才能够贯通于现实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人”所位于的中心地位,只是和其他生物比起来的特殊地位,而不是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的特殊。人作为万物之灵,能夠觉知和思考,能够体认天道,明白人和万物都是气交感化而生,本是一体,然后赞天地之育化,做到天、地、人三者合一。

(三)“天人合一”思想的三种解读

先秦时代对于“天人合一”思想成体系论述的主要有儒、道两家。由于对于“天”“地”“人”三者的理解不同,儒、道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解释存在不同,又因为道家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内部分歧,由此便出现了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三种解释。

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之种,天人本为一体,“天”的概念与“自然”概念没有区别,人被包含于自然之中,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对此《庄子》中有云:“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自然中的天与自然中的人达到“合”的境界,也就是二者相互和谐。

关于天与人的关系还有一种理解:道为天下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天地万物皆依之生生不息,道之作用,亦是自然的,天机自然之义,故道兼于天。故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处于逻辑的最前端,天与人均能上究至“道”。人和天都来源于“道”,二者同宗同源,自为一体。

在道家看来,自然和人本为一体,但由于人后天要遵守各种制度和道德规范,从而不能秉承自然本性,与自然开始不协调,“天人合一”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便是“绝圣弃智”,打破外在的束缚和枷锁,使人复归于自然,做到“万物与我为一”。

儒家的“天”之概念则包含了道德和伦理的标准,按照冯友兰先生“天有五义”的分类则可判断为义理之天。“天”是一种最高的、最本真的道德原则。所以在儒家看来,人们应通过修行屏蔽外界干扰,“求其放心”,最后做到履行心中原有的道德原则,也就是遵循于天。 这是一种自然却不自觉的合一,做到这种合一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义

(一)尊重自然

“天人合一”思想首先需要人类尊重自然。“自然界最懂自然”,这是美国荒野保护主义者的论断,在他们看来天灾便是大自然对于人们的报复,人类真正应该采用的发展方式,便是在自然荒野面前无所作为。这种观点不仅在资本主义世界获得拥护,马丁·布伯同样也在其著作《我与你》中将自然称为“眼露凶光的可怕怪物”,但它曾经也是与人类和平相处的,“以这同一双眼睛向我微笑,流露出何等善意”的自然,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天人关系,做到“天人合一”,才能“让我与世界和好如初,让它离去,容我康复[2]。

恩格斯曾在《劳动从猿到人转变的作用》一文中天才般的预见过今天的局势——技术滥用对自然界的影响,并在《自然辩证法》中用紧密的语言给予了告诫:“我们不要过分沉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一步和第二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尊重自然的思想在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顺应自然、关爱自然的思想,要求人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自然界,承认其本性、尊重其价值、维护其权益。这种思想在具体上表现为“德及禽兽”“泽及草木”和“化及鸟兽”。“德及禽兽”最初是对于君王的仁德甚至能够遍及鸟兽的一种称赞,侧面能够反映出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和生命的一种尊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王汤见人张网四面,解其三面。除此之外儒家还强调“时禁”,对狩猎进行限制次数和控制时间,这叫“取物必顺时候”。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样也包含这一观点,《庄子》一书中就有不少故事用事与愿违的结局告诫着众人尊重自然的重要性。鲁侯养鸟中的种种做法并不合理,他用供养自己的办法养鸟,而不是用圈养鸟的办法养鸟,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混沌开七窍”也是相似的故事:倏和忽为了报答混沌的恩情,凿出了混沌本没有的七窍,本是报恩的善意之举,结局却是“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这便是并未尊重原有自然所带来的灾难。

(二)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将人与万物视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各种关系和谐的基础。这种顺应自然规律,有利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基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经济模式下长期总结出的农业经验的。这种保护环境的美德是源远流长的:早在《商君书·画策》中就有记载:黄帝之世,不麝不卵,意味不猎小兽,不取鸟卵,《礼记·曲礼下》中也有相似的文字:士不取麝卵。孟子早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就提出了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概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战国时期就有将山川水泽收归国有统一管理的例子,民众只能在每年定期短暂开放的时候伐木渔猎,秦朝将这一规定正式立为法律文书,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记载道: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

“环境伦理学之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也曾提出一种相似的自然关系理论,并将其形象的命名为“生命之流”。生命和外部环境存在着永恒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需要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如若不然,将会直接危害生命的延续。人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在“生命之流”中的地位,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发展自身,都应保持自然的平衡,推动“生命之流”的永续流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虽然高度赞扬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也强调了人需要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所以我们需要时刻牢记:在改造自然界的时候,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我们拥有对自然界的最高支配力量,比所有生物强,可以科学认知自然规律,自21世紀自然科学不断发展之后,我们开始了解且掌握那些至少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生产行为所引发的长远的自然后果。”

(三)成全自然也成全自己

“天人合一”其实代表着一种新的人与天地贯通的存在方式,像宋明时期的儒家思想曾经到达过“与天地万物于一体”的精神境界。仅仅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只是动物,人除物质需求外,还需要在精神需要、社会需要等的满足中实现自身,而这一切都需要在自然中完成。

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在马丁·布伯看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我为中心,将人类与自然机械的割裂开,单纯的以自我发展为中心,忽视一切平衡,只为达成自身的目的,这种关系显然是不长久、不可靠的;另一类关系模式则是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在相互推动、相互实现中成就共赢,以互相的关联推动整体的发展,而“我”也从整体的发展中获得进步,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和实操性。

“我与它”是一种关系,关系总是相互作用的,没有“它”,世界将变成毫无用处的断壁残垣,“我”的存在和发展也就宣告终结。同理,没有“我”作为感觉的承担者,身为感觉对象的“它”也将毫无用处,无法发展。只有“我”不将“它”作为发展的工具,而是沉入其中,成为“它”中的一个齿轮,沉浸其中的推动整个关系的前进,才能从中获利,实现自我的发展。

三、“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时至今日仍然焕发着一定的生命力,能够为当今社会的制度建设和指导思想提供思想养分和历史借鉴。

“五个追求”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向世界提出了一份建设美丽家园的中国方案。“五个追求”是在结合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继承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合理发展和延伸,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指导。

根据“五个追求”的中心理论,人类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维持生态整体平衡作为一贯目标,在发展建设之中始终向其靠拢,保证生态这条“生命长河”的永续流动,不仅做到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为其留下充足的生态资源以供后续发展。经济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只有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国家需要长期贯彻执行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更新发展观念,不断进步,使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人民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人始终是生活在自然界之中的人,靠破坏自然所取得的短期成果只会成为阻碍长期健康发展的绊脚石,为此大家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倡导尊重、爱护自然的价值观,使绿色发展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民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未经科学指导的发展是不正常、不健康的,只有科学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处于平衡的关系之中,也只有人与自然处于平衡之中才能实现人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作为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地球是一个共同体,每一个国家都处在紧密的相互连接之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因此各国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抛弃思想偏见,联合起来,形成荣辱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等译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王元钊.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生态文明解读[J].前沿,2010,(4).

[5]黄键跃.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发展伦理[J].道德与文明,2013,(1).

[6]陈业新.近些年来关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述评述——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2).

[7]刘震.重思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生态价值[J].哲学研究,2018,(6).

[8]叶平.生态哲学的内在逻辑:自然(界)权利的本质》[J].哲学研究,200,(1).

[9]赵建军.人与自然的和解:“绿色发展的价值观审视”[J].哲学研究,2012,(9).

[10]乔清举.儒家生态哲学的基本原则与理论维度[J].哲学研究,2013,(6).

作者简介:

张海滢,女,山东潍坊人,聊城大学季羡林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延玥,女,吉林省吉林市人,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生态文明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