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诗英译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世界意义——评陈琳《欣顿与山水诗的生态话语性》

2022-02-03魏家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山水诗禅宗道家

魏家海

引言

陈琳教授素以对诗歌翻译的文学性与文化性研究闻名学界,在翻译诗学领域深耕多年,成绩卓著。其专著《陌生化翻译》(2012)和相关系列论文揭示了翻译产生的文学关系与文化影响,荣获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首届“英华学术奖”(2018)。2019 年12 月,陈琳教授推出新著《欣顿与山水诗的生态话语性》。该书是其数年来对翻译的世界文学建构性与文化话语性深入思考的结果,它力图剖析当代美国著名中国典籍翻译家戴维·欣顿(David Hinton)英译中国山水诗的翻译诗学特征与文化话语意义,揭示欣顿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代世界意义的挖掘及阐发方式。该书也是国内首部从世界文学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当代化翻译重写的根本性质与特点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

一、基本内容和特点

该书共分8 章,大致可分为4 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以翔实的资料梳理了三代翻译家的古诗词英译在英语世界里世界文学化过程中的翻译史和创译史。第二部分介绍了欣顿山水诗翻译的世界文学基本特性、文化形态、生态形态、美学形态,包括第一章“欣顿山水诗翻译成就及其世界文学性”、第二章“山水诗世界文学性椭圆折射的文化形态”、第三章“山水诗的世界文学性:道禅的生态意蕴与生态哲学共通性”、第四章“山水诗的世界文学性:直觉生态智慧与生态审美阐释”。第三部分介绍了欣顿山水诗陌生化和差异化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包括第五章“生态译诗的陌生化诗歌翻译特征”和第六章“对近禅习道诗人山水诗的差异化翻译”。第四部分即结语“山水诗翻译的生态话语性”,总结了欣顿山水诗翻译的生态话语建构特征,对全书的主题“生态话语性”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该书的基本特点包括:第一,以山水诗的世界文学性建构为依托,分析了山水诗生态话语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意义和世界意义,以及翻译的椭圆性折射同世界文学的关系,立意深远,高屋建瓴地建构了严密的山水诗生态话语体系,具有强烈的理论自觉和创新意识。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译诗”的翻译诗学概念,揭示了当下英语世界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的定位,挖掘了山水诗跨文化阐释的动机与中西文化哲学的功能。第二,以文本细读和文本翻译为基础,融合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理论观点,论证有理有据,演绎与归纳交互使用,描写中有规定,理论和材料结合紧密,逻辑严密,论证有力。第三,材料新颖,一手资料具有权威性,中国传统思想史和翻译思想史相互言说,双向阐释,相互印证,力图将诗歌与文论贯通,中西汇通,避免了以往一些研究中的“两张皮”现象。

本文拟在梳理该书主要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挖掘其研究背后的“生态智慧”观以及对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并以此反观人类文明危机的原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当代价值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活动中,翻译发挥了重要的文化话语建构作用,这种翻译话语体系的建构有助于阐发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对生态文明价值建构的贡献。

二、道家文明思想与山水诗的跨文化荒野生态意识

道家文化是中华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道家思想和禅宗义理相互交织,共同构成生态学的重要来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具有先天的生态意识,这为研究美国生态批评学者对道家思想文化的接受情况开启了一扇窗口。荒野意识是生态意识的重要内容,在“生物圈传播荒野性、美景与大自然无边无际的创造性自由”(Christ,2019:161)的过程中,荒野生态学者十分强调非人类中心主义。陈琳在梳理美国生态生成学者和哲学家在研究中对道家文化潜在生态意蕴的关注和接受的基础上,论述了道家哲学中的“自然”(即“自然而然”)同自然主义哲学和生成生态学之间契合与融合的关系,分析了美国文化中的荒野意识和荒野哲学的生态伦理、生命与文化的源泉、精神寄托和审美形态。因此,哲学特征成为道家文化进入美国哲学和生态文化的媒介,作者通过挖掘生态评论中道家文化“自然”思想在美国荒野生态意识中展现出来的跨文化生命力,探讨了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的“自然”思想。这种研究视角投射了作者的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意识。

“生态意识常伴随着地球形象的多样化产生,危险在于地球的形象本身扭曲了我们同物质和文化环境的关系”(Cronin,2017:125),这要求人们重新关注人与物质世界和大自然的关系,关注生态文明中人与人的关系。山水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生态意识,同荒野生态意识形成跨文化的诗学共鸣。作者赞同欣顿对作为东方智慧的道家宇宙观的定位:“它的精神性、实证性、深层生态学精神以及女性主义精神体现了它的当代价值”(陈琳,2019:117)。作者从欣顿的感悟和阐释中看到了道家概念的活力,深刻地剖析了道家哲学观在跨文化精神层面上的当代意义,对我们重新认识道家文明的世界价值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人的生态观需要遵循道的指引,在文学作品中,这主要表现为受道家美学思想的指引。”(杨立学,2017:91)“道”为作家指明了生态文明思想的方向。欣顿在翻译选材时有意地挑选了具有高度自然主题的诗歌,其译作体现了山水诗中道家思想创造性转化的生命力,译文中的意象也尽显自然性,读者在其中可读出中国古代诗歌中“道法自然”的精神意蕴,也可领会其中的荒野意识,两种诗学倾向基本达到了融合,译诗中的意象和形式都成为道家宇宙观的跨文化媒介。

作者分析了欣顿译文中“语法的开放性”和“词语的摹状性”,以道家的“无我”宇宙观作为思想基础,将山水诗的语言和审美思维带入译文中,比较了欣顿译诗中无连接词所蕴含的“无”和“空”的哲学意味同“天人合一”意识中所蕴含的读者参与意识之间的相似性,以挖掘译文中的道家哲学思维方式。尽管译文读起来显得不太流畅自然,但其合乎原诗中的“自然”,通过模仿原诗中的自然意象保留了原诗的荒野性,即生态的自然性,体现了翻译家欣顿的良苦用心,即通过山水诗的翻译吸纳道家的哲学观念,使译文融合荒野意识和道家哲学,最终通过英文译本使道家哲学逐步走向世界,让西方读者在读诗和研究译诗的过程中领略中国生态智慧。因此,作者并不是就事论事地停留在对翻译技巧的探讨层面上,而是把欣顿翻译的山水诗作为翻译文学来揭示其中东方哲学意识和美国哲学意识的契合之处,将原诗中的哲学思想同译诗目标语接受环境中的荒野哲学思想形成对话以解释翻译,从而使充满生态意识的山水诗具有了世界意义上的可接受性。这充分表明作者的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具有鲜明的比较哲学意识和方法论上的自觉创新意识。

三、禅宗思想与山水诗的生态审美观

禅宗思想和道家思想都属于东方智慧,欣顿在山水诗的阐释中对其都加以了吸收和利用,其中,禅宗思想在山水诗的审美特性中独具魅力。“禅宗重视心灵的体验,以妙悟直观开显宇宙生命的真实”(刘桂荣、傅居正,2014:149),对美国艺术家和文学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山水诗审美经验与禅悟方式上的相似性、参禅与山水诗创作在主客观条件上的一致性、禅宗对诗歌艺术的影响,这些都使得禅思与诗情能够得以融通(陈琳,2019:96)。作者善于把握禅宗思维,有较强的异语考据能力,在研究方法上将诗情与禅宗融通,把山水诗同空明境界的审美心态和审美精神挂钩,以此为出发点探究欣顿在山水诗翻译和研究中受到的禅宗思想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极强的概括能力。

欣顿主要通过考察翻译过程中生态审美的再现,对中国山水诗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解读和阐释。直觉审美无疑是“我心即佛”的外在化,也是欣顿在翻译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佛教心灵化的体现,译者的审美主体性自觉同佛教思想形成呼应,与山水诗中的禅宗意境相偕,顺乎诗人的虚静和恬然之气。作者对欣顿翻译主体性的认识和评价,凸显了禅宗的生态直觉审美功能,并且使译文读者和研究者认识到佛禅审美对于翻译的再现价值。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欣顿在山水诗翻译中审美对象的文化精神,展现了欣顿眼中诗人的情怀和精神追求,有助于我们理解禅宗文化对欣顿译诗的深刻影响以及欣顿翻译中的陌生化效果对西方读者产生的冲击力。作者高度评价了“诗歌创译”方法对山水诗翻译产生的陌生化效果,认为其对英语世界理解中国诗歌的独特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欣顿在翻译中建构“生态文化话语”的重要途径。个案研究表明,“创译”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禅宗意识在译诗中的可接受性。

山水诗中的人、物、自然不分彼此,和谐共处,同禅宗中的空灵美学经验相契合,符合自然和谐的生态审美观。欣顿深刻领悟了山水诗中的自然美,在翻译中以“空谷纳万境”的审美心态接纳诗中的自然美与和谐美,尽量保留原诗中的意象,“努力再现性空无为、人与自然相生相融、美在自美的山水精神与生态智慧”(陈琳,2019:168)。说到底,译文尽量不使用归化法策略,而是以一种不露痕迹的方式含纳原诗中各种共融关系和文学形象。作者发现,欣顿的美学思想和翻译思想都潜移默化地化用了禅宗的思想,这种巧妙的化用也是中国山水诗能够得以走向世界的原因之一。

作者考察了欣顿山水诗中诗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诗人与事物在审美过程中彼此不分、观物即观己的融合方式以及人与景色合一的翻译生态美学思想。译者通过共情的方式把原诗的情景同自身融为一体,直觉审美是翻译中的心理使然。在这种生态审美观的指导下,欣顿以再现原诗中的人、植物、动物、山峰、石头等意象为旨归,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译文尽显宁静致远、怡然自得的情感和意境。从这个意义来看,译者也主动地浸染了禅宗的“自性”“无念”和“心”生万境的审美心境,将山水诗中的无常无我、虚实不定的禅意忠实地再现出来。

通过对欣顿翻译山水诗的审美主体的自然意识、和谐意识的把握以及对审美对象的生态精神的禅宗化解读,陈琳教授告诉我们,禅宗美学思想已经成为普遍性的艺术理念,对美国诗人和翻译家欣顿理解和阐释中国山水诗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已经内化为译者的翻译理念指导其翻译行为。正如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所言:“翻译的过程性高于一切,它是一种再创造”(刘燕,2018:88),欣顿在翻译过程中的“再创造”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生态翻译美学思想。这不仅表明禅宗美学观在山水诗翻译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折射出该书作者在学术研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自觉,特别是对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视。

四、生态智慧对山水诗的世界文学建构的意义

世界文学是一个建构过程,其标准处于不断演化之中,但通常同原文的普遍价值、翻译文学的经典化与跨文化阅读、翻译文学的评论与传播等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翻译文学的文学形式、主题和内容对认识其在世界文学中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而翻译本身则是世界文学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

欣顿的翻译选材以中国古代名家诗词为主,包括谢灵运、陶渊明、李白、王维、苏轼、孟浩然、杜甫、白居易、韦应物、黄庭坚等名家的诗歌作品。这些山水诗具备质朴、简洁、禅意、自然、和谐、宁静、淡雅、欢快、澄明、自由、美好、悦耳等特点,是中国文学的精华,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文学精神存在可通约性。作者在研究中特意考察了这些山水诗的精神内涵,旁征博引,将中国诗论、文论、哲学观点融会贯通,深刻提炼了欣顿山水诗翻译普遍性的文学价值。

世界文学的形成离不开折射、写作和阅读。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椭圆形折射”,是“在翻译中收获的写作方式”,它“不是文本的经典而是阅读方式”(Damrosch,2003:281)。作者对民族文学翻译中发生的折射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民族文学经由椭圆形折射,蜕变为兼具源文化和东道文化的双重文化特征的世界文学:遥远时空以外的过去性和异域性,与东道文化的当下性和本土性相遇,发生奇妙的文学融合与改变,从而成就了世界文学”(陈琳,2019:4)。这种民族文学翻译中既保留又变异的特性为我们认识欣顿山水诗翻译的世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作者列出的参考文献来看,欣顿的山水诗译本主要由美国著名的商业出版社如新方向出版公司(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和香巴拉出版社(Shambhala Publications)出版发行,这些商业出版社的发行渠道比较畅通,有较为明确的读者群,便于流通和传播。由此可见,作者间接地关注了欣顿译诗的传播和影响,这对探索欣顿译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经典化具有重要意义。“世界文学不是无限的不可把握的经典著作,而是一种流通和阅读方式。”(Damrosch,2003:5)虽然Damrosch 没有过于强调经典化的作用,但流通和阅读也会通过筛选使译文经典化。作者重点探讨了欣顿的山水诗翻译中的陌生化手段和差异化方式在世界文学建构中实现的途径和意义,特别是山水诗中的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借助译诗得以成为世界文学的主题之一,这也是欣顿译诗的“文化翻译”思想在世界文学建构中的价值体现。

作者不惜笔墨,用两章的篇幅分析了生态诗翻译的陌生化和差异化特征,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了欣顿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通过考察欣顿翻译的充分性和当代性展示了山水诗的生态文明精神,二者的协调和关联凸显了译者研究中的文化自觉,特别强调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平实易懂的文体来了解原诗的原汁原味。作者梳理了译者注重读者意识的翻译观,辨析了译诗的不同风格,抓住了阅读特征,为读者理解“世界文学是阅读方式”的观点作了铺垫。作者在分析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对欣顿山水诗翻译的影响时,把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加以融合而不是分割,体现了作者系统化、生态化的学术思想以及善于糅合中国传统哲学和宗教思想的研究理路。这种分析方式便于西方读者阅读和欣赏译诗中的生态美学和中国特色的生态智慧价值,特别是融合在译诗中的生态和谐意识。随着译诗被广泛阅读和研究,受众面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广,日趋经典化,因而越来越接近世界文学,其中蕴含的中国“生态智慧”和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当代世界的意义也愈加凸显。

猜你喜欢

山水诗禅宗道家
禅宗软件
瞻谢公亭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论中国山水诗的成因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落叶禅
漫画道家思想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