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聚力办好“五件实事” 让农民工省心更暖心
2022-02-03
2021年,达州市坚持把农民工工作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任务,聚焦农民工“所盼所望”,重点抓好“五件实事”,扎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农民工省心更暖心。2021年转移输出农民工166.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8.46亿元,同比增长9.7%。
创新开展“全市优秀农民工”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达州籍农民工及外地在达农民工为评选对象,通过村社推荐、乡镇筛选、县级初评、网络投票和市级终评,评选出40名创业明星、巴渠工匠、道德模范、杰出外来农民工。同时召开表扬大会,为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充分激发先进农民工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该活动网络投票环节点击量达1970万人次。
精心组织“品家乡味 忆故乡情”专项活动,让农民工更暖心。为解在异地过年农民工的“乡愁”,达州市组织各县(市、区)农民工服务中心多方筹资100余万元,为未返乡农民工邮寄了3万余份家乡特色食品大礼包,让他们感受到“浓浓家乡味、浓浓故乡情”。做优返乡农民工“温暖回家路”服务,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设立返乡农民工服务站(点),开通农民工返乡返岗“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及维权咨询服务等。
多措并举根治欠薪顽疾,让农民工合法权益有保障。主动抓检查治理,以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在建工程项目为重点,围绕隐患矛盾化解、工资制度落实、违法行为整改等方面,结合集中检查、随机抽查、联合执法等方式,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建立重大欠薪隐患清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照单整改,确保问题清零销号。2021年开展执法检查活动10余次,监察用人单位1260家;纠正工资支付违规行为18次,处理欠薪隐患8起;为1.06万人补签劳动合同,为2113个劳动者追发工资1313万元。全市在建项目分账建账率、总包直发率、按月足额发放率、政府工程零欠薪均达100%。组建农民工公益律师维权服务团,帮助农民工主动维权,加强农民工法律服务保障。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择优确定20名公益律师,组建成立农民工公益律师维权服务团,明确“四个一”基础任务(每年参加1次线上法律咨询、联系1个重点建设项目、参加1场法律宣传活动、受理1件法律援助案件),通过服务积分等方式加强考核,持续为达州籍农民工及外地在达农民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建好农民工综合信息系统和微信工作群,打造农民工看得见的“黑板报”。精准掌握农民工就业技能、务工情况等基本信息,建立数据库。落实达州市政府建好“一村一个微信工作群”要求,针对返乡农民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全市共建立农民工服务工作微信群2339个。全覆盖走访返乡农民工,收集“一表两台账”,精准掌握农民工返乡回流、节后就业意愿、技能特长、返岗时间等信息47万余条,把微信群打造成为政府宣传政策、收集信息的主阵地和农民工随时看得见的“黑板报”。利用微信群有效摸排农民工返乡计划,拟通过专接专送、提供专用通道、发放大礼包等举措,切实为农民工提供服务保障。目前,已摸排返乡农民工5.9万人,重点人群均已按疫情防控要求纳入村(社)管理。
做优劳务品牌和返乡创业培训,全力打造达州劳务输出“金字招牌”。一方面抓就业工作,深化东西部协作,持续向浙江省舟山市等地“品牌化”输出优质劳务资源,宣汉“海员班”等成为特色亮点。通过提供专车接送、开展专场招聘会等措施推进转移就业,开通返乡返岗专车(列、机)2541趟(次),累计输送15万人次;举办冬春农民工专场招聘会44场,提供岗位3.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700人。扎实做好“订单式”劳务品牌培训,开展农民工劳务品牌培训、返乡创业培训,分别培训11200人、3980人,开发培育出“巴山妹子”“巴山建工”“宕渠护工”等劳务品牌10余个,1个劳务品牌上榜全省首批“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另一方面抓返乡创业,主动到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等达州籍农民工务工集中地开展座谈、慰问等活动,以乡情带动、政策驱动等方式,回引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3000余人,为48名创业农民工发放扶持贷款1215.74万元,新增创办企业1500余家,总产值达3.8亿元。同时,10个项目入选全省2021年农民工及企业家返乡入乡创业项目优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