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慢就业”成为“消极就业”
2022-02-03杨冬妮
杨冬妮
2021年12月28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2022届毕业生的相关数据。据悉,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而根据早前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披露的数据,2021年,回国就业的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后疫情时代,海归人数同样呈激增形势,如此庞大的国内外毕业生群体所带来的必然是就业难、就业竞争激烈的问题。
作为毕业生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求职就业问题一直被社会所广泛关注,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以促进应届生就业。仅在2021年11月至12月期间,教育部就印发了四项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部署性文件。12月14日,教育部、人社部、国务院国资委、共青团中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五部门决定联合开展2022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促就业“国聘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和企业等用人单位,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等宣传渠道,持续开展招聘宣讲活动。鼓励用人单位在国聘招聘平台、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平台、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团团微就业、中智招聘平台等平台集中发布招聘信息,举办线上专场招聘活动。同时,通过“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24365校园招聘服务”的持续开展,推动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然而,虽然国家和各高校都推出了一系列就业促进活动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但是,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及求职压力,有些人还是选择了暂时“躺平”。近年来,在部分毕业生中“慢就业”现象开始流行,并逐渐成为后疫情时代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焦点之一。
所谓“慢就业”指的是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进行创业考察,慢慢考虑未来发展道路的现象,与毕业后急于马上找到一份工作而加入求职大军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一项面向全国8.8万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8%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另据齐鲁工业大学对本届毕业生进行的摸底调查,27%的应届毕业生离校前就业意愿不强,打算毕业后再落实工作。
導致毕业生“慢就业”的一大显性因素就是“就业难”。除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所导致的就业竞争加剧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不少企业面临停止招聘、裁员,甚至倒闭等问题。而就学生角度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无法进行大规模线下招聘会,封校导致无法实习,以往入职途径行不通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求职的难度。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21年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4.3%,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3%。较高的失业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对于毕业即加入求职大军“望而却 步”。
2021年底,毕业满半年的陈岩刚入职北京西二旗一家互联网公司,却收到了被优化的通知。陈岩所在的公司主要做搜索和人工智能的业务,从得知自己所在的业务线被整个裁掉到签字同意裁员补偿协议,只有不到2天的时间。而陈岩只是这次裁员大军中的一个缩影。年关将至,腾讯、百度、爱奇艺、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大厂迎来了寒冬。长期以来,互联网行业因发展速度快、薪资待遇高以及较为宽松的办公环境等原因备受年轻人的青睐。
《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2021年面向全国5868名大学生发起的“大学生求职力”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大学生希望进入互联网行业工作,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字节跳动、华为和阿里巴巴。由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IT/通信/电子/互联网是海归求职中的大热门,海归求职者对这些行业的投递比例远超其他行业。虽然互联网行业“高淘汰率”的特点被人所广泛熟知,但刚就业便失业,对于毕业生而言损失的可能不仅是作为应届毕业生才能拥有的种种“优惠”条件,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沉重打击。所以在部分人认为还未找到百分之百适合自己的行业、企业的时候,有人便选择了更为审慎的态度。
对于留学生而言,选择“暂缓”就业多为国内外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等,对于求职认知与国内实际就业环境有较大差异所造 成的。
留学生回国后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认知上期望更高。有数据显示,23%的留学生期望薪资在10000~15000元/月,22.2%的人期望薪资在8000~10000元/月,然而有超过半数的留学生认为其首份工作的薪资低于或远低于其预期。此外,根据新东方《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数据,由于留学生对于国内环境不了解所造成的“对自己定位过高”“相关实习经验不足”是留学生在求职时遇到的两项最主要问题,分别占比32%及30%。当过于乐观的期待与实际情况产生了较大差异,就难免陷入纠结,需要更多时间进行综合情况的考虑。
留学生与国内就业环境信息的不对等还会造成其错失就业最佳时间。国内大部分企业每年对于应届毕业生的招聘时间分为“秋招”和“春招”两个时间段,“秋招”往往从每年的8月开始到11月结束,“春招”为每年的3月至5月期间。以“秋招”为例,2021年的秋季所招聘的是2022年6月毕业的学生。而对于留学生来说,“秋招”时间段还正是他们在国外刚开始最后一年学习的时间,如对国内的校招时间没有明确的认知,则很容易错过第一次大范围招聘季。即便对于校招时间有精准的把握,由于身处国外,时差问题,不了解国内笔试、面试技巧等问题也都可能使留学生延缓求职进程。为了帮助留学生在毕业后有更为充足的时间准备,大部分企业对于留学生“应届生身份”的界定多以其获得毕业证或学历认证时间为准。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种种制约,如今“慢就业”已成为全球现象。根据韩国官方数据,2021年有86万名毕业生,而将近半数的20~30岁年轻人放弃求职,仅有9.6%的大学毕业生仍在积极找工作。在日本,名校毕业后不工作的那些年轻人自称为“高等游民”,他们大多是由于找不到与学历水平相匹配的工作而心生落差,既放不下名校光环的体面和高度,又坚决“不将就”。还有一些人认为工作不该是生活的全部,想要“少工作,多娱乐”。据日本文部科学省数据,2021年日本58万多名应届大学生中,就业率为74.2%,连续第二年下跌;有近6.9万人选择升学,占比11.8%;另外,约有5.6万人既未就业也未读研,较2020年增加约1.5万人。而在一些西方国家,“gap year”(间隔年)指的就是“慢就业”现象。在高中毕业后上大学前、大学在读期间、大学毕业后,或是在刚工作不久的一段时间里,都有年轻人选择暂缓下一步的学业或者工作,花半年或一年时间,参加实习、做志愿者或游学等。“间隔年”之后返回学校或者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可能对选择的专业或工作更加有自信,态度更加积极。
对于当今的年轻毕业生来说,相比过去,更多人拥有更为富足的家庭条件。家庭的后盾让他们拥有了更长的择业时间,使得他们在求职时也逐渐从之前的“先就业再择业”趋向于“不将就”,更多地去考虑工作单位、工作岗位是否“舒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年轻人更为多元的择业观。
然而,毕业后一味追求“慢”,或将导致新的问题。首先,过久的观望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慌。不少毕业生提高了职业期待值,却既没有在“空窗期”内充实自我,寻找机会,也不愿找份工作从头做起,最终造成“高不成低不就”,走了弯路。其次,“慢就业”变成“逃避就业”。有调查发现,部分应届毕业生也存在以“不愿吃苦”“拒绝低薪”为由的逃避就业现象。
对于“慢就业”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消极应对就业的心态和主动调整择业节奏、希望“更高质量”就业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慢就业”是选择更适合的就业方式,而不是懒就业、不就业,甚至畏惧就业。
现在,社会对于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逐渐呈现出理解、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针对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指出,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新就业形态的保障政策,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社保政策、就业权益保护政策,为高校毕业生从事灵活就业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持。部分家长认为,现在的年轻人爱学习,接触面更加多元,毕业后应适当给予他们一定的拓展空间。只有充足了电,才能坦然面对各类困难。也有部分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对于“慢就业”的学生,公司看重的是这段时间他到底做了什么。如果只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这会让人怀疑该学生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如果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期,增长个人见识,培养起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赢家。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认为:“淡定找工作是好事,但是无论如何,大学毕业生仍需要尽早树立起自己的职业理想,形成相对明确的职业规划,这样未来的发展才会更顺畅。”
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慢就业”是否为一种合适的、健康的就业方式我们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但是,“慢”不是目的,而是要在这期间内为自己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夯实基础。既然选择“慢就业”的方式去寻找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适合状态,就更需要毕业生们充分利用慢就业时期,增长见识,做好未来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