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民的金融素养调查研究
2022-02-02高雅柔
摘 要: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扩大和老年人掌握财富的不断增长,老年人参与金融活动的广度、深度、频度都在日益提升,但老年人金融知识和风险责任意识的有限程度制约着其对金融服务的充分获取和合理使用。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的金融知识水平和行为特点,借鉴国外老年人的金融教育经验方法,提出推动养老金融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金融素养;行为特点;国际经验;金融教育
本文索引:高雅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民的金融素养调查研究[J].中国商论,2022(03):-081.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2(a)--0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老年金融消费者群体逐渐壮大,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等新业务的出现,数字化浪潮下的金融市场与普遍较低的老年人金融知识素养之间的矛盾,对养老金融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近年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老龄人口比重迅速上升,老龄化趋势明显。最近5年,中国新出生人口数量一路下滑,从2016年的1846万降至2020年的1200万,2018年至2020年,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从24949万人上升至26402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从17.9%上升至18.7%。中国于1962—1973年婴儿潮出生的3.18亿人,将陆续进入退休阶段,年均3000万以上的人口增量。
2 老年人金融知识水平和行为特点分析
2.1 以60后、70后为主的“新老人”参与金融活动更加积极主动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参与金融行业行为发生了变化。60后和70后为主的新老人在资产收入和消费观念等领域都与40后、50后的老人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在经济实力上更加雄厚。很多人有稳定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障,经济条件整体有所提升。据《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调查,50歲+年龄段养老理财金额占收入比例的均值,超过其他所有年龄段。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5万亿元,预计2022年可达10.2万亿元。以中信银行为例,中老年客户群体是其价值客户增量的主要来源。截至2020年7月末,中信银行50岁以上客户达到1503万,占全行借记卡客户数20.60%;老年客户管理资产达到1.25万亿,占全行客户管理资产余额54.75%。
二是在金融行为上更加积极。老年人关于理财的态度和行为也发生了转变,更有意愿参与到金融活动中来,愿意学习和接受相应的金融知识教育。支付宝最新发布的《2020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显示,理财是老年人在过去3年里使用率最高的服务。兴业银行零售品牌之一——“安愉人生”对应的是养老金融业务,仅推出短短两年,VIP客户已超100万人,受托资产已超5100亿元。
三是在金融服务选择上逐步丰富。近年来,各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老年金融消费者这个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并且已经面向老年金融消费者开发和推广了种类较多的金融产品。有15家银行针对老年客户设置养老金代发业务,9家银行推出老年专属借记卡,7家银行打造老年客户专属网银等附加服务。同时,各金融机构还推出定制化、特色化的养老金融服务,如工商银行“工银爱相伴”老年客户品牌服务体系、交通银行“沃德养老计划”、招商银行专门面向55岁以上客户的“金葵花丰润人生”综合服务体系等。拥有大量中青年用户的支付宝也加入了养老金融的阵营,在其理财服务中内嵌养老理财板块,也有其他金融机构出品的养老理财程序,从其用户评论中可以看出养老理财产品受到大量关注并且需要专业解答。
2.2 以40后、50后为主的“老老人”参与金融活动保守单一
一是风险承受能力低,理财观念单一。“老老人”由于年纪较大,身体素质一般并有突发疾病的可能性,除了退休金以外基本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抗风险能力低,对于投资理财主要强调产品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对于货币基金等灵活类理财产品较为排斥。以2021年江西省普惠金融调查问卷490份65岁以上老人的回答情况来看,91.8%的老年人表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55%的老年人表示在过去一年里,从未购买过银行理财及各种衍生投资理财产品。
二是较新老人而言存在更大的数字鸿沟。40后、50后老年人由于生活时代的差异,对互联网金融的操作方式接受程度较低,学习能力不足,老人们很难正确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大部分老年人还在使用老年按键手机,无法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金融信息。以2021年江西省普惠金融调查问卷490份65岁以上老人的回答情况来看,75.4%的老年人表示在过去一年里,从未使用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数字支付方式,购买过理财产品的老年人里有55.8%的老年人主要是通过纯线下的渠道购买投资理财产品。
2.3 金融素养水平整体较低,获得金融教育渠道狭窄
根据2021年江西省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中298份60岁以上老人填写的问卷结果来看,消费者金融素养平均得分只有57.9分,老年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整体得分较低,老年人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够。
2.3.1 获得金融产品信息渠道窄
大部分老年人对柜面人工服务的依赖性强,一般通过网点自己熟识的客户经理来获取金融服务信息,或者是与亲朋好友交流时获取,从众心理明显。例如,在知晓身边的亲戚朋友购买了某个投资机构的理财产品的情况下,即使自己并不明晰理财产品的具体信息,也会义无反顾地跟着购买。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显示,仅有25.2%的老年人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得过相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信息,29.2%的老年人表示通过亲朋好友交流等渠道获得相关金融产品或服务信息。72.5%的老年人倾向于通过线下宣传和传统媒体渠道了解所需要的金融知识。
2.3.2 金融专业素养低
江西省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显示,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36.6%的老年人表示主要根据经验和知识独自决定,44%的老年人表示主要听从营销人员的引导或者是咨询身边熟人。在实际购买过程中,仅有44.2%的老年人表示会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其中有26.5%的老年人表示很难理解合同条款,关键性条款即便加黑强调也不太明白。
2.3.3 盲目追求高回报,贪图小利易落入金融陷阱
老年人自身教育水平低,对互联网金融、手机银行等新兴金融产品的接受能力差,对金融信息的识别判断能力不足,很难真正了解金融产品的详细情况和风险等级,容易遭受金融诈骗。《2020年度全国涉及老年人案件情况研究》显示,涉及老年人金融财产权益保护的案件占全部涉老案件的22.02%。老年人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对收益率和赠送的礼品非常重视,盲目追求高回报,无法正视风险。很多投资理财机构利用老年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采用赠送大米、粮油等日常用品的宣传活动,只宣传收益不告知风险,通过工作人员不断对老年金融消费者进行洗脑,鼓励其投资,不少老年人在冲动下就会进行投资理财。金融素养调查显示,22.5%的老年人不知道一般情况下收益越高意味着风险越大,当问到有人拉你进微信群,向您推荐明天上午十点准时涨停的股票,会如何做时,超过27.5%的老年人选择会跟着进群。
2.3.4 缺乏金融消费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
老年群体普遍缺乏法律维权意识,对自身的权利义务不明晰,无法及时准确地判断自己是否被侵权,即使意识到了,很多老年人也不清楚遇到金融服务纠纷该如何投诉,如何寻求第三方机构的支持,不清楚怎样保留、查找、取得维权证据。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缺乏正确的维权观念,发现自己被骗后,采取错误甚至是比较极端的维权方式,在投诉过程中夸大事实,和工作人员产生纠纷,出现造谣传谣等情况,导致维权过程比较复杂。
3 老年人金融教育的国际经验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较早,在开展老年人金融教育领域起步早,总结主要国家的成功做法,吸收其有益经验,对我国開展金融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1 成立专门机构开展老年人金融教育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签署发布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规定美联储下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主要职能是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其中,专门设立老年人金融保护办公室负责62周岁以上老年人的金融消费保护,为老年人容易遭受到的金融风险进行提示和帮助。另外,老年人金融保护办公室还联合众多联邦部门,防范老年人遭受金融诈骗,如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老年人智慧理财的智能学习模块,帮助老年人防范金融盘剥和欺诈。
3.2 制定和实施金融教育国家战略
英国、俄罗斯等国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包括老年金融消费群体在内的金融知识教育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国民金融知识教育。为提升俄罗斯国民金融素养,俄罗斯在2017年9月开始实施《2017—2023年俄罗斯联邦金融扫盲战略》,并提出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学生、残障人士和中低收入群体。英国从1998年开始就有的放矢地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在对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需求开展详细调研的基础上,面向不同类别的宣传对象,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教育计划,帮助不同人群更好地作出金融决策。
3.3 明确目标对象开展差异化金融教育
美国在进行金融知识教育前,对消费者金融能力进行一定的调查,如美国投资教育基金会分别在 2009年和2012年开展了消费者金融能力全国调查,从50个州抽取约25000个样本,通过测试居民的金融理财规划水平、金融知识运用等情况来试量居民的金融能力。针对美国老年人易遭受的金融侵害及诈骗行为,2013年,美国老年人金融保护办公室发布《老年人智慧理财防骗指南》,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防骗忠告。该指南列举了四种典型的金融诈骗方式,每节附有相关理财知识测试,可以评估老年人的学习情况。及时发布《财务顾问高级资质报告》,针对财务顾问高级资质管理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在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官方网站上,还有针对老年金融消费者防骗的专门板块,演示不同的诈骗方式。
3.4 注重金融教育效果评估
各国均十分注重开展金融教育跟踪评估工作,通过调查和评估,检测金融教育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为进一步开展金融教育决策的制定提供方向。例如,印度金融信息网络和运营公司、印度财务管理与研究中心、印度小微金融中心与世界银行合作,于2010年11月—2012年6月实施了针对低收入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金融教育有效性评估项目,对参与者进行金融素养摸底调查。美联储对金融教育项目均制定了具体的评估标准,以确定项目是否有效提高了国民的金融素养。同时,在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设立了金融教育研究网站,金融消费者可以在网站进行金融教育与知识研究在线搜索。
4 推动我国老年人金融教育工作发展的建议
4.1 尽快出台老年人金融教育战略规划
设立专门负责老年人金融教育的工作机构,负责统筹开展老年人金融教育工作。同时,建议在《中国金融教育国家战略(草稿)》的基础上,制定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金融教育基本条法,将老年人金融素养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以老年人金融素养水平调研结果、我国老年人行为特征、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为根据,制定周详的金融教育计划,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老年人金融素养教育。
4.2 完善相关立法保障
一是建议制定国民金融素养教育法律。可借鉴美国《金融教育法》等直接关于金融教育的法律,将国民金融教育的高度上升至法律,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行为主体的职责与义务。二是进一步明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老年金融消费者经济金融活动相关条款,明确规定老年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补充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中针对老年人金融消费行为的相关条款,为老年人金融权益保障工作提供法律支持。
4.3 拓寬老年人金融教育渠道,对其开展金融教育专项活动
一是广泛发动金融机构组织,以实体网点为宣教主阵地,培养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金融讲师,各基层网点根据周边老年人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金融讲师,使用适合老年人的话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周边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对苗头性、普遍性问题及时提醒,依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网点位置,按期深入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二是依托“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等站点网络体系,稳步加载和拓宽其金融知识宣传功能,面向农村老年人持续开展有关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金融消费维权等金融知识宣传。三是组织开展针对老年金融消费者的专项宣教活动,科学制定金融知识读本和宣传手册,采取丰富多样的金融知识教育措施,如社区广播、电视、户外广告和戏剧作品等形式,丰富金融知识宣教渠道,多维度营造老年人金融知识教育氛围。
4.4 尽快落实将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从长远着手,推进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进校园,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金融教育体系,通过中小学生把金融知识带回家,利用我国老年人普遍居家养老的特性反哺金融知识,形成老年人和孙辈互动学金融模式,有效推动老年人金融知识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白鹤祥.国民金融知识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启示[M].金融时报, 2017.
[2]沈谦,张洋.美国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金融,2017.
[3]彭妍.居民金融素养提升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J].金融天地,2019.
[4]柳.英美金融宣传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武汉金融,2012.
[5]张皓男.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融的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20.
[6]石岩.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调查研究[J].调查手记,2018.
[7]张焰.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国内外对比探究[J].当代金融家,2020.
[8]王涛.为何老年人易遭受“金融诈骗”,看美国人如何防止老人被“套路”[N].解放日报,2018-09-10.
Research on Residents’ Financial Literacy in the Context of Population Aging
Jingdezhen Branch,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Jingdezhen, Jiangxi 333000
GAO Yarou
Abstract: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d to implement a national strategy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increasing in wealth held by the elderly, the breadth, depth and frequency of the elderly’s participation in financial activities are increasing. However, the limited degree of financial knowledge and risk responsibility awareness of the elderly restrict their full access and reasonable use of financial services. By analyzing the financial knowledge level and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and methods of foreign financial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this paper propos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Keywords: population aging; financial literacy;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financi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