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创视角下1+X证书制度建设研究

2022-02-02陈则芝解晓乐张友梅王华生

中国商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陈则芝 解晓乐 张友梅 王华生

摘 要:1+X证书制度作为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重大创新,对于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对接国际职业标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剖析了实施1+X证书制度面临的挑战,指出1+X证书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明确共创视角下进一步推进1+X证书制度的策略方法,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度融通,培养出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职业教育;共创;策略方法;融合

本文索引:陈则芝,解晓乐,张友梅,王华生.共创视角下1+X证书制度建设研究[J].中国商论,2022(02):-157.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1(b)--03

1 1+X证书制度的意义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之后,各高职院校纷纷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1+X证书制度建设的序幕。

1.1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制度创新

多年来,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方针,职业教育领域进行过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的探索,这在我国劳动就业市场中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存在覆盖面有限、与职业需求脱节、标准设置不合理、对职业迁移能力关注不够等问题,导致无法适应和满足企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而现阶段迫切需要能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的证书体系。1+X证书制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制度创新的产物,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1.2 1+X证书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力推手

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只关注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劳动力市场对职业岗位的需求。教学中仍然停留在以理论知识为核心的技能本位层面,没有根据工作实践的流程来开发和实施课程。多数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又集“教练”和“考官”身份于一身,导致学生的能力水平与职业要求差距越来越大,这造成了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严重匮乏[1]。

1+X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职业院校教学体系,这倒逼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新制定基于1+X证书制度的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1+X证书制度可以打破传统的考评模式,不仅以职业需求作为评价标准,还将外部培训评价组织纳入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之中,更能体现出职业岗位能力,契合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1.3 1+X证书制度是对接国际职业标准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面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要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理清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虽然我国部分职业院校借鉴英国的“三明治”、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等培养模式进行合作办学的探索,形成“引进—融合—创新—输出”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但是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科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等问题。

在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要以国际职业标准来引领教学改革,制定与职业等级证书有机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相关等级职业技能证书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国际职业标准要求的复合型人才[2]。

2 实施1+X证书制度面临的挑战

试点工作自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与证书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具体的措施正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但是仍然面临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2.1 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尚待完善

实施1+X证书制度需要依靠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作为支撑。现阶段我国虽然在一些省市进行了范围不一的资历框架、学分银行建设的摸索,但是存在建设路径不清晰、管理体制尚未健全、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和配套制度等问题。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由不同部门管理,势必存在一些制度和实践障碍,延缓1+X证书制度相关工作的推进。

2.2 职业院校软硬件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许多职业院校还不具备实施1+X证书制度的软件与硬件条件。首先,在硬件资源方面,尽管各类职业院校建立了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建设规格一般是按照相关专业的基本学习需求来配备,难以达到实施职业技能教学的资源和能力。其次,在师资方面,培训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培训评价组织,需要动员专业相近的教师通过师资培训成为其中的一员。由于部分证书的考核内容具有前瞻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额外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1+X证书的培训、考核和课程设计等配套工作中去。最后,就职业院校教学体系而言,现有的课程体系一般采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三元模式,强调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學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证书所要求的源于生产实践又精准服务于生产实践的教学目标脱节[3]。

2.3 培训评价组织主体作用有待提高

在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培训评价组织作承担起职业技能标准的开发、考核平台及学习资源的建设等工作。在技能标准开发上,由于培训评价组织大多来自职业院校之外的教育型企业,其开发的标准和使用的技术方法未必代表整个行业的标准和企业的需求。在学习资源的开发上,有的培训评价组织提供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有的培训评价组织提供的资源十分匮乏。一个专业关联的几个证书,由于不同培训评价组织开发,其设备要求不同,可能会导致重复建设问题。在职业技能评价方面,普遍采用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偏向于知识、技能的呈现,无法反映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些职业院校在试点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通过证书的考试,从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4]。

2.4 书证融通的课程开发能力有待加强

现阶段,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比较关注特定岗位对职业就业能力的需求,忽视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很难直接融入职业技能证书的内容,只能进行机械的叠加,就需要对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进行融合。

不同于“双证融通”,1+X证书制度的“书证融通”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前提,对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剖析,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关键要素进行梳理,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

在试点中,虽然部分职业院校进行书证融通的全面融合或部分融合的探索,但是均存在适应性差、体系性差等问题。由此可见,实现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全面融合需要不断摸索与实践。

3 推动1+X证书制度实施的策略方法

1+X证书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职业院校积极参与之外,离不开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鼎力支持,更少不了培训评价组织的参与和社会的认可。只有在纵向横向上形成合力,达成共识,才能使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领域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在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层面,需担当起指导者和服务者的重任,做好职业教育及1+X证书制度的顶层设计,负责1+X证书制度的统筹规划、部署、监督与管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1+X证书制度的建设中来,增强证书的公信力。

在培训评价组织层面,要借鉴先进的国际国内标准,依据企业真实的岗位或岗位群,开发出体现与企业技术、工艺、规范同步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完成教学资源建设、考核站点建设、师生培训、考核颁证等工作。

在职业院校层面,要根据校内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标准目标及实施条件,寻找理念相近、目标同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实施对象,发挥好在1+X证书建设过程中的职能和作用,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

3.1 构建完整的配套制度体系,为证书制度保驾护航

要使1+X证书制度得到有效实施,需强化顶层设计,多部门牵头搭建完整而详细的制度保障体系。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整体规划、部署和管理,会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研究确定证书培训、考核、收费、管理及教师激励政策,指导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考核工作。国家开放大学要加强相关理论与政策研究,负责学分银行信息平台的开发、运行与维护、发布学习成果转换规则和管理办法,实施证书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工作。

3.2 强化培训评价组织管理办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证书市场秩序

培训评价组织是由相关政府部门在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公开招募、择优遴选出来的。

培训评价组织对职业技能证书的标准制定、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证书的发放等负主要责任,要立足社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和产业的最新技术及时调整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内容,确保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质量。

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培训评价组织监督评价体系,发挥起监管作用,避免出现乱培训、滥发证、滥收费等问题,确保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公信力[5]。

3.3 创新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院校作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要在组织层面建立起学校、院系、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体系。院校在实施职业技能证书时,要系统梳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进行比较,重新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政策保障、课程体系、“三教”改革、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统筹现有资源,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在物质上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保障。职业院校要建立起与学分银行相适应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管理制度体系,允许学生通过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多种方式学习并累积学分,并能转换为取得更高学历所需要的学分。

(2)职业院校要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内容,重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将X证书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在日常教学中,以职业活动为载体,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要求的考核内容穿插进去,力求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一致[6]。

(3)职业院校要以“三教”改革为切入点,推动1+X证书制度顺利进行。首先,职业院校要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从物质与精神层面激励教师参与到1+X证书制度工作中去。其次,职业院校要深化教材改革,结合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建设为统领,开发与生产实际相符、又能体现行业最新趋势的新型活页式教材,以满足X证书项目教学的需要。最后,职业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整合校内实训室、校外實训基地及 “云课堂”等资源为学生搭建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相仿的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任务式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融合[7]。

(4)职业院校要改革学习成果考核评价方式方法,以适应不同1+X证书制度的考试评价体系。考核内容要体现典型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采用上机考试和开放性的现场操作并举、定量评定与定性评定共存的考核方式,其中现场操作则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对其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及掌握程度等进行直观的判断,切忌简单的知识培训或技能训练,否则影响学生的职业生涯成长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迁移[8]。

4 结语

1+X证书制度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势必在配套制度、证书建设和院校实施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培训评价组织、职业院系相互配合,共同发力,建立多元协同推进机制,完善1+X证书的配套制度,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深化“三教”改革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需求无缝衔接,开创有利于1+X证书制度推进的新局面,促进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毅.刍议1+X证书制度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33(2):26-30+74.

[2]黄泽文.链合创新视角下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模式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17-21.

[3]李虔,卢威,尹兴敬.1+X证书制度:进展、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2):18-25.

[4]王升平,冯津.1+X证书制度在汽车专业领域的试点策略研究[J].汽车维修与保养,2020(1):86-87.

[5]杜怡萍.1+X證书制度实施的要件、挑战及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20(4):35-41.

[6]徐国庆,伏梦瑶.“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7):21-26.

[7]吴萍,段七零,杨洁.类型教育视野下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20,24(1):54-58.

[8]覃海波,黄雪梅.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策略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0):87-89.

Research on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creation

Hefei Technology College  Hefei, Anhui  230031

CHEN Zezhi  XIE Xiaole  ZHANG Youmei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1

WANG Huasheng

Abstract: As a major innovation way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design,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national standard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ls, and connecting with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standard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clarifies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cre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academic certificate and vocat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 It has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and cultivates compound technic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the talent market.

Keywords: 1+X certificate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co-creation; strategic approach; integration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少就是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