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2022-02-02杨春利
杨春利
(习水县林业局,贵州 遵义 564600)
方竹笋作为中国南部比较普遍的经济型竹种,其产量高,口感鲜嫩,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减肥、促进肠胃蠕动等作用,能为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某些地方采用的方法和技术相对落后,造成方竹产量低,经济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1 方竹笋概述
方竹笋又称四季竹、四角竹,是禾本科的一种。方竹笋生长在海拔1 400~2 500 m 的高山山区,其品质纯净,营养丰富,是天然生长的珍稀植物,被誉为“竹笋之冠”。茎高3~8 m,生长在山边、溪畔、山谷中,出笋期长,主要在9—10月,为秋季笋品种。方竹笋产量高,口感脆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缓解胃酸、降低脂肪率等有特殊的功效,其茎秆可以做拐杖。方竹笋与多数竹笋的销售时间呈反季,在市场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价格相当高。经估算,方竹笋用材林每年产值为57 900 元/hm2,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方竹笋具有丰富的氨基酸、钙、铁、硒、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 等多种微量元素,含蛋白质12%、脂肪0.4%、粗纤维8%,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消化,能够减肥、美容及防治肠胃和心血管疾病。另外,方竹茎呈方形状,节稍凸起,细枝如刺,竹秆笔直,挺拔玉立,被誉为“竹中之王”,是园林绿化中的精品,可用于小区、机场、房屋、寺庙等绿化,对促进城镇绿化、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大意义[1]。
2 现阶段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发展状况与不足
2.1 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发展状况
现阶段国内相关领域大力发展方竹笋产业,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为重点,把方竹发展成为“一县一业”的典范。在方竹笋的培育上,大部分地区与高校、科研单位积极合作,使竹林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投入和产出时间大大减少,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同时促进了方竹的产品加工,有各种方竹笋加工企业依托本地资源,以保鲜笋、笋干、各种开袋即食笋等为主营业务。在方竹笋的销售方面,积极建设交通网络,提升方竹笋的运力,使其不受“行路难”限制,提升了种植户种植意愿,进而提高产能。现阶段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主要体现在林地选择、造林地准备、母竹选择及栽植、幼林管理、成林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在方竹笋丰产方面,笋农在销售笋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努力实现方竹笋产业链全面开发。
2.2 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存在的不足
结合国内发展历史来看,方竹笋用林丰产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攻坚克难,保证方竹笋产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竹农为短期利益,采取掠夺性手段,对竹林栽植与管理工作不利,严重影响产量、品质。二是由于大多数竹农栽植经验不足,多采用传统的栽培手段,缺乏正确的栽植技术,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率较低,最终的栽植产量不高。三是以方竹为基础的特色生态旅游并未实现其景观优势,例如未打好“中国方竹之乡”等金字招牌,使方竹笋品牌效应不能完全发挥,产品销售打不通,导致种植意愿不高。大部分竹农都是通过传统的销售渠道来销售,对通过网络、自媒体等平台销售竹笋持保守态度,无法充分发挥方竹笋的最大经济效益,影响种植户对栽培技术的研究[2]。
3 现阶段深化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的价值
3.1 促进经济发展
方竹笋品质优,味道好,是很好的食物,在全国各地出售,还远销海外。例如桐梓县,地处大娄山中心地带,境内群山都是大娄山的分支,大娄山地势陡峭,常年积温低,空气湿度大,对大部分作物的生长不利,但对方竹的生长非常有利,全县的方竹资源远超周边地区,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现有竹林面积和竹林产量居全国之冠。方竹生长于深山老林,环境清新,无污染,是天然的绿色有机食品。桐梓县方竹笋由于其营养丰富、天然无公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方竹笋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与蔬菜、畜牧、烤烟成为四大支柱产业共同推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3]。
3.2 促进生态保护
方竹林是高寒山区居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在适宜的地区种植方竹,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效益最大化。桐梓县共有方竹近6.67 万hm2。方竹林不但能给老百姓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带来很好的生态效益。方竹的吸水率是冷杉的1.3倍,含水量是冷杉的30%~45%,土壤固持性比马尾松高出1.5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很高,可以促进桐梓县发展。
3.3 促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方竹工业发展迅速,被誉为“世界第一,中国独有,娄山至宝”,带动了本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发展方竹笋能为贫困地区的人们带来经济利益,吸引年轻的劳动力返乡,为农村生产与发展提供动力。人们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改种等方法使方竹林的产量、品质都有了很大提高,方竹笋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在发展方竹笋的同时,还能不断发掘商机,发展竹制品加工业、方竹造纸、林下经济、乡村旅游,打造以方竹为核心的产业基地。方竹笋的全产业链将会促进笋农脱贫致富,为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
4 现阶段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4.1 林地选择
造林地的选择直接影响方竹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也直接影响方竹的高度和产量。方竹适合种植于年平均温度为12~20 ℃、年降水量超过1 000 mm 的区域。新造林地应在海拔1 400~2 500 m,在山地、溪畔、山谷地带,宜选乌沙土和沙壤土,选择背风向阳,土壤深厚、疏松、肥沃,近水源、运输便利的地区。
4.2 造林地准备
造林前,要在秋天进行整地。根据劳动力、造林地条件、造林方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土地类型,建立良好的耕作层。
4.2.1 整地
整地方法有3 种: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指在坡度相对缓和的林地上,彻底清除杂草和灌木,耕作深度为40~50 cm。带状整地是指对坡度为20°~30°的区域进行长条状翻耕,将耕种面积内土壤杂草、藤丛和灌木丛等清除后耙带,栽种宽度为2~3 m;未耕种的土地,在造林后2~3 年内完成。对坡度30°以上的耕地区域进行块状整地,彻底清理灌木、藤丛,并按造林密度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
4.2.2 挖穴施基肥
整理好林地后,再进行挖穴,穴大小为60 cm×60 cm×50 cm,穴密度为1 200~1 500 株/hm2,每穴施用钙镁磷0.5~1.0 kg。
4.3 母竹选择与栽植
4.3.1 母竹选择
在生长旺盛、健康的方竹林中,选择1~2 年生、米径1~1.5 cm 的幼竹种苗进行移栽。母竹应枝繁叶茂,枝条少,节节正常,没有病虫害。
4.3.2 母竹挖掘
选好母竹后,在距离母竹根茎30 cm 的地方挖出一层泥土,找出竹鞭,在竹鞭的两边划出一条沟槽,发现竹鞭和母竹后,在来鞭长为15~20 cm、去鞭长为25~30 cm 处切断,把母竹和竹鞭一起挖出,枝条切口要光滑,不能有裂缝,留枝4~6 盘;如果枝条太粗,可以适当修剪。方竹往往是多根母竹在1 条鞭子上很难分开,可以两根或3 根一起挖,一起造林。在开挖过程中,不能损坏鞭芽和茎基,且要有完整的土壤。
4.3.3 母竹运输
在母竹运输中,为了避免母竹松脱和“螺丝钉”损坏,必须将母竹捆绑起来,在搬运时,竹秆要保持竖直,轻拿轻放,并注意湿度,减少运输时间,在母竹出土后1~2 d 内完成栽植。
4.3.4 母竹栽植
方竹造林在冬末至早春,在阴雨季节进行造林。造林时,将母竹根盘上的绑扎物解开,将母竹置于穴中,根盘面与地面平行,使其伸展,分3 次回填表土,踩实,灌定根水,保证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待水分完全渗透到土中,然后覆盖土,松土,在竹秆底部形成一个鼓状。方竹宜浅栽,做好造林前的排水工作,以防积水。如果种植地有强风,应设置支撑支架,防止竹秆晃动。在种植2 年后,如果出现缺苗或死亡,要立即补种。
4.4 幼林管理
加强新造方竹林的抚育和管理。新造后的前几年,在竹林中种黄豆、西瓜、花生、蔬菜等农作物,还可以在竹林中放养鸡、鸭等家禽,提倡“以耕代抚”,不但可以节约劳动力,也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夏天还可以降温、滋润,为竹林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4]。
4.4.1 湿度控制
经过挖、运输、栽种等工序后,新栽母竹的鞭根会有一定损坏,对其生长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证土壤的湿度,保证竹子根系得到充足的水分和空气,从而促进方竹生长和发育。在新栽的方竹中,要注重调控林地的水分,保持林地土壤的湿度,在雨季清沟,在干旱季节要适时适量浇水[5]。
4.4.2 松土与除草
新造方竹林比较稀疏,光线好,很容易滋生野草和灌木,如果不将其连根拔起,会和方竹争抢水肥,还会引起病虫害。播种后2~3年,一次松土与除草时间为5—6月,另一次为9—10 月。对于已经整地的竹林,要彻底除草、松土,松土深度为15~20 cm,在松土时将杂草翻到土壤里作为肥料。条形或块形整地竹林,使母竹四周的松土覆盖面积增大,覆盖深度30 cm,覆盖时清除树桩、草根和石块。耕地面积每年都在不断扩大,直至全面开垦。
4.4.3 适当的肥料
新栽的方竹在成活后要适时施肥,保证土壤的营养。根据竹林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理化特性合理施用肥料。施肥以粪肥、饼肥、堆肥等为主要肥料,并配合适当的复合肥,施肥时间、种类和数量见表1。
表1 方竹幼林施肥时间、种类与数量
在秋冬季施用缓效有机肥料,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维持土壤温度,对新竹的鞭芽越冬有利。春、夏两种高效复合肥、饼肥、人粪肥可以适时地为竹林提供营养[6]。
4.5 方竹成林管理与防治
4.5.1 调整竹林结构
方竹丰产林的竹林结构为:12 000~15 000 株/hm2,立竹直径1.5~2.0 cm,竹林的年龄构成比例为3∶3∶3∶1,即一年生竹占30%,两年生竹占30%,三年生竹占30%,一般空地处可留4 年生竹,占10%。
4.5.2 新竹保育与采伐
每年9—10月,在出笋高峰期选择生长健壮、胸径1~2.5 cm 的新竹,留置4 500 株/hm2。采用去小留大、去弱留壮、去密留稀原则,保证母竹的养分平衡。每年10 月底,采伐4 年以上的立竹,采伐的数量不得超过新竹的留种,在空旷的地方可适当保留4 年生立竹。
4.5.3 灌溉
由于方竹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水分,所以要做好灌溉工作。在方竹移植后,需要较多的水分,因此需要经常进行人工灌溉。因为生长环境的限制,一般都是用喷灌的方式来灌溉,确保方竹的水分分布[7]。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方竹在幼笋时期的土壤足够湿润。
4.5.4 施肥
没有足够的养分会影响竹子品质。由于方竹种植在森林中,所以人工施肥较困难。为了给方竹提供足够的养分,经常会将肥料和水混合在一起进行浇灌,这样才能使根系得到足够的养分,能够正常生长。
4.5.5 出笋管理
方竹一般在9 月中下旬至10 月中下旬出笋。在此期间,要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在竹笋上,应采取适当的遮蔽措施,保证竹笋正常生长。此外,方竹喜阴,喜湿润,所以在此期间必须确保土壤中的湿度充足[8]。
4.6 防治病虫害
4.6.1 物理控制
物理防治就是利用物理方法防治方竹病虫害。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方竹的生长区外面挂一张防虫网,并在网内喷洒杀虫剂,可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4.6.2 药物控制
方竹虫害包括蚜虫、介壳虫和竹蝗。对蚜虫可用40%~50%的乐果乳油进行防治;对介壳虫可利用乐果防治;在防治竹蝗时,可以使用25%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5 结束语
方竹笋是一种珍稀的森林绿色蔬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栽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因此,大力发展方竹对于调整地方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方竹林的建设不仅能使居民生活更加美好,而且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达到生态美和人民富裕的目的。方竹的种植技术对造林成活率、方竹生长、方竹出笋期和产量都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