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贝缩宫素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
2022-02-02林燕
林 燕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人民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产后出血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指娩出胎儿后,产妇阴道出血,且出血量高于500mL,是分娩主要并发症,也是影响母婴健康的主要因素。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以及子宫收缩乏力等。宫缩乏力约占全部因素的70%~80%[1]。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需要以预防为主,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以改善母婴结局,降低死亡率。目前临床处理该类产后出血的主要方式包括常规干预、用药干预、子宫填塞等,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缩宫素是常用的药物,产后肌注为主要使用方法,可积极促进子宫收,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但是针对以宫缩乏力为高危因素的产妇群体,产后常规肌注催产素的效果并不理想,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通常情况下需要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等处理方式,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同时导致严重医疗资源浪费[2]。卡贝缩宫素也是一种常用的预防药物,安全性较高,效果确切,相关研究显示,分娩后采用卡贝缩宫素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3]。基于此,本研究对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作用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200例单胎足月分娩产妇,年龄区间24~36岁,平均(28.05±2.16)岁;孕周38~43周,平均(39.71±1.32)周。结合分娩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组,各100例,根据选用药物的差异分为卡贝缩宫素组与缩宫素组,各50例。卡贝缩宫素组年龄区间25~35岁,平均(28.01±2.05)岁;孕周38~43周,平均(39.56±1.27)周;缩宫素组年龄区间24~36岁,平均(28.12±2.07)岁;孕周38~43周,平均(39.59±1.41)周。各组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用于比较分析。纳入标准:(1)知情参与本研究;(2)对使用药物无过敏反应;(3)凝血功能正常;(4)产道无损伤。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肝肾功能异常;(3)软产道损伤;(4)对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
1.2 方法
分娩结束后,阴道分娩缩宫素组采用缩宫素(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单位)静脉滴注,静滴0.02~0.04单位/min,待胎盘排出,肌内注射5~10单位;卡贝缩宫素组采用卡贝缩宫素静滴,100μg缓慢静脉推注;剖宫产缩宫素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静滴0.02~0.04单位/min,胎盘排出后,结合实际,肌内注射5~10单位;卡贝缩宫素组采用卡贝缩宫素(成都圣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mL∶100μg)静滴,100μg缓慢静脉推注。在治疗阶段给予患者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多数产妇对出血存在恐惧心理,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缓解其负面情绪。(2)病情监测。医护人员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时补充血液,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宫缩,记录相关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3)止血后,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严密监测各项生命指标变化情况,关注阴道出血情况,为产妇讲解产褥期护理知识,保持外阴清洁,合理饮食,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产时、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进行对比,出血量记录方法:(1)溶剂法。娩出胎儿后,将接血器放置于产妇臀下,对阴道流出血液进行收集,将收集血液倒入量杯对失血量进行测量;(2)称重法。根据血液比重1.05g=1mL换算,(湿辅料重-干辅料重)/1.05=失血量。分别于分娩前及分娩后进行检测,对产妇肘静脉血进行采集,剂量为5mL。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红蛋白下降值进行检测。
产前及产后比较各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使用凝血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SPSS 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SPSS 进行χ2检验。两组样本比较,若P<0.05,则认为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娩后各组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对比
卡贝缩宫素组两种分娩方式的各时间段出血量均少于缩宫素(P<0.05)。如表1所示。
表1 分娩后各组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对比
2.2 各组分娩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对比
各组24h血红蛋白均下降(P<0.05)。如表2所示。
表2 各组分娩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对比
2.3 各组产前、产后24h凝血功能对比
产前各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24h两种分娩方式产妇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3所示。
表3 各组产前、产后24h凝血功能对比
2.4 各组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对比
用药前各组心率、血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相关指标略有波动,但与用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4所示。
表4 各组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对比
3 讨论
产后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是分娩期的主要并发症,诱发因素较多,其中宫缩乏力为主要因素。过往临床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为给予产妇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情况得到改善,对子宫进行按压,预防出血。但是,因为个人体质的不同,不同产妇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并且该药物的半衰期较短。对缩宫素敏感性较强的产妇其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理想,但是敏感性较差的产妇采用该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使用缩宫素后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如宫缩疼痛等,导致产妇痛苦增加,对其产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4]。
预防产后出血对于提高医院产科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虽然缩宫素具备起效快等优势,但是该药物的半衰期较短,使用时易受到产妇体内缩宫素受体影响。相关研究显示,每日采用缩宫素的剂量需要低于60U[5]。如果药物的使用剂量超过60U,使子宫组织缩宫素受体位点饱和,药物的使用剂量增加也难以保证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如冠状动脉缺血、水中毒等。卡贝缩宫素也是较为常用的预防药物。是一种九肽类似物和长效缩宫素,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卡贝缩宫素组两种分娩方式各时间段出血量均少于缩宫素组(P<0.05)。该结果也说明对无论剖宫产产妇还是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对其采用卡贝缩宫素对于预防出血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该药物的药理作用较强,与垂体后叶释放缩宫素的作用十分类似,对于促进自用节律性收缩具有一定的作用,使用该药物能够进一步增加收缩频率,同时有助于增加子宫张力。待胎儿娩出后,便能够及时单剂量使用该药物,预防产后出血效果确切。另外,该药物给药方式主要为肌肉注射、静脉滴注,无论何种方式,均可促进子宫收缩,短时间内便能够得到一定的收缩强度,单剂量用药的活性维持时间约2h,所以该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较长,较缩宫素时间更长。另外,相关研究显示,对药物清除半衰期进行分析,相较于缩宫素,卡贝缩宫素明显更长,约为前者的4~10倍[6]。因此,相较于缩宫素,卡贝缩宫素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提高子宫收缩频率、子宫张力以及子宫收缩幅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卡贝缩宫素组两种分娩方式分娩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均低于缩宫素组(P<0.05)。主要原因在于该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久等优势,其作用能够达到缩宫素的10倍。主要原因为该药物能够充分结合子宫平滑肌上的特异性受体,使子宫得到有效收缩,子宫张力得到有效提升。上述两种药物相同,均需要在与子宫体部的受体结合的基础上发挥药效,如果采用过量的缩宫素,且治疗效果不理想,再采用卡贝缩宫素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并不理想。卡贝缩宫素主要为一种预防药物,对于预防产后出血效果确切[7]。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产后24h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凝血功能指标差异较小(P>0.05),用药后相关指标略有波动,但与用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表明卡贝缩宫素的应用并不会对24h凝血功能、心率及血压造成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该药物作为一种新型长效催产素,在减少产后出血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其作用强、起效快,能够在2min内达到一定的强度,效果较为持久,同时使用方便,仅需要一次静脉给药。因为该药物的具有一定的作用时间,除了少数对药物不敏感患者,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加用其他药物。另外,相关研究显示,在剖宫产分娩降低产后减少出血方面,单次静脉用药100μg便能够充分发挥药效,与16h静脉滴注催产素的效果相似[8]。
综上所述,卡贝缩宫素对于预防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效果确切,同时在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中均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