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逻辑: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解
2022-02-02刘宁
刘宁
(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 361005)
新时代,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危害和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运筹帷幄、精准施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出色地完成了抗疫这场时代大考,彰显了一个大国所应当具备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初心,意指做某件事的最初的愿望和原因;使命,意指差遣办事的命令,比喻重大的责任。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初心不忘、砥砺前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伴随着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全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和使命的践行,实质上就是要回答中国共产党“我是谁,为了谁,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联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两个关键词来看,回答这个时代之问,需要从根本上厘清理想信念问题、方向道路问题和依靠力量问题。
一、厘清初心和使命的三大问题
(一)理想信念问题: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践行,离不开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P73)理想信念是支柱、是灵魂,缺少了理想信念的支撑,就像抽干了灵魂的行尸走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旦缺失了理想信念,就会丧失“四个自信”,从而失去党内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伴随着入党誓词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坚定理想信念而行稳致远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100年来的风雨兼程、接续奋斗,他们所流过的鲜血和作出的牺牲,都是为了实现初心、完成使命。理想和信念如同胜利的曙光,让中国共产党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绝境中绝处逢生。“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一旦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松动,就会出大问题,甚至亡党亡国。
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则难以为继,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旗帜道路问题: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航向标”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践行,离不开旗帜道路这个“航向标”。旗帜是社会共同理想的符号,道路是人们同舟共济的航标,举起了旗帜,明确了道路,才会有坚定不移的前进方向,才会有不可阻挡的奋斗动力,才会有齐心合力的团结局面,才会有坚不可摧的战斗力量。[2]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贯穿了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呕心沥血、不懈奋斗,为中国的救亡图存之路进行了持续性探索。然而,欧风美雨的洗礼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对举什么旗和走什么路的关键问题做了积极而全面的探索,最终得出结论: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八大前后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导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陷入照搬苏联模式的泥潭;十年“文革”动荡期的思想僵化和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条化导致“左”倾错误一直难以被纠正,党逐渐背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原则;“八九”政治风波时期,“马克思主义失败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的说法甚嚣尘上,旗帜要不要继续举、道路要不要继续走的暧昧态度摆在了全党面前。这使得党和人民的事业走了弯路、绕了远路,旗帜举错了,道路走偏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就变了质、丧了本。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3](P125)道路和旗帜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路走反了南辕北辙,路走错了误入歧途;旗举错了祸国殃民,旗举晚了追悔莫及。
(三)依靠力量问题: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强心剂”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践行,离不开依靠力量这个“强心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实质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谁 依靠谁”的问题。一句话: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是党最坚强的后盾和最可靠的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党与人民群众就是“鱼水情”“唇齿依”的关系,党所取得的一切胜利和成就都依靠着人民。守初心,就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保持斗争精神,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4](P6-7)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没有丢弃党的初心,没有忘却党的使命。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共和国的坚实基础,也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各项历史伟业,都是因为紧紧依靠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的改革发展稳定依然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凝聚中国人民的力量。[5]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也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事业就会蒸蒸日上;反之,背离了人民,脱离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就丢掉了最强大的靠山、最坚固的后盾,就会丢掉政权、丧失民心。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紧紧依靠着人民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离,一句话总结就是,党和人民血肉相连、密不可分。
二、把握初心和使命的三重逻辑
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探索这个实践之真,需要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三个维度来整体把握,即:从人民性向度看其理论逻辑;从革命性向度看其实践逻辑;从发展性向度看其历史逻辑。
(一)理论逻辑:鲜明的人民性贯穿其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来就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或者口号,它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深厚的理论支撑,其中,人民性贯穿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践行的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来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有这么一段话:“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P2)中国共产党的“谋幸福”与马克思的“谋利益”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当,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谋幸福”不仅仅包括了物质利益,还包括了满足精神上的自由在内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深度和广度上说都更进一层。
列宁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实践探索时,则多次强调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他深刻地揭示出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7](P343)广大群众是无产阶级实现其政治目的与革命目标的最大依靠和现实力量,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他洞悉国内外形势,当机立断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所做出的积极贡献,这也大大改善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脉相承的,说明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私利,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变革社会的主力军。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8](P103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相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首创,江泽民、胡锦涛等继承和发展,习近平集大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不断守正创新,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形成了“共产党员像种子一样,在人民当中生根开花”“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论断;以及“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等等。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党的群众路线抛弃,这是党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试金石。一百年来的党史就是党为了人民群众不断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鲜明的人民性贯穿其中。
(二)实践逻辑:坚定的革命性不断延续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坚定的革命性是不断延续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付诸伟大实践当中,在阶级斗争、党的自我革命和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成效显著、成果颇丰。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是处理这个时期社会关系实践的主要形式。在这个时期,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革命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属于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有新政治,有新经济,还有新文化。无产阶级政党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打了二十二年仗才建立起来的,是在被封锁、制裁、孤立中成长起来的”。[9](P357)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十年“文革”动荡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使得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但这并不能完全否定阶级斗争。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即便是现如今,只要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革命运动就不会停止。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复杂,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严峻。任务越繁重,风险考验越大,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10](P163)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打铁还需自身硬。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狠抓腐败问题,采取一切措施,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深入地而不是表皮地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建好制度、立好规矩,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各个方面;强化巡视监督,发挥从严治党利器作用,推动巡视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身治病、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作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风气。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重点是抓住“关键少数”。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其中,内部矛盾起决定性作用。党的自我革命是党发展进步的内因,加强执政党建设需要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浑身是胆的勇气,没有一步到位的灵丹,也没有一蹴而就的妙药,唯有不务虚功、脚踏实地,方能马到成功。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11](P179)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绝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要一以贯之。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不同于狭义上的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改革是一次不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相对来讲,是渐进式的社会政治革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量变;同时,改革不仅仅是对原有体制作细枝末节的修补,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革命性变化,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部分质变。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到国家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这是有机联系、相互递进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从中国历史、现实、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民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是一场硬仗,光有软实力仅是杯水车薪,因为它必然会触及利益格局的分配与调整,故其阻力和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做了总体部署,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三)历史逻辑:连贯的发展性首尾呼应
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和践行,离不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对社会历史发展脉络的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艰苦创业史,就是党在不断实现初心和使命的过程中顺应历史潮流、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发展观。习近平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祖忘本、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2](P78)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表明,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问题进行了艰苦探索,从“欧风美雨”到“以俄为师”,虽然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也提出过进步的方案,但由于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这些方案均以失败告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必须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历史过程,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赓续发展血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体系,这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代是不断变迁与更迭的,马克思主义亦是如此,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以人民为目的的发展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人民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温党这一百年来所走过的路,回顾党这一百年来所办成的事,“人民”二字是其核心要义和价值旨归。从贫弱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的富强之梦已经与人民的幸福之梦交融汇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时代步伐越迈越宽广。党是人民的党,国是人民的国,伟大事业的发展进步最终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进步。在新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推动着经济结构性变革,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坚持将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转化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内生动力,从“摸着石头过河”发展到加强“顶层设计”,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给予积极回应。谋划“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规划,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发展问题不仅是一个价值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共同富裕、共享发展,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各方面需求,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
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中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识,逻辑则指的是上述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在认识事物时,要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初心决定使命,使命彰显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一个过去、现在、未来相互衔接并持续发展的历史范畴,昭示了历史变迁的深层逻辑。[13]回顾党史,从党的一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在其政治纲领中提出援助工人阶级的口号;二大则提出要实现民族独立;四大指出要紧紧依靠劳苦群众……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十七大至十九大则都强调要将党的初心和使命一以贯之。通过对历次党章的历史考察,再依据其内容的变动轨迹进行逻辑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初心”和“使命”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尽管“使命”的具体内容可能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初心”是矢志不渝的,这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要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的理解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