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乡村绿色发展的启示

2022-02-02刘海霞王昱锟

南方论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明绿色

刘海霞 王昱锟

(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兰州 730050)

先进理论对具体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明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而不断生成和发展的,他主要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和历史的演进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把自然看成一个复合的整体,不仅是包含着一切事物的物质世界本身,同时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自然环境。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阐释对于当今如何处理人与生态的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而,我国在探索经济社会和谐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时期,更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并根据我国具体国情,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和中国化内涵,为我国发展提供先进理论基础。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上的科学成果,实现乡村的绿色发展同样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存身是客观存在,自然界的不断发展,顺势产生了人类社会,因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好自然环境这个我们赖以存续的物质基础。“人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人该如何处理和自然的关系,他重点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并从实践出发,深入探究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之间不断分化与对立矛盾逐步加深的深刻原因,同时在此基础上探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合理的实践活动方式。马克思指出在各种实践方式中,劳动是最核心的环节,人类社会的产生与不断发展都离不开劳动,他还强调劳动是具体而非抽象的,人类的劳动始终与自然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一重要环节,也以自然资源的存续为基础。在《资本论》这一巨著中,马克思就如是强调,劳动生产率的发展状况受到自然发展状况的制约,他告诫我们无论何时谈及劳动和劳动的价值,都不能离开自然条件,否则一切都是空谈。马克思的这些观点都蕴藏着他对人与生态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法供人类无休止地使用,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为子孙后代的存续考虑。或许有一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这一现状,但我们依然要秉持着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人类社会与生态自然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和根本价值诉求。马克思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看作是人的各种权益实现的过程。在人的诸多权益中,生态权益作为带有基础性、根本性的权益,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贯穿了人的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充分体现在人类社会由产生到消亡的全部环节。争取人的生态权益,特别是争取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态权益,是无产阶级解放和个人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诉求之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给我们的启示,要正视生态环境对人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美好生态,集中力量解决重大生态问题,坚持生态为民,充分满足人民的生态权益,逐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我国乡村绿色发展的现状

“绿色发展是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2]绿色发展是指满足我们需要的同时,又不破坏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前景的发展,是高质量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发展也非易事,需要经过曲折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不断深入,绿色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我国在乡村地区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 关键在思路”。[3]要真正实现乡村绿色发展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乡村绿色发展模式仍待继续完善,在乡村地区生态文明理念仍需逐步地深入人心。

(一)乡村绿色经济建设较为滞后。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但目前我国乡村存在的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情况并未从根本上根除,“三农”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部分乡村地区的绿色发展进程较为缓慢,依然排放着大量的污水和废气,对本来就千疮百孔的乡村环境造成了更大的程度的破坏。同时,乡村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尚还未能普及,对污染的防治还处于初步的阶段,目前仍然是破坏程度远大于环境恢复程度。

(二)生态文明观念尚未深入乡村。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4]近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证乡村的发展和生态文明观念传播的开展。乡村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进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和提高,但是对生态保护力度相比之下就显得相去较远,究其原因,就是生态文明观念还未在乡村广泛传播,还未深入村民内心,村民还不能自主自觉地投身生态经济发展的工程之中,村民的参与度不够直等问题共同导致了乡村生态建设滞后。受传统发展方式和发展观念的影响,在乡村生态和经济的发展还是处于较分裂的状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但是由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还在探索阶段,还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乡村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就更滞后,这也说明乡村的绿色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成功的案例进行指导,在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推动乡村生态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乡村对于资源的使用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我国乡村的发展依然是围绕着土地开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家庭承包责任为主体的土地制度着实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但如今面临现代化,这种制度能提供的动能有限,甚至会成为发展乡村现代化的短板,这就要求乡村积极地转变发展模式,对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在我国大部分的乡村其实拥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态资源,但这些资源并没有被合理地利用,导致了生态资源被大量地浪费和挥霍掉,许多乡村大力发展重工业,开道修路,建造房屋等使得越来越多的田地,林地,沼泽地的存在空间被占用,产生的污染物则是长期被无规则地排放。虽然有的乡村逐渐意识到生态旅游的重要性,但他们对旅游景区不合理的开发反而加重了这些生态旅游景点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

(四)乡村对生态保护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

“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 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5]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离不开有效的保障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先前我国许多地区的乡村为了改善落后的境况,集中全部力量搞经济开发,毫无节制地索取着生态资源,而相比之下,他们在生态保护方面投入的力度微乎其微,这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历史早就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不能再次走入先污染和破坏环境,再保护和治理环境的错误道路,乡村的发展需要合理的规划,需要高效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些乡村之所以选择了错误的发展方式,就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及相配套的管理队伍。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乡村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我国的绿色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6]在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解决好我国乡村正面临的发展难题,实现乡村高质量的绿色发展,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因地制宜,加大对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同时让生态文明理念在乡村成为根深蒂固的发展理念和生活理念。

(一)在乡村地区进一步普及生态发展意识。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7]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只有生态意识深入乡村人心,绿色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才能得到巨大提升。我国乡村绿色发展较缓慢的问题首先来源于广大乡村地区的人们对自己的人文生态的合理使用。广大村民应当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坚定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立场,一切活动着眼于集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应当更加积极地在乡村进行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和教育,使村民们一方面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污染和破坏的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各种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活动。在实现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人民群众的合力是至关重要的,必须用生态文明理念武装村民的头脑,让乡村真正成为建设美好中国的生力军。

(二)进一步完善乡村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石。事实证明,经济发展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绿色经济的发展则更是如此。长期以来,乡村生态发展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不完善,导致许多活动无法正常的开展,只能按部就班地采取老旧过时的发展模式,大力地发展重工业,不合理地排放废气和废水,即使一部分村民觉醒了生态文明发展的观念,但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却没有可以依赖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完善乡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助于支撑乡村逐步实现绿色发展,而且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乡村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三)用技术创新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被反复提及和重点强调。“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面对当下日益激烈的国际间的竞争和越来越被国际重视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结合国情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等论断。以技术创新的方式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在高质量的发展要求面前,通过创新驱动来转变生产方式,进而引导乡村的发展。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真正地让高新科学技术进入乡村,造福村民。科学技术一经产生并不直接地转换成生产力,还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掌握,运用到生产活动中,因而培养和输送相关的高新技术人员意义重大。相较于城市,乡村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水平较差,因此应当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通,积极发挥城市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乡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四)用制度创新保障乡村绿色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道主义自然观过度夸大了人相较于自然界的特殊性,自然主义则过分突出人在自然界中生存与活动的被动性,因而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单独成为标准,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得出的观点才能称为恰当的标准。而人类的生产劳动环节就是两者统一的重要中介,要采用合理的生产劳动方式,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的程度。即使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未面临当下如此严峻的生态危机,但他们眼光深远的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导致了对自然环境的大肆破坏。目前,我国正处于探索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转折点,高度重视生态问题,积极推进绿色发展进程。制度创新是绿色发展的有力保证。要逐步完善绿色发展的管理制度,对于乡村来说,要管理好村民的生产劳动,形成乡村生产劳动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同时要加快与新制度相配套的乡村管理队伍建设,明确乡村绿色发展的责任制度,形成高效的管理模式。旨在以严格高效的管理模式作为保证,严格把控乡村绿色发展进程,进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乡村的绿色发展。

四、结语与展望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加深,伴随而来的还有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憧憬和要求增长,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行绿色发展。而乡村作为我国发展最薄弱的环节,能够高效地实现绿色发展,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具有深远的意义。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乡村的绿色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国建设发展的理论基石,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8]当今,要解决乡村绿色发展的难题,需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结合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制度的创新,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进而推动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9]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文明绿色
绿色低碳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请文明演绎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漫说文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