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论意蕴和实践路径
2022-02-02武旭
武 旭
“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诸多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战略,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且内涵丰富的体育强国思想体系。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做好新时代体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应对新时期体育工作新变化的智慧结晶,是经过实践证明、富有实践伟力的思想武器,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成逻辑、理论意蕴和实践向度,为开启体育强国建设新征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1 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紧密结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实践需求,在不断总结体育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育思想等多种科学思想后自觉生成的,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1.1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张力
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理论精髓,需要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张力。虽然马克思并没有系统地阐述体育,但其关于体育与人的健康的论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思想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石[2],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等理论要义。
首先,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要的理论品格,亦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3]。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体育发展变迁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发展体育事业一直坚持的科学的工作方法。作为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反对主观主义与本本主义。习近平基于中国新的历史方位,以体育发展的客观实际为出发点,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新挑战。在总结历史、审视现实、放眼未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体育强国思想解决制约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稳步前行,蕴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其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于体育而言,它是一个由多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有机组合成的系统工程[4]。不同子系统都沿着各自的成长曲线发展,且发展步调不一致、不均衡,进而导致不同子系统之间产生矛盾,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解决好矛盾。这一整体系统才能更好地发展。习近平作为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实践中以辩证思维进行战略谋划,基于中国体育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面分析体育事业各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彰显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想。
最后,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本质,精准地回答了“发展是为了谁,发展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是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全方位地融入对体育事业的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中,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权益保障好、维护好,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其发展主体、发展目的及发展成果共享都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显现出基于人民长远利益、普遍利益科学谋划发展的思路和定力。
1.2 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育思想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体育观的中国化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生成的重要哲学基础。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都有相关论述。人本思想像一根红线贯穿于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方方面面[6],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最终目标和归宿[7]。马克思秉承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认为体育的出发点和目标应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9]。
由于体育的独特性质及所具备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等多元价值,成为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公约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代领导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体育观与中国体育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育思想在实践创新中得到了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生成的历史依据。其中,毛泽东体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人本思想的核心内容[8],其“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全民体育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把体育的人民性摆在首位,把群众体育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主张“把体育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和路线正确与否的标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9]。江泽民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根本宗旨,突出了“体育为人民”的实质[10]。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巩固并夯实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群众基础。这些都体现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谛。
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与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接续探索有着内在连续性。他们的思想体系一脉相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推动着体育强国梦的薪火相传与继往开来。
1.3 现实逻辑:对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切和回应
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是基于中国体育的实践经验而长期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对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关切和回应,具有面向现实的向度。进入新时代,中国体育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而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凸显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运用新的思想武器,指导和促进体育更好发展的现实逻辑。
首先,适应新时代体育在国家发展中价值定位变化的需要。新时代赋予了中国体育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推动着体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价值定位从单一走向多元[11]。面对经济转型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回应了新时代国家发展中体育的多元价值诉求,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重新定位体育的战略角色,对接“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布局,服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其次,化解体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矛盾。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12]。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推动解决体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归根结底要靠高质量发展,辩证地看到矛盾的“变”与“不变”,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体育发展间的关系,进行既符合中国具体实际又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使体育各领域内部、地区间体育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更趋平衡,使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更加充分。再次,能够解决现阶段体育治理的突出问题。新时代体育体制内超稳定的结构性力量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带有跨界性、跨域性、复合性的特点[13]。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不仅主动契合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然之举,也解决了中国体育发展中深层次问题、推动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同时,推动了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当前阶段,我国体育发展方式已经发生并且仍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内部封闭”转向“对外开放”,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从“局部赶超”转向“全面协调”,从“灰色单向”转向“绿色人本”,从“效率优先”转向“共建共享”[14]。习近平以新理念引导体育事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 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理论意蕴
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从多个维度深刻回答了中国体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它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以科学为导向,为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
2.1 明确“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
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15]。习近平多次强调,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16],即把人民群众作为逻辑起点,把美好生活作为人民群众的实践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发展的价值旨归。习近平把以人为本作为贯穿新时代体育发展的一根红线,将人民作为新时代体育的发展主体、建设实践主体、利益主体、幸福主体和价值主体[17],特别强调新时代体育的发展要以人的健康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民参与为本。
其一,以人的健康为本。“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18]。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的健康需求快速增长,对健康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同时,现阶段我国仍面临着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多重疾病威胁并存的复杂局面[19],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仍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习近平认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应是全面的健康,身体健康是人的健康的基础,提升健康水平要从重视健康生活入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则是提高身体健康的基础[20]。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民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梦实现的前提推进,将体育作为促进人民健康的有效载体,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21]。
其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体育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现象。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现实的人[22]。习近平在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一系列论述中多次深刻指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事业是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核心理念,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体育强国的根本目标。体育强国之路,是新时代中国体育高质量发展之路,其核心旨趣在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23]。我国未来的体育发展,无论是制度安排还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调适,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满足人的健康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其三,以全民参与为本。实践表明,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24]。建设体育强国要以全民参与、全民健康为根本和前提。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逻辑前提,在于营造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将社会各阶层有效地统合到体育强国战略推进的整体过程中来[25]。共享发展彰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体育强国的建设过程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而让全体人民共同参与是新时代体育工作共享发展的基本内涵。让全体人民参与体育,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保证了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和平等享有的权利。这与习近平一贯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相一致的。只有坚持以全民参与为本,才能让体育强国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全民族的体育素养,进而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2.2 贯彻“文化自信、交互融合”的价值新理念
体育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在各个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无不彰显出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文化深层内核,是实践体育强国的文化基因,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思想动力、价值引领力及正确的文化心力[26]。体育强国是文化自信的要义。推进体育强国的建设不应把体育当作纯粹的事业来发展,而应以文化为载体,用文化来充实体育的核心内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将其与建设体育强国的发展道路交互融合。
一方面,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方面均有质的飞越,但为何还频频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和诟病?其根源在于体育文化建设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体育文化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体育文化建设滞后引致的发展空间不足、地位边缘化、话语权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的全面发展[27]。习近平多次强调“文化自信”问题,指出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了优质的文化基因、精神内核和思想动力[28]。建设体育强国应将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先导工程、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构筑体育文化自信自觉体系,激发民族体育文化活力。
另一方面,注入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力量。习近平指出:“体育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这一重要论述使体育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借助于体育强国的伟大实践增强文化自觉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更加紧迫。文化与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是体育的精神内涵,体育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承担者。在体育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形成新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体系。这种体系伴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成为新的时代背景下体育事业新发展的精神动力,体现出文化体系变迁与体育事业发展的应然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注入了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力量[29],以文化自信引领体育强国建设的具体实践,不断开拓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新境界。
2.3 确立“遵循规律、科学发展”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成就与经验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包括管理科学化、竞赛与训练科学化、全民健身科学化等在内的体育强国思想,反映了其力图构建以科学为导向发展体育事业的基本思路。
第一,科学的发展理念。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体育事业的创新发展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为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与根本遵循。习近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全局的思想解放与理念变革,以创新发展形塑中国体育崭新面貌,以协调发展厚植中国体育和谐基因,以绿色发展锻造中国体育美丽身躯,以开放发展传递中国体育伟大形象,以共享发展开凿幸福体育源泉,五大理念的“合力”共同指向科学发展[30],对破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难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习近平将体育贯穿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勾勒出体育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与逻辑进程,推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坚实迈进。
第二,科学的发展路径。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对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战略部署,规划了科学的发展路径。从战略层面看,习近平站在战略高度,思考、研究和谋划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重大问题,深入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从补短板、强弱项等方面来把握发展战略重点,构建好关键领域的新格局;从策略层面看,习近平强调补足体育事业发展短板,包括解决竞技体育规模、结构、效益的不均衡,解决青少年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通过加大体育科技创新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体育强国建设的法治化水平,提升体育的民族主体性和国际话语权;从精神层面看,习近平强调要提高广大体育工作者的政治站位和精神境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奥林匹克体育精神。
第三,科学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的思想与实践,始终体现着深邃的历史思维、严密的辩证思维、恢宏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改革创新思维及整体的系统思维。从历史思维看,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是基于对中国体育“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思考提出的,运用历史眼光总结经验、摸索规律、认清趋势,在对历史的思考中进行系统规划布局;从辩证思维看,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坚持统筹大局与兼顾差别相统一,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从战略思维看,习近平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指导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战略方案具有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可行的特点;从创新思维看,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把创新放在体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位置,敢于打破思维定式,用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新时代体育工作的新局面;从系统思维看,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统筹兼顾体育事业整体发展的各个环节,综合考虑各方利益诉求的平衡,各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把握好体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次序性和衔接性,确保体育强国各个环节精准、精细、精深。
3 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实践路径
3.1 以竞技体育为引领,深挖其带动和引领作用
竞技体育在提高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31]。在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体育坚持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道路,在推动竞技体育价值取向转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竞技体育发展。
第一,推动竞技体育价值取向转型。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而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政治工具化”“金牌至上”等价值取向,背离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新时代,要把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转型作为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首要工作来抓,淡化竞技体育的政治服务工具性,淡化金牌意识和锦标意识,引领竞技体育回归“育人”的本源,激励并带动大众体育发展。从项目层面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为国争光的“奥运金牌战略”的导向下,大力发展现代奥运会中的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对非奥运项目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非奥运项目发展滞后。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要协调好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的关系,加强对非奥运项目的关注,引导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方向,促进群众基础雄厚的非奥运项目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二,有序推进竞技体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保持与完善奥运战略,针对竞技体育发展规模、结构不均衡的现象,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思路,全面补齐发展短板,破解竞技体育呈偏态结构、新兴奥运会项目发展不充分等难题,促进竞技体育的均衡发展[32];其次,要“跳出”奥运来发展竞技体育,通过加大发展本土体育、非奥运会项目,来纠正竞技体育发展中西方体育与本土体育、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发展失衡的问题,促进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实现西方体育与本土体育、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的相容互补、各取所长,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再次,要紧扣时代主题,抓住时代机遇,积极筹办国际性体育赛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体育赛事品牌,即鼓励发展有自主品牌的、有知识产权的国际体育赛事,推动国际体育赛事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通过“以赛促技”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我国体育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促进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中国梦创造机遇;此外,鉴于“三大球”项目在竞技体育中的重要性及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要将“三大球”项目作为推进体育强国的重中之重,以此为突破口全面带动竞技体育的平衡充分发展[33]。
3.2 以全民健身为根本,夯实体育强国群众基础
全民健身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全民健身的重要意义,并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大发展大繁荣,通过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融合,夯实体育强国的群众基础。
第一,加强竞技体育的健身化。举国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将重心放在夺取金牌、为国争光上,其政治功能得到了很好发挥,但服务于全民健身、增进体质健康等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很好的发挥。新时代,要更加关注竞技体育在提升体质、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通过有效的舆论宣传和引导,提倡和传播“竞技体育健身化”的理念,提高大众对竞技体育健身功能、价值的认识,让竞技体育从只有少数人可以参加的运动转变为大众可以更广泛参与的健身运动,促进竞技体育服务全民健身作用的发挥,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群众“看不见的手”推进竞技体育的健身化进程。
第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化。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群众基础牢固,具有天然的全民健身性,对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的全民健身运动中,只有为数较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很好地开展,其原因既与国外体育的冲击与影响有关,同时也暴露出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缺陷及创新不足。需要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塑与改造,使其具备更广泛的适应性[34]。首先,应在强调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创新,在保留民族传统体育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改进其锻炼的内容与形式,融入流行元素、时代元素,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时代精神,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更符合大众的锻炼需求;其次,通过民族运动会、文化节及论坛等活动,合理利用网络化平台宣传民族体育的健身价值,建立起民族传统体育与群众情感的链接路径,唤醒广大群众借助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的强烈意愿。此外,要立足各地实际,以发展“活态文化”为手段,开发具有异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突破全民健身运动中民族传统体育同质化的壁垒,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群众对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的异质性文化需求[35]。
3.3 以体育产业为支撑,壮大体育强国经济根基
建设体育强国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新时代,针对我国体育产业大而不强的格局,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品质化、多元化体育消费新需求为目标,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助推体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壮大体育强国经济根基。
第一,通过观念创新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导向。习近平指出“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36],尤其是观念创新能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与促进。一方面,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发展理念,遵循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用市场经济理念来指导和发展体育产业,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好政府的引导、扶持、推动和服务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激发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场化原则,激发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内在活力,鼓励社会资本、企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体育产业各方面的创新活动,汇聚发展新动能,培育和催生体育产业发展新动力。
第二,通过制度创新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习近平多次强调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制度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推动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把握制度创新的规律性,通过创新形成更合理、更完善的制度体系。一方面,创新多方参与的资源配置机制,按照共创、共建、共赢、共享的原则,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整合产业内外的各类创新要素,尤其是要完善行业、企业与高校、体育科研院所等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一批高水平的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提升体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创新体育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引导高校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各类人才。
第三,通过科技创新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习近平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37]。新时代,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助科技创新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增强体育产业发展动力。充分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利用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大体育产业各方面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体育、智慧赛事、智慧场馆、体育大健康、体育信息化平台等,使现代科学技术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构筑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完善体育产业链条。从国家层面看,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更加便捷高效地对体育产业的海量信息进行监测、处理、分析和管理,对行业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做出更加快速、准确地响应和决策;从企业层面看,借助于大数据分析,可以深耕用户的消费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为消费者量身打造满足其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或服务,能够与消费者产生更加深度的互动,提升消费者购买转化率。
3.4 以体育文化为抓手,营造崇尚运动的社会风气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8]。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通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营造崇尚体育的良好社会风气,提升体育文化自觉,坚定体育文化自信。对于体育文化而言,具体可划分为“根”“茎”“叶”“花”“果”五大主体部分,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其“根”,只有根基牢固,体育文化才能保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39]。推动体育文化的繁荣昌盛,必须深刻认识并处理好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差异,在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的爱国、超越、拼搏、合作、自强不息等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注入现代体育精神,丰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提升其时代价值,增强人民对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凝聚体育文化的“精气神”,即:以全民健身运动为核心,弘扬以“艰苦奋斗、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团结奉献、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以竞争、突破和超越为助力,激发民族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勇攀高峰、不断超越之气魄;以平等与相互尊重、团结与相互信任、开放与包容为羽翼,塑造民族形象之神韵[40]。
体育文化的润浸是形成崇尚体育运动社会风气的重要抓手,在营造崇尚体育运动社会风气的过程中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一,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体育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营造崇尚和参加体育运动社会风气的有效手段,要加大挖掘中华体育精神蕴藏的文化基因,尤其是爱国至上、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怀,发挥中华体育精神蕴涵的丰富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让其成为深入人心的力量[41];第二,坚持奥运冠军榜样力量的价值引领作用,让阳光乐观、自律性强、积极向上的奥运冠军成为新时代青年人的榜样,利用奥运冠军的冠军效应、明星效应、偶像效应等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第三,以优秀运动员为核心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和培育具有优秀个人品质的体育明星形象,挖掘他们身上最深层的育人价值内核,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固本培元、凝心铸魂。
3.5 以体医融合为工具,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强劲动力
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一方面要将“体医融合”作为解决全民健身工作的技术核心,探索“体医融合”促进健康之路,解决群众健身参与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提升体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通过“体医融合”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新时代,要加快“体医融合”的进程,走中国特色的“体医融合”道路。
体医融合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与工具,能更好地服务于体育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首先,从体制创新入手,成立由中央领头的“健康服务与管理”领导小组。打破体育、卫生等各自为政的条块式管理模式,健全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破解因条块分割导致的政出多门、碎片化管理、部门隔阂及互设壁垒等问题,建立统一完善的“体医融合”服务标准,形成“医”“体”齐抓共管的慢性病防控格局。其次,支持型医院临床科室设立运动治疗室、健身指导室等场所,将慢性病的预防、治疗与健身运动相结合,推动非医疗健康干预措施,为群众提供健身方案和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要优化医学类院校全科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将运动干预作为治疗手段纳入上述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尝试开设《运动处方》课程,帮助医学生更新知识结构,培养具备医学和运动科学知识、既懂“体”又能“医”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使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开出医学处方和运动处方,以运动治疗室、健身指导室为抓手推动“体医融合”尽快落地。
4 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应时代要求而生,有其独特的生成逻辑、理论意蕴和实践向度。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生成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张力是其生成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探索是其生成的历史依据;对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切和回应是其生成的现实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明确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贯彻着“文化自信、交互融合”的价值新理念,确立了“遵循规律、科学发展”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实践路径:以竞技体育为引领,深挖其带动和引领作用;以全民健身为根本,夯实体育强国群众基础;以体育产业为支撑,壮大体育强国经济根基;以体育文化为抓手,营造崇尚运动的社会风气;以体医融合为工具,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