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路径探讨

2022-02-01张晓念谭凤林蔡彦禹

职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健康评估四史课程思政

张晓念 谭凤林 蔡彦禹

摘 要:“四史”教育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资源,为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根本任务提供了动力源泉。将“四史”相关素材融入高职护理健康评估专业课程,有助于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四史”教育    健康评估    课程思政

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各专业各课程之中,为高职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效的途径。

一、“四史”教育融入健康评估专业课程的意义

“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国内高校主要研究“四史”教育如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和主渠道,而“四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助于提高“四史”教育的大众性、系统性、实效性。专业课程的德育育人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特点,通过“四史”教育的教学渗透优势,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且可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

健康评估专业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课程,开设于高职第一年的第二学期,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思政理论课程,如军事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已经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但学生尚未学习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临床护理课程,对与专业相关的党和国家政策、专业发展情况等缺乏清晰的认识,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包含丰富的、鲜活的专业相关政策、医学发展史,将健康评估专业课程学习放在“四史”历史长河中,使学生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才有护理专业的发展壮大、国家的繁荣昌盛,从而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二、“四史”教育融入健康评估专业课程的路径

在本校21级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专业课程融入“四史”教育,旨在探讨“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途径、形式和评价方法,为在学校各专业课程教学中全面推广实施提供借鉴。

(一)根据课程内容特质,选择“四史”教育素材

1.健康评估专业课程内容

健康评估专业课程内容包括认知课程、一般评估、呼吸系统评估、循环系统评估、消化系统评估、神经系统评估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具有生命至上观念、安全意识、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精神等职业素养;具有收集被评估者健康资料、发现被评估者现存的和(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作出护理诊断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四史”教育素材

我国现代护理的发展壮大史就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忘初心的砥砺奋进史。要深入挖掘近代与健康评估专业课程有关的党和国家卫生方针政策、健康评估技术取得的伟大成就、医学领域涌现出的典型人物故事等“四史”教育素材,融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1)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医疗卫生方针政策。2016年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2017年发布的《“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及之后的系列相关政策等,无不体现了党的“人民健康至上”的执政理念。将这些内容合理嵌入健康评估专业课程中,帮助学生领悟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背景下国家医疗卫生方针政策的变化,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我国实现“全民健康”的政治保障,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2)健康评估技术的发展。我国体检行业的快速发展、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发展、“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发展、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的发展、“2030年消除肝炎危害”的中国成就、中医诊断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的发布等,无不体现了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健康评估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将这些内容有机融入健康评估专业课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生活的健康幸福,领悟到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社会主义“好”,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发自内心听党话,跟党走。另外,引导学生了解当下建设“健康中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使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激发学生奋发向上、为实现远大人生目标而奋斗的热情。

(3)推动健康评估技术进步的典型歷史人物。摸索制定了“夜查房”制度、毕生献身于护理事业的第32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周娴君,运用麻疹评估技术阻止麻疹蔓延、不忘初心的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成翼娟,毅然回国、填补我国核磁共振婴儿脑图谱空白的科学家吴丹等,无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将他们的感人事迹融入健康评估专业课程中,为学生树立人生榜样,接受爱国主义、科学精神、高尚品德的熏陶,提高学生职业认同感和专业价值感,帮助学生成长为解除他人病痛,促进人类健康,具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南丁格尔精神的护理人,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根据高职学生特点,选择“四史”教育形式

青年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青年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各种思想的影响,对网络媒体上各种思潮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

笔者所在学校针对“四史”中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和网络中的视频、故事、新闻等大众传媒信息资源,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故事叙述法、分组讨论法、参观法、调研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前讨论、调研、参观、查阅资料,课中汇报、讨论,课后社会实践、网上答题竞赛、参观学习、书写心得体会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积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明显提升。

例如,在学习“认知课程”时,课前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国家健康战略;课中从“健康”的概念入手,在“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无私奉献的讲解过程中引入我国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和现阶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涌现的榜样人物,并从个体健康概念上升到全民健康概念,引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以及护士在“健康中国”行动中的作用;课后布置任务:学生向亲友和社区居民宣讲国家健康战略,并书写社区宣教的心得体会。

通过融入典型人物和国家健康战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和专业自信心,加深了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三)根据课程思政特点,确定“四史”教育评价方式

“四史”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具有潜在性、综合性、发展性特点,效果评价需要长期的跟踪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并需要根据评价反馈调整“四史”教育策略。

健康评估专业课程将“四史”教育纳入课程评价体系,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主体参与的综合评价模式。

学生通过写学习心得体会、接受访谈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态度、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对学生课程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家长通过询问学生学习感受、观察其心理和能力变化等进行评价。

三、思考

通过学校教师和临床一线兼职教师合作、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护理健康评估专业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护理健康专业评估课程教学体系还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还需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一)“四史”教育需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为落实“三全育人”要求,高职护理的通识课、思政课、专业课的“四史”教育需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思政课的关键作用和专业课等课程的拓展作用,使思政课的显性教育与通识课、专业课的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相结合,“四史”教育相互支撑,层次递进,优势叠加,实现全覆盖,要建立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家长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课内和课外全程育人,使不同课程的“四史”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笔者所在學校“四史”教育已经融入高职护理专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健康评估专业课程,需要加强学校的顶层设计和交流合作,提高“四史”教育融入课程的覆盖面,探讨融入各门课程的路径和考核评价方法等,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二)“四史”教育需要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四史”教育效果需要建立针对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立体化评价指标,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校整体设计评价与基层实施评价相结合、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相结合,建立动态的、长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要求,为我国未来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1.对学生的评价

针对学生的评价,应检测其“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效果,通过撰写学习心得、考试、有奖征文等方式检测其“心”,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法检测其“行”。

增值性评价不仅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也关注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进步”(即“增值”)程度。职业教育增值性评价指标包括能力性评价指标、社会性评价指标和经济性评价指标,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对“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效果提供准确的反馈,使教师不断完善“四史”教育的融入路径,实现立德树人效果最大化。

2.对评价体系的完善

笔者所在学校健康评估专业课程“四史”教育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家长评价方面指标还不够具体,评价还比较笼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还需要密切与学生实习、就业的医疗卫生机构联系,跟踪学生毕业去向、工作表现、思想状况等进行长期评价。

四、小结

“四史”教育入课堂是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四史”教育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资源,为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根本任务提供了动力源泉。

根据高职护理健康评估专业课程的特点,选择“四史”中课程相关素材“无痕”融入课程。根据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时时”“处处”传递给学生。

“四史”教育融入健康评估专业课程有助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有助于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蓝华英,高镜,李榆梅.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学探索:以高职制剂检测技术课程为例[J].职业,2022(9).

[2]张晓念,黄敏,谭凤林,等.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高职护理健康评估课程标准的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9(14).

[3]胡美华,谢小强,陈娟.高职护理“健康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1(31).

[4]窦新宇,王建龙,王玉娜.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2).

[5]庄西真.论增值评价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4).

(作者单位:张晓念、谭凤林,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蔡彦禹,湘潭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健康评估四史课程思政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转型背景下健康评估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不同生源学生《健康评估》课程考试成绩分析
护生临床应用健康评估知识的调查分析及改革思考
中职健康评估情景教学类型及要求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