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2-02-01甄金明韩云香苏昌华班朝磊贾正锋

广州化工 2022年22期
关键词:高分子利用工程

甄金明,韩云香,苏昌华,班朝磊,贾正锋,张 冉

(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丰富专业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对信息检索和利用的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尤其对于工程材料的在校本科生而言,信息检索和利用更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研究工作的基础。自2006年开始,按照《华盛顿协议》对于工程类本科生的要求,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1-2]。在新形势下,聊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2018年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以来,我们秉持能力培养的要求,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授课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属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限选课,总课时18学时,其中上机实践课时为6学时。课程主要讲述内容包括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中英文数据库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专业文献的检索方法和途径,并能够将之应用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但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与专业教师之间探讨,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现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远不能够满足工程教育认证关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本论文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为基础,指出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环境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对课程改革提出的几点建议,以此推动文献检索课程的持续改进工作。

1 文献检索与利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本专业对所有教学科目进行了指标点划分,其中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指标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培养目标主要涵盖了对学生问题分析,研究和终身学习三个方面能力的要求。通过对三个指标点的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三个指标点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其中,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途径等基础知识,并利用这些基本方法和途径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是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的先决条件;研究是利用专业知识,结合文献调研的数据结果和方法,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终身学习则要求学生能够选用合适的数据库完成课题的检索,并具有不断提升对相关技术问题理解、归纳,总结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培养这些基本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根据行业的发展,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专业特色,引导学生正确的查找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根据调研资料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表1 指标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Table 1 Correspondence between indicator points and curriculum objectives

因此,在培养学生问题分析,研究和终身学习能力时需要从技术和非技术两个层面入手。通过近两年教学过程的实施,并结合上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要求,我们认为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结合力度不足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高分子材料在制备、加工与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而目前文献检索课程主要任务是毕业论文写作以及信息检索。授课中,主讲教师主要介绍本校的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论文写作,在如何利用专业的文献知识分析高分子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时,与学生互动及交流的课时安排偏少;在问题研究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更多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所研究方向正确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而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是否具备了利用所调研的文献资料,结合科研实验过程分析高分子材料在制备,加工及应用过程中遇到复杂工程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能力[3-4]。根据目前学生评价及调研反馈的结果,上述教学过程还没有达到工程认证关于培养并引导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要求[5]。

1.2 课程服务毕业论文与写作的能力弱,且与其它理论课的衔接不足

科技文献检索开设学期为大三下学期(第六学期),学生仅完成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对于聚合物的加工和制备等方面的知识还没有掌握,因此无法根据聚合物加工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在相应的数据库中正确的查阅并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

1.3 课程评价体系不能反映能力考核的要求

课程考核局限于课程论文和平时操作及检索等结合的评分方式。在过程考核中,考核内容仅是给出具体的文献信息,让学生根据信息在相应的数据库中查询并下载相关的文献,对学生根据研究方向自主查阅文献方面的基本没有要求。而根据具体信息查找文献中很难反映专业特色以及科研创新的方向,大家搜寻查找的内容一致,部分学生直接抄袭[6-7]。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学生对于文献检索的实际学习情况,而且部分学生在后期的毕业论文开题和写作过程中,依然不能准确的查找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英文文献资料。

2 课程优化改革中的建议和措施

结合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特点,通过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认真总结分析有关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持续改进的问卷调查结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改进,以满足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2.1 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结合学院老师的科研情况,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培养调研、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即改变传统的教师在机房给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各种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的教学模式。以科学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根据科学问题进行文献调研和分析,经过教师点评与引导,利用现有的各大数据库进行文献资料的探索分析,经过整理和汇总,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实现文献检索课程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

2.2 在课程授课过程中融入高分子材料专业特色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如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校内网络平台等),结合本专业的特色,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8]。目前,学院对本科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即一位老师带几名同学做实验,了解科技前沿的问题,让本科生参与并主导科技创新活动,而文献检索课程则成为为本科生了解当今科技最前沿的知识的有效工具。因此,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可充分融入专业特色,满足学生对于最前沿文献知识检索的需求。

例如对于耐磨高分子材料的文献研究,本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水凝胶和3D打印高分子材料等,因此,对于本部分学生的文献调研工作,关键词可选为耐磨性,3D打印,热压,填充改性以及交联改性等。在上机实训之前,首先安排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确认搜索的关键词以及需要调研的机构和作者名称等。如UHMWPE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关键词可以确定为UHMWPE,无机填充和化学交联等;机构和作者可以定为兰州化物所,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及河南科技大学等;依据所确定的关键词,研究机构和作者等,选择合适的中英文数据库,通过逻辑算符的合理运用,筛选出复合要求的文献资料。通过上述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及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和筛查文献资料训练,即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学生与团队和企业专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2.3 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增加过程性考核的要求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考核方法。各考核模块命题经课程责任人、专业负责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考试命题分析及合理性评价审核表》审定。主要审核考核内容与能力要素、课程目标要求以及与教学内容的匹配程度和对应关系,同时考核各模块成绩评价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课程目标考核采用阶段性测试、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办法,阶段性测试一般选择章节节点进行,具体测试内容充分体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采用模块化考核的方式进行,各模块的试题分别对应本课程目标的能力要求。

3 结 语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通识选修类课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作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指出了目前文献检索类课程存在的部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与了一定的改进建议,希望可以更好的服务于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高分子利用工程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子午工程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