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种植中病虫害特点及应对方法

2022-02-01易志强

种子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卷叶螟农作物作物

易志强

(湘乡市东山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湘潭 411400)

农业与人们日常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与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性。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展开深入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相对明显,特别是病虫害的发生率普遍较高。为了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带来的不良影响,促使农作物产量以及质量提升,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行防治。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形势相对良好,对于农业生产水平及农产品质量提升具有实质性意义。为了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大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保证农业种植效益以及质量提升。

1 农业病虫害防治现存问题

1.1 技术过于落后

结合诸多地区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的分析发现,较多农户对于化学药剂的依赖性较强[1]。使用化学药剂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对农产品品质、土壤、水体以及周边环境等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在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技术比较先进,但是并没有实现大范围普及。很多农户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了解不够深刻,所以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1.2 管理不到位

农业种植中引起病虫害出现的原因很多是农作物自身携带病原物、害虫,农民在种植各种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前,并没有对其展开针对性处理,经常会选择高发病率的种子种植,势必会导致出现各类病虫害,减少作物的产量,甚至会出现绝收的问题。在管理农产品时,必须要提前妥善处理携带病虫的种子,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针对性对策,这样才能保证农作物质量以及产量提升[2]。

2 农业种植中病虫害特点

由于病虫害很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病虫害的特点展开深入分析。在不同气候条件以及不同环境状态下,病虫害对农作物的破坏以及影响程度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例如水稻种植时,经常会遇到稻纵卷叶螟为害,其幼虫为害水稻,缀叶成纵苞,躲藏其中取食上表皮及叶肉,仅留下白色下表皮,导致水稻无法正常生长,秕谷增加,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稻纵卷叶螟为一种迁飞性害虫,发生程度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北纬30°以北不能越冬。每年春季,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而来,随气流下沉和雨水拖带降落下来,成为非越冬地区的初始虫源。在适温高湿的条件下,有利于成虫产卵、孵化和幼虫存活,所以在多雨日以及多露水的高湿天气,稻纵卷叶螟容易猖獗。南方气候较为温和,在这种环境下病虫自身适应能力不断发生变化,甚至可以在较寒冷的冬季越冬。因此,南方作物容易受到病虫侵袭,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病虫为害基本上是以病菌或者寄生性害虫对农作物带来严重侵害,导致农作物自身产量及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植物种群性质的流行病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特点,对于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害虫大量繁殖,生物种类之间无法实现有效调控,繁殖能力、生命力相对较强的害虫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害虫泛滥会导致农作物抵御外界环境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引起更加严重的病虫害问题。

稻纵卷叶螟幼虫时期、成虫时期,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图1 稻纵卷叶螟幼虫

图2 稻纵卷叶螟成虫

从农业角度出发展开深入分析,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通常是由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决定。病原菌在进入植物体内时,通常是不断汲取以寄主植物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养分作为基础,从而实现自身正常代谢,势必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状态。由于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农业种植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病虫害波及范围相对比较广,特别是蚜虫的为害,由于其繁殖速度过快,身体体积相对较小,可以被风直接吹落到其他区域,造成大范围传播[3]。即便是最初只有部分区域出现蚜虫侵袭,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势必会严重波及整个农业区域。蚜虫吸食作物汁液,作物体内的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质量、产量会受到严重威胁。在整个农业种植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规划农作物的栽培种类、品种以及规模等,这样才能够有效规避病虫害,避免对农作物的质量、产量造成严重威胁。

3 农业种植中病虫害的应对方法

3.1 加大综合防治力度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方针。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提出时,根本目的是有效防治农业病虫害,促使农作物产量以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推动整个农业种植逐渐朝着现代化以及科学化趋势转变和发展,这样才能够保证农业种植综合效益水平提升。特别是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防治病虫害时,要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采用智慧农业模式,实现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化管理,针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将监测数据作为主要参考依据,这样才能够选择利用绿色、经济、安全的防治对策,提升综合防治效果。

3.2 优化和完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不断优化和完善土壤环境,及时除草,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合理灌溉,健身栽培,营造良好的田间小气候,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在种植前期对土壤进行深耕,保证土壤活性得到有效提升,对土壤中的病虫害进行消毒以及杀灭处理。由相关研究可以看出,与潮湿地区相比,干旱区更容易出现蝗虫等灾害,主要是由于干旱区域农作物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严重侵害。反之,蝗虫自身具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耐受干旱的特点[4],在干旱环境下,具有非常强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与天敌存活能力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要想从根本上有效提升蝗虫防治效果,需要适当改善和优化农作物的种植环境。

3.3 农作物种植的规划

农业种植主要目的是尽可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单株作物的结实率等,为产量以及质量提供保证。在整个种植规划过程中,有效评估和分析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发生风险,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采取符合现实要求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够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各种不同类型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对病虫害的抵抗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即便是处于相同或相似环境下,也具有明显不同。代谢机制等方面可以体现出一定差异,促使农作物对于周边气候条件以及病虫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植物抗性的产生,一般是以机体生化反应等为基础来实现。由于生物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点,所以不同农作物对于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等各方面需求具有明显不同。在农作物的整个生长代谢中,可以产生出不同的化学物质,有效抵抗病虫害。因此,应根据地区气候、土壤等不同,选择适合本地的作物种类、品种,强调品种抗性。合理规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轮作时间,尽可能避免在适宜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下栽种农作物,避免新生作物被严重侵染,尽可能避免被病虫侵害的农作物对附近作物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早稻抢在“冷尾暖头”的天气播种,可降低绵腐病发生率。合理轮作,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率。据有关资料统计,棉花病地轮作1~3 年,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分别下降到15.8%、10.8%和1.7%。应合理密植,有效管控种植密度,通风透光良好,植株生长健壮,避免杂草以病虫随意滋生。在种植前,需要认识和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以及结实过程等,在农业生产管理中合理利用农作物生理习性[5]。例如,种植豆类农作物,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固氮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减少氮肥施用量,促使土壤自身的含氮量有效提升,部分细菌以及病毒、害虫的生长等都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尽可能降低豆类作物种植中病虫害带来的风险,逐渐形成生物之间的协同性保护屏障[6]。在农作物种植时,要尽可能为青蛙或者蜘蛛等有益生物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农田当中害虫的天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维持食物链相互之间的关系,保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发展[7]。

3.4 农药喷洒的实施策略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病虫害来说,要想从根本上实现有效防治病虫害,推动农业种植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需要分析病虫害对不同作物产生的影响,客观合理地判断其中的规律以及被侵害作物的损伤程度等,这样才能够确定防治方向,保证选择和利用的农药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农药应用过程中,要保证使用剂量合理,切不能超过现有标准,既能有效保护农作物生长,又能延缓病虫抗药性产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8]。针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需要考虑作物生长时期、虫龄、天气等。例如防治稻飞虱,应选择水稻抽穗前、2~3 龄若虫高峰期、清晨或傍晚无风微风天气施药。还要结合不同作物株型、密度,选择辅助措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杀虫的目的,例如防治稻飞虱,施药前灌深水,可以大大提高防治效果。在对农药进行配比时,要注意合理混用,避免降低药效、发生药害[9]。

3.5 合理采取防治措施

目前我国在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施过程中主要是以化学手段作为基础,采用农药有针对性地灭杀病虫害。利用化学方法对病虫害的整体防治效果相对较好,但是施用化学农药后,一部分附着于植物体上或渗入植株体内残留下来,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另一部分散落在土壤中或蒸发散逸到空气中,或随雨水、农田排水进入河湖,污染生态环境[10]。因此在整个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方式。例如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利用性引诱剂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在整个农作物种植区域范围内,可以适当养殖鸡、鸭等动物,这样能够对部分害虫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11]。

3.6 加大对种植人员的指导力度

在整个农业种植过程中,农业技术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农业技术人员与农业种植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农业种植者对农作物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广大农村地区,深入考察农作物病虫害整体防治情况,及时解决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村村响”广播、开培训班、新媒体等方式,对种植人员进行耐心技术指导,使其熟悉与所种植农作物相关的病虫害防治知识,掌握各种药剂、器械的使用方法,从而提高对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意识及能力[12]。

4 结束语

病虫害可以被看作是目前整个农业发展中相对严重的威胁因素之一,不仅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很难实现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结合病虫害发生的周期及特点等,提前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尽量将其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避免对周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平衡性产生不良影响。不断优化和完善农业种植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技术手段以及监督管理体制,避免对农作物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为农作物的产量、质量提供保证。

猜你喜欢

卷叶螟农作物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崇明区稻纵卷叶螟历年发生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