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曲线的探讨

2022-01-29仵纪荣胡若栩

中国公路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上坡路小客车纵坡

仵纪荣 胡若栩

(1.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 西安 710082;2.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

公路路线设计中,两圆曲线径相衔接时称复合曲线,区分为S形曲线、卵形曲线、凸形曲线和C形曲线。当出现不小于3个圆曲线径相衔接的情况,这种曲线组合可称为连续曲线。

一、平曲线路段的运行速度计算模型

根据公路路线平、纵面线形指标,速度预测模型可划分为平直路段、纵坡路段、平曲线路段和弯坡组合路段四种基本单元。

平曲线路段是指圆曲线半径小于1000m,纵坡小于3%(小客车)、2%(大货车)的路段,依据曲线入口速度vin。当前曲线半径Rnow和后接曲线半径Rback,预测曲线中部速度vmiddle。然后根据曲线中部速度vmiddle、当前路段的曲线半径Rnow和后续路段的前接曲线的半径Rback,预测曲线出口处的运行速度vout,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如表1至表3所示。

表1.平曲线上的速度预测模型

表2.设计速度与初始运行速度v0的对应关系表

表3.期望运行速度和推荐加速度值

二、复合曲线运行速度计算

假定复合曲线路段的圆曲线半径小于1000m且前后平曲线半径相同,小客车和大货车的运行速度计算均不受纵坡限制。小客车初始运行速度采用95km/h,大货车初始运行速度采用期望运行速度75km/h分别对小客车和大货车的第一圆曲线、第二圆曲线及复合曲线进行速度折减计算,如表4所示。

根据小客车运行速度计算结果,结论如下:①复合曲线中的第一圆曲线的半径大于650m时,第一圆曲线终点处小客车运行速度随半径的增大逐渐递增,第一圆曲线的半径小于650m时,小客车运行速度随半径的减小逐渐递减;②复合曲线中的第二圆曲线的半径小于1000m时,第二圆曲线终点处小客车运行速度随半径的减小在逐渐递减。③通过第一圆曲线、第二圆曲线运行速度的叠加,复合曲线圆曲线的半径大于750m时,第一圆曲线终点处小客车运行速度随半径的增大逐渐递增,第一圆曲线的半径小于700m时,小客车运行速度随半径的减小逐渐递减,圆曲线半径越小,递减越明显。

表4.小客车在复合曲线路段的运行速度计算

表5.大货车在复合曲线路段的运行速度计算(一)

表6.大货车在复合曲线路段的运行速度计算(二)

根据表5大货车运行速度计算(一)结果可知,复合曲线中的第一圆曲线的半径小于1000m时,大货车运行速度随半径的减小逐渐递减;复合曲线中的第二圆曲线的半径小于1000m时,第二圆曲线终点处大货车运行速度随半径的减小逐渐递减。通过第一圆曲线、第二圆曲线运行速度的叠加,复合曲线圆曲线的半径小于1000m时,大货车运行速度随半径的减小逐渐递减。

根据表6大货车运行速度计算(二)结果可知,复合曲线中的圆曲线半径大于1000m,小于5500m时,大货车在复合曲线上的运行速度,随圆曲线半径的减小逐渐递减,半径越大,减速越不明显。

表7.公路上坡方向大货车容许最低速度

表8.连续曲线中曲线个数计算

三、连续曲线中曲线个数计算

公路设计中长大纵坡的上坡路段,由于货运主导性车型性能影响,爬坡能力明显降低,运行速度降低,引起路段拥堵,必然直接影响连续上坡路段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大货车在上坡路段速度折减降低明显,致使大货车与小客车运行速度之差增大,易引发追尾、横向剐蹭等交通事故,如图7所示。因此,在长大纵坡的上坡路段,当大货车混入率较高时,纵坡设计中宜兼顾上述变化和影响。

公路设计中的连续曲线路段,大货车和小客车的运行速度均会折减降低,但大货车速度折减降低较为明显,增加大货车和小客车运行速度之差,容易引起路段拥堵等问题,进而直接影响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根据大货车期望运行速度和容许最低速度,推导连续曲线路段中容许曲线个数,如表8所示。

四、结语

根据上表可知,当设计速度为120km/h,半径小于1000m的4个圆曲线径相衔接时,大货车的运行速度可能小于容许最低速度60km/h;当设计速度为100km/h,半径小于700m的5个圆曲线径相衔接时,大货车的运行速度可能小于容许最低速度50km/h;当设计速度为80km/h,半径小于400m的6个圆曲线径相衔接时,大货车的运行速度可能小于容许最低速度40km/h;当设计速度为60km/h,半径小于200m的6个圆曲线径相衔接时,大货车的运行速度可能小于容许最低速度30km/h。

连续曲线路段,大货车速度折减降低明显,且增加大货车与小客车之间运行速度之差,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公路路线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多个圆曲线径相衔接,必要时增设大货车直线加速路段。

猜你喜欢

上坡路小客车纵坡
难走的,都是上坡路
基于交通事故多发位置的区间平均纵坡控制指标研究
面对人生的下坡路
北京小客车摇号又创新高3076人抢一个指标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道路最小设计纵坡探讨
全省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
揭示车路协同矛盾 破解长大纵坡难题
北京今年小客车指标配额15万
上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