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疤的秘密

2022-01-27叶永烈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1期
关键词:耐腐蚀头骨老头儿

我跟我哥哥是双生子——孪生兄弟,我们总是在一起。由此,我俩闹了不少笑话,上演了不少“喜剧”。但是,想不到就因为我们哥儿俩长得一模一样,竟发生了一场悲剧。而这悲剧的起因,就在怪老头儿——金伯伯那里。

怪老头儿挺喜欢养蜜蜂,在他家的院子里,放着好几個深绿色的蜂箱,就连窗前那棵槐树上,也有一个很大的蜂窝。每当走过他家门口时,我心里总想:“蜜蜂是怎么酿出蜂蜜来的?蜂蜜为什么那样甜?”为了弄清楚关于蜜蜂的这些秘密,我走进了怪老头儿的院子。我先是对着那些蜂箱研究了半天,可蜂箱关得紧紧的,什么都看不见。于是,我开始对槐树上的那个蜂窝有了兴趣。我抱着树干往上爬,爬到蜂窝跟前,用手捅了捅那蜂窝。不料一不小心,一下子把蜂窝捅到了地上,蜂窝摔成了好几块!

这下子可闯祸了。一大群蜜蜂从摔破了的蜂窝里飞出来,向我发起进攻。我一边逃,一边喊哥哥。跑着跑着,背后那吓人的“嗡嗡”声突然听不见了。我回头一看,只见那一大群蜜蜂竟向我哥哥袭去了。就在他还蒙在鼓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时,几百只蜜蜂已经朝他的脸上猛刺过去。哥哥遭到这突然的袭击,踉踉跄跄地绊了一跤,头正好撞在水泥墙的墙角上,鲜血顿时喷涌而出。

我看到这情景被吓坏了,放开嗓子大喊:“救命哟!救命哟!”怪老头儿听见叫喊声立刻跑了出来,扶起哥哥。可是哥哥已经昏迷过去了。不一会儿,他拿来了纱布、绷带和止血药,用熟练的动作迅速地把我哥哥的头包扎好,然后打电话叫救护车。

3分钟之后,一辆漆着红十字的白色救护车把我和我哥哥送到了医院急诊室门口。

哥哥的伤势很严重。外科医生给他拍了X光片,说他的头骨碎了一块——那尖尖的墙角把哥哥的额头戳出了一个硬币大的窟窿。

怪老头儿好像懂点儿医学,而且跟外科医生们还很熟。他用手指在X光片拍下的窟窿上画了一个圆圈,对医生们说最好用什么“糖”来修补……我在一旁虽然听清楚了他的话,却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外科医生们经过反复讨论,都同意怪老头儿的方案。怪老头儿高兴地说:“我马上到研究所去一趟,把‘糖拿来。”

怪老头儿坐着汽车走了。过了一些时候,他急匆匆地回到医院,手里拿着一包用雪白的纱布包着的东西。至于后来的事情,我就不大清楚了,因为哥哥被送进了手术室。

发生了那场悲剧之后,我跟怪老头儿成了老朋友。哥哥出院以后,他几乎天天到我家来看望。我们知道了他是冶金研究所的研究员。爸爸和妈妈也都非常感激并尊重这位年过花甲的老科学家。

哥哥伤好以后,额头上一点儿伤疤也没有留下!哥哥受的伤那么重,头骨被戳了个硬币大的窟窿,怎么会没有留下伤疤呢?我轻轻地按按哥哥的额角,额角挺硬的,摸不出里面的头骨有什么异样。

一个星期天,我和哥哥到金伯伯家做客,一方面表示谢意,另一方面想弄清楚那“糖”的秘密。一走进金伯伯家里,金伯伯和金伯母非常高兴,拿出糖给我们俩吃。我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吃着糖,一边就问起那“糖”的事儿来。

真没想到,金伯伯指着窗外“嗡嗡”飞舞着的蜜蜂说:“那‘糖,是从蜂蜜中提炼出来的。”

我想,蜂蜜挺甜的,从蜂蜜中提炼糖,算不得什么稀奇事。然而,稀奇就稀奇在,从蜂蜜中提炼出来的“糖”,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神通,能把哥哥的头骨补得天衣无缝?

“那‘糖是什么样子的?”我问。

“来,让你们见识见识。”金伯伯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玻璃瓶,让我和哥哥看。

我和哥哥都大吃一惊:天哪,瓶子里哪里有什么糖,那里面装的,分明是银光闪闪的金属!

“怎么不是糖?这是什么金属?”我们俩异口同声地问。

“什么?你们听成是吃的糖了?”金伯伯恍然大悟。

他指了指玻璃瓶上的标签。只见上面写着一个我们不认识的字——“钽”,看来是一种化学元素。

不过,这种古怪的金属补在哥哥的头骨上,万一生了锈烂了,那可怎么得了!

金伯伯做了一个小试验给我们看:他拿起一个瓶子,往两个杯子里都倒了一点儿水一样的液体,然后往一个杯子里放进一小块铁片。顿时,铁片在液体里发生了反应,冒出了许多气泡,它上下翻腾着,没一会儿铁片就全部化掉了。他又把一小块钽片放进另一个杯子。钽片像浸在清水里一样,表面连一个气泡都没有,依然银光闪闪,一点儿也不受侵蚀。金伯伯告诉我们:钽是一种非常耐腐蚀的金属。那杯子里的液体是一种最厉害的腐蚀剂——王水,它能够腐蚀号称“金属之王”的黄金,却不能腐蚀钽!

钽不仅不怕王水,而且连被火烧、被咸水煮都不怕。1802年,一位瑞典化学家发现它的时候,用了古希腊神话中一位英雄的名字——坦塔罗斯来命名。现在,钽的希腊文名字就是“坦塔罗斯”。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性质,钽这种“英雄”的金属,在工农业生产和尖端科学技术应用方面,有着很重要的用途。人们用钽制成了各种耐腐蚀的化学器皿、化学纤维纺织机上的喷丝头、精密天平的砝码、电子管的灯线,以及喷气式飞机、宇宙火箭、人造卫星、原子能反应堆中的耐腐蚀耐高温零件。当然喽,用这种“英雄”金属制成的人造骨头,又结实又耐腐蚀,放进人体里是非常安全的。

我哥哥一听钽原来这么好,摸了摸自己的额角,不由自主地笑了。

不过,为什么在头骨的窟窿上镶上一块钽,就连伤疤也没有了呢?

金伯伯告诉我们,钽除了有耐腐蚀和结实的特性,还有一种别的金属都不具备的特性,叫作“亲生物性”。一般的生物体,如果被放进了什么东西,那这个东西常常会被生物体的组织挤走,被排除掉,这叫生物的“排他性”。但生物体却跟钽合得来,人的肌肉居然能够在钽做的人造骨头上生长,犹如在真正的人的骨头上生长!生物体对钽不仅不“排”它,反而还“亲”它呢!

最使我和哥哥感到奇怪的是:银光闪闪的金属——钽,怎么会是从蜂蜜中提炼的呢?

正好这天下午金伯伯要到冶金研究所去,于是顺便带我们俩去看看。

我以为研究所里一定有许多高大的烟囱和通红通红的冶金炉,事实却出人意料。因为这里除了有一幢大楼,周围全是刚开垦的农田,田里盛开着紫色的花朵。

我和哥哥经过参观才初步弄明白:原来钽这种金属非常稀少,属于“稀有元素”。它不仅稀少,而且很分散,世界上很少有含量比较高的钽矿。金伯伯和冶金研究所的叔叔阿姨们,千方百计想多提炼一点儿钽,好支援工农业生产,满足尖端科学技术应用的需要。

金伯伯和冶金研究所的叔叔阿姨们想,世界上会不会有一种专门浓集钽的动物或者植物呢?他们到处寻找,经过好多年的摸索,才发现一种开紫花的绿肥植物——紫花苜蓿,它居然含有很多鉭!他们再进一步进行研究,发现紫花苜蓿中的钽,又绝大部分集中在花蜜中,这就可以请蜜蜂来帮忙。蜜蜂从千千万万朵紫花苜蓿中,吸取一星半点儿的花蜜酿成蜂蜜,金伯伯他们再从这些紫花苜蓿的蜂蜜中,提取到宝贵的钽!

就这样,金伯伯和冶金研究所的叔叔阿姨们开创了一条提炼钽的新途径:先在山区荒地上大量种植紫花苜蓿,这些紫花苜蓿一方面是钽的“提炼车间”,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绿肥。然后,放出蜜蜂采蜜。这些蜜蜂酿出的蜂蜜是提取钽的“原料”,提取之后仍可供食用。最后,他们把提取到的钽的化合物,冶炼成银光闪闪的金属钽。

钽这种金属之所以那么宝贵,除了因为它具有优良的特性,还因为在提炼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原来,钽有一个“孪生兄弟”,叫“铌”。钽跟铌的“长相”和“脾气”都非常相似,而且像我们哥儿俩似的,总是在一起。凡是含有钽的矿物中总含有铌;凡是含有铌的矿物中也总含有钽。可要制取纯净的钽,就必须除去铌,而这一工作做起来非常困难。

因为钽跟铌的关系像双生子似的,所以人们最初竟把它们当成了同一种化学元素——正如人们常常把我跟哥哥当成是同一个人。在钽被发现40多年之后,人们才发现,原来在钽中还混杂有一种与钽相似而又不同的新化学元素。人们把这种新元素命名为“铌”。为了把钽与铌分开,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有趣的是,紫花苜蓿不仅能把钽浓集起来,而且还能把钽与铌分开:它们只吸收土壤中的钽,不吸收土壤中的铌。这么一来,不仅找到了浓集钽的办法,而且还找到了分离孪生兄弟——钽与铌的办法。这种提取钽的新方法,被命名为“生物冶金法”。

最近,金伯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发现紫花苜蓿之所以能够浓集钽,是因为它们的根能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叫“溶钽素”。溶钽素能溶解土壤中的钽,并让根部吸收。但它不溶解铌,于是就将“双生子”——钽和铌分开了。金伯伯正准备用人工的办法大量制造溶钽素。这样一来,只消把含钽的矿物或者土壤浸泡在溶钽素里,就能把钽提取出来。这样的操作更加简便,成本更低。直到这时候我和我哥哥才弄明白,为什么金伯伯常说我们双胞胎像他的工作一样了。

本文节选自《叶永烈少儿科幻精选集(全10册)》

猜你喜欢

耐腐蚀头骨老头儿
基于激光超声技术的船用耐腐蚀材料内部缺陷检测方法
头骨祈福
神奇的水晶头骨
路遇老头儿当学徒
耐腐蚀的富镁铝合金的制备
黄永玉:这个老头儿不寻常
我家的“老头儿”
会说话的头骨
肿头龙
腌制品为何耐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