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铜矿体中As元素分布规律及其在配矿中的应用研究
2022-01-27魏晓灿
魏晓灿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上杭 364200)
紫金山铜金矿床位于福建省西部,是世界著名的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金累计探明储量超300 t,铜累计探明储量超240万t。经过二十几年的开采,金矿资源已消耗殆尽,目前主要开采下部的铜矿体。铜矿体采用露天和井下联合开采,以及浮选和湿法选矿工艺。因2010年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了含铜酸性溶液泄漏污染事件,给公司带来重大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制定了“重浮选轻湿法”的发展战略。2020年度紫金山产铜精矿近25万t,铜金属量近6万t,占矿山铜总产量的73.61%。由于原矿中硫砷铜矿、砷黝铜矿含量较高,铜精矿中砷含量在0.70%~1.45%,远高于《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GB 20424—2006)规定铜精矿中砷含量不大于0.5%要求,需对砷进行特别工艺处理,处理砷的费用约为20 000元/t,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
降低铜精矿中的含砷量可从选冶过程或矿石源头处理。选冶过程中降砷的处理有多种思路:一是采用高温热压工艺将高砷铜精矿中的铜浸出,并对砷进行固渣处理;二是采用化学湿法除砷工艺,将高砷铜精矿中的砷优先浸出到溶液中,再将含砷溶液固砷处理;三是浮选厂尽可能提高铜精矿铜品位,将高含砷铜精矿进行火法焙烧,脱除铜精矿中的部分硫和砷,焙烧配入余下的铜精矿中进入冶炼工艺。以上处理方法,均会造成选冶过程中成本的增加,降低经济效益。为了减少选冶过程中除砷费用,可以通过研究矿体中As元素赋存特征及分布规律,区分高As和低As矿体,进行合理配矿,控制入选矿石中As的平均含量,结合已有的选矿流程生产出合格的铜精矿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紫金山铜矿体中As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分布特征,建立了As/Cu比值的三维模型,划分不同类型矿石,优化配矿比例,降低铜精矿中的含As量。
1 矿床地质特征
紫金山矿田位于闽西南坳陷带的西南部,北东向明溪—龙井复向斜和连城—上杭复向斜之间,宣和复背斜的西南端,云霄火山喷发带的北东侧,区域上受北西向上杭—云霄深断裂带控制(图1)[1-4]。自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地槽、准地台、濒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等多旋回构造演化阶段。
1-火山喷发带界线;2-火山喷发盆地界线;3-复背斜、复向斜;4-深断裂;5-火山喷发中心图1 区域构造、火山活动带分布略图(据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修改)Fig.1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tectonics and volcanic activity zones(According to Fujian Zijin Mining Co.,Ltd.,revised in 2001)
紫金山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位于紫金山矿田复式岩体中部,北东向的金山脚下—中寮断裂和北西向的铜石下—紫金山断裂交汇部位[3],燕山早期酸性岩浆多次沿宣和复背斜轴部侵入,第一次侵入形成中粗粒花岗岩、第二次侵入形成中细粒花岗岩、第三次侵入形成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多次侵入组成紫金山复式花岗岩体;燕山晚期中性、中酸性火山-岩浆侵入受火山机构和断裂双重控制,形成了隐爆角砾岩、英安玢岩、石英斑岩等。多期次岩浆热液活动,导致矿区岩石蚀变强烈,形成全岩蚀变特征,依据蚀变矿物组合类型,分为硅化带、石英+明矾石化带、石英+地开石+明矾石+绢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等4个蚀变带,其中硅化带控制了金矿体的分布,石英+明矾石化带控制了铜矿体的分布[5-9]。
紫金山铜金矿床为铜、金共生矿床,呈现“上金下铜”分布特征[2]。早期铜、金矿体形成于同一成矿物源,经过了氧化淋滤作用后,黄铁矿、蓝辉铜矿、铜蓝等矿物发生了氧化,铜离子溶解在地下水中,金则以包裹金、晶隙金的形式赋存于氧化作用形成的褐铁矿(少量针铁矿、黄钾铁矾)中,因此,在氧化带形成了次生富集的金矿床,主要赋存在600 m标高以上。
铜矿床主要分布于潜水面以下的原生带中,标高在600 m以下,在潜水面以上未氧化区域也零星出露铜矿体,主要赋存在矿区东北部(标高约700 m)或东南部(标高约900 m)。铜矿体由一个边缘形态不规则透镜状的铜矿体和旁侧依附着的数个小矿体组成,其容矿岩石主要为中细粒花岗岩、隐爆角砾岩,少量英安玢岩,主要矿石矿物为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等,矿体在平面上自南西向北东斜列,矿体总体走向320°,倾向北东,浅部倾角为10°~20°,中深部多为15°~30°。
2 As元素赋存特征
As元素广泛分布于紫金山铜金矿床中,紫金山矿区内呈现As异常(图2)。在氧化带金矿体中平均As含量为196×10-6,原生带铜矿体平均As含量460×10-6[3]。矿石中As元素赋存状态有三种:一是以含As铜矿物出现,除大量硫砷铜矿以外,尚有少量的块硫砷铜矿、砷黝铜矿、硫钒锡砷铜
图2 紫金山矿田岩石测量As异常剖面图 (修改自黄春鹏等[10];单位:×10-6)Fig.2 Profile of arsenic anomaly in rock measurement in Zijinshan mine(Revised by HUANG Chunpeng et al[10]
矿等;二是以类质同象As元素出现,As类质同象替代矿物中的S,如替代蓝辉铜矿、铜蓝、黄铁矿等矿物中的S;三是以砷化物出现,如毒砂和砷华,但极为少见。
2.1 (块)硫砷铜矿(Cu3AsS4)
硫砷铜矿是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特征矿物之一,也是紫金山铜金矿床中最主要的含砷矿物,占矿石中铜矿物总量的17%,分布于硅化-明矾石化-地开石化蚀变带中。硫砷铜矿常与黄铁矿、蓝辉铜矿、铜蓝等共生,偶见单矿物集合体(图3a),呈铜灰黑色,新鲜者呈亮灰黑色,柱状构造,金属光泽至强金属光泽,硬度3.5,性脆,大多结晶完好,呈半自形—自形柱状结构,粒径大小悬殊,一般为0.05~0.2 mm,大者可达22 mm,小则0.005 mm。
硫砷铜矿与块硫砷铜矿互为同质多像[3,12],化学式均为Cu3AsS4,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一般而言,硫砷铜矿与蓝辉铜矿、斑铜矿、砷黝铜矿等铜矿物关系密切,而块硫砷铜矿与黄铁矿的关系密切。硫砷铜矿是热液型铜金矿床中常见的中温热液特征矿物之一,在200~300 ℃时形成[13]。在紫金山地区有多期次热液活动,形成的硫砷铜矿具有多期次特征。通过镜下和手标本观察,硫砷铜矿主要分为两个世代[11],第一世代的硫砷铜矿Ⅰ呈自形—半自形板柱状,粒径0.2~22 mm,主要呈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与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蓝辉铜矿共生,常见被铜矿物及脉石矿物交代溶蚀,部分被交代呈断续状、星点状,但总体上尚可辩认其自形、半自形板柱晶形(图3d、图3e);第二世代的硫砷铜矿Ⅱ为他形粒状,集合体常呈细脉、纹脉状交代黄铁矿而成,后被蓝辉铜矿、斑铜矿所交代(图3f);部分呈他形粒状交代硫钒锡砷铜矿、黄铁矿,后被蓝辉铜矿交代,呈交代残余结构(图3g)。块硫砷铜矿偶见在黄铁矿、铜蓝等矿物中呈包含结构,硫钨锡铜矿和块硫砷铜矿被黄铁矿和铜蓝包裹,呈包含结构(图3j);硫砷铜矿呈乳滴状分布于黄铁矿中(图3l)。
硫砷铜矿和块硫砷铜矿的理论组分均为:Cu 48.60%、As 18.99%、S 32.40%,从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1)可知,硫砷铜矿的Cu含量为47.84%,较理论值减少了0.76%,说明少量Cu被Fe、Zn等类质同像替代;As含量为18.23%,较理论值减少了0.76%,说明少量As被Sb、S替代;S含量为32.80%,较理论值增加了0.40%,说明硫砷铜矿形成于富硫环境;块硫砷铜矿的Cu含量为47.03%,较理论值减少了1.57%,说明被Sn、Te等类质同像替代;As含量为17.96%,较理论值减少了1.03%,说明As被Sb、S替代;S含量为32.76%,较理论值增加了0.36%,说明块硫砷铜矿也是形成于富硫环境中。
(a)柱状硫砷铜矿矿石;(b)块状蓝辉铜矿矿石;(c)块状铜蓝矿石;(d)硫砷铜矿I交代自形黄铁矿;(e)硫砷铜矿I被包裹斑铜矿的蓝辉铜矿交代;(f)硫砷铜矿Ⅱ呈他形粒状交代黄铁矿,后并被蓝辉铜矿、斑铜矿所交代;(g)硫砷铜矿Ⅱ呈他形粒状交代硫钒锡砷铜矿、黄铁矿,后被蓝辉铜矿交代,呈交代残余结构;(h)砷黝铜矿呈他形粒状结枸,交代硫砷铜矿Ⅰ,后被蓝辉铜矿交代;(i)硫砷铜矿I呈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j)铜蓝交代块硫砷铜矿、锡砷硫钒铜矿和硫钨锡铜矿,硫钨锡铜矿和块硫砷铜矿在黄铁矿中呈包含结构;(k)硫钒锡砷铜矿被黄铁矿交代,黄铁矿又被斑铜矿交代,斑铜矿又被蓝辉铜矿交代;(l)块硫砷铜矿在黄铁矿中呈乳滴状结构。Py-黄铁矿;Brn-斑铜矿;Ena-硫砷铜矿;Dig-蓝辉铜矿;Cov-铜蓝;Ten-砷黝铜矿;Luz-块硫砷铜矿;Ccp-黄铜矿;Col-锡砷硫钒铜矿;Kid-硫钨锡铜矿。图3 紫金山铜金矿铜矿矿石结构特征Fig.3 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Zijinshan Cu-Au deposit
2.2 砷黝铜矿(Cu12As4S13)
砷黝铜矿在紫金山矿床中含量较少,且无单独相产出,常与蓝辉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等矿物共生,呈钢灰色,具有金属光泽,与黝铜矿类质同象,肉眼较难区分。砷黝铜矿在镜下呈现灰白色,他形粒状结构,常与斑铜矿、硫砷铜矿Ⅰ共生,但形成略晚于硫砷铜矿Ⅰ,后被蓝辉铜矿交代(图3h)。
砷黝铜矿的化学式为Cu12As4S13,属等轴晶系,理论组分:Cu 51.75%、As 20.22%、S 28.03%,从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1)可知,砷黝铜矿的Cu含量为43.40%,较理论值减少了8.35%,说明被Zn、Bi、Te等类质同像;As含量为14.05%,较理论值减少了6.17%,说明As被Sb替代;S含量为27.11%,较理论值减少了0.92%,说明砷黝铜矿相较于硫砷铜矿形成于硫逸度更低的环境。
2.3 锡砷硫钒铜矿(Cu24V2(AsSnSb)6S32)
锡砷硫钒铜矿在紫金山铜金矿床中含量极少,仅与斑铜矿、黄铁矿、蓝辉铜矿共同产出,无单独相,肉眼无法分辨,在镜下呈浅金黄色,干涉色较斑铜矿浅,硫钒锡砷铜矿被黄铁矿交代,黄铁矿又被斑铜矿交代,斑铜矿又被蓝辉铜矿交代(见图3k),其矿物生成顺序为锡砷硫钒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蓝辉铜矿。从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1)可知锡砷硫钒铜矿中常含有少量的W,属于紫金山金铜矿深部铜矿体中发现的含W-Sn-Mo系列的硫化物,这表明硫钒锡砷铜矿形成于早期高温成矿热液[14-16]。
表1 含砷铜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
锡砷硫钒铜矿的化学式为(Cu26V2(As,Sn,Sb)6S32),理论组分:Cu 35.36%、V 2.18%、As 9.62%、Sn 15.24%、Sb 15.64%、S 21.96%,从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1)可知,锡砷硫钒铜矿的Cu含量为49.08%,较理论值增加了13.72%;V含量为2.63%,较理论值增加了0.45%;As含量为8.82%,较理论值减少了0.80%;Sn含量为3.96%,较理论值减少了11.28%;Sb含量为0.65%,较理论值减少了14.99%;S含量为30.73%,较理论值增加了8.77%。说明Sn被Cu替代,Sb被S替代,且锡砷硫钒铜矿形成于亏砷富硫环境。
2.4 矿物中类质同象的As
紫金山的主要铜矿物为:蓝辉铜矿、铜蓝和硫砷铜矿,蓝辉铜矿常呈脉状、网脉状、浸染状、块状(图3b)、角砾状、斑点状分布;铜蓝常呈脉状、网脉状、块状(图3c)、面状、斑点状分布;硫砷铜矿偶见柱状(图3a)分布。主要铜矿物均形成于次火山热液矿化期,形成过程中As类质同象替代矿物中的S,导致蓝辉铜矿、铜蓝等矿物中的晶格含As元素。从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2)分析,蓝辉铜矿中As含量0.01%,铜蓝中As含量0.01%,黄铜矿中As含量0.02%,黄铁矿中As含量0.01%,斑铜矿中未发现As。
表2 各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
综上所述,紫金山铜金矿床中As元素主要赋存于含As的铜矿物中,且含砷铜矿物均与其他铜矿物共生,极少以单独相产出;少量As元素以类质同象赋存于蓝辉铜矿、铜蓝、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物中的晶格。整体上,含As铜矿物粒度较小,或赋存于其他矿物晶格中,选矿过程中要求磨矿细度较小,否则无法解离,单独对含As矿物进行选别难度很大[17-19]。
3 As元素分布特征
As是紫金山铜矿床中的主要有害元素,易在浮选过程中富集于铜精矿。紫金山铜矿选矿厂浮选生产的铜精矿中As含量:以2019年1~2月为例,一般在0.70%~1.45%,平均值0.91%(表3),远高于国家规范规定的铜精矿中As含量小于0.50%的要求。为了降低铜精矿中的As含量,采取选冶过程中多种处理方法:一是采用高温热压工艺将高砷铜精矿中的铜浸出,并对砷进行固渣处理,根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砷的固化率仅有70%左右,且需要额外增加溶液脱砷处理工序,铜精矿中的硫全部被氧化成酸,需大量石灰中和,系统投资大、生产运营成本较高;二是采用化学湿法除砷工艺,将高砷铜精矿中的砷优先浸出到溶液中,再将含砷溶液固砷处理,该工艺除砷快且较为彻底,铜基本不被浸出,但少量的金被浸出,药剂成本较高,需新建湿法除砷系统,工业化应用可借鉴较少;三是浮选厂尽可能提高铜精矿铜品位,将高含砷铜精矿进行火法焙烧,脱除铜精矿中的部分硫和砷,焙烧配入余下的铜精矿中进入冶炼工艺,紫金山铜精矿经过焙烧后脱砷率最高可达80%,焙砂产率为60%~70%,砷产品中As2O3含量在95%以上,纯度高,便于集中处理,同时可综合回收贵金属,但采用该工艺焙烧含砷铜精矿,焙砂中的砷只能降至0.8%左右,仍无法满足规范要求。鉴于上述选冶过程中采取降砷方法均会导致成本大幅增加,经济效益不高,因此,考虑从矿石源头降低矿石中As含量。通过XRF对钻孔岩粉样品进行测试,建立As/Cu三维模型,查明矿床中As的分布特征,进行科学配矿,降低原矿中的As含量。
表3 紫金山铜金矿原矿与铜精矿各元素化验分析统计表(2019年1~2月)
3.1 XRF测试方法评价
手持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p-XRF),具有便携、快速和不损伤测试对象,可以在现场快速、半定量地评估多元素含量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地球化学、岩石分类中[19-24]。郑正华[25]、黄玉锦等[26]认为XRF分析混匀后岩粉中的Cu、S、As等元素可满足测试精度要求,XRF对Cu、As的检出限分别为12×10-6、5×10-6,紫金山矿区的可利用铜矿石的边际品位为0.15%,As的背景值为19.6×10-5,远高于Cu、As的检出限。实际检测时,测试出Cu、As最低值分别为23×10-6、9×10-6,本次检测的结果远高于仪器的检出限,因此,可以认为XRF测试能满足精度要求。根据紫金山铜矿浮选经验值,砷的富集比为70,结合规范规定铜精矿砷含量不应大于0.50%,反算回原矿的砷含量为71.43×10-6,远高于XRF快速分析仪的实际砷元素检出限,因此测试中砷含量结果比较可信。
本次采用XRF对本区23-44号勘探线间的生产勘探钻孔分析副样进行测试分析,共测试钻孔167个,共10 042件样品,其中Cu含量大于0.15%的样品2 727件、As含量大于71.43×10-6的样品2 040件。
3.2 建立As/Cu三维模型参数
根据规范可知铜精矿中砷含量不大于0.5%,而铜精矿中铜品位如果按25%计算,那么铜精矿中As/Cu<0.02才能符合铜精矿产品要求,假设砷、铜元素在选矿过程中的富集比一致,则原矿中也需As/Cu<0.02才能生产出符合规范的铜精矿,因此,我们将As/Cu≥0.02的矿体圈定出来并建立数字化三维模型。
3.3 As/Cu空间分布特征
采用Surpac软件建立As/Cu≥0.02为指标的三维模型和剖面图,如图4所示,其中As/Cu≥0.02的矿体(以下称As/Cu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如下:
1)As/Cu矿体主要分布在8-16号勘探线,规模较大,呈连续分布,往两侧逐渐尖灭;36-48号勘探线和3-11号勘探线的As/Cu矿体分布不连续,常出现小分支矿体(图4a、图4c)。
2)从图4b、图4c和图4d可知,大部分As/Cu矿体与铜矿体分布较为一致,且主要分布在600 m标高以上;600 m以下大部分区域铜矿体中的As/Cu小于0.02,说明含As矿物在矿体中分布极为不均匀,且分布在铜矿体上部[27]。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含As铜矿物具有分带特征,与崔晓琳等[12]研究紫金山铜金矿床中硫砷铜矿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3)对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在矿石Cu≥0.15%即满足边际品位的条件下,可以将矿石中As/Cu分别以0.02和0.1为节点,分成3个区间,对As/Cu的块体模型进行着色。可见As/Cu≥0.1的矿体主要分布在浅部;As/Cu<0.1的铜矿体基本位于深部。与矿体模型叠加后显示,矿体中As/Cu比值在(0.02~0.1)和(大于0.1)这两个区间的矿体体积大致相当(图4e)。
4)根据As元素在氧化带金矿床中含量较少,较原生带铜矿床平均含量低2~3倍,推测可能是铜、金矿体形成于同一成矿流体,成矿过程中形成大部分的含As矿物,赋存于上部金矿体中的含As矿物发生淋滤作用,并在铜矿体的上部发生富集,导致As/Cu≥0.1的矿体主要分布在上部铜矿体中。
(a)As/Cu矿体平面分布图(X-Y面),蓝色线为勘探线,紫色块体为As/Cu矿体;(b)As/Cu矿体平视图(X-Z面),紫色块体为As/Cu矿体;(c)As/Cu矿体三维分布图,其中较大的矿体为8-16号勘探线连续矿体,两个较小的矿体为不连续的小分支矿体;(d)As/Cu矿体和Cu矿体的三维叠加图,其中绿色块体As/Cu<0.02的铜矿体,紫色块体为As/Cu矿体,绿色与紫色块体统称为铜矿体;(e)16线剖面,其中青色实线代表Cu矿体边界线,红色格子代表As/Cu≥0.1,绿色格子代表As/Cu在0.02~0.10。图4 As/Cu比值大于0.02矿体分布特征图Fig.4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e bodies with As/Cu ratio greater than 0.02
4 As/Cu分布特征应用
4.1 矿山生产现状
紫金山铜金矿现有铜矿生产工艺有两种,分别为浮选和湿法工艺,浮选工艺有两个选矿厂,分别为铜矿第二选矿厂和铜矿第三选矿厂,其中铜矿第二选矿厂处理能力10 000 t/d,处理铜矿品位约0.50%,其中5 000 t/d来源于井下采矿,铜矿品位约0.70%;5 000 t/d来源于露天采矿,铜矿品位约0.30%;铜矿第三选矿厂处理能力33 000 t/d,矿石均来源于露天采矿,处理铜矿品位约0.45%。湿法工艺仅有湿法厂,处理能力为20 000 t/d,处理铜矿品位约0.25%,一部分来源于铜矿第三选矿厂开路顽石,大约4 000 t/d,铜矿品位约0.16%;剩余16 000 t/d矿石来源于露天采矿,铜矿品位约0.28%。
4.2 矿石类型划分
依据As/Cu矿体分布特征和矿山生产实际,将铜矿石划分为九类,分别是:低砷高铜、中砷高铜、高砷高铜、低砷中铜、中砷中铜、高砷中铜、低砷低铜、中砷低铜和高砷低铜。划分标准见表4。
表4 铜矿石类型划分表
4.3 科学配矿
通过划分出的不同类型铜矿石按照合适比例进行科学配矿,将低As与高As、中As的矿石进行合理配比,并输送到选矿厂,就可以使每个选矿处理厂的原矿中平均As含量满足标准(即As/Cu≤0.02)。矿山的铜矿石主要是通过溜井+矿车、电机车或皮带运输至各个选矿处理厂,其中铜矿第二选矿厂是通过4#、6#溜井供矿,再用矿车运输至破碎系统;铜矿三选厂是通过7#、8#、9#、10#溜井供矿,再用330第二平硐的皮带运输矿仓;湿法厂是通过1#、2#溜井供矿,再用330第一平硐电机车运输至矿仓。
铜矿第二选矿厂精细化配矿:紫金山井下开采范围为100~-100 m,该区域的铜矿体As含量较低,As/Cu均小于0.02,为低砷高铜矿石,是通过245斜坡道皮带运输至矿仓,因此,露天采矿厂可按1∶1供中砷中铜矿石(选定4#溜井供矿)或1∶5供高砷中铜矿石(选定6#溜井供矿),就可选出As含量小于0.50%的合格铜精矿,配矿比例可根据实际铜品位及As/Cu比值进行调整。
铜矿第三选矿厂精细化配矿:处理矿石均来源于露天采矿,选定7#、8#溜井供低砷高铜矿石,选定9#溜井供中砷高铜矿石,选定10#溜井供高砷高铜矿石,低砷高铜矿石和中砷高铜矿石按1∶1进行配矿;低砷高铜矿石和高砷高铜矿石按1∶5或1∶6进行配矿,这样就可生产出合格的铜精矿,配矿比例可根据实际铜品位及As/Cu比值进行调整。
湿法厂用于处理低砷低铜、中砷低铜、高砷低铜,或小部分高砷中铜矿石。
4.4 经济测算
以2020年生产铜精矿进行经济测算:产铜精矿25万t,铜精矿中As含量超过0.50%,铜精矿按200元/t折价,合理配矿后,生产出合格铜精矿(As含量小于0.50%),全年可以多创造经济效益近5 000万元。
5 结论
1)紫金山铜金矿床中As元素主要赋存于含As的铜矿物中,且含砷铜矿物均与其他铜矿物共生,极少以单独相产出;少量As元素以类质同象赋存于蓝辉铜矿、铜蓝、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物中的晶格;选矿过程中难以对含As矿物进行选别。
2)As/Cu矿体主要分布在8~16号勘探线,规模较大,呈连续分布,往两侧逐渐尖灭;36~48号勘探线和3~11号勘探线的As/Cu矿体分布不连续,常出现小分支矿体。
3)含砷铜矿物主要分布于600 m标高以上,且As/Cu值大于0.1的矿石含量较多,As/Cu≥0.02的矿石主要分布在8~16号勘探线,少量分布于3~11号勘探线以及36~48号勘探线;深部钻孔中,矿石的As/Cu值小于0.1。
4)依据As/Cu矿体分布特征和矿山生产实际,将铜矿石按As/Cu比值和Cu品位划分成九类(即低砷高铜、中砷高铜、高砷高铜、低砷中铜、中砷中铜、高砷中铜、低砷低铜、中砷低铜和高砷低铜),并根据矿石流去向进行精细化配矿,达到降低铜精矿中As含量的目的,矿山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近5 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