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方案治疗脑转移瘤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2-01-27黎小姿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位例数病灶

黎小姿

(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

脑转移瘤是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转移至颅内,从而造成颅内肿瘤生长的一种疾病。脑转移瘤患者占颅内肿瘤患者总数的10%~15%。消化道肿瘤、乳腺癌、肺癌、肾癌是脑转移瘤主要的原发病灶。据报道,在脑转移瘤患者中,肺癌脑转移患者占30%~40%[1]。临床上治疗脑转移瘤的原则是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WBRT)是临床上治疗脑转移瘤的首选方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用WBRT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脑转移瘤可使患者获益。替莫唑胺是第二代口服类烷化剂,具有疗效好、毒性低的优点[2]。本文主要是探讨用WBRT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方案治疗脑转移瘤的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脑转移瘤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MRI检查、CT检查等得到确诊;预计的生存时间≥3个月;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临床资料缺失,无法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分析;距上次化疗的时间≤3个月;存在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有脑转移瘤放疗史;无法按时随诊。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T组(n=43)与B组(n=43)。在T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20例、23例;其年龄为40~65岁,平均年龄为(51.23±1.50)岁;其中,原发肿瘤为乳腺癌、肺癌、大肠癌的患者分别有10例、19例、14例。在B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21例、22例;其年龄为41~64岁,平均年龄为(52.14±1.62)岁;其中,原发肿瘤为乳腺癌、肺癌、大肠癌的患者分别有11例、20例、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用WBRT对B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选择Elekta直线加速器(型号为Synergy)及6 MV光子线对患者进行全脑对穿照射放疗,采用热塑料面罩固定其体位。总照射剂量为40 Gy,2 Gy/次,分20次进行治疗,在4周内完成治疗。用WBRT(治疗方法同上)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方案对T组患者进行治疗。替莫唑胺(生产企业: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40637;规格:50 mg/粒)的用法是:口服,每天服75 mg/m2,持续用药42 d。在两组患者放疗期间,根据其病情适当采用甘露醇、地塞米松对其进行脱水治疗,同时密切监测其血象的变化,必要时需为其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稳定(stability diseas,SD)、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评估其疗效[3]。CR:治疗后患者的病灶完全消失,未出现新的病灶,且此疗效维持的时间≥4周。PR:治疗后患者的病灶减小≥50%,未出现新的病灶,且此疗效维持的时间≥4周。SD:治疗后患者的病灶减小<50%或增大<25%,未出现新的病灶,且此疗效维持的时间≥4周。PD:治疗后患者的病灶增大≥25%或出现新的病灶。总有效率=(CR例数+PR例数+SD例数)/总例数×100%。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头痛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T组患者、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7%、76.74%,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的比较

治疗后,T组患者、B组患者平均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3.25±0.24)个月、(9.24±0.57)个月,二者相比,P<0.05。治疗后,T组患者、B组患者平均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15±1.54)个月、(13.74±1.64)个月,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的比较(月, )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的比较(月, )

2.3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T组患者、B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9.53%、34.88%,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人的脑部是恶性肿瘤转移的高发部位。有研究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尸检发现,有近30%的患者存在肿瘤脑转移的情况。在脑转移瘤患者中,原发病为肺癌的患者较为多见[4]。脑转移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偏瘫、神经麻痹、肌力减退、语言功能障碍等。据报道,脑转移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往往只有3个月。如何提高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现阶段,临床上常采用手术和WBRT治疗脑转移瘤。对此病患者进行手术虽然有一定价值,但只适用于单发性脑转移瘤且体质较好的患者。采用WBRT治疗脑转移瘤可通过对脑部实施对穿照射而抑制颅内肿瘤的生长,疗效不受原发病灶及血脑屏障的影响[5]。脑转移瘤多为实质性占位肿瘤,因此采用WBRT进行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采用该方法对脑转移瘤患者进行治疗很难将肿瘤完全清除,有30%左右的患者肿瘤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故现阶段临床上常采用WBRT联合放疗方案治疗脑转移瘤。替莫唑胺是一种咪唑并四嗪类烷化剂,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且其作用机制较为独特。此药在进入人体后可被相应的酶快速催化,转变为活性化合物3-甲基-(三嗪-1-)咪唑-4-甲酰胺。该活性化合物经DNA鸟嘌呤O6和N2位点的烷基化后可发挥细胞毒性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发现,替莫唑胺的抗肿瘤谱较宽,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充分发挥药效,且其在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6]。此药经口服给药后能迅速被肠道吸收,且不经肝脏代谢,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低,分子量小,脂溶性高,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大量的研究发现,替莫唑胺与其他药物联用时不会产生毒性,用药的安全性较高[7]。本研究的结果显示,T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患者,治疗后其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均长于B组患者,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这与刘桂兰[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用WBRT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方案治疗脑转移瘤的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病情,延长其生存时间,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中位例数病灶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能谱CT 在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经支气管镜灌洗对提高耐药肺结核诊断阳性率的价值分析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