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班本活动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2022-01-26胡彬
胡彬
摘要
历史学科是一门注重德育的学科。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历史教师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为“历史研习社”的班本课程,为学科德育开拓新阵地做出一些积极的尝试。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学科德育 班本课程
课程改革推动了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班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分支,即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双方共同开发的富有班级特色的课程。我认为,班本课程不是“以班主任为本”,任课教师亦可以参与到班级德育建设和班本课程的开发中来。
一、历史学科的班本德育可行性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学科的价值是通过德育来体现的。历史活动课又是班会课,既拓展了课外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涵养了德育情感,可以起到很好的德育效果。学生通过了解秦始皇可以认识到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对于实现国家统一的意义,增强爱国感情,维护国家统一;学生学习卢梭,能够认同社会契约的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认同并遵守制度和法律,增强民主和法制意识。有效的历史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心态和历史价值观。
二、“历史研习社”班本活动课程的开发
我所在学校的班本课程每月一节,基于此,我对“历史研习社”班本课程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设计,体现历史学科德育和学科融合的特点。具体来说,初一年级历史学习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史。我将“家乡”“姓名”“家人”等主题活动放在上学期,一方面让学生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主题活动感受中国历史、文化,初步建立起学生的家国情怀。下学期的四次班本课程包括“传统节日”“古代科技”“古代艺术”“诵读经典”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初二年级历史学习的内容为中国近代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上学期,我带领学生对南京的近代史遗迹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中日、中美之间的国家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前后开展相关主题课程。下学期,我带领学生关注现实问题,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回顾和现实情况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中国领土完整的重要性,树立爱国情怀。
初三年级历史学习的内容是世界史,班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国际视野。上学期,我带领学生学习世界文明史、工业革命、社会契约,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探讨、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我与工业革命”这一课,学生思考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辨析反工业化思潮;又如,通过“我与社会契约”这一主题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社会契约的产生、法制的由来,以及班级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下学期,结合毕业班历史学科专题复习的特殊性,以古今中外的改革家、思想家和历史发展宏观线索为主题开设班本课程,让学生感受重要历史人物的作用,体会历史发展的宏大,开阔其胸襟和视野。
三、“历史研习社”班本活动课程的实施
学生参与是班本课程的重要特色。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首先是学生的汇报和分享。例如在“我與我的家乡”这一课中,教师安排学生上讲台通过PPT汇报分享自己的家乡特色,既可以展现中国的地大物博,涵养爱国情感,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更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同时对于上台发言的学生而言,不论是电脑制作、资料搜集,还是克服紧张情绪上台演讲,这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其次是小组合作与竞争。合作意识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合作习得的知识与获得的情感体验是更加充分的。例如“我与班级契约”这一主题,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共同制定本班、本组的公约,并开展对本班公约的合作监督与小组间的比赛;而在《我与战争和平》这一课题中,则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展开辩论,战争(尤其是古代战争)究竟是推动文明的传播,还是摧残人类文明。
最后是教师指导与生成。在初二年级“我和我的祖国:万里海疆”这一课题中,教师指导学生在一张中国地图上用圆规测量并画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学生自然就明白了海洋包含的巨大国土利益。同一节课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数字计算,将南海地区石油的储量进行换算,以此让学生感受南海地区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些基于学生参与的体验活动都会比单纯的说教起到更好、更有效的德育效果。
当然,在课程开设的实际过程中,一节课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同时,比学生自主参与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每一节课末尾的引领、总结与提升。例如,在一场热闹的关于“要环境保护还是要工业文明”的辩论之后,教师可以指出:环境与工业化并不是完全矛盾的,片面追求速度的、低质量的工业化会损害环境,而从长远来说,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是应该和谐发展的。这样的点评可以为一节课画龙点睛,提升德育境界。
美国启发潜能教育大师威廉·柏奇说过:教育的核心是对心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同样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不敢断言课程的实践有多么成功,学生今后一定会成为多么伟大的人才,但是这门班本德育课程一定会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综合的浸染,为他们今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