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26陈冠凤

医药前沿 2021年35期
关键词:高压氧颅脑依从性

陈冠凤

(临沭县人民医院康复科 山东 临沂 276700)

颅脑损伤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引发患者脑组织缺氧或缺血,导致血管梗死。该类疾病具有起病急,致残率高的临床特征,好发于老年患者[1]。高压氧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颅脑损伤及缺氧性疾病主要治疗手段[2]。本研究将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应用于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在我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中,旨在探讨该护理模式在高压氧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在我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80 例颅脑损伤及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纳入标准:①颅脑损伤患者均经头颅CT 及MRI 确诊;②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③均为首次发病,生命体征平稳;④有高压氧治疗适应证;⑤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认知、沟通、意识、智力障碍者;②严重内科疾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器质性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综合组(40 例)和常规组(40 例)。其中综合组男28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55.68±9.13)岁,平均病程(1.41±1.01)d,基础疾病中颅脑损伤9 例,缺血性脑卒中31 例;常规组男26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56.35±10.03)岁,平均病程(1.36±0.95)d,基础疾病中颅脑损伤11 例,缺血性脑卒中29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遵医嘱进行包括高压氧在内的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患者和家属对疾病认知较少,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积极进行疾病和高压氧知识的宣教,特别是高压氧疗法的原理、效果和注意事项,加强知识储备,有利于后面护理工作的开展。(2)基础护理。患者入舱前需进行呼吸道检查和处理,保证呼吸畅通,对于气管切开、插管患者应做好呼吸道清理和护理;同时需保证患者情绪、生命体征平稳才可入舱。入舱后护理人员应采用对讲机实时了解患者情况,多安抚患者,如出现不适可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如实在无法适应或出现紧急情况应报告主治医师并配合做好处理。出舱后应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检查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各项检查正常后可返回病房。(3)心理护理。首先做好安抚、情绪排解工作,可采用沟通、按摩等方式和患者拉近距离,了解患者真实心理感受和诉求,帮助患者选择适当方式排解不良情绪,鼓励患者主动倾诉,对于合理需求应尽可能满足,同时应做好家属心理安抚工作,调动家属以期做好患者心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1)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分量表(SDS)从焦虑和抑郁两个维度进行评价,量表得分0 ~100 分,得分与焦虑和抑郁程度呈正比[4]。(2)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得分0 ~100 分,得分与依从性和满意度均呈正比。(3)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BI)进行评价,量表得分0 ~100 分,得分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4)生活质量:采用改良版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进行评价,量表总分0 ~245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负面情绪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得分均降低(P<0.05),且综合组SAS、SDS 得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 得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SAS、SDS 得分比较(± s,分)

注:a 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 <0.05。

SDS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综合组 40 60.06±5.97 31.26±3.78a 57.13±7.78 30.28±3.94a常规组 40 59.67±6.37 41.01±3.69a 56.67±8.04 39.36±4.11a t 0.282511.67340.260010.0864 P>0.05<0.05>0.05<0.05组别 例数SAS

2.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P<0.05),且综合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BI、SS-QoL 得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BI、SS-QoL 得分比较(± s,分)

注:a 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 <0.05。

SS-QoL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综合组 40 54.43±8.09 87.13±6.61a 153.32±21.09 185.43±12.01a常规组 40 53.69±7.74 67.36±6.31a 151.39±16.94 167.33±11.26a t 0.418013.68270.45126.9535 P>0.05<0.05>0.05<0.05组别 例数BI

2.3 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综合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 s,分)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综合组4091.13±5.0393.05±5.01常规组4073.95±6.8477.31±6.68 t 12.797511.9220 P<0.05<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综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及方式改变,颅脑损伤及缺氧性疾病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此类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积极治疗,提升预后是治疗的最终目标。高压氧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颅脑损伤及缺氧性疾病治疗手段,高压氧治疗是指机体在高压环境下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气的治疗手段,能快速改善缺氧状态和血液微循环,解决供氧问题,安全有效[5]。值得注意的是,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多数为脑卒中等严重疾病,患者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反应较大,多数存在较大的心理抵触和不良情绪;且该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对于药物、手术治疗患者和家属对其认知度和认可度均较低,加之该疗法存在气压伤、氧中毒等一些副作用,不仅影响患者心理,也影响治疗依从性;需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以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传统护理模式更注重疾病本身,多从生理上进行护理;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护理工作的开展也更注重患者本身,从患者自身出发,注重个体差异的同时也更注重心理变化在患者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及对治疗结果的影响;心理护理也成为近年来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改善患者心理可促进治疗配合度,进而提升治疗效果;还可降低生理应激的发生,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在高压氧治疗患者中,应用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满意度,同时有利于患者康复,提升生活能力和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高压氧颅脑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