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1-26王燮辰王旭垠张洪宇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35期
关键词:硬化剂消融泡沫

刘 磊,王燮辰,李 军,汪 静,王旭垠,张洪宇,马 军(通讯作者)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 宁夏 银川 750002)

慢性静脉疾病(CVD)是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中以下肢浅静脉曲张症最为多见,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平均发病年龄为53.4岁,女性发病率(67.5%)高于男性[1]。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89%,即有近1 亿的患者,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2]。我区尤其南部地区,患者长期生活于多山地区且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要高于我区北部平原地区,目前在我区外科手术是下肢浅静脉曲张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各种微创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方式的引进,如腔内热消融治疗、泡沫硬化剂治疗、局麻下点状剥脱浅静脉等[3],但在实际临床运用中每一种治疗方式都存在其优缺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20 年8 月我院介入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80 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0 例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闭合加点状剥脱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40 例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加剥脱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CEAP 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①心、肺、肾等器官功能良好;②超声检查证实深静脉回流通畅,下肢深静脉内无血栓形成;③下腔静脉及双侧髂静脉回流通畅,无受压及血栓形成;④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CEAP)分级为C2-C4 期;⑤由彩超明确下肢浅静脉曲张由大隐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所致。排除标准:①局部或全身感染者;②合并小隐静脉曲张或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者。

表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CEAP 分级比较

表1(续)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患者采用头高脚低位,行穿刺点局部麻醉,在超声引导下于膝关节上方或膝关节下方、小腿中上方穿刺大隐静脉主干,置7F 血管鞘,置入ClosureFast 静脉腔内射频消融导管(美敦力公司)至隐股结合部下方2 ~2.5 cm,改头低脚高位以促进大隐静脉内血液排空,在超声引导下在大隐静脉射频消融段周围隐筋膜间隙内注射肿胀麻醉液(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 0.75%罗哌卡因+10 mL 2%利多卡因+0.4 mL 0.1%肾上腺素)肿胀麻醉注射完成后,再次使用超声明确导管前端位置,设定射频消融周期参数(射频消融温度120 ℃,每周期20 s),下逐步闭合大隐静脉主干,再运用Tessari 法,即硬化剂(1%聚桂醇(国药准字H20080445)抽取2 mL 药液加8 mL 空气经三通充分混合制成10 mL 泡沫硬化剂,现用现配,在超声引导下多点穿刺注射泡沫硬化剂于膝关节以下大隐静脉主干及扩张属支,注射后抬高患肢2 min,同时用手被动挤压患肢腓肠肌群,询问患者是否有胸闷、气短、胸痛等不良反应,对于直径较大的曲张静脉及静脉团,予局部麻醉后小切口点状剥脱,术后立即予以穿着医用弹力袜(压力20 ~30 mmHg,长筒)加压包扎,并下地活动30 min,3 d 后复查下肢静脉超声,同时要求穿着医用弹力袜3 个月(白天活动时穿着,晚间休息时脱掉),常规给予利伐沙班10 mg 口服1 次/d,口服5 d 抗凝。

1.2.2 对照组 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腹股沟卵圆窝处取皮纹切口后找到大隐静脉根部,切断结扎主干及远端属支,不处理近端属支,使用金属抽剥器,采用内翻式剥脱,抽剥大隐静脉主干,之后在下肢曲张静脉作多个小切口,行点状剥脱,缝合切口,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次日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 Q12 皮下注射抗凝治疗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血量=血纱布重量-干纱布重量)、总体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皮下血肿、血栓性静脉炎、感觉异常等)、术后复发情况(术后6 个月复查下肢静脉超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数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数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以大隐静脉曲张最为多见,其发病原因较多,主要以长期站立及重体力劳动有直接关联;下肢静脉曲张发病初期,患者往往并未予重视,直至病情进展后,出现下肢水肿,色素沉着,甚至下肢皮肤出现溃疡后才到医院就诊,在宁夏地区这种情况尤为显著,随着近些年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新的治疗手段及手术方式大量涌现,如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腔内激光闭合术、腔内微波消融闭合术,泡沫硬化剂闭合术、内翻剥脱术等[4],但是在宁夏地区患者接受的手术治疗仍然以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手术为主,虽然传统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术后复发率较低。然而,该手术有时可能出现较为严重并发症,包括出血,腹股沟感染,血栓性静脉炎和隐神经损伤。同时传统手术常规需要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并因此可能会增加一定的住院费用,且术后患者恢复时间长,创伤大,疼痛较明显,造成患者的接受程度较低,产生对手术治疗的惧怕心理,虽然目前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较前多有改良,但在术后的美观方面及恢复时间上仍然和现有的一些新的治疗方案存在差距。

泡沫硬化剂治疗系化学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之一,在下肢静脉曲张的诸多微创治疗中,泡沫硬化剂治疗其具有安全、简单、经济、可重复的特点,但也存在术后出现浅静脉炎,局部硬结,全身过敏等一些不良事件,甚至也有文献报道出现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误注射进入动脉等严重不良事件[5]。虽然目前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采取超声引导下注射硬化剂,但仍然会出现部分诸如浅静脉炎及局部硬结的不良事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热消融被作为一个全新的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尤其是腔内射频消融(RFA)在国内得到进一步普及。

目前在我院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过程中,术前由术者进一步完善相关下肢浅静脉彩超检查,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征求患者的治疗意愿,同时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制订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手术方案,目的在于患者能够得到确切治疗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的避免手术瘢痕,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使患者具有最佳的就医体验。故现将目前我科具有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相关技术联合,相互取长补短,并通过此项研究显示,射频消融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少的技术,并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在技术上是一种可行的较佳组合术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硬化剂消融泡沫
毒泡沫
消融
废弃的泡沫盒
“搞死”国家的泡沫
GS土体硬化剂对软土地基土壤加固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百味消融小釜中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