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晶晶:以“虫”治虫

2022-01-25李晶晶

大学生 2022年1期
关键词:蜡螟治虫果蝇

李晶晶

儿时记忆里,刚抽花儿的韭菜尖儿炒鸡蛋就是春天的味道。但父母很少做这道菜,说是担心韭菜的农残。

韭菜的虫害主要是韭蛆,它会啃食韭菜地下的根茎部,韭蛆藏在土壤深处,使用农药杀灭得“灌根”,即在一行行韭菜间挖沟,将农药倒入灌溉,农药可直接到达植物地下根茎部,但这也可能导致过多的农残。

现在,我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读博,研究的方向是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显微镜下,一条条细线一样弯曲的小东西不停蠕动,这就是昆虫病原线虫(EPN),它们小到肉眼看不见,但威力巨大——能杀死那些化学药剂常无可奈何的害虫。

当然,昆虫病原线虫要顺利完成杀虫任务,还少不了它的黄金搭档——共生细菌的配合,他们谁也离不开谁,互相扶持,巧妙配合,一起上阵杀敌。

共生菌并不能单独在土壤中存活,而是要存在于线虫的肠道内,线虫可以保护共生菌免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作为载体,线虫携带共生菌进入昆虫体内,然后将其释放到昆虫血腔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保护共生菌躲避开寄主免疫反应的识别。于是,在“好兄弟”的庇护下,共生菌开始大展拳脚,它在昆虫血腔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使昆虫患败血症而亡。

共生菌也始终没有忘记感谢线虫给予的帮助,它会分泌有利于线虫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营养物质,作为回馈。如果我们把共生菌比作杀灭害虫的核弹头,那么昆虫病原线虫就相当于装有核弹头的核潜艇。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来杀灭农作物害虫,不仅零污染,而且能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它可以防治200多种害虫,尤其对韭蛆、蛴螬、小地老虎等在土壤深处、农药很难杀灭的害虫有良好效果。

一种EPN一般只能防控一种或几种害虫,得有足够多的EPN品系资源才能有效防控多种害虫,不同的EPN存在于不同的土壤中。每年暑假,学校都会有小分队去全国各地采集各种土壤。每个采样点之间至少相隔10公里,算起来,这些年我们的足迹遍布了约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得到土样只是第一步,从中“抓”到EPN还要费一番周折,一般100份土样中只有5-10份能捕获到线虫。

我们通常用茶漏装上大蜡螟(一种EPN可以寄生的昆虫),在土样中诱捕EPN,再对此种EPN开展系统性的“毒力”评价、鉴定和储存。至今,我们已经取得了4000份土壤样品,并从中分离出了200多份线虫品系,建立起了全国最大、在世界上居于前列的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库。我们还发现了线虫新品种——Ovomermis sinensis,它对近年来爆发的草地贪夜蛾有显著效果。

其实国外公司目前已有十几个EPN的商用品系,但他们一般不对中国出口,即使出口,价格也高得出奇。EPN的应用可是一个我们被“卡脖子”的技术。现在,我们资源库的这200多个品系,能防控200多種害虫,减轻了昆虫病原线虫资源的商品化受外国制约的状况。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来杀灭农作物害虫,不仅零污染,而且能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它可以防治200多种害虫,尤其对如韭蛆、蛴螬、小地老虎等在土壤深处、农药很难杀灭的害虫有良好效果。

获得线虫资源后,繁殖EPN一般是用线虫侵染大蜡螟,待其从大蜡螟体内释放出来,我们再收集起来。这种方法一般需要15天的时间,而且一人一次只能做几亩的用量,耗费人力、物力,且产能低,我们必须得革新虫源生产的方式。

我们探索EPN体外培养的方法。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伴随着上千次的讨论,我们试着添加昆虫粉(由昆虫研磨得到,可作为线虫繁殖的营养物质),以海绵作为基质进行生产,似乎得到了EPN体外培养的条件。可后来我们发现,这只是理论上成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极易染菌。我们只能另辟蹊径,通过改进卵分离方法成功解决了虫源生产难的关键问题。目前,我们的方法还在不断优化,争取进一步提高线虫产量。

实际应用中,还有个难题需要攻克:昆虫病原线虫对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环境的干燥敏感,喷洒施用后,线虫如不能及时游动到土壤里,将因紫外线照射和失水而死亡。这时,只能增加施用量,但这就意味着增加了防治的成本。

怎么让线虫可以抗紫外线和干燥呢?刚开始,我们有两种思路:给线虫做包衣,线虫被施用到田间后,包衣慢慢释放;二是找到一种保湿剂,让线虫可以在田间存活更长时间。

这两种方法我们都打算试试,于是尝试添加硅藻土(一种硅质岩石)基质和黄原胶(一种悬浮剂)保湿剂,但是添加基质后还是需要混合水溶液施用,而黄原胶保湿剂需要配置后立马施用,这会让农民在实际使用时感到麻烦,我们辛苦探索了半年,还是失败了。

“南开,南开,愈难愈开”,心里憋着一股劲,我们换了个思路:线虫侵入到害虫体内,可呈百倍、千倍扩增,再释放到土壤中,能持续释放3个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感染了线虫的害虫尸体直接做成产品——虫尸剂来施用?

实验室里获得虫尸剂的一般方法,是将大蜡螟分开在24孔板上进行的,24孔板是带有24个孔的培养板,每个孔内可放一条大蜡螟,并加入100条线虫。如果在实际生产中也运用这种方式,那么一亩地就需要7板,这显然不太现实。但是大量生产虫尸剂又有个难题,大蜡螟容易“抱团”结茧。线虫侵染大概需要24-48小时,大蜡螟几个小时就结很厚的茧了,最终可能只有30%的虫尸剂是有效的。后来,我们尝试在大蜡螟中添加蛭石,并调整配比,经过上百次试验,成品率达到了近100%,我们顺利将生产成本降低到了每亩100元。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我们继续探索。原来生产虫尸剂所用的大蜡螟价格较贵,我们就改用便宜的面包虫。然而这种虫尸剂极易腐烂,招果蝇。我召集大家一起探讨解决办法,我认为是通气和湿度不够,而且温度过高。一个师弟认为,首先要解决果蝇的问题。我们谁也不能劝服谁,于是分小团队开始分头行动。我调整湿度、温度等,然而一直没什么效果,因为被线虫侵入的害虫死亡后,会释放一些夹杂着氨气的气味,这很容易吸引果蝇,只要有一丝缝隙,果蝇就会钻进去破坏虫尸剂。无论如何通风、降温、保湿都没用。

师弟用防虫网(一种网状织物,罩在物体上可将害虫拒之网外,有效控制各类害虫)隔绝了果蝇,腐烂问题就基本解决了。最终,我们先按照师弟的方法隔绝果蝇,随后再利用我的方法改进温度、湿度,从一次100g虫尸剂,到一次200g不断调整。经过1年时间,防腐的问题有了重大突破,我们将成本降到了30多元。

虫尸剂的规模化生产终于实现,日产超过1000亩用量。让农民用得起——这是以“虫”治虫技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呀。

我们以“虫”治虫的实验室技术相对成熟后,就开启了虫尸剂防治韭蛆的田间试验。

韭蛆是让农民很头疼的一种害虫,它们擅长钻蛀,还喜欢在韭菜鳞茎、根部及假茎处“聚餐”,蛀食韭菜地下部分的内部组织,甚至还能钻蛀到白色嫩茎中为害,讓韭菜植株叶片变黄、萎蔫,甚至整株死亡。

我们为农户提供虫尸剂,并开展施用培训,手把手教给他们以“虫”治虫的方法。一个月后,我们看到,施用虫尸剂的韭菜长势良好,农残检测中,68项指标均合格,达到了无公害标准。

有了初战告捷的信心,今年5月份,我又带着小批量虫尸剂到“扶贫号角吹响的地方”——河北阜平县黑崖沟村尝试防治番茄地下金针虫。

当时,黑崖沟的番茄还处于小苗状态,根茎柔嫩,金针虫将地下根茎咬断,导致出苗率不到70%。和上次一样,我带着村民一起下地,手把手教他们虫尸剂的施用方法。

6月得到的反馈是:地下金针虫的防控率达到了80%以上。可不料7月份番茄结果期,农民发来消息说烟青虫危害严重,我们又邮寄过去了线虫溶液,远程指导喷施方法,虫害果然被控制住了。

今后,也许不止各种蔬菜田、果树林需要它,我们的城市林木、高尔夫球场等地大概也会用“虫虫”来守护

“这回我可有信心做好有机农业了。”村民张红亮激动的话语让我至今难忘。他是从农药厂辞职,自己选择去做有机农业的。因为曾经常年直接接触农药,他深切感受到农药对人类身体的危害,所以立志只做有机农业,我们以“虫”治虫的方子正好帮到他。

其实不止韭蛆、金针虫、烟青虫,我们的昆虫病原线虫还可以防治人参地下害虫蛴螬、玉米害虫草地贪夜蛾、园林害虫木蠹蛾、桃子害虫桃小食心虫等200多种害虫,我们的团队已将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到了国内9省13市的4500余亩试验田中。

今后,也许不止各种蔬菜田、果树林需要它,我们的城市林木、高尔夫球场等大概也会用“虫虫”来守护。

责任编辑:马春梅

猜你喜欢

蜡螟治虫果蝇
果蝇也会“触景伤身”
小果蝇大贡献
果蝇遇到危险时会心跳加速
大蜡螟的非凡听力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巧用寄生蜂防控中蜂巢虫
农科110专家赴汾阳“治虫”
大蜡螟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农业部启动春季防病治虫夺丰收行动
秋蚕期桑螟防治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