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者确认遇难,绝境中我们该如何自救
2022-01-25闪米特
闪米特
那天我在哀牢山河谷遇到了野猪,看了想吃野猪肉。第二天,我便去嘎洒镇集市,买了一把砍刀。卖砍刀的大哥说,前天到他铺子买砍刀的一个男人,上了哀牢山没下来,我听了有点在意。
隔天,我又去砍刀铺打听了一下,说是找到男人了。本来是去探矿的,迷路了,一边找路一边等待救援。不知道是因为男人还活着,所以没上新闻,还是因为这种事太平常了,所以没人报道。
哀牢山水源丰富,即使携带的食品不够,短时间内也不至丧命。
哀牢山危险吗?论高度不危险,大部分山路海拔一两千米,和丽江古城高度差不多。3000米高的地方鲜有人去。
哀牢山冷吗?与云贵高原其他山脉相比,甚至可谓温暖;哀牢山可怕吗?大概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吧。
哀牢山
哀牢山地处云南,不少人会把它当做云贵高原的山脉,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它还真不算做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一般是指云南和贵州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高原。哀牢山位于云南南部,很多地方的海拔不足1000米,算不上高原。它地处低纬度地区,是热带丛林地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大家对热带丛林的印象是什么?参天大树、云雾弥漫、淙淙流水、满地藤萝、青苔遍布、蚊蝇漫天、野兽出没?
在云南,典型的云贵高原地区如丽江、大理、昆明、曲靖这些地方的山野,主要以乔木林为主。最常见的是松树,所以云南的松茸很出名。而哀牢山是亚热带灌木丛林,乔木林和灌木丛林的区别,可能比我们南北甜成豆腐脑的差异还大。
乔木高大,树木之间空隙大,哪怕没有路,只要知道大概方向,沿着正确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出森林。灌木林则是长满了矮小灌木的类网状丛林,它中间也会有高大乔木,但乔木与乔木之间长满矮灌木,密密麻麻,还有各种攀藤类植物像章鱼一样四处伸展,把整个森林编织成一张大网。其中部分的攀藤类植物上带刺,容易刮破衣物,给行走带来困难。
在灌木林里,如果没有成熟的路,人很难移动。如果你想像在乔木林中那样,在没有路的情况下,只知道方向,然后沿目标地方向直线走出来,基本是不可能的。在灌木林里,你永远不可能像在乔木林里那样,沿着直线往前走。茂密的矮灌木,加上攀藤交错,只能不停地调整方向,迁就着走。
我对热带丛林的印象都很淡漠,唯独记得灌木丛生。因为我太害怕灌木了,一进山,时刻都在防備它。即使有砍刀,即使这条路上半年才走过,即使手里拿着轨迹图,我也知道,灌木丛能轻松让我迷路。
几年前,我组织过一次典型的灌木丛林活动,起微山(广东清远)穿越。因为一年前刚走过一次,手上有成熟的轨迹图,所以我才敢带队。但也不敢掉以轻心,安排几个主力队员都带了竹刀。
这条线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原本成熟的路,只要几个月没走,几场大雨过后,灌木和爬藤就会伸展到路面,把整条山路严丝合缝地堵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退路还林”。
沿着一年前的路线轨迹走到山腰一处灌木丛时,路越走越窄,最后直接消失不见了。反复确认轨迹和定位,的确是走在一年前走过的正确路线上,没有迷路。但我们又真真切切地迷路了,前面确实没有路。环顾四周都是低矮的山草莓树,叶子像南瓜叶,枝上满是又小又脆的刺,强行通过几步,小腿被刺得生疼,那种小刺在皮肤里还很难拔出来。
队伍里四五个体能比较好的队员,轮流开路,用竹刀砍,用棍子压,一系列组合动作开路,整整花了一个小时,才走了100米。好在过了这灌木丛就是一个垭口,垭口前是一个水源丰富的谷地,路又出现了。
灌木丛覆盖了山路,有路也难走直线,带了定位设备也很难找到正确的路——这就是热带丛林最危险的地方。
也就是说,哀牢山这种热带丛林,是非常非常非常容易迷路的。
当你迷路了,第一时间会怎么做,求救对吗?
是的,我们所有户外教育的核心,都是求救,对于真正能保命的自救则很少教授。这两个概念区别非常大,我们先来说求救。
·第一步:打电话
可哀牢山是没有电话信号的,别说山上,我在山脚下也没找到信号。
·第二步:用手机发定位给外面的人
哀牢山里基本没有网络信号,即使通过手机的卫星定位,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的坐标(经纬度),也发不出去。
·第三步:打开RTK设备即使打开,即使RTK设备的定位精准度能达到厘米级,只要没有联网信号,定位信息就发不出去。很明显,4名人员非常清楚这一点。很多专家一直在强调RTK的定位精度,强调4名人员没有打开设备,但他们更应该告诉大家,如果没有一台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联网,定位根本无法发送。
·第四步:打卫星电话
打卫星电话是最靠谱的,在绝大部分地方都有信号,我在8000米雪山就靠卫星电话报平安。现在卫星电话几千块就可以买一台,年费也不贵。单纯求救的话,比RTK靠谱。
·第五步:大声呼救
哀牢山上时常有猎人上去,但这个能不能碰到纯靠运气。且山高林密,很难被人听到,还容易被自己的回声吓到。
·第六步:放烟雾弹这个我用过一次,但用它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知道附近有人。因为它虽然非常显眼,但持续时间很短,如果附近没人看见也是白费功夫。
·第七步:放火烧山
这个很难,很可能把自己烧死,还有可能把救援人员一起烧死。自救第一步就是分配食物。
其次你会有很多顾虑,比如万一你真的被救了,但山火损失严重,甚至造成了他人伤亡,你需不需要负责?何况遇难的4人曾经是军人,这一心理关更难过。军人,哪怕是退伍军人,对集体利益的考量,也会比普通人想多一层。
以上四和六,4人地质队是没有的。七步走完,发现根本没用时,我们就会展开自救。
4人虽然带了一天半的食物,但他们的遗体旁边,还剩下了大半,目前得到的信息是:4人共剩下了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
能剩下这么多食物,有两种可能:①4人经验丰富,知道不能—下子把食物吃完,需要留下慢慢分配,做好几天内走不出去的准备。②4人从失联到死亡的时间很短,没来得及吃完这些食物。自救第二步就是保暖,避免失温。
4人除了雨衣,所穿(带)的衣物,如下:
小张: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
小杨:迷彩服+保暖内衣
小张2:迷彩服+保暖内衣
小刘:羽绒服+冲锋衣
单纯从冲锋衣,迷彩服+保暖内衣这样的描述,很难判断4人衣服具体的保暖系数。其中,只有小刘是羽绒服+冲锋衣,相对保暖一些。但这些衣物实际保暖效果如何,无法判断。不同材质,不同品牌,不同价格的衣服,保暖性差别巨大。
很多人责难说,他们准备在山上过一夜,却没带帐篷和睡袋。这点可以用于户外人士,对于常在本地打滚的人来说,是家常便饭。比如一般在山上只过一晚的猎人,也不会带帐篷和睡袋。大都是裹件棉衣,或者点一堆篝火凑合一晚。又不是第一次去,不会像大家想的那样准备那么齐全。
从4人的装备看,应该是有点火取暖准备的。因为带了一矿泉水瓶的汽油,还带了香烟,估计也少不了打火机,说明生火取暖不难。至于到底有没有生过火,目前不得而知。如果生过火,失温的概率理论上比较小。
如果没生火,他们的衣物是否可以抵御哀牢山的气温呢?
从我个人的户外经验来看。失联那几天,当地预报的气温是白天20℃,夜间7~8℃。一般人外出准备衣服,都是根据天气预报来的。但如果你去的是山野,就要重新计算。因为天气预报报的都是城区气温。
影响氣温变化的还有两个因素:海拔高度和地貌。地质探查处的哀牢山海拔高度,气温会比所报城区低个2、3度。哀牢山的原始森林地貌,又会让它比城区低个2、3度。这两项叠加起来,失联时晚上的温度,大概在2~5℃左右。白天的话,大概在15℃左右。
这样的气温,在白天,4人的衣物保暖完全没问题,甚至都不用外套。因为丛林穿越活动中,人在动态运动中需要的保暖,远低于同一环境中的静态保暖需求。但是到了晚上,他们这种冲锋衣+内衣,特别是迷彩服+内衣的组合,在2~5℃的气温下,就有点靠不住了。
因为哀牢山还有个很致命的地方。它中间有澜沧江的支流以及红河的干流穿过,空气湿度极高。高湿度又意味着相同气温下,人体的体感温度要比实际气温低,这个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我2019年12月红河漂流的时候,穿越过哀牢山。以我在哀牢山里的露营经验,4~5℃气温下,要保持温暖的感觉,需要充绒量700克左右的睡袋;如果是充绒量400克的睡袋,只能维持身体不失温,不会有暖和的感觉。而且这还是在帐篷里,露天的话,需要充绒量更大的睡袋。高海拔+原始森林地貌+高湿度,以他们的衣服装备,在没有睡袋、没有帐篷、没有篝火的情况下,晚上是撑不住的,肯定会失温。
失温不是—下就冻死,它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智商、判断力和行动力会下降,他会让你作出很多错误决定。比如原地打转,比如忘记吃东西来提高体能,比如不知道生火取暖,继而出现幻觉。到了这个地步,任何一个错误决定,都可能加速死亡。
如果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到底该怎样自救昵
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此处省略常识性的自救方法,主
要说几个容易让人忽略的点。
·1.野外活动人员
应该接受通过手机地图判断方向的培训。
在罗盘受磁场影响失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机地图(任何一个地图APP都可以,高德、百度、腾讯都行),定位走过的一段轨迹,以此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这段轨迹距离最少要超过50米。手机地图都是通过卫星定位的,没有电话信号和网络信号,对定位不造成影响。
有手机,一两天、两三天的活动其实不太用得上罗盘。何况有4台手机可以轮流用。通常情况下,我一进山就会开飞行模式,只把手机当卫星地图用。
·2.野外活动中队伍中至少要安排一个校对方向的人。
走在最前面的人,如果是用指南针确认行进方向,队伍中另外一个人,就可以通过手机地图来校对方向。就是每隔一段路,就按照上述1的方法走上五十几米,通过这五十几米的轨迹来确认东南西北。
·3.野外迷路走回头路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通常我们设计的活动路线,都是A点上山,B点下山,原路返回的线路很少。但是,一旦中途你对路线不确定了,最保险的方法,不是想方设法寻找通往B点的方向,也不是沿着溪流往下试图找到人家求救。
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你来时的路,沿着你上山的原路返回,朝着A点走。哪怕直觉上你觉得B点近,A点远,回头走原路也是相对可靠的。
·4.野外活动人员要接受心理培训。
我看到的大多案例,都是不停地尝试,等人开始慌了,才开始做分头行动等决定性方案。一旦恐慌钻到人心里,是很难作出理性决策的。在野外,人会慌得很快。人平安久了,可能想象不出来在野外的感受,比如你周末在家睡覺,打雷都不醒。但让你在坟场睡一晚,一条毛毛虫爬过你都会惊醒。林子里一阵风过,你汗毛倒竖;树叶间一声轻响,你全身紧绷。
哀牢山有风有雨,也有野兽。
我们想象一下,4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3把砍刀、两把工兵铲、可以扔出去的食物,可以点火的汽油。在离山脚并不算遥远的勘探路上,算是一个很安全的人员+装备组合。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很冷静,会想到保留食物,会想到沿着溪水走,会想到在路上留下记号等这些自救方法。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会越来越慌。只要心慌了,脚底的防滑鞋就会变得像溜冰鞋。只要心慌了,身边的伙伴好像也变得不那么可靠了。只要心慌了,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在学习自救的时候,第一步学的并不是什么野外生存技巧,而是如何保持冷静。没有这个前提,无论你是学了钻木取火,还是练了庇护所搭建,都没什么用。这种慌乱,有时候并不会等到你极度饥饿时才会发生,也不会等到你觉得极度寒冷时才会发生。它的发生是毫无预兆的,并且会传染。你得学会提前预防。
5.只要是打算过夜就一定要带顶帐篷,一个队合用一个也行。
哀牢山夜晚基本不会低于零度,白天还会回温,热带丛林也不好搭帐篷,以前上去没带帐篷也没出事啊一一这几个因素,往往会让我们觉得,没帐篷也无所谓。
但对于两天的活动来说,帐篷是比食物重要的。如果担心负重太多,宁愿不带八宝粥,也要带帐篷。4瓶八宝粥也不比帐篷轻多少。
我相信,通过遗体的确认,更多细节和真相很快会浮出水面。根据目前有限的信息,我们无法作出更多推断,也无法还原实际情境。分享以上几点,是因为这些经验,曾经帮助过我和我的团队走出热带丛林。借此分享给其他野外活动者,避免更多事故的发生。
无论实际情况如何,有两点我很肯定:这4名地质人员,一直很团结,不然不会剩下那么多食物,也不会临终前还在一起;这4名地质人员,一直把自己当军人,失联后采取了力所能及的自救措施,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没有放火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