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留守儿童的心灵密码
2022-01-24韩茹
韩茹
“种爱计划”是由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与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通过与留守儿童进行书信往来,提供精神陪伴,以及孩子们所需要的关于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及生活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及帮助。
二十多年来,人们对于留守儿童现象日益关注。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外在的困难和内在的困扰。外在的困难可能是在饮食起居中,也可能是在学校遇到的各种挑战,比如欺凌、无人照料等;内在的困扰有些是可以表达出来的,也可能是无法言说的,这些都是在他们成长中会遇到的。面对这些外在的困难和内在的困扰,孩子们有时候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一些解释,有时候也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比起他们现在和将来有可能表现出的心理行为状态,更值得关心的是,孩子们会遇到哪些困难或者困扰,他们如何去解释当下的状况。了解这两个问题,才能更有效地理解他们所遇到的困境。
他们的困难和困扰
他们会遇到所有孩子各个阶段的成长议题,比如入学适应、人际冲突、青春期发育变化、升学压力等问题;他们也会遇到比较特殊的问题,就是与父母长期分离。在长时间的分离中,他们可能很少与父母联系,由此缺乏有效的陪伴和支持。
有很多困扰就是伴随成长的困难而来的。为什么别人有爸爸妈妈陪伴,我的爸爸妈妈不能在家?为什么我遇到困难只能自己扛?为什么爷爷奶奶根本不懂我的难处,他们只说吃饱穿暖就好,我不应该有那么多想法……
他们的理解和解释
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孩子,他们如何看待亲子分离以及支持缺失?如何看待与此有关的困难和困扰?
他们对于分离过程会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可能会认为爸妈需要为了家为了自己而奋斗;可能会觉得爸妈想要离开“我”;可能会认为爸妈离开家是一种荣耀;可能会认为爸妈在外面会比和“我”在一起更开心……
可能会觉得爸爸妈妈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来关心我;可能会觉得钱比“我”更有吸引力;也可能会觉得,爸爸妈妈非常爱我,他们那么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也可能会觉得,妈妈每次打电话总会问我考得怎么样、作业写完了吗,她只关心我的学习……
这些想法决定了孩子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或坏孩子,会认为自己是爸爸妈妈的负担,又或者会认为自己是家庭的希望……同时,他们可能会认为,周遭的人非常善意、努力、温暖、值得信赖,也有可能会觉得,他们非常冷漠、暴躁、无情、不可靠、不讲道理。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理解通常不只有一种,而是有两种或者更多种理解的混合。
有机会的时候,不妨邀请孩子们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感受,陪伴他们一起探索这些想法的背景、自洽性、合理性或不合理性,并且探索他们内在和外在的资源,促使孩子们能够整合外部环境信息和内部世界,以此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外在世界,能够悦纳自我的同时,又能积极开创自己的生活天地。
他们的期待
目前,他们中的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坚强面对困难和困扰,在艰难的泥土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夜深人静之时,他们中有很多人也许会在被窝里哭,有时也会思考人生,但第二天醒来,他们仍会继续认真生活和学习、认真爱着自己身边的人和一切!
生活中,孩子們也期待能有一双手,可以在他们跌倒的时候扶他们一把。要知道,父母、老师和其他长辈的尊重和关心,以及同学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帮助,都是他们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