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情况调查报告

2022-01-24吴晓匀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海南省海南农民

吴晓匀

(海南开放大学开放教育部,海南 海口 570802)

2021年2月,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后,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党和国家农村工作的重心。乡村振兴以人为本、以人为要,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破解乡村人才资源匮乏的困境。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对乡村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对乡村人才培养的适用性、精准性、有效性提出了新要求。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该文件明确规定了今后乡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乡村人才的分类及培养方式。乡村本土人才是海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为更好地开展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工作,需要了解目前海南乡村本土人才的培养及学习需求情况,为此,课题组根据乡村振兴工作的要求,开展了我省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情况调查,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一、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性

相较于城市,农村发展相对落后,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与现实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长期以来,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对乡村中各种资源产生虹吸效应,农村中的优质人力资源流出严重,导致目前乡村发展面临人力资源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其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员占91.7%,高中或中专的占7.1%,大专及以上的仅占1.2%。①侯锐.统计局解读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EB/OL]http:www.gov.cnshuju2017-12/16/content_524768 9.htm.因此,乡村人才总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乡村振兴工作的需要。

困扰乡村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缺乏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乡村人才。一方面,没有足够的乡村人才无法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另一方面,没有高素质的乡村人才也无法高水平地完成乡村振兴任务,因此,没有人才的支持,无法突破现有农村发展的瓶颈。

乡村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实现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具体表现在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乡村产业兴旺需要新型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合作社经营管理者等人才;生态宜居需要环境规划、设计、治理方面的人才;乡风文明需要文化发掘、制作、传播、运营方面的人才;治理有效需要法律、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人才;生活富裕需要科技、医疗、教育、养生等方面的人才。因此,以乡村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突破口,才能高效完成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

二、海南乡村本土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由于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主要引进的是高端农业科技人才,人数较少,海南乡村振兴工作还是主要依靠本土乡村人才,因此课题组主要研究海南本土乡村人才培养的情况。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三年来,海南围绕自由贸易港建设目标任务和乡村振兴发展需要,不断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1.人才选拔方面

海南研究出台《农村实用人才分类评价机制》,修订《海南省农业系列职称评审条件》,以更加科学的标准选才、用才、育才;加大人才评选力度,累计评选出254名“南海乡土人才”,25名海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14家“农民教育培训省级实训基地”;向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推荐82支热带高效农业人才团队,其中53支团队进入省“双百”团队名单,15支团队进入认定团队名单②田春宇.海南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万名中专生培养计划[J/OL]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20/09/25/0324 23787.shtml.。

2.农民培养方面

两年来,海南争取中央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3507万元,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20207人次,培训人数大幅增加,培训效果明显提升;实施万名中专生培养计划,已有9000多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接受了3年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海南开放大学(原海南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了海南省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项目,已有15000多名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接受了大专学历教育。

3.创业创新方面

海南举办了2020年海南自贸港创业大赛,评选出16个优秀农村创新创业项目;举办了2020年海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省内外342个项目参赛,其中农业农村组项目107个,9个项目获得创业资金支持。省有关部门指导市县创建创业创新基地,如海口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启迪之星(儋州)创业孵化基地、琼海市云创互联网创业园、澄迈县创业孵化基地等,为各类农业农村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二)乡村本土人才培养特色项目

1.海南省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项目

2010年至2019年,海南省委组织部利用国家教育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全国率先启动“全免费、成建制、全覆盖、低成本”的“海南省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项目”,经过十年人才培养,截止2021年5月,“海南省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项目”分别开设行政管理(村镇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方向)、休闲农业四个专业,共培养毕业学生10174人,他们遍布海南全省每一个行政村,为海南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做出突出贡献。“海南省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项目”成为海南省农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品牌,2018年获得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选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称号。

2.海南省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双学历双轮训”教育工程

为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优质人力资源,2020-2028年海南省委组织部组织实施海南省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双学历双轮训”教育工程目的在于通过全面开展农村党员、农民群众的大、中专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快速提升全省农村基层人员素质和能力。其中“双学历”教育目标任务:从2020年至2025年,培养12400名大专生和30000名中专生;“双轮训”教育目标任务:从2020年至2025年,每年对农村党员和在家务农青壮年农民开展为期4天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种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3.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

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以下简称电视夜校)是由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工作推进小组主办,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等多单位协办,由海南开放大学、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经济生活频道具体承办的海南省首档脱贫致富类大型公益节目,也是中国首档脱贫致富电视公开课。电视夜校充分发挥媒体优势,采用“电视+夜校+钉钉+热线”的宣传教育与管理服务模式,服务海南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11月18日开办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2712个教学点,覆盖了全省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村庄。截止2021年11月20日,已经安全播出208期,节目分为主讲板块,典型案例板块,901017热线板块,农业信息等几个主要板块,平均每期节目收看人数超过56万人次。电视夜校搭建了一个海南全民学习与农村工作相融合的综合平台,工作成效显著,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瞭 望新闻周刊》等中央媒体对电视夜校的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电视夜校成为海南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亮点和招牌,先后获得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中宣部办公厅颁发的“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等荣誉,被评为海南省第3批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任务完成,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更名为乡村振兴电视夜校,将服务和学习范围由建档立卡贫困户扩大到所有农村乡镇和农村居民,打造对农精品课程,提升海南乡村人员的综合素质。

4.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

2019年,为全面提升农村人才培养质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农业农村部开展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该计划以涉农院校为主体,期望利用5年时间培养100万名具有较高学历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并打造100所左右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海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积极参与此项目,累计培养农村中专生9000余人、大专生3000余人、培训各类“三农”工作人才达15万人次。海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入选2021年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联合发布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农业科研院所推介名单。

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民培养项目

农业科研院是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是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国家级科研单位,是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2021年成功入选全国百名乡村振兴优质校。中国热科院立足海南,承担着培养优秀热带农业科技人才“孵化器”的职责重任。近年来中国热科院积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协同合作,创新进取,在海南系统举办了200多期农民教育培训班,开办了农业经理人培训班、电商销售培训班、女性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了2万多名农村实用人才,参训人员覆盖了海南省17个市县,为海南省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三、海南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及需求情况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工作的说明

1.调查对象

课题组在海南开放大学“海南省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双学历双轮训教育工程”学生中开展了海南乡村人才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活动。2020年海南省委组织部开始实施海南省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双学历双轮训”教育工程,是海南省委组织部主办培养海南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农民的大专学历教育项目,项目学生来自海南农村基层,对海南乡村振兴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感悟。他们的意见基本上可以代表海南农村基层人民对乡村人才振兴的看法。

2.问卷设计

为了解目前海南乡村人才的基本情况,课题组主要围绕乡村人才参训的情况、农民学习需求、乡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农民对乡村人才振兴的认识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完成后,针对省委组织部、业内专家、参与乡村人才培训机构管理者提出的意见,课题组修改并补充了问卷调查的内容。

3.问卷填写

来自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景区管理、休闲农业4个专业的学生参加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13份。本次调查没有包括乡村人才培养中的学历教育情况。

参加调查问卷填写的学生的基本情况:男女比例分别为61%和39%;学生主要以31-40岁居多,占比为54%,其次为41-50岁,占比为27%;党员和非党员的比例各占50%;两委干部所占比例为30%;19%的学生参加了农民合作社或专业协会。

(二)乡村人才培训的基本情况

1.培训覆盖面及培训时间

参加“双学历”教育工程学习的学生主要由各市县组织部门选派,他们是参与海南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也是各种培训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调查发现仅有45%的学生参加过其他有关的乡村人才培训,这一比例说明海南乡村人才培训的覆盖面较窄,大多数海南农民没能参加乡村人才方面的培训。在参加过各类乡村人才培训的学生中,45%的学生仅参加过一次培训,30%的学生参加过2次,参加3次以上仅占19%,说明农民参加培训的频次较低。

被调查者一年内参加培训的总天数统计结果表明:近46%的人全年培训总天数仅3天;培训总天数为一周占比为31.34%;培训总天数为一个月的占比为14.55%;培训总天数超过半个月的(一个月内)仅占8.21%;这说明海南农村人口参加培训的时间过少。

被调查者主要通过政府部门获得培训信息。其次是培训机构、电视广播、网络。一小部分被调查者是通过农资店、村民以及其他渠道获得培训信息。

2.培训目的、形式、内容及满意度

被调查者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依次为:提高技能(74.1%)、学习现代农业技术(64.75%)、提高收入(51.44%)、提高学历(47.48%)。

目前海南乡村人才培训最主要的方式为现场教学,其次为面授讲座、网络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内容主要是种养殖技术;其次是由各级组织部门、党校组织讲授的农村基层管理知识;再次为创业创新、职业技能和农村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这三部分知识正好是国家这几年主推的培训内容。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海南能够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开展培训。

参训者对培训效果的评价,“非常满意”的比例占46%,“比较满意”的占26%,这个评价结果并不高。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海南乡村人才培训最大的问题,一是培训内容不符合乡村振兴的需要;二是教学方法不适合农村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要求。

课题组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开展的农村党员和群众种养技术培训,一般由市县农业科技部门技术人员采取“大水漫灌”式的课堂培训模式,不考虑参加培训人员的学习基础,参训人员听不懂或不愿听,导致培训成效性不明显,从另一方面印证了问卷调查的结果。

3.培训需求

在现场教学、面授讲座、网络培训、线上和线下相结合4种培训形式中,最受欢迎的方式是现场教学,其次为面授讲座,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和网络培训。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培训主要学习种养殖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其次为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文化知识,其他的培训需求见图1。

图1 乡村人才振兴培养需求

(三)对乡村人才振兴的认识

1.乡村振兴最急需的人才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对乡村人才的分类情况如下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EB/OL].http://www.moj.gov.cn/news/content/2021-02/23/1688_3266800.html.:

表1 乡村人才的分类

课题组调查了农村基层对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类型的看法。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海南乡村最急需的人才类型是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其中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中最急需的是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最急需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类型是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最急需的乡村公共服务人才类型是乡村规划建设人才;最急需的乡村治理人才类型是村党组织带头人;最急需的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类型是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

2.激励农民参加各种乡村人才振兴培训的措施

激励农民参加各种乡村人才振兴培训措施的调查结果显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设置更符合农民需求的培训内容(46.97%)。其他主要方式排名依次为:发补助(22.76%)、参加培训拿证书(14.04%)、通过农民学分银行,将学分与文凭和收入挂钩(22.76%)。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当中提到“探索建立农民学分银行,推动农民培训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对通过农民学分银行将学分与文凭和收入挂钩”这一手段排名最后,说明这一方法对吸引农民参加乡村人才振兴的各类培训作用不大,原因可能是农民不清楚农民学分银行的职能,也不了解学分的作用。

3.乡村人才振兴的方法和机制

被调查者认为留住乡村人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乡村人才的收入水平;其次是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机制体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排在第三位的措施是为乡村人才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路径。调查结果见图2。

图2 留住乡村人才的方法

在解决海南乡村人才不足问题的措施方面,43%的被调查者认为以培养本地乡村人才为主;33%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采用引进加培养的方法,但以培养为主;1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以人才引进为主。

在回答“您认为哪种方法能较好完成乡村人才培养工作?”这一问题中,46.73%的人认为应该由省乡村振兴局牵头,各市县乡村振兴局负责落实,完成乡村人才培养工作。36.56%的人认为应该以省委组织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完成乡村人才培养工作。

调查者认为目前海南乡村人才培养最急需解决的制度问题是乡村人才培养制度,其次是乡村人才管理制度、乡村人才引进制度、乡村人才激励制度、乡村人才使用制度、乡村人才流动制度。选择结果见图3。

图3 最迫切完善和改革的乡村人才制度

因此,今后海南在乡村人才振兴方面要注重顶层设计,首先解决乡村人才培养制度问题,通过乡村人才培养制度有计划、系统地按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本土乡村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

四、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较全面地了解了海南乡村人才培养情况、参训情况、学习需求以及对乡村人才振兴的认识。首先,海南省乡村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农民对乡村人才培养的工作满意度并不是特别高。调查反映出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培训的时间短,学习收获不大。其次,目前的培训工作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农民习惯于传统的培训方式,如现场教学、面授,并不习惯线上培训方式。另外,农民对培训实用性要求高,但是现有的培训内容不实用。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适合海南农民的学习需求和现状。第三,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海南农村培训工作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培训内容重复,一些培训管理比较混乱,希望由乡村振兴局统筹整个乡村人才培养工作。第四,培养海南本土乡村人才是改善海南乡村人才结构和数量的主要途径。吸引农民参加培训最好的方式是能够增加收入。第四,乡村本土人才主要来自农民,他们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主力军。只有建立健全的培养和使用制度,才能激励乡村人才,留下乡村人才。被调查者对乡村人才的急需程度给予了自己的评价,这对于海南今后开展乡村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提供了借鉴。

乡村人才数量不足和素质偏低是海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出短板和制约因素。根据2016年第三次农业普查,海南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初中占60.6%,小学占23.0%。①陈奕霖《.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解读[EB/OL].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8/02/13/031414779.shtml.近年来,海南省出台了《海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奖励实施办法》等人才政策,希望通过人才选拔、引进、使用政策,吸引和激励各方面人才参加乡村振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相比于乡村振兴工作对农村本土人才的需求,人才缺口非常大。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因此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海南乡村本土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为保证海南乡村振兴和自贸港建设有充足和高质量的基层人才,实现高效、有效的乡村本土人才的培养,海南需要构建一个体系完备,领导有力,分工协作,培养有效的海南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机制,衔接海南的人才政策措施与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举措,加快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的乡村本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力资源的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海南省海南农民
耕牛和农民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怀念海南
农民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