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弹性管理的应用
2022-01-24□彭薪
□彭 薪
当前,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仍然以垂直管理为主,党政领导管辖下属科室,各个科室负责人管理部门员工。这样的管理方式未必能够做到人才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缺乏创新性,难以实现人、岗、事相宜,直接导致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薪资福利待遇不公平,甚至还可能造成人才流失。因此笔者认为实施人力资源的弹性管理是极有必要且重要的。
一、人力资源弹性管理的基本概述
人力资源弹性管理,也被称为Human Resource FIexbility,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基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升,人资弹性管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主要包括财务弹性、功能弹性、人员弹性、距离弹性、职能弹性、时间弹性、薪酬弹性、行为弹性、技术弹性等。其中财务弹性主要指事业单位根据内部劳动力的情况和真实所需,根据外部市场变化统筹单位财务成本和薪酬;功能弹性主要指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改变生产方式,灵活制定企业战略,在寻求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突出核心竞争优势;人员弹性也被称为数量弹性,在事业单位的不同发展阶段,灵活调整劳动力数量,合理分配员工岗位,从而保证劳动力的供需平衡;距离弹性就是指改变传统雇佣模式,将长期的劳动力雇佣转变为外包模式,创建新型雇佣关系,切实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职能弹性就是在进行岗位调动时,赋予员工新的岗位职责,缩减其在新岗位中的适应时间,从而降低时间成本;时间弹性就是指在遵守并满足相关劳动法规的基础上,改变并灵活调整员工劳动时间,从而满足事业单位、市场和服务对象的需求;薪酬弹性简单来讲就是“按劳分配”的另一种体现,根据职工付出的劳动力、劳动时间的不同,合理分配薪酬福利,体现公平原则;行为弹性就是指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下,员工的行为能力具有差异化、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企业对员工行为(包括消极心理和行为)应该给予适当的包容,体现人性化管理;技术弹性就是指员工之间的行为能力和接受能力各有不同,对于新技术、新事物的利用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该综合考虑现实性因素,从不同工作岗位、工作方向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弹性管理。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弹性管理的应用
1.提升政治站位,突出弹性管理的实质性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弹性管理的作用,笔者认为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该将弹性管理提高到政治站位。从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和广度出发,突出弹性管理的实质性作用。提升事业单位员工的参与热情,放宽管理格局。第一,以人事部门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作用,为其提供具体的工作方向,指明发展道路,提升岗位工作效用,与员工进行多层面交流,实现多元化的管理格局,提升人资部门的效用。第二,整合员工建议,团结员工,聆听群众心声,不断为员工提供适应性、合理性、多元化的技能培训,引导其为集体利益而争光,促进全体放宽工作思维,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员工认知能力。第三,提升事业单位的发展新势能,优化工作管理制度,在实施岗位人员变更时应该将“能者居之”为原则,促进人员弹性管理、时间弹性管理的制度化、效率化,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提升人力资源效率。第四,构建完备的管理体系,积极实施专业培训,提升晋升奖惩的合理性,激发员工工作欲望,提高事业单位的综合竞争力。
2.优化人员配置,实现人工成本弹性管控。人工成本弹性管控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弹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已然成为单位生产的重要保障,如何能够切实实现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改善费用支出,成为事业单位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出以下措施。
第一,实施弹性工资管理制度。采取高回报薪酬政策,当单位政绩、效果、经营效益呈现增长态势时,提升单位职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反之则降低,让员工能够明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增强员工工作士气,采用缩放式的人工成本管理与投入,设置不同薪酬类别,实现弹性工资管理,提高员工归属感。
第二,科学规划人工成本预算。财务会计核算人员与人力资源人员之间应该建立协同机制,实施人工成本预警策略,设置人工成本使用红线,从而实现事业单位的财务弹性。
第三,精简组织架构,简化机构人员配置,改善人员编制,定岗定编,科学选择岗位竞选方式,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降低无效成本支出,调整人工成本预算,培养员工危机感,提升单位生存危机意识,提升事业单位团队凝聚力,提高人员岗位适应能力。
3.创新管理模式,制定BDG 弹性框架。事业单位应该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弹性管理融入“BDG模型中”,即“基础、关怀、发展”。具体做法为:第一,以时代背景为基础,创新驱动发展,鼓励民主自律,强化员工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调节意识,尤其是一线员工,要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基础,从时间管理的角度,让员工劳逸结合,在保证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其学习任务,在社会尊重、生产安全、工作情感关怀等方面,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健全“工作执行——绩效评估——多元奖励”的管理流程,帮助事业单位团队共成长。第二,将员工工作通过可视化的方式统计出来,如果现实条件允许,可以建立本单位的各项运营指标,直观对比员工日、月、年的指标完成情况,便于员工自我提升,满足员工成就感和个性化需求。第三,决策民主化,在与职工保持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创建员工意见反映平台,可通过匿名方式,保证意见私密性,突出职工主人翁精神,强化民主决策。
4.注意管理要点,实现组织形式的“刚柔并济”。
在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下,一般采用“刚性管理”方式,以工作为中心,采用制度约束,一切都按规则执行,注重效率和绩效,通过奖惩规则、纪律监督建立人人平等的工作格局。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突出了事业的严肃性和纪律性,但是在新时期下,这样的方式缺少了必要的“人文关怀”。因此笔者认为,在弹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下,应该保留部分“刚性管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融入“柔性管理”措施,从实际出发,在工作考核中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优先考虑刚性(定量分析),适当考虑柔性(定性分析),把握自身特点,统筹兼顾,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重视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提升员工工作使命感,从而实现事业单位的技术弹性、人员弹性、行为弹性管理,提升其工作效率,最终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事业单位组织结构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现实性问题,比如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薪资福利待遇不公平,难以实现人、岗、事相宜,严重者还会导致人才流失。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提升政治站位,突出弹性管理的实质性作用,优化人员配置,强化工作管理制度,实现人工成本弹性管控,创新管理模式,制定BDG弹性框架,提升事业单位团队凝聚力,注意管理要点,实现组织形式的“刚柔并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