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终端的大学生微学习策略研究*
2022-01-24管丽娟施倩倩鲍春颖吴雨芯
管丽娟 施倩倩 祁 典 鲍春颖 吴雨芯
(宿迁学院文理学院,江苏宿迁 223800)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便携式个人学习工具与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正逐步走进学习者的生活,并推动着学习方式的悄然变革。学习从数字化到移动化,再到微型化,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微学习作为一种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进行学习的方式,使得学习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教室里进行的集体课堂活动,而是随时随地可进行,因此微学习在大学校园里为学生所广泛采用。
一、微学习的定义及特点
微学习又称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碎片化学习,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在时空、内容与教学形式上少了诸多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活动,想学即学,百科全书式地学习是微学习的核心理念。生活中处处都是可以学习内容,能学多少就是多少。
具体来说,微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一)简捷性
由于微学习大多是进行组块化学习,而这些组块中的学习内容分类是根据课本知识来分类的,教育工作者们将庞大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总结,以最简洁的方式向学生提供材料。而便捷性主要体现在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不管在哪个阶段,我们都可以快速寻找到我们想要的课程内容资料。
(二)趣味性
微学习平台会将大量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声音等融合一体并呈现给学习者,这样的组织形式能够使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种新颖的教学内容上。生动有趣的多媒体画面可以缓解线下严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促进生动课堂的形成。同时微学习的趣味性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思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灵活性
“灵活”一词概括了微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点。首先在空间方面,微学习对学习场合没有限制,只要有网络和设备,无论你身处何地,都可以进行学习。从时间方面来看,只要微学习的平台存在,学习资源就会一直在那里,因此,无论是预习、复习,我们都可以使用这些资源,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这一特点也体现了微学习的核心内容:进行学习没有任何限制,想学就学,生活中处处都是可以学习的东西。
(四)多样性
微学习的多样性是在于他的呈现形式,呈现形式可以分为两个角度,一个是呈现的方式,还有一个是它的支撑手段。呈现方式有图片、声音、视频等,这些方式将抽象的文字进行转化,让我们可以直观的进行学习。其次,它的支撑手段,例如学习通、智慧树、腾讯课堂等平台。微学习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习的选择。
(五)丰富性
在过去传统教学的课堂上,我们也许只能接触到自己本校的老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有时候可能自己学校的一些教育资源因为一些限制条件甚至无法接触,而微学习平台上却有各式各样的资源。我们可以在平台上找到许多名师的课堂,或是还可以探索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利于资源共享,还可以通过学习者的意见不断提高资源的质量。
综上,由于不受时空限制,无论身处何地,无论身在何时,都可以进行学习。因此,只要你想要进行学习,都可以使用这些资源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二、大学生微学习现状分析
由于疫情原因,本次问卷调查采取线上收集的方式,在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此次调查面向江苏省各大高校学生,调查于2021年9月1日开始,于2021年10月1日结束。我们将问卷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同时运用饼状图和柱状图直观展现。
(一)微学习时间的利用与分配
调查问卷显示,约7.60%的大学生学习时间在10-20分钟,22.80%的大学生学习时间在20-30分钟,约32.75%的大学生学习时间在1小时以上,约36.84%的大学生学习无时间限制。大学生们通常利用坐车、等人、休闲等零碎的时间进行微学习。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进行微学习的时间是无限制的,或者时长在一个小时以内。时间跨度较大,对微学习时间段的选择大多为空闲时间或即时需要。大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进行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很好地利用每天的零散时间提升自我。大部分大学生认可移动微学习的作用,持积极态度,并且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也有30%的大学生认为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并没有什么优势,对移动微学习持观望态度和否定态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们习惯于向老师和同学求助。还有部分大学生由于操作不熟练,不能充分利用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因此并没有真正认可这种新型学习方式。
(二)学生的学习态度
数据显示,90%的大学生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传统课堂中的学习也是有限的。而移动微学习选择性强,便捷性强,个性化强,自主性强,它可以弥补传统学习方式的不足,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和自我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时间、空间、教学形式已不再限制大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充实自我。但另一方面,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大学生都在被动地进行学习,当老师发布课外学习任务时,自律性强的学生会去认真完成,但是对于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他们可能就会置若罔闻,无法及时地完成课后学习任务。课外学习不在老师的监控范围内,因此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应地,问卷结果也表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大学生移动微学习的效率很高,而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大学生移动微学习的效率就会很低。自主性弱的大学生较容易受到网络上的娱乐休闲资源影响,加上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动力不足,导致他们学习时间很短而上网时间却很长。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主动性的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微学习方式,这会对微学习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微学习的资源
由于网络资源的良莠不齐,移动微学习存在定位不清、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网络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是也十分混杂,有时还会出现资源杂乱无章等现象。大多数学生进行移动微学习时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却无法快速地根据学习目标找到完全合适的资料,找到令人满意的学习资源也许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影响了大学生进行微学习时的学习效率。同时,学习资源数量虽多,但大多数都是电脑资源的相互转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微学习的学习效果。
(四)影响微学习的其他因素
微学习的学习过程需在无线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发生,对移动端的学习智能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城市中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趋于成熟,但在农村或较偏远地区,无线网络的信号不稳定,无线网络技术不够成熟。因此在农村或较偏远地区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网络卡顿或者掉线现象,导致他们的学习过程不流畅,体验感差,学习效果也会有所降低。通过市场调查,我们发现每个月10G移动流量资费大约在100元左右,超出的部分需要单独计费,每100M 流量大约10元,价格较高。因此,对于农村或较偏远地区而言,较贵的无线网络资费直接影响了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普及和推广。大学生经济状况的差异也会影响进行微学习的学习体验,手机流量是否充足,网速是否足够快,移动设备配置是否足够高等等,都有同样的影响。与此同时,许多可被利用的学习资源是需要收取昂贵的费用,这也为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带来了不同的学习效果。
三、改进策略
(一)整理并分类学习资源
利用资源筛查,我们可将微学习资源分为教育层次型资源和应用技术型资源,良好的资源整理与分类有利于学习者对资源的使用。
第一,针对学习资源良莠不齐的问题,在教育层次型资源上需加强微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建构。我们可以从时间、内容、课程形式、学习类型等多重维度建立微学习的标签,方便查找所需信息,排除其他无关信息。而这些标签也体现了简洁性与开放性。
第二,目前国际范围内的微学习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应用技术也趋向成熟,主要体现在微学习平台的不断更新与内容的丰富。由此,我们可以借鉴国际微学习应用技术,建立国内外统一的微学习资源筛查平台。
(二)提高并完善相应技术
在当今快餐式的知识经济背景下,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微学习的更新换代。这也就要求我们将微学习自身的优势应用在学习上。我们也了解到现代微学习与移动学习呈现密不可分的趋势。这种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是由它内部的知识体系结构所决定的。一方面,微学习较为零散的学习内容以及微学习的学习方式,与现如今的知识体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微学习也突破了自身的限制,比如在空间上实现跨地域式的学习,在时间上可以实现跨时间段的学习。这些特点都满足了当今绝大多数人多样化的个性需求。这对我们也有所启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微学习的内容需凸显其资源丰富性;在学习方式上,则需更精细。这样二者才能更好地结合。二者逐渐完善与融合的趋势,其实也是一种理论的延伸和实践的必然。这些都有助于不断突破微学习自身的限制,满足我们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要求我们的关注点应该重在学习,而不是“微”,“微”只是一种表现的形式。
我们应该重视微学习活动的设计、微学习技术的应用、微学习系统的建构以及微学习环境的营造等。因此,我们应该从微学习自身结构方面提高微学习技术;而从稳定平台方面来看,我们应该重视微型媒体的平台的建构与完善,突破时空的界限,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国家可以在微学习网络平台投入更多的资金,资金充足,人才完备,才能更好地发展微学习。个人也要有自觉维护网络平台的意识,对自己提出一定要求,在面对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或不良平台的建构要合理运用监督权,力求营造和谐愉快的微学习环境。
(三)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主观上主要是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强专业教育知识,在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学校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增强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如果在开始已对自己的专业有所认识的话,那么对未来就会有详细的规划,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其次,学习策略的教育也应贯穿始终,在同学们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不断加深专业教育与理论的学习,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需不断加强主观上自主学习的意识。
结语
微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逐渐进入学习者的生活,同时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对学习者不断提出要求。与此同时,微学习还可以在学习者组织中建立学习文化的基础,并得到长足的发展。尽管它不能取代传统的线下课堂,但依旧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工作的成年人,在适合自己的日程时需要学习的便利性和灵活性。这使他们能够选择理想的、无干扰的环境来获得最大的注意力。通过微学习,他们可以利用任何空闲时间。例如午休时间、每日通勤时间、锻炼时间等,来消费这些小规模的课程。其中,学习者关心的是实用性,微学习多元化的发展也更加适应学习者对信息的大量需求,期待微学习更好地应用前景。
注释:
①陈昕.大学生移动微学习现状调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12):76-77.
②张瑞,卞少辉,李淑敏.高校大学生移动微型学习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9):349-352.
③张瑞,卞少辉,李淑敏.高校大学生移动微型学习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9):34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