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迟解码”、受选仪式与文明退行:《现代启示录》与《燃烧》比较研究

2022-01-24柳亚群

大众文艺 2022年1期

柳亚群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 100091)

韩国导演李沧东的作品《燃烧》是一部颇具话题的电影。在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中,该片获得了场刊最高分,但却在主竞赛中颗粒无收。前有《绿洲》《诗》等佳作,李沧东导演并不需要更多嘉奖来为其声誉锦上添花;而资深媒体与评审团对《燃烧》潜在的评价分裂,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者挖掘这一作品引人入胜的艺术价值。

在品读《燃烧》这部影片时,另有一部经典之作逐渐进入笔者的比较视野。作于1979年的《现代启示录》(

Apocalypse Now

)与《燃烧》拥有类似的命运:尽管获得了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但却仍与本土电影的最高荣誉擦肩而过。比照观看这两部影片,更会发现二者在形式、内容与主旨方面享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改编自经典的文学作品,并提炼、升华了原作的风格与艺术手法;通过相似的两组角色塑造,叙事在角色之间完成了某一概念的继承与地位更替;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处于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类生存环境与文明发展的省思。

《现代启示录》与《燃烧》创作背景与影史位置有所不同,但杰作的内涵会在与过去和未来的指涉中变动不居,不断产生新意义。本文将对比分析两部影片共同之处,并攫取在银幕内进行文学改编与社会评论的灵感与启示。

一、“延迟解码”(Delayed Decoding)

《现代启示录》与《燃烧》都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前者改编自《黑暗之心》(

The Heart of Darkness

),后者则融合了《烧马棚》(

Barn Burning

)和《烧仓房》。《现代启示录》将小说主角马洛(

Marlow

)寻找库茨(

Kurtz

)的经历与越南战争的时代背景结合,试图对西方主导的、不同时期的帝国主义范式进行评论;《燃烧》则用现代韩国社会的剖面使原作颇具印象主义色彩的朦胧叙事得以充盈,同时将《烧马棚》中父子关系的实质与角色的内心冲突进行嫁接。尽管框架和体量不同,但在改编过程中,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延迟解码”的创作手法。“延迟解码”是由美国文学史学家伊恩•瓦特(

Ian Watt

)提出的、专门针对康拉德写作风格的批评概念,指“在作品中先呈现感官印象却推迟对其命名或推迟解释其原因”。萨塞克斯大学的英国文学教授塞德里克•沃茨(

Cedric Watts

)进一步阐明了这个概念,他认为康拉德的写作方式使读者对文内述及事物留有强烈印象,但作者并不解释这些印象形成的原因,也倾向于隐匿故事要素。通过这一技巧的使用,文本内人物颓靡、虚无的生存状态与沿途燥热、滞重的自然环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作者委婉拒绝解释这些印象的姿态,又不致使读者对形成这些印象背后原因的好奇,盖过其表面呈现的神秘质地的着迷。得益于对这一技巧的娴熟使用,《黑暗之心》使库茨这一角色复杂、经世,也使原作对殖民主义与幽暗人性的思考力透纸背。转译至银幕表征的过程中,《现代启示录》同样使用了“延迟解码”,并成功细化、丰富了主旨和角色塑造。影片的开头是这一技巧与视听语言结合的完美范例。几近静止的棕榈树、难以辨识的螺旋桨轰鸣声、缓慢升腾的焦黄色烟雾,伴随大门乐队(

The Doors

)散漫不羁的吟唱而同时出现的爆炸和燃烧,这些画面元素能够让观众留下瞬间的、主题式的强烈印象,但却对其叙述的事件一无所知。直到镜头“穿过”这层或由往事、或由未来编织的叠化、并置段落,听到影片主角威拉德那声淬着痛苦和无奈的“西贡”,观众方才明白开头段落为对越战战场的描摹。影片对库茨上校的角色塑造颇下笔力。与小说相同,在领受任务、溯源而上寻找上校的途中,观众借威拉德(

Willard

)的视角逐渐累积库茨的信息;但除此之外,影片另有一处富有创造性的情节改编,使“延迟解码”与观众对库茨内心世界的读解生发出更为丰厚的意味。在《黑暗之心》中,马洛途中路过他认为曾有一位“白人男士”住过的小屋,并发现此人留下的一本有关航海技术的深奥书籍。此前,马洛已因公司复杂的利益关系与沿途吞噬般的自然环境备受折磨,而小屋、铅笔和书籍让他得以“忘记了丛林和朝圣者,沉浸于一种美好的感受之中,仿佛终于找到了某些确凿不移的真实。”影片的法国种植园段落可被视为该情节的语义对位。威拉德询问庄园主人何时返回法国,却被告知此处就是他们的家;主人更在晚餐中吐露了累年的殖民行为对法国本身的蚕食,并指出越战也会把美国引入同样的漩涡。法国种植园段落是“延迟解码”预先提供的、库茨上校的镜像,随着剧情继续深入方能明白其对库茨形象和影片主旨的作用。在发现殖民、自诩正义的战争的虚伪性后,留居此地的法国人和库茨都悖论性地呈现出被原始部落同化的特征,他们选择不再回到“远去的故土”。透过这一情节,影片也梳理出一种跨国的、历时性的殖民主义,从而让其反思角度不仅局限于越南战争,更扩展至西方构建自身文明过程中的无数罪行。

若说《黑暗之心》尚能对叙事进行时间和地形学的指认,《烧仓房》则尽可能保持最低限度的信息量,而只呈现“我”“她”“他”生命长河中貌似平静无波的一段。在《烧仓房》中,叙事被如下隐喻推动前行:“她”表演的“剥橘皮”哑剧、纳粹官员的死亡方式、“我”幼年时代的戏剧演出和“他”烧仓房的行为。这些以冲撞姿态闯入叙事的隐喻是被言说的,在这个更为朦胧的话语世界里,读者需要反复阅读才能解码最低限度的“真相”:“烧仓房”代指谋杀无依无靠的女孩,而整个故事正将人类心灵深处的暴虐掀起暧昧一角。

在《燃烧》中,导演李沧东增添了一层言说的隐喻,即非洲布希族崇尚的关于饥饿的两种概念,它们同样借“延迟解码”对人物形象与影片主旨有所深化。“

little hunger

”指饥肠辘辘,“

Great Hunger

”指精神匮乏。在片中,此二概念曾出现两次,每一次都辅以惠美的“表演”。饥饿概念貌似并不积极参与影片表层叙事,唯有惠美每次表演那忘我的情态能给看客留下深刻印象。只有在故事行至末尾且串联片中诸多线索后,这一概念对人物生存状态及社会环境的深度注解才昭然若揭。家住首尔富人区、每天无所事事的本从不为生计操心,但仍无法满足自己的

Great Hunger

,于是每隔两月的、对一位边缘女性的谋杀便成了其生命意义的残忍点缀。虽属不同阶层,但是钟秀与惠美像本一样呈现着“空心”状态。温饱尚成问题的二人放弃了传统的、努力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人生路径,转而奔向空中楼阁般的“及时享乐”。后现代社会带来的整体意义的消解,已然把富有、贫穷的年轻人无差别地异化为“错乱的一代”。值得注意的是,在聚会中投入地表演着“

Little Hunger

”和“

Great Hunger

”仪式的惠美,仿佛真的参透了“饥饿概念”附着的生命哲学;她的舞蹈不但使在座权贵的讥笑变得脆弱,甚至还以一种无法指摘的纯粹和天真对其形成了讽刺。正因其呈现出的超过自身阶级的自省性,即使那一刻她沦为众人的笑柄,这个女孩也不算全然落败。

二、受选仪式

在《现代启示录》与《燃烧》中,两次关于某一概念和某种“地位”的继承和移交以杀戮的形态发生在库茨与威拉德、本与钟秀之间,且后二者在无限拉近与前二者的心理距离后成为“受选的对象”。“受选仪式”的成功发生,得益于两部影片在改编的过程中,都强化了在原作内早有征兆的男性角色之间的精神关联。

在《黑暗之心》中,马洛不似同事的市侩和肤浅,他感知灵敏、善于省思,能够从见闻的表层中提炼真知灼见。正是这些特质使他能够剥离财富、权力等世俗标准而对库茨其人做出触达灵魂的思考。马洛对库茨的态度是复杂的,原因在于殖民掠夺为二者造成了相似的精神反噬,这使他在触及库茨的腐朽本质后仍留存一丝不无自反的怜悯。电影媒介的特质使这层精神关联有更为具象化的表达:开头处威拉德无限度地吸烟、酗酒,甚至自残,不难看出战争已使其精神崩溃。威拉德逐渐对库茨形成了暧昧的认同:殖民、战争终将造成殖民者和自认正义一方的心灵内耗,甚至是文明退行。影片最后的谋杀段落提供了表明继承仪式完成的图示:威拉德脸上的油彩及走出神殿后众人的跪拜。虽然威拉德已然触碰到“黑暗之心”的核心哲学,但是他并不受其诱惑,而是做出了与库茨截然不同的选择。

与之相较,《燃烧》的受选仪式较为隐晦并潜行于表层叙事之下。在《烧仓房》中,“他”认为“小说家那种人在对某一事物做出判断之前能够先原封不动地加以赏玩”,作家的艺术身份使我他二人在看待道德问题的抽离态度上保持微妙的共识;而在影片内,本也嗅得来自钟秀的同类气息,故心无芥蒂地分享福克纳与“烧仓房”的“心得体验”。二人皆能从表象世界进入观念世界,这层精神关联让钟秀初步得以“受选”。

本主导了钟秀的“初步受选”,而在确认“继任身份”的过程中,则是钟秀投射了更多潜意识的心理动机——“弑父”的欲望。这一取自福克纳《烧马棚》中父子关系的动机设计,不但使两个角色更为丰满,也使本与钟秀的关系得到强化。《烧马棚》中的父亲冷酷、易怒,只懂用燃烧他人财产的方式解决冲突。年纪尚幼的儿子已经朦胧懂得父亲不能与过去和当下和解,他奢望父亲能接受世俗道德的规训,但出于亲情又不得不对父亲的不法行为加以庇护。这让他处于分裂的痛苦之中。

钟秀的童年有类似的不幸。自尊心极强、脾气极差的父亲一事无成,母亲不堪忍耐,抛下孩子离家出走。为表达不满,钟秀将母亲的衣物全部烧毁。成年的钟秀时常梦见这一画面,听完本的癖好后,他梦境中熊熊燃烧的衣物竟置换成了破旧塑料大棚,而梦里幼年的他正朝着烧灼的大棚展露一丝笑意。在潜意识层面,他深明父亲才是造成家庭破碎的主因,烧毁母亲衣物的行为只是对他不满的无奈转嫁。本的“毁灭哲学”暗合了钟秀心中的欲望:或许像父亲这样脏乱无用的“事物”理应被付之一炬。

母亲的离开与父亲的糟糕性格必然让钟秀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这让成年的他在进入社会时困难重重。与父亲隐匿的不睦更造成他不知如何同中年男人相处,当钟秀面对律师、里长这类颇有权威的社会中坚时,他总是畏手畏脚。无法掌控、没有意义的破败人生亟待发泄,而本叙述的燃烧大棚的行为恰逢其时。

为一睹臆想中“弑父的盛景”,钟秀四处寻找烧毁的大棚;他甚至想要自己点燃一次,但在火苗烧着后又迅速扑灭。在寻找的过程中,一个陌生男人突然出现并大声质问他在乡野游荡的意图,钟秀只得离开。此处男性角色的设置,不但说明钟秀在正常乡镇秩序中的格格不入,也再次压抑了他弑父的难言之欲;而这一欲望需待其得出本杀害惠美的推断,继而向前者复仇时才能实现。通观整部影片,钟秀对本的观念领受在如下行为中递进完成:梦中观看大棚燃烧、现实寻找大棚废墟、试图自行点燃大棚、向本复仇并烧毁现场。无论最终的复仇是真实还是虚构,它都让钟秀真正意义地继承了本的“毁灭哲学”,并完成了意念中弑父的受选仪式。

三、文明退行

作为强调氛围与印象的非传统文学作品,《黑暗之心》与《烧仓房》都未明确指认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这一特质赋予银幕搬演更多的时空自由。

在《现代启示录》中,美国主导的越南战争已经行至强弩之末。威拉德沿途目睹的荒诞种种与人的异化,根植于官方构建的宏大叙事与战场实践的失败现实之间的断裂。战场中的节节败退、青年士兵的无谓牺牲与国内频发的反战运动、政治丑闻让美国深陷道德、舆论囹圄。越战的意义与权威逐步走向空洞和瓦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作为典型银幕印象的库茨应运而生。他并不拥有好莱坞银幕中二战士兵的阳刚气质,而是脆弱和沉沦的。西点军校、“绿色贝雷帽”等旧日荣光让库茨的前半生步入文明的高点,但他却在荣誉的峰值疾速退行至残酷、血腥的原始生活。通过库茨这一越战精神内核的悲剧性写照,《现代启示录》解构了早期越战电影中的硬汉形象与正义神话;它也是经历过失序的1960年代的主创们,在十余年后对彼时狂风暴雨做出的冷彻的回望和省思;但这份思考并未全然冷却,威拉德对库茨的奋力一击仍可被视为自那个年代散逸而来的、余烬未消的质疑与反叛。不妨说威拉德的刺杀也是一种“弑父”,与其在《燃烧》中代指个体心灵蜕化的意义不同,《现代启示录》中对父辈的否定则落脚于整体社会文化的淘洗和更迭。

远离战争这一极端的生存状态,《燃烧》中貌似平静的日常情境同样暗含过去和当下的隐语。朝鲜地对南广播、父亲参战的纪念照片、失业率激增的新闻与特朗普热情洋溢的电台演讲,这些在影片中一带而过但时刻在场的元素,构成了文本深层的、带有战争余威和资本浪潮影响的历史语境:萦绕不散的“分裂声场”源自与越战同为冷战局部冲突的朝鲜战争;家庭不幸及用暴力和愤怒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源自父亲参加的某场美国参与的中东战役;以钟秀为代表的年轻人的迷茫无措,也与失业率激增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阵痛息息相关。作为导演的李沧东贵在极有文学改编的敏感和自觉,他为《烧马棚》中的重要情节找到了合乎情理的时代注解,从而犀利描摹出东亚社会的真实一面,也让《燃烧》与《现代启示录》巧合地在同一历史进程中产生内在关联。在比较分析此二文本时,正是这些内在关联,将人的异化与资本致使的、不断迭代的社会问题悉数解码。如同库茨一样,本对常态的、“健康”的自我价值实现方式兴趣全无,而是借她者躯壳献祭无意义的当下和实已腐朽的自己。在肃穆、虔敬的教堂,本的思绪或许早已退行至过往的数个谋杀现场,而只有回味后者才能赋予其真正的平静。

回归本文第一部分的议题,“延迟解码”帮助创作者提炼了上述社会困境的本质,而若对其进行思考扩延,这一技巧的出现与现实中现代社会“整体意义”的消散关联甚笃。一百多年前,康拉德弱化意义的写作方式已为行将末路的旧日帝国敲响丧钟:通过掠夺和剥削而来的物质丰饶并不施舍人类真正的解放和自由,而可能诱发又一次秩序退行。这一文明的悖论瓦解了前现代世界,而在数十年后,又与战争、资本等因素一同发酵,继续催化着《现代启示录》与《燃烧》内含的现代社会的崩解;除了这一悖论外,人类内心固有的野蛮一面也是引发文明退行的原因。两部作品的文字和影像均有对人类暴力恒常性的索引:纳粹与种族屠杀、殖民主义、战争、部落仪式………这些在文本中或明或暗的谨慎提及,无不说明当文明使人类血肉坚固、思维敏锐的同时,其躯体深处仍需定时僭越文明以重新找回精神的宁静之乡。利益洗牌的混乱年代致使参与现实和当下的欲望逐渐消退,于是那些“空泛”的印象和图示自然挤占了价值和意义的空缺——尽管对于后来的分析者而言,那些貌似空泛的蜃景确实提供了介入、触碰那一时代内核的进路。

注释:

①Watt,Ian.Conra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②Watts,Cedric.A Pr eface to Conr ad [M].Beij 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③大门乐队是1965年于洛杉矶成立的美国摇滚乐队,主要成员为主唱吉姆•莫里森、键盘手雷•曼札克、鼓手约翰•丹斯莫和吉他手罗比•克雷格。大门乐队的作品被视为承载了“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文化的精神内核。

④(英国)约瑟夫•康拉德著;叶雷译.黑暗的心 双语译林[M].江苏译林有限公司,2016.

⑤(日本)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萤[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⑥“绿色贝雷帽”指美国陆军特种部队,为美军中的精英兵种。美国记者罗宾•摩尔(Robin Moore)撰写的《绿色贝雷帽》以纪实文学的形式描摹了绿色贝雷帽成员在越战中的表现,后被好莱坞改编为同名电影,由知名硬汉演员约翰•韦恩(John Wayne)担任导演与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