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沂蒙革命“情”看芭蕾民族“路”

2022-01-24杨琳琳

大众文艺 2022年1期

杨琳琳 何 莹

(1.四川传媒学院,四川成都 610036;2.中山大学,广东广州 510080)

一、芭蕾民族化的可能性

(一)BALLET的探访之旅

13世纪末,一场来自西欧的思想解放文化运动,冲破黑暗压抑的现实世界,使科学与艺术重获创新、活力与智慧。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悄然萌芽,游走于欧洲各国,“她”源于意大利、长于法兰西、繁于俄罗斯、盛于世界各地。“她”有轻盈灵动咫尺翩翩的奇、飘逸洒脱枝蔓纤纤的雅、轻云蔽月不染毫尘的贵,绰约多姿玄妙入神的趣。清末年间,“她”带着醇香且独特的风韵来到了底蕴深厚的东方大国。虽仅是偶然相遇的惊鸿一现、但却成为必然吸引的心向往之,终将创造出自然融合的再次辉煌。此后,“BALLET”,即“芭蕾”,用她那卓尔不群的方式讲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

芭蕾作为一种源于西方的艺术形式,在悠久漫长的发展变革中,经历了多国文学艺术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染,使其本身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可以呈现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乃至不同国家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情感。自1581年《皇后喜剧芭蕾》问世至今,芭蕾艺术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在萌芽阶段,便不同程度地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包括古希腊戏剧、罗马拟剧、中世纪职业喜剧、法国和意大利宫廷舞蹈,以及欧洲民族民间舞蹈。后来随着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白裙芭蕾”时代开启,脚尖技术逐步精进,一部部充满幻想,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与爱情的向往的芭蕾舞剧,使法国人民在精神上摆脱了现实战争所带来的苦难。在此期间,芭蕾艺术依托着法国高贵雅致的浪漫主义情怀,在满足观众诉求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19世纪下半叶,由于时局转变,众多艺术家移居俄国,迎来了属于俄罗斯芭蕾的“黄金时代”。芭蕾舞剧的音乐和编舞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和性格舞”的表演模式逐渐形成,许多极具影响力的作品诞生于这一时期,经久不衰,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

20世纪20年代,苏联十月革命前后,随着大批俄侨的迁移,芭蕾由俄罗斯直接传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主张“和而不同”,对于内部文化的多样性和外来文化的异域性具有极强的包容与融合力。且看,芭蕾这种灵动独特的西方艺术将如何融入中华文化。

(二)芭蕾中国化的初探

望之清末“舞蝶舞后”宫廷中的起舞闻香,或许十月革命前后的大批俄侨迁徙,才使芭蕾真正展现在中国民众的视野中。《天鹅湖》《睡美人》等经典舞剧尽显古典芭蕾的严谨华丽,《天方夜谭》等优秀作品则是现代芭蕾不满保守向往创作自由的有力证明。观的是技,赏的是韵,思的却是如何为我所用。“百花齐放”“洋为中用”的指导方针反映出中华民族包容万物的文化精神。如何促进芭蕾艺术和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中国芭蕾人一直在探索的命题。

中国芭蕾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俄国芭蕾,尤其是苏联时期戏剧芭蕾的养分。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中国舞蹈教育告别了“一盘散沙”的无组织状态,进入有系统规划的发展阶段。中国芭蕾专业化教育逐渐形成,开始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之路,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专业能力得到极大发展,我们不再满足于模仿照搬外国舞剧。1955年中国首次派遣优秀人才赴苏系统学习舞剧编导艺术,为中国芭蕾的前行储备人才,为芭蕾艺术与民族精神的融合积蓄力量。中国芭蕾艺术在前期的探索过程中创作了《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红嫂》等一批注重现实性和思想性的优秀作品。但这些良好的发展势头在1966年出现了转折。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芭蕾被视作外来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大部分人在不了解甚至没看过芭蕾的情况下,打着“文革”的旗号对芭蕾舞进行粗鲁的破坏与毁谤。同年八月初,以“资产阶级腐朽艺术”为借口,红卫兵包围了北京舞蹈学校。中国芭蕾艺术险些在这场动荡中夭折,后经上层领导建议“芭蕾可以为革命服务”,这一艺术形式才得以保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芭蕾作为革命文化宣传的工具成为“无产阶级文化的最高典范”。《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两部优秀民族芭蕾舞剧被纳入革命样板戏,随着革命样板戏的推崇与传播,芭蕾艺术被国人迅速了解并接纳,这也使芭蕾艺术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极具戏剧性的转变。

“文革”期间由于只有八部样板戏可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枯燥而乏味,急需新的文艺作品来填补,经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周恩来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各部门文艺工作者开始进行“创新作品”的工作。1973年,几部现实题材的芭蕾舞剧作品相继出现,其中《沂蒙颂》和《草原儿女》较有影响力。《沂蒙颂》改编自北京舞蹈学校毕业生实习作品《红嫂》,由尹佩芳、王绍本等芭蕾艺术前辈所创。舞剧展现了沂蒙人民朴实的生活状态,以及在革命斗争中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剧中芭蕾舞的动作表现多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又吸收了民间舞和传统戏曲的经典造型,坚持从生活出发的表现形式,形象描绘出“军民一家亲”的温情画面,使观众一看就懂。《沂蒙颂》是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之后,又一部成功体现中国人民现实生活的作品。但《沂蒙颂》不可避免地被“左”的文艺思想所干扰,“三突出”的设计原则处处可见。诚然,“文革”期间产生的剧目作品受到了政治文化的环境制约,但一些优秀的演员和文艺工作者也在此期间得到成长,为中国芭蕾艺术后期的复兴埋下了火种。

“文化大革命”后芭蕾艺术在中国的发展逐步恢复。艺术审美逐渐多元化,古典芭蕾剧目的复排使编导们重获创作热情,众多的演出排练使新一代演员得到锻炼,芭蕾也重新争取到真正欣赏它的观众。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得益于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艺术领域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繁荣趋势。中国获得了更多与西方芭蕾舞学派接触交流的机会,不仅开阔了艺术视野,更完善了我国的芭蕾教育体系。中国真正迎来了“百花齐放”“洋为中用”的大好局面,得以进一步探索芭蕾艺术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融合。蓦然回首,芭蕾在中国几经波折,从新鲜的“洋玩意儿”、到资产阶级毒瘤、再到革命政治宣传工具,乃至成为未来独特的文化担当,此间种种严峻的考验与戏剧性的曲折变化,是背后无数中国芭蕾人竭力的坚持与守护,才让这门源自西方的艺术绽放出属于东方古国的光彩。

二、芭蕾中国化的进一步探索

(一)革命舞剧的基础奠定

芭蕾艺术自进入中国的那天起,始终在不断探索,以寻求与民族精神相融合的发展之路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启示“你们可以一边学习排练外国的古典芭蕾舞剧,一边创作一些革命题材的剧目。为了适应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可以先编一个外国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比如反应芭蕾公社、十月革命的故事。”但凭借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革命经验,中国的艺术家们决定大胆创作本国革命题材剧目,《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红嫂》,以及以《红嫂》为蓝本创作的《沂蒙颂》和《八女投江》等一批优秀的革命题材芭蕾剧目由此诞生。“革命题材芭蕾舞剧”最初是以“战士演、演战士”的形式在部队歌舞团进行,主要再现了那段备受欺凌压迫的灰暗时期,革命先辈们在战火纷飞中负重前行,带领中国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冲破千重万险,换来独立自主、和平安定生活的故事。以芭蕾舞的形式直观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拥护。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不仅使芭蕾艺术在“文化大革命”的关键时期使得以幸存,更从回顾真实历史事件的角度引发了“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民族共情”。

(二)再续沂蒙情

齐鲁大地,忠孝仁义之风源远流长,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深受“士”文化的影响,认为“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齐鲁人民坚忍质直,提倡“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诞生于山东临沂的沂蒙精神,就记录了一段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岁月。沂蒙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殊死拼搏,抵抗日本外来侵略、迎面抗击国民党围剿,数以万计的先辈用生命和鲜血铺创了沂蒙山根据地。“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恢宏图景,目送了无冬无夏的支前队伍、见证了送亲参军的感人事迹,可爱质朴的沂蒙红嫂们缓缓从画中走来,永垂不朽的孟良崮战役徐徐展开。

2021年中央芭蕾舞团为建党百年隆重献礼,特别创作情深《沂蒙》,便是不忘来路的坚持。舞剧《沂蒙》在吸纳了1965年《红嫂》、1973年《沂蒙颂》等同类型剧目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沂蒙山区的革命历史事迹,使剧情内容与整体节奏的呈现更加紧凑、饱满。从《红嫂》到《沂蒙颂》,再到今天的《沂蒙》,“沂蒙”系列舞剧记载了芭蕾艺术与民族精神碰撞融合之路,芭蕾艺术沿着民族精神的“轨迹”扎根中国,欣欣向荣。

《沂蒙》全剧围绕“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红色革命精神,以革命历史人物“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感人事迹展开叙述,表现了沂蒙红嫂的侠骨柔肠。巍峨沂蒙山,滔滔革命情,这片红色沃土上有道不尽的革命英勇事迹。《沂蒙》的剧情涵盖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编创团队从这条清晰的革命路线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真实事件进行芭蕾舞剧的艺术创作。对真实的革命事件进行选择与取舍,循序渐进的推进剧情发展,高度概括和集中表达对党的无限忠诚和革命斗争的顽强精神。

早在依托《红嫂》创作《沂蒙颂》时,以李承祥为首的一干主创远赴山东沂蒙山区沂南县马牡池乡横河村,深入生活实地采风收集资料,斟酌选用真实可考且极具代表性的革命历史事件编入剧目,主要讲述了沂蒙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感人故事。而今天的《沂蒙》则不再局限于讲述“红嫂”,而是将主角扩大到“沂蒙红嫂们”,再综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从点到面更丰富地展现了真实的革命历史事件。

(三)《沂蒙》中芭蕾与中国舞表演形式的融合与音乐的民族化运用

《沂蒙》作为一部芭蕾舞剧,并没有一味死板地将芭蕾“民族民间化”,而是将芭蕾与多种民族舞蹈进行了融合。动作设计以古典芭蕾为基础,根据剧情、情节的需要,画龙点睛般的融入中国舞元素,这一恰到好处的融合更加精准地呈现出作品的鲜明特点。例如,故事发生在山东沂蒙山地,胶州秧歌作为山东省传统民俗舞蹈之一,自然更能展现出民族生活劳作的特点。剧目开场中的女子群舞胶州秧歌舞段,运用细腻小巧的“拧跟步”搭配“齐眉扇、缠头扇”等动作,相互配合跟随缠绕,又将剧中一些胶州秧歌的“半脚尖”与“造型”等动作运用芭蕾足尖形式展现,再精巧的融入“Suivi、Soutenu”等芭蕾足尖动作,既保留了胶州秧歌的婉转柔美,又巧妙地展现了妇女在田间穿息劳作的活跃场景。又如,剧中为了表现战斗场面,交替运用 “Tour en l’air、Grand jeté、À la secondetournant”等芭蕾技巧,以及 “小蹬子、搅柱、探海翻身”等毯子功技巧,并且,为符合芭蕾的审美,毯子功的上身多配合“顺风旗”等舒展、挺拔的动作。以上两种技巧的糅合运用便展现出战场的真实激烈。再如,本剧的双人舞设计,也摒弃了古典芭蕾大双人舞“adagio、variation、coda”的传统模式,侧重于抒情解意表达角色的情绪,既抒发了当下的真实感情,又推动了剧情的整体发展。

此外,《沂蒙》中民族曲调与民族芭蕾的融合也颇为出彩。剧中除采用交响乐队的伴奏外,还特别加入民族乐器。琵琶与柳琴交织,再配上音色明亮高亢的唢呐、清脆嘹亮的竹笛、富有乡土气息的板胡,营造出极具特色的立体山村图景。可以说,《沂蒙》是用沂蒙的音乐、沂蒙的舞蹈讲述着沂蒙的革命故事。“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胶州秧歌搭配沂蒙山区花鼓调—《沂蒙山小调》,与宁静祥和的民间乡村生活相得益彰。一首合唱《愿亲人早日养好伤》映引出英嫂对重伤排长愁肠百转的牵挂,英嫂面向正在熬煮的鸡汤,腿部动作沿用芭蕾第五“Port de bras”,上身则灵活舒展一手向后展开、一手推向鸡汤方向,之后再以两个芭蕾动作“Retier”与胶州秧歌动作“拧跟步”作为衔接,以配合直白真情的唱词“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英嫂面向太阳方向双脚五位“Suivi”右手前“Port de bras”,与再一次面向鸡汤方向左腿“Demi-plié”,右腿后“Tendu”,双手一前一后展开双掌向上缓缓托起的动作,则呼应唱词“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的殷切期望。之后的一系列“développé、tour lent”等“adagio”性质的动作则细腻地将英嫂“乳汁救伤员”感人事迹,与水乳相交融军民鱼水情一一呈现。《沂蒙》依托于《红嫂》与《沂蒙颂》的创作,并延续《红色娘子军》的成功路线,将“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这两个重要历史阶段呈现在一部舞剧中,对于庆祝建党百年的光荣时刻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沂蒙》中民俗文化的运用

除了对编舞与音乐的细节斟酌,《沂蒙》创作的用心也体现在剧中的方方面面。舞台布景方面,剧中对房子的外观设计及其内部的陈设安排,就极具沂蒙山区“靠山吃山”的建筑特色,人们就地取材,深山采石,搭建出冬暖夏凉的石屋。场景及剧情方面,横幅“参军光荣”与民俗“公鸡拜”的元素都在细节处反映着时代特征。此外剧中演员的服饰也值得探讨。如“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军装采用了草木灰色,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军装则采用土黄色,这一切换严谨且巧妙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呼应剧情。村妇与村民的服装沿用了沂蒙地区的传统民间夏季服饰,村民上衣着对襟“披布”,村妇上衣着右襟立领盘扣大襟褂子,英嫂在大襟褂子外又加靛蓝印花肚兜/围裙,村妇/村民下身统一运用八分宽脚裤,村民在腰间束又加一条带子。此种服饰宽松简洁,既保留了传统服饰贴近生活便于劳作的特色,又不会束缚芭蕾的艺术呈现,便于演员在表演中展现脚下细腻的动作。“沂蒙”系列革命舞剧编创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芭蕾艺术形式用于表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故事与革命爱国情怀的可行性,再次印证了芭蕾艺术与民族精神的融合,是充满生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三、民族化芭蕾艺术的力量

近年来,芭蕾艺术的发展与民族精神的融合逐渐清晰,围绕民族文化题材的民族芭蕾舞剧创作收获颇丰。选材神话传说,剧目多空灵迷蒙,选材故事电影,剧目多跌宕起伏,选材诗词戏文,剧目多九曲回肠,而这些用轻盈灵动的足尖书写出的东方故事,不仅收获了中国观众的喝彩,也惊艳了世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梁祝》《黄河》等多部原创民族或现代芭蕾舞剧,已数次走出国门,展现了中国芭蕾的独特魅力。今享盛世乐不忘负重人,此类种种若非盛世何来心情细细端量。

斗转星移,年轮流转,两仪三黄、四书五常、六礼七艺、八卦九流、百家争鸣,枝繁叶茂、历久弥新的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与传承。我们虽不曾经历这百转千回,但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却经血脉代代相传。时间不曾停止,历史还在汇聚,在时代进步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信息化、图像数字化、资源网络化、需求智能化,不同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科技的发展与飞跃也加速了这一过程。然而,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些以网络电视为媒介的“文化交流”借助科技手段与商业机制乘虚而入,大肆向各国进行文化渗透,运用公开或隐蔽的营销方式推销其反常的生活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曲解民族传统文化,鸠占鹊巢。“当有一天遥远古老的中国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时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不战而胜》尼克松”。

可见,有硝烟的战争时代已经远去,应对文化冲击以及科技竞争才是未来的主题。互联网发展无国界、无边界,但在我们的思维认知中应有筑起德行与历史围墙的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中国的未来取决于年轻一代。肩负文化传承与发展之任的我们,应立足各自的专业领域、放开眼界,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参与当今社会的运转。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网络迅速崛起的时代,我们既要警惕外来物质文化的侵蚀,又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坚守优秀民族文化精神的同时“洋为中用”,用出色的艺术形式搭载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使其走得更远。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面对不可避免的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才有能力接纳与包容更多的变化。不忘来路才能开辟出路,主动继承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你我的坚守,以传递民族希望,让国家更有力量。

注释:

①《舞剧<红色娘子军>:创意源自周恩来同志的谈话》,摘自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9—15/6589736.shtml,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