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高平九莲灯研究
2022-01-24傅艺澜
傅艺澜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太原 030031)
九莲灯是广泛流传于山西晋东南地区一种民间灯舞样式,其中各在高平市各个村落最为盛行,是进的晋东南民间舞中具有较深影响的民间舞之一,2015年被山西省文化厅列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有文字记载,高平九莲灯可追溯到清乾隆三十九年,《高平县志》(1755年)中写道:“上元,县华灯,列炉烟火腾灼,萧鼓喧闹,群履丙夜嬉游,三更乃止,十六日乡城男妇走”。“上元”即元宵,“花灯”九莲灯也,说明当时九莲灯已很盛行,起码应在顺治,康熙年间,已有三百年的历史。
九莲灯在高平可以经久不衰至今,是与高平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资华筠在《舞蹈生态学》表明“舞蹈是在人类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在自然环境合社会环境共同的作用下产生,环境通过对当地人在生活、生活上的影响和渗透,呈现出不同的舞蹈形态特征。”目前,当代人的娱乐方式发生了质的突变,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了年轻人的审美,其中少有人愿意主动学习和传承这门民间艺术,所以九莲灯的传承和发展到了岌岌可危的处境。其次,对高平九莲灯的研究同样也十分匮乏,分别仅从现状、源流与发展以及非遗保护的层面做了简单论述。本文基于田野调查为基础,试图从文化生态学视角探索高平九莲灯的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以及多元文化作用下的形态特征。
一、九莲灯的自然地理环境
高平,是山西东南部的一个县级市,四面环山,中为平地,地处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高平境内山峦连绵,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层次明显,地形破碎复杂。“舞蹈与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舞蹈语汇,最终通过舞体、舞人呈现出来。”也就是说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产生不同地域舞蹈形态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处黄土丘陵、凹凸不平的地貌造就了九莲灯“颠”“颤”身体动律。《舞蹈生态学》表明“生产劳动劳作方式与交通运作方式,从而又会影响这一地域民众步履的样式,即步态;生产劳动的方式又常使劳动者具有某些因之而产生的习惯动作,这些,对自然舞蹈的外部形态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九莲灯的身体动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颠”“颤”为主的走场。另一种是“碎步”为主的跑场。舞动时,舞者双手身体两侧平举持灯,在站立的体态基础上,身体重心前倾,下肢微屈膝,在一屈一伸、一颤一颠的动律中伴随着上肢的左右扭摆。舞者酷似模仿劳动者在高低起伏不平的路面上颠簸前行。“扭”“摆”“颤”“颠”的身体形态,传递出一种羞涩的、封闭的身体信息,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过去长期生活在闭塞的环境下的生存状态。
二、九莲灯的文化生态特征
高平九莲灯不仅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对其产生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舞蹈生态学更关注的是人类舞蹈与社会文化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炎帝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晋商文化等不同社会文化形态,通过对舞体的影响与制约,决定了九莲灯的源流、功能与形态。
1.炎帝文化渗透下的祖先崇拜
神农氏炎帝最早的活动痕迹在高平被发现,被誉为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据史料记载,距今5500年到6000年,炎帝活动于山西、湖北、陕西、湖南等地,尽管有多地成为炎帝故里,但其中高平发现的石碑、石刻、古庙等古遗迹,在数量上、完整度上是最可观、且影响最为广的。据考古表明,在高平有关炎帝的关庙宇院落35座,大范围高度密集,且时代悠久,上至魏晋隋唐,下至清末民初。而有关神农氏的祭祀活动在高平民间相传久远。旧时,九莲灯在祭祀仪式比较有重要的地位,秧歌队在演出前一天必须到本村的寺庙前进行祭祖仪式。据《泽州府志》《高平县志》记载,每年春节从初四到初八都会在庙宇对神农氏进行祭祀仪式。。除此之外,民间自发的祭祀也十分剩下,在庙会之际,村民们抬着炎帝的塑像会围着村子进行游行,鞭炮锣鼓声震天响,秧歌队及热闹,场面十分宏大,相传在民间有“走扬州,下汉口,不如五谷庙里当社首”的说法。
九莲灯的基本队形以走“圆”为主。“环舞被称为最古老’神秘的舞圈’,它是一种敬畏或崇拜的对象”,同时它又是祈求、施予或祝福的对象。民间舞最早可以从古老的祭祀仪式中找到痕迹;同样在距今有一万八千年的洞穴中,从山顶洞人的石珠、兽牙的形态上发现都呈现出“圆”的形态,将化繁为简的线条以圆形或者波浪的纹路雕刻在上面,以这种方式印证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库尔特•萨克斯在《世界舞蹈史》中也表明“环舞是群舞最古老的形式,甚至类人猿也跳环舞。”与此同时,“环舞”也是高平九莲灯最主要的形式调度,表演者手持花灯首尾相随,由圈外向圆心行进,向心的牵引力量以表达对祖先的致敬,以祈求炎帝神农氏能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丰收延年。尤其舞蹈的高潮部分到来时,所有的舞人都在圆周上完成动作,以曲线的方式呈现顺时针的调度,热烈欢腾的场景在这一环动中庄严而又充满神秘。这种首尾相连的“O”的形状,是炎黄子孙以“O”的审美观念再现,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极致美学观的文化呈现。
2.农耕文化影响下的土地情节
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表明,在儒学的思想认识中,除“崇拜对象”的祖先之外,还有实实在在的“神秘境界”——土地。高平地处黄土高原,黄土结构疏松,易于耕种,肥力极其优渥。据记载,远古神农氏曾在高平羊头山曾尝百草、种五谷、教农耕,实现了从游牧农业到农耕文明的重大转折,由此确立了土地耕种来生存在早期人类生存方式中的地位。从此,土地也逐渐成为远古高平人的依赖的对象,从而有了九莲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基本体态,这种身体向下的动是和形态最早可以在纪功神农氏的舞蹈《扶犁》中找到。
九莲灯的主体动作主要以“进、俯、退、仰”为主。刘建在《拼贴的舞蹈概论》中指出,“民间舞的主体是群舞,舞出的是生活化、日常化的生活状态。”舞人们的躯干时而俯身前行,时而仰身后退,“俯”身时重心前倾,含胸弓背,表现出舞人们对这片黄土的依恋,亦是农事耕作的与大地亲近的模拟再现,“仰”则是人们在高低起伏的山峦间耕作、行走时的身体重心转移。这种一俯一仰的行进步态,蕴含着丰厚的农耕文化背景,同时汉民族的勤恳和恭谦也凝聚于此。正如于平强调,躯干的文化是“生命关键部位的文化”,它“在舞动的过程中注入了生命力,从身体的主干部位及核心部位向外传递能量,有一种无尽的动力。”
3.民俗文化推动下的神秘色彩
九莲灯在高平当地人的口中又称“耍耍乐”,现今主要是在元宵节前后几日表演的民俗活动。据记载,九莲灯的源流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相传天地间有十个太阳,大地被烈炎炎烈日炙烤而不堪重负,于是后羿将九个太阳射下,天地之间从混沌状态骤显光明,万物被滋养。人类感恩九日于人类有一定的贡献,于是有了“九九归一”,九莲灯也随之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九莲灯逐渐与清明时节的祭祀活动联系起来,并伴以‘舞狮’‘舞龙’‘踩船’‘腰鼓’等民俗活动,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性表演活动,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高平县志》“风俗”篇中记载:“上元的灯会,乡妇洽游至城,必入署谒命妇,赐以花果,三日乃止”(光绪六年1881庚辰六月)。表明九莲灯在高平的流传从顺治、康熙年间至今最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之久。
图1 九莲灯(于2019年元宵节摄于高平三家镇)
九莲灯作为肢体及意识的延伸,是民间百姓的情感寄托。麦克卢在他的大众传播理论中写道: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道具作为人体的延展,不仅能以物传情,同时也是肢体动作的延伸,扩大舞蹈的表现力。九莲灯主要使用的道具是飞灯和花果灯。“飞灯”有白鹤或者金鱼、蝴蝶、蜜蜂等造型,它是用苇秆或者竹篾扎成,绑扎在长竹竿上由引灯人举起,以此作为队伍的引灯。而花果灯是用四边形、六边形或八角形的木制盆架作为底,灯身由白色透光纸裱糊,绘有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或者吉祥字等图案(图1)。每到一处场地表演时,先由“飞灯”绕场一圈,然后再开始表演,结束后由演唱民歌或者当下流行的小曲,随之再由灯组合摆出吉祥的字样,如“欢庆春节”“财源广进”等字样(图1)。在烛光的映射下,五彩缤纷的花灯光彩夺目,表演者在欢腾热烈的氛围中接近癫狂,希望通过灯与神灵连接,祈求使光亮驱使黑暗,赶走恶疾,以慰藉无尽的漫漫长夜。各式各样的彩灯图案贴近日常,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这里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不仅是经验性的,同时又是超验性的,有一种形而上的意味。
4.晋商文化促进下的和谐美学
晋商人强调以儒兴商,家族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对九莲灯的审美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大传统与小传统自古存在一种相互交融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亦是一种再创造,小传统可以对大传统的一些元素进行筛选,大传统也可以对小传统新鲜的血液进行吸收,尤其是打破原有视觉审惯式的一些因素。”也就是说,大传统与小传统共同存在于一个文化互动的空间,在频繁而又广泛的接触中,互相会有选择。清代道光以后,晋商贸易繁荣,对高平的艺术、建筑、手工业、炼铁、制陶、纺织业的形成、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恰逢春节,会以跳九莲灯的形式进行迎神活动。在光绪年间,秧歌的形式和内容与生活密切贴近,也有表演一些商人行商的内容,比如说有卖元宵、张公子回家、打胎、卖绒花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九莲灯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但依旧与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近几年在结束时会有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侃与说唱内容,也有在九莲灯中间环节会有农村男女相互逗乐的场景,内容和题材多来自生活。如同福科所陈述的,权力构建了美学标准,也与韩愈所讲的“文以载道”相符。
从九莲灯的表演中,可以体验到一种和谐对称的审美价值。大传统文化的晋商家族,做人喜欢中庸,以中庸为原则,但做事却又往往喜欢做到极致,在晋商的行为中又总是表现为一种极端化的拼命精神和对于极致境界的追求。这种大传统文化塑造下的道德伦理政治观的传播和引导,对民间小传统德美学观德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男与女,乐队与舞者,演员与观众,飞灯与花鼓灯,内与外,官与民,圣与俗,张与迟,疾与缓,严肃与活泼,这些二元对立的结构蕴含着和谐对称之美。最为突出的是九莲灯的队形,十分强调密切的配合,相互的呼应,无论是在“剪子股”(图2)、“倒搭勾” “双进行”(图3)、“小穿花”“蛇蜕皮”“分场”“一窝蜂”等的曲线扩张上,还是直线方块上中规中矩的对舞表演中,都能看出九莲灯是一幅民间社会和谐图。这其中蕴含了晋商人的做事哲学与做人风格,他们会以中庸的方式对待事物,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晋商人自身做人的基本法宝。
图2 剪子股
图3 双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九莲灯是在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孕育产生的。首先,黄土高原的特有的地形地貌决定了这片土地上人的生产劳作方式,从而影响了民众步履的样式,形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身体语言形态。其次,除了自然环境的“外围”作用,社会文化环境则起了主导性因素。炎帝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晋商文化为“舞蹈生态因子”共同协作,影响并推动了九莲灯的发生和发展,并通过动作、队形、道具、乐队等多种形态表现出来。高平九莲灯是在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民间艺术,它是当地人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鲜活记忆和群众自身审美追求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