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伏地惊雷扫敌顽 英雄浩气贯长空

2022-01-23三土

轻兵器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兵敌人

三土

对海阳地雷战三年经验做出系统总结的《前线报》增刊封面

地雷战为各根据地在残酷战斗考验下生存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障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地雷既是杀伤敌人肉体、沮丧敌人情绪、迟滞敌人行动的有力武器,也是坚定我军民必胜信心、振奋斗争精神、捍卫胜利果实的得力助手,为根据地、解放区在残酷战斗考验下生存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铜墙铁壁”。但只有通过正确的战术运用,地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也只有当地雷战成为全面的群众性运动,使敌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万物皆雷、草木皆兵的战场,人民战争如汪洋大海一般的强大威力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地雷战的战术发展,与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类似,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粗糙到细致、从单一到融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成熟的渐变过程。尤其是初始阶段,首先是能用、会用,然后再到敢用、善用,在实战中不断创新,直至达到精熟阶段。具体来说,就是由固定爆炸到飞行爆炸,由点爆炸到线爆炸再到面爆炸,由一面爆炸到全面爆炸,由单纯固定爆炸或单纯飞行爆炸到固定爆炸和飞行爆炸相结合,由单纯爆炸到爆炸与地道战、麻雀战以及政治攻势等各种斗争方式相结合。这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学习、锻炼和总结。

1945年11月5日出版的《前线报》增刊中,曾对作为模范县的海阳县地雷战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将其归纳为“三年三个阶段”:1943年初推广石雷制造技术,同年5、6月间保卫麦收时开始实战使用,入冬后普遍开展演习,逐步达到“初学、会用”的程度;经过1944年对行村据点之敌及汉奸赵保原部作战的锻炼,由“会用”发展到“敢用”;直到1945年40天“反清剿”期间,才发展到“初学精巧”的成熟阶段。总结中特别提出:“谁要想只讲一下,不演习不锻炼就会用敢用,或多少演习一下就想用得精巧,都是主观主义的”,必须“好好组织领导民兵实际锻炼学习,虚心接受先进地区经验,也会少走许多弯路,更快发展到精巧阶段”。海阳民兵曾这样总结地雷战水平的提高诀窍,即“经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动手,动手不如研究”。事实上,不管是晋察冀还是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任何一个根据地在地雷战方面的成功经验,都是在不断摸索、反复总结,在血与火的检验中逐步完善起来的。

迟滞——地雷战的萌芽期

日寇在侵华战争中,奉行的是“以战养战”以及“三光”政策。因此日伪军在每次“扫荡”、“清剿”中,首要的就是抢劫粮食、牲畜和一切有价值的物品,其次是屠杀、残害、抓捕群众,此外还要纵火烧掉房屋、家具等带不走的物品。敌军所过之处,生灵涂炭、满目疮痍,对群众生命安全、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破坏。以当时我部队、游击队及民兵的实力,还难以完全阻止日伪军的“扫荡”。在这种情况下,地雷自然就成为阻拦和迟滞敌人行动,争取时间转移群众和财产的最有效武器。

地雷在初期最重要的作用是阻拦和迟滞敌人行动(电影《地雷战》画面)

“地雷看家”为根据地群众和民兵争取到战争条件下相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电影《地道战》画面)

这一时期,民兵开展地雷战的口号是“来不让来,去不让走!”起初,主要将地雷埋设在交通线上,打击路过的敌人,迫使敌军将大量时间用在找雷、排雷上,迟缓其行动节奏,削弱敌人的机动优势。由于敌人经常突袭根据地村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埋设地雷的重点,又很快转移到村庄附近和村内。比如埋在村口的“看门雷”,一旦敌人踏上,在杀伤敌人同时又相当于发出了警报,为群众进行转移、民兵展开阻击赢得时间。敌人为避免触雷,轻易不敢在夜间或拂晓前包围和袭击村庄,这样就给群众创造了较为正常的生活秩序。如兴县赵家川口村在日寇1940年冬季“扫荡”中房屋全毁,22名群众被杀害,1944年冬敌人再次“扫荡”赵家川口村,却在村口附近河滩上接连踏响3颗地雷,于是改在村外山沟露宿,该村民兵连夜袭扰,并在敵人可能集合的地点再次埋雷,致敌大量伤亡,未敢进村就提前撤走。1945年5月19日,日伪军500余人侵扰海阳“五虎村”(指小纪区的槐树底、纪家店、笤帚夼、亭儿崖、摆驾岭5个联防村),还未进村,便陷入民兵预设的地雷阵,5小时仅行进不到5里地,踏响地雷20多颗,炸死炸伤30多人,等到敌人好不容易排完雷,进抵村庄,群众早已转移,村里空空如也。

正因为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地雷保卫家园的作用,群众才广泛接受并踊跃投身于爆炸运动

只有密切观察敌人行踪,主动了解掌握敌情,及时检查埋雷成果,才能做到有效杀伤敌人

民兵在作战前就如何布雷进行讨论,作战后同样开会总结经验

1943年8月,胶东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刘云鹏根据海阳民兵地雷战经验编写的《地雷战术(草稿)》一书

群众性爆炸运动开展后,形成了“ 村村有雷、人人埋雷”的局面。图为晋察冀妇女游击组在敌人必经之处埋设踏发雷

地雷战还可以与战时生产结合起来,例如在离敌人据点较近的田地周边埋设地雷进行封锁,使敌人无法突然出来抢粮或抓人,保证这些田地能够正常耕种,等等。由于地雷在实战中保卫了村庄和家园,也让大家了解了这种适于普通百姓使用的武器,从而加快了地雷战的推广进程,促进了群众性爆炸运动的开展。此种作战形式再进一步发展,结合村落联防,就出现了“爆炸封锁线”的模式,在敌人据点或交通要道口形成若干道雷区,使敌人不敢随便出动,有效阻止了敌人向周围村庄进行“蚕食”、“突袭”。

这一时期的地雷战,特点是“埋雷等敌”,虽然起到了明显的阻遏作用,但奉行的还是单纯的防御思维。地雷的种类和功能相对单一,无复杂的防排措施,设置与引爆都具有明显的被动性,敌人不经过、不踏上就不会炸响,不是每次都能杀伤敌人。有些长期埋设在村子周围的“看门雷”,还会误伤人畜,造成民兵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在阻滞敌人的同时也间接封锁了自己。更关键的是,这种战术使得群众性爆炸运动的范围仅限于少数村庄,无法在敌占区与边沿区推广开展,而敌人只要避开这些村庄,活动仍然可以十分猖狂,没有给予敌人更致命的打击。

杀伤——地雷战的发展期

地雷战开展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及客观条件限制,根据地军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要保卫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进攻。但后来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实践反复证明,地雷的使用必须是进攻式的,发现敌人就主动迎击,积极主动地开展连续爆炸,尽可能地杀伤敌人,效果远胜于单纯的被动防御。因此,在爆炸运动全面开展起来之后,随着地雷种类和功能的多样化,以及民兵战斗组织更加健全灵活,地雷战的战法、战术不断改进。民兵的作战口号相应地变成了“你来我打,你不来我也要打!”海阳县的口号更加鲜明,如文山后村提出,“敌人从哪里来,我们就从哪里炸!”而小滩村则是,“迎头炸上去,炸到敌人心脏!”

这一时期,民兵在地雷使用战术上最大的变化,是由原来的“埋雷等敌”逐步发展为“设阵诱敌”、“主动杀敌”。密切观察敌人行踪,主动了解掌握敌情,及时检查埋雷成果,并且站在对手的角度来研究思考,预计敌人在发现、踩响地雷后可能有哪些动作,以及随后的行动方向会有什么变化,在掌握其心理和行动规律之后,有计划、有重点地布雷,而且敌人行动一旦发生改变,埋雷的时机、地点、方式也随之变化。海阳县赵疃、文山后、小滩3个“爆炸模范村”的民兵在每次作战前,都会就如何布雷进行讨论,作战后,马上开会总结经验,因此水平提升迅速,并创造出许多好的经验。如赵疃村民兵观察到敌人占领制高点后,一般只会忙着远眺前方情况,而不太注意脚下,于是敌人从东来时,便将地雷埋在山顶西侧,从西来则埋在山顶东侧,这一对观察结果的简单运用多次取得成功,毙伤敌人很多。文山后村民兵利用敌人迎着阳光观察目标不容易看清的弱点,将地雷埋在朝向太阳的方向,爆炸收效明显。同样,敌人也在观察总结我方埋雷规律,比如下雨前后为避免引信和装药淋湿,民兵一般会将埋好的雷起出,敌人便趁雨后进村“扫荡”,文山后村的民兵吃过一次亏后,便利用敌人的惯性思维开展“反制”,埋雷时用糠皮和破碗将地雷保护好,并在雨将停未停时再埋一批新雷,果然雨后敌人再次出动,一次炸死炸伤敌人18名之多。由于3个模范村的民兵勤于思考、善于捕捉战机,不管敌人如何狡猾,只要靠近这3个村,总是避免不了挨炸的命运,几乎没有全身而退的时候。在地雷战的发展期,典型的战术还有以下几种。

利用敌人进村后往往只顾脚下、不顾眼前的特点,将地雷安设在矮墙上,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杀伤效果(电影《地雷战》画面)

畫上敌人的丑态,写上惹恼敌人的标语,就会刺激敌人试图破坏而达到使其触雷的目的(电影《地雷战》画面)

利用敌人获取食物、水和财物的心理,在相应位置设雷,从而“诱”杀敌人(电影《地雷战》画面)

一是“利、激”诱炸。以物质引诱或通过作战引诱,或采用故意激敌的方式,让敌人主动来挨炸,即所谓“利以诱之、怒以激之、邀其必投”。

任何具有爆炸杀伤能力的武器都可以作为地雷。图为1943年反“扫荡”期间,民兵将手榴弹安设在门框上方作为诡雷使用

雷枪结合是将地雷战与麻雀战结合、提高地雷杀伤效果的最有效战术

适时通过步枪射击,促使敌人队形混乱或本能寻找掩护,可以提高踏雷的机率(电影《苦菜花》画面)

1944年11月,因首创雷枪结合战术而名声大噪的民兵英雄李勇(前排右二)前往阜平洞子沟参观晋察冀画报社

物质引诱是最常见的方法。比如坚壁清野后,预见到敌人进村后首先要寻找食物和饮水,便在食物、酒、油和水井附近埋雷。1944年11月,日寇在兴县“扫荡”,在某村一户人家看到一包粉条,去拿时突然发生爆炸,断臂飞到锅台上,敌人退出村庄后,发现路边有菜园,想拿旁边锄头刨菜时,又再次挨炸。敌人路过临县时,民兵故意将路挖断,敌人见路沟旁有3块木板,想将其盖在沟上方便通行,抬到第3块最大的木板时,“轰隆”一声,4个敌人全被炸死。大泽山区民兵发现夏季敌人“扫荡”时,必进葡萄园摘葡萄吃,于是在葡萄架底下埋上地雷,每次都成功炸中敌人。

作战引诱是指趁夜间破坏公路、拔除敌人电线杆,然后把雷埋在公路和电线杆附近,将雷弦接在垂地的电线断头上,专炸出来抢修之敌。也有派小队民兵前去骚扰敌人并故意示弱,待敌人追来时将其引入雷区,或临时在追路上埋雷,趁机进行杀伤。一次,300多名日伪军到赵疃村北一带抢粮。民兵设下埋伏后,敌人却向西转去,民兵们便主动鸣枪,吸引敌人掉头前来,然后边打边撤,将敌人一步步引入预先布好的雷区,接连炸死炸伤敌人15名,粉碎了敌人的抢粮计划。

故意激敌则是在敌人必经处或醒目处设立草人、旗帜、标语、宣传品等,通过丑化和谩骂敌人,引诱、刺激敌人前来破坏,从而触发预先埋设在附近的地雷,且真真假假、故布疑阵,结果屡试不爽。兴县反“扫荡”中,蔡家崖村民兵在某住家院内设一土堆,上面插上写有“此处有地雷”的木牌,一名日军军官看到后,以为是“土八路”故意吓唬人,结果在上前拔木牌时,引爆了土堆内的地雷,当场丧命。冀中民兵曾有口诀总结道:“敌人未到雷先埋,敌人不来引他来,敌人不踩逼他踩,雷公定要把花开!”

电影《地雷战》中玉兰在路边临时设雷,消灭2名追赶之敌、缴获敌枪,就是典型的“飞行布雷”

利用山勢地形有利条件布设“掷石雷”,通过药包的力量将碎石块抛射出去杀伤敌人(电影《地雷战》画面)

民兵们积极改造自然地形,让敌人非走不可,从而提高地雷的杀敌效率

敌人为避开地雷,常常不走大路,专走小道,有时还故意涉水前行

敌人在行军时先由工兵探路,在可疑之处插旗、画圈做上警告标示,避免后队踩到地雷(电影《地雷战》画面)

通过虚实真假相间,使敌人难以识别,增加其行动难度,为综合运用各种杀敌手段创造机会(电影《地雷战》画面)

因地制宜选择雷种和布设方法,让埋雷处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使敌人难以发现(电影《地雷战》画面)

民兵在埋設地雷后,用自己的鞋底轻轻压出鞋印,制造有人从此走过的假象(电影《地雷战》画面)

在来不及精细伪装时,也可以用秸秆、杂草等就地掩盖埋雷之处,或在附近撒上树叶、砂土等,让敌人难以寻找踪迹

二是雷枪结合。雷枪结合是地雷战与麻雀战等其他游击战术相结合的雏形之一,即在战斗中将埋雷炸敌和步枪射敌两种方式搭配使用,在敌人经过雷区周边时,选择适当机会,通过步枪射击,驱使敌人队形产生混乱、拥挤,无法专心辨别四周有否地雷,从而提高踩中地雷的机率,或者是当敌人发现我方埋设的地雷,正欲破坏时,通过步枪射击,使敌本能地恐慌躲避,在不经意间踩响地雷。雷枪结合虽然在地雷战初期就有地方在实战中采用过,但真正将其提高到战术层面,并且受到大力宣传推广的,应首推晋察冀“边区爆炸英雄”李勇。1943年5月上旬,日寇对北岳区唐河两岸进行“扫荡”。12日,700余名日伪军沿沙河大道西进,途经阜平县五丈湾村。该村民兵中队长李勇率游击小组在认真研究既往敌人活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周密部署,选择敌人必经的窑沟口大道,布下3颗地雷,正道上1颗、两边各设1颗。但敌以双路纵队行进,先行一股敌人并未踩响地雷。李勇机智沉着,潜行至距敌100m处,以步枪对敌连射5枪,包括日军小队长在内的3名敌人应声倒地。敌人队形大乱,在收缩过程中相继踩响3颗地雷,当场炸死8名、重伤25名。余敌不敢再走大路,沿河滩泥地跋涉逃命。此战,李勇及五丈湾游击小组共毙伤日军36名,创下北岳区开展地雷战以后一次杀伤敌人数量最多的先例。阜平县为此奖给游击小组步枪7支、撅枪3支,晋察冀军区、北岳区还专门号召全区民兵,向李勇和五丈湾游击小组学习,广泛开展“李勇爆炸运动”和爆炸比赛。雷枪结合这种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随后在全根据地迅速普及,并发展出地雷与土炮、手榴弹等各类民兵常用武器结合使用的灵活战术。

三是飞行布雷。飞行布雷又称飞行爆炸,是一种对周边情况熟悉程度和埋雷技术熟练程度都要求较高的战法。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临时性、机动性,与根据预测的敌人活动路线事先埋好固定雷不同,飞行布雷要根据敌人下一步行动方向临时选择设置地点,多在敌人行军或搜索的空隙中见缝插针,见到敌人影子时才快速布下地雷。由于时间紧迫,飞行布雷往往不挖雷坑,也不作过多伪装,常以绊雷、挂雷等形式使用,多用在村落战中,布设好后即迅速撤离,否则就有被敌发现或包围的可能性。飞行布雷既要求爆炸手熟知地形和战场周边情况,进退有方,同时要求埋设技术十分熟练,胆大心细、临危不惧。由于飞行布雷与敌人行动方向一致,且出敌不意、难以防范,所以更容易获得成功。飞行布雷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固定布雷相结合,后者成功机率更大。1944年10月兴县“反扫荡”期间,郭根基民兵中队先是在村庄周围大道上埋设固定雷,敌人接连被炸后,便改走小道,民兵发现这一变化,便将大道上的地雷迅速刨出,抄近道走在前头,埋到敌人要走的小道上。由于时间太紧,郭根基便直接将一颗地雷塞进路边草丛里,并将原来的踏板换成绊线,结果单雷炸死2名敌人。1945年5月9日,敌人到海阳县文山后村一带“扫荡”,于化虎听说后,一口气急行30里回村,此时敌人刚刚进抵,于化虎看准敌人行进方向,把一颗地雷埋在路上,不到10分钟便炸响,单雷炸死炸伤敌伪9人。

四是善用环境。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因势利导改造自然地形,营造一切有利发挥地雷威力的条件。比如山区岩石多,就多使用块石制作便于伪装的石雷;在没有岩石的陡峭地段,就采用“掷石雷”,将碎石块抛射出去杀伤敌人;在山坡较陡的地方,就多采用滚雷。1943年秋,200余名日寇押解500余头牲畜,从孟平长峪到五台往返运送物资,途经两边都是峭壁的黑山崖,当地民兵发现后,决定在黑山崖进行伏击。他们测量峭壁的高度,扣去人的平均身高,以此作为雷绳的长度,从崖顶将地雷抛下,正好落在敌人头部高度处引爆,只消耗11颗地雷、18枚手榴弹和30多发枪弹,便炸死日军20余名、炸伤8名,缴获步枪17支。此外,从作战实践中民兵们体会到,地雷爆炸后有效破片总是向斜上方飞散,因此把地雷埋在比周围地形稍低洼处,能够更好地发挥杀伤作用。底下垫有石板或埋在石窝里的地雷,比埋在松土内的地雷杀伤力大,这是因为向下飞出的破片碰到岩石会反弹回来。即使周围没有石板、石窝,民兵们也会在地雷上堆些石子、铜钱、碎铁之类的东西,进一步增强地雷的杀伤力。海阳民兵英雄于化虎埋设的一颗地雷,正是运用了这两点,结果单雷毙伤7名敌人。小滩村民兵孙藻训发现敌人运输物资时必经一处石墩桥,便将两两石墩之间的距离人为加大,迫使敌人通过时速度减缓,从而在桥头造成拥挤,然后将一颗夹子雷埋设在桥头,单雷毙伤9名敌人,创造了当时的杀敌纪录。赵疃村民兵一次因雨后埋雷伪装不便,便将整个大道多处挖出雷坑,将连环雷埋在旁边杂草丛生的小道上,敌人行军纵队经过时看到雷坑密布,不敢走大道,试图从旁边小道绕行,恰中预设的地雷,一次炸响9颗,致敌伤亡13名。(待续)

编辑/曾振宇

猜你喜欢

民兵敌人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敌人派(下)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飒爽英姿女民兵
足够是够的敌人
最后一个敌人
民兵制度在世界上的发展及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