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升级、信息网络发展与城市经济韧性
2022-01-23苏任刚赵湘莲
苏任刚,赵湘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一、引言
城市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冲击与干扰。各级政府都希望其拥有抵御冲击、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的能力。但是,城市经济体面对冲击的现实表现有着较大差异,韧性被认为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要素之一。2008 年金融危机后,经济韧性频繁出现在各国政府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中。经济体有韧性被认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表现,也是经济发展中需要重视的战略问题。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因素错综复杂,关键是找到动力性支撑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性的经济支撑框架。经济强国的发展史充分说明,制造业是国家财富积累、持续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制造业通过生产、消费、投资等渠道惠及农业和服务业,带动其共同发展。即使服务业就业人数和产值比重都超过了制造业,依然是制造业支撑了服务业发展而不是相反。制造业才是真正的金矿和经济稳定的基石。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在2006 年之后制造业规模和整体效率处于下滑趋势。已有研究认为,借助信息网络促进制造业升级,是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案。
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在同一个理论框架内研究制造业升级、信息网络发展和城市经济韧性的关系。这也为本文的研究创造了边际贡献的机会。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影响区域经济韧性发展的因素研究。很多学者从产业结构多样性、产业集群、地理时空演化、区域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水平等正向影响了区域经济韧性。第二,互联网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已有研究普遍认为互联网发展促进了制造业升级,而促进效应有异质性。第三,制造业升级对经济质量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制造业升级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以上三方面的研究进展看,研究制造业升级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以及信息网络所起作用等问题,具有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从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看,较多的研究集中于产业结构、产业聚集、地理时空特征的研究,缺乏对于城市经济韧性机制的探究,对于最具时代特征的信息网络所起的作用关注不够。在数据方面,以省级面板数据和区域城市数据为主,可能存在数据不足和样本偏差的问题。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边际贡献如下:在研究问题的视角方面,将制造业升级、信息网络发展和城市经济韧性归于同一个研究框架下,理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了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动力性因素;在研究数据方面,采用283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量也更加丰富,更能反映研究内容在城市空间单元上的特殊性和异质性;在研究方法方面,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模型进行了多角度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更扎实。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制造业升级与城市经济韧性
如果把产业结构视作一张网,制造业就是这张网上最能引发联动效应的关键结点。如果把产业连接看作是一个沙漏,生产阶段则位于沙漏的中心,支撑起了材料供应、创新设计、运输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整个产业网络。如果把沙漏的中心(制造业)移走,整个产业网络就会分崩离析。制造业是财富创造、持续创新和产业串联的核心部门,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1.微观制造企业视角分析。制造企业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制造业是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等创新要素的整合动力载体,是创新活动的中坚力量。制造企业普遍具有资本密集、劳动力素质高的特点,且贯穿了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和服务等多个方面。这就有利于吸收和发展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实现动态积累效应,逐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带动城市经济韧性发展。依托先进制造企业可以缩短创新周期,提升创新效率,实现创新的快速产品化和产业化,增加人民福祉。此外,制造企业发展可以提升区域工资水平,促进城市商业活动开展,扩大市场规模,在需求侧拉动城市创新。离开了制造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创新几乎不可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同技术创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制造企业通过提升城市创业活力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分工趋于多样化与细分化,为城市创业提供机会。比较典型的现象就是制造企业员工的跳槽创业。为了能够利用原有制造企业的资源,新创企业就会布局在原来制造企业的周围。逐渐产生同质性与互补性的企业集聚,促进相关多样性和无关多样性产业结构的演化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同时,创业与创新交互作用,成为城市经济韧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宏观制造产业视角分析。制造业与农业和服务业相比具有高生产率特征,而从长期来看高生产率就是一切。同时,制造业具有无条件收敛性和自动扶梯效应。在市场统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制造业可以根据禀赋优势实现跨地区的转移和承接,逐步实现区域间生产效率和人均收入的收敛。制造业通过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把自身实现的收益在整个经济体中扩散。就像一个自动扶梯让搭乘的其他相关产业部门共同提升,以制造业为核心撑起经济体的整个骨架。相比服务业,制造业不需要生产与消费同时同地发生,有利于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也是未来促进外部大循环的主要产业。制造业具有技术吸纳和自主创新特征,学习和吸纳先进技术是通过投资途径实现而不是消费。相比服务业,制造业能够更好地吸收先进经济体输入的技术并进行自主创新。但是,不是所有的制造业都会带来创新和财富的持续增长。只有居于价值链高端的制造业才会带来持续的报酬递增,持续增强经济体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能力。突破制造业价值链高端,向下串联制造业中低端,并惠及其他相关产业,可以促进城市经济韧性,也是破除制造业双向挤压的有效方案之一。此外,立足于已有制造业发展基础,从整体上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区域工资水平,形成工资水平和生产效率同步提升的良性循环,促进城市经济韧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设H。
H: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稳固的基础,制造业升级促进了城市经济韧性。但是,由于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受到双向挤压,整体效率呈下滑趋势,所占国内经济比重不断减小,这导致其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支撑作用的逐渐减弱。
(二)信息网络发展促进制造业升级,增强城市经济韧性
1.微观制造企业视角分析。信息网络发展提升管理效率,促进制造企业升级。制造企业管理水平决定了技术应用水平、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效率,技术越复杂管理越重要。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管理与技术的良性互动,提升管理流程集成化水平、降低协调成本、提升决策效率,促进制造企业升级。信息网络实现了市场平台和企业平台的连接。一方面,改变了制造业传统的“经理式资本主义”企业治理结构。企业内部“非价格协调”指令上传下达的速度、范围和保真性大大增强。通过信息网络远程控制等手段可以直观地看到现场实际情况,提高了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之间通过信息网络平台突破了产权边界,制造企业的生产可利用资源与合作范围大大扩展。制造企业的数据与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快速流动,打破了信息孤岛效应,加强了制造企业间的协作,纠正了资源错配,促进人力、技术和资本向高效率领域集中。
信息网络发展提升创新效率,促进制造企业升级。制造企业借助信息网络实现从“内部保守创新”向“外部开放创新”的转变。从“生产端单向创新”向“用户产品需求引领的供需双向创新”的转变。制造企业通过信息网络平台,获取客户建议与帮助,寻求技术支持与合作,形成一个互惠互利的良性互动过程。制造企业借助信息网络使得创新热度高、速度快、快速实现规模效应,突破创新的临界状态。同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在实践中遵循客户需求导向。借助信息网络捕捉和反馈客户高端需求,以高端知识信息催生高端产品和技术,久久为功促进技术升级。
信息网络发展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制造企业升级。制造企业借助互联网获得用户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信息的能力大大提升。这也打破了传统制造业规模化、单一化的生产模式。制造企业仅仅利用自有资源无法满足弹性化制造的需求,需要借助信息网络快速搜索、匹配和组合资源,充分挖掘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弹性化和多样化的生产需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信息网络提升综合能力,促进制造企业升级。制造企业生产具有实时性和安全性特征,这就需要有快速不断的信息沟通。工业本身也是信息的物化体,总是尽其所能地获取和运用信息。通过信息网络的数据传递和实时分析,对生产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保证产品生产的连续性和交货的及时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制造企业通过信息网络实现了生产服务化延伸,对产品运转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为用户提供快速及时的服务。同时,制造企业借助信息网络对产品的异地生产实行监控,以及资源的及时调配,这也是强势企业掌控整合供应链的重要手段。
2.宏观制造产业视角分析。信息网络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信息空间的虚拟聚集和广泛外部性,促进了制造业升级。虚拟空间的网络信息与地理空间产业的耦合发展,产生了虚拟聚集的新形态,实现了数据和信息的快速流动、任务的快速传递和资源的快速匹配。遵循“信息网络+原有产业=新产业”的范式,信息网络发展引发了制造产业组织结构、战略管理、技术创新以及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同时,制造业依托信息网络实现了管理、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提升。第二,信息网络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制造业升级。首先,信息网络通过降低搜寻成本与合约成本促进了制造业分工,扩大了市场规模,提升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其次,信息网络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使得生产速度大大加快。制造业生产可以及时满足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牢牢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而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保证了制造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了低成本和高质量兼得。最后,信息网络应用提升了制造业的数据应用水平和创新水平。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高性能运算设备的需求大大增加,数字基建速度大大加快,为数据的产生、储存和数据要素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对于高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也要求研发部门基于信息网络的强大计算能力,不断提升研发效率和研发质量,促进制造业升级。第三,庞大的供应链网络增强了制造业韧性,促进了城市经济韧性。供应链网络本质上是一个兼具效率与弹性的制造业生态系统。通过连接和集聚,发挥规模效应、控制成本、提升效率,促进制造业的韧性发展。单个企业处于供应链网络中也将大大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信息网络是对制造业供应链网络在信息空间的强化。进一步促进了规模扩张、资源优化、生产协同和效率提升。供应链网络规模越大,网络中节点匹配可能性越多,分工也越细、效率也越高、弹性也越大。通过信息网络与制造业供应链网络的融合,满足了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需求,实现了快速商品化生产,促进了制造业升级和城市经济韧性发展。
制造业与信息网络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两化融合”和“互联网+”也并非“一融就行一加就灵”。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经济体的制造业与信息网络的融合,对于技术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往往与经济体的发展阶段相关。信息网络技术对制造业升级促进城市经济韧性的调节效应,受到二者融合模式、经济体发展阶段、制造业发展水平和信息网络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信息网络开始是通过规模效应助力制造业升级,随着用户规模接近饱和,助力作用慢慢减弱。这时需要从“量力”转为“质力”促进制造业升级。通过提升信息网络速度,利用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挖掘信息网络数据要素作用,促进制造业升级与城市经济韧性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设H。
H:信息网络发展促进了制造业升级,在制造业升级促进城市经济韧性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由于调节作用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异质性特征。
(三)信息网络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
信息网络发展和制造业升级,对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都有积极作用。依托制造业规模基础,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数据要素优势与速度优势。整合和优化制造业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可以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韧性。
第一,“信息网络虚拟集聚”促进了制造业发展,提升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信息网络同数字平台和数字组件等共同架构了网络市场,打破了地理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市场规模、促进了分工、提升了效率。信息网络实现了市场信息的及时透明,促使制造企业通过提升技术水平、改善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水平赢得市场竞争。通过信息网络把消费者和生产者都纳入其中,缩短消费者与生产企业之间的信息距离,使得上下游企业都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根据消费者需求组织快速柔性生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依托虚拟的信息网络集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以利益协调为纽带,以及时快速的信息沟通、数据共享为桥梁,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加强策略互动,激发创新创业。由此可见,依托信息网络的虚拟空间与制造业地理空间的耦合集聚,提升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促进了城市经济韧性。第二,信息网络改善了区域营商环境,促进了制造业发展,提升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信息网络构架的市场环境更宽松,降低了企业进入条件,加速了企业合法性的获得,实现了产品品牌的快速传播,缩短了企业创业成功的时间。政府部门推行网上办公和移动办公,推行网络化行政审批、程序化办理,大大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降低了权力寻租的可能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营商环境。信息网络发展拓展了制造业的融资渠道,实现了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的跨时空快速对接和移动支付;降低了交易成本,拓展了金融服务范围,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制造业与城市经济韧性发展。第三,信息网络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城市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增强城市经济韧性。信息网络构建了制造业知识和技术融合交流平台,可以快速获取各种资源,降低了创新的不确定性,赋能制造业升级。信息网络降低了学习成本,使得知识传播和学习变得非常便捷。这推动了制造业人力资本素质提升,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城市经济韧性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设H。
H:制造业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通过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促进了城市经济韧性。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为了检验上述研究假设,构建如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模型(1)中,UER
是被解释变量城市经济韧性,UMI
1 是解释变量制造业升级,INF
是调节变量信息网络发展;i
代表城市,t
代表时间,β
是截距项,β
是变量的回归系数,X
是一系列控制变量,ε
表示随机干扰项,δ
为时间固定效应,α
是个体固定效应。固定效应模型反映了解释变量x
对被解释变量y
的条件期望E
(y/x
)的影响。本质是条件分布集中趋势的均值回归。但当条件分布不是对称分布时,均值回归就不能很好地反映整个条件分布情况。同时,线性回归模型使用残差平方和最小化目标函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Koenker提出的分位数回归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分位数回归能够提供关于自变量在不同条件分位数上的信息,并使用残差绝对值的加权平均回归作为最小化目标函数,不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同时,分位数回归属于半参数回归,避免了对回归误差参数分布的假设,使得回归结果更加稳健。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能够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在不同分位数上的边际影响。构建面板分位数模型如下:模型(2)中,下标τ
用于标记分位数,τ
∈{0.1,0.2,0.3,0.4,0.5,0.6,0.7,0.8,0.9}。(二)变量定义
解释变量:制造业升级(UMI
1)。对于制造业升级的测度方法较多,目前学术界还未达成一致。囿于城市数据的可得性,参照已有研究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年度增长率测度制造业升级。能够保持总产值的持续增长,说明企业具备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反映了企业与时俱进、创新升级的成果。调节变量:信息网络发展(INF
)。借鉴黄群慧等的做法,采用熵权法把百人中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数/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人均电信业务总量,百人中移动电话用户数4 个指标,拟合为一个综合指标测度信息网络发展水平。中介变量:城市全要素生产率(TFP
)。基于可变规模报酬(VRS)的DEA-Malmquist 模型,测算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以2002 年为基期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作为产出变量。借鉴刘常青等的做法,以2002 年为基期不变价格计算的社会资本存量作为投入变量。采用全社会就业人数作为另一个投入变量。控制变量:主要参考已有研究的做法,综合考虑研究内容,选取了使用较多的控制变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方法从2017 年开始试点改革,统计口径的变化导致社会资本存量计算无法保持延续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数据在2016 年之后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没有统计。所以,选取2003—2016 年中国283 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在数据筛选过程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处理:具有时间价值的数据以2002 年为基期进行平减处理,个别缺失值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插补,为了控制离群值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对于连续变量在1%水平上进行缩尾Winsorize 处理,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各城市统计局公布数据。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
表2 报告了制造业升级促进城市经济韧性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在4 组样本中,解释变量UMI
1(制造业升级)的估计系数都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制造业升级促进了经济韧性。H的研究结论得到初步证实。表2 制造业升级促进城市经济韧性的双向固定效应回归结果
(二)分位数模型回归分析
采用分位数模型考察解释变量UMI
1 对被解释变量UER
在多个条件分布的影响。回归结果见表3。在4 组样本中,变量UMI
1 的回归系数在所有分位点都达到了1%
以下正向显著性水平,说明制造业升级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韧性。进一步从回归系数分析,东部城市>中部城市>西部城市,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也符合以上顺序。说明制造业水平越高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也越大。同时,在4 组城市样本回归中,变量UMI
1 的回归系数随着分位点的提升都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第一,2003 年以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整体性下滑趋势,导致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日渐式微。第二,中国制造业受到发展中国家的低端追赶,以及发达国家的高端阻拦,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被卡脖子。加之国内消费与竞争环境的变化,金融业侵占制造业利润等问题,对制造业升级形成抑制。多重压力之下,制造业升级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H的研究结论得到进一步证实。表3 制造业升级促进城市经济韧性的分位数回归结果
(三)信息网络发展的调节效应检验
目前制造业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需要依托信息网络发展促进制造业升级,从而增强城市经济韧性。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变量UMI
1(制造业升级)与变量INF
(信息网络发展)的交互项UMI
1×INF
,对于被解释变量UER
(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表4 报告了回归结果,在4 组样本中,交互项UMI
1×INF
的估计系数除了西部城市样本外都在5%
水平下显著为正。UMI
1×INF
回归系数明显高于单变量UMI
1 回归系数值(见表2),说明信息网络对制造业升级促进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同时,回归结果也展示了异质性特征,中部城市信息网络的调节效应更大,西部城市调节效应不显著。主要原因可能是西部城市信息网络与制造业发展不匹配出现角力情况,二者如果有效融合体现的是技术效率,反向是协调成本,对于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就会不显著,甚至出现负向作用。H的研究结论得到初步证实。表4 UMI1×INF 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的双向固定效应回归结果
采用分位数模型考察信息网络发展调节效应的整体趋势。表5 报告了的分位数模型检验结果。除了西部城市样本,其他3 组样本交互项UMI
1×INF
的回归系数,在各分位点整体上都达到了10%
以下正向显著性水平。交互项UMI
1×INF
的回归系数值明显高于单变量UMI
1 回归系数值(见表3),说明信息网络发展的调节效应整体显著。中部城市样本组UMI
1×INF
回归系数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其他样本组呈现逐渐变小趋势。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我国信息网络对于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目前主要体现在需求侧,依托网络消费拉动制造业升级。在中国制造业结构不完整的情况下,消费升级很容易拉动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随着产业结构日趋完善,拉动效应会弱化。第二,信息网络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同经济体和制造业自身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信息网络与制造业的融合可能积极促进经济体发展也可能相反。第三,信息网络调节作用的发挥开始是依托用户数量的扩张。当信息网络用户数量逐渐接近饱和,调节作用也会逐步弱化。所以,今后应当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手段提升信息网络的应用水平,加强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的融合,促进制造业升级,增强城市经济韧性。H的研究结论得到进一步证实。表5 UMI1×INF 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的分位数回归结果
(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检验
如果证实制造业升级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通过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就找到了一条集约化方式促进城市经济韧性发展的路径。借鉴温忠麟等的做法,以UMI
1×INF
作为制造业升级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的代理变量,TFP
作为中介变量,UER
作为被解释变量,实证检验结果见表6。变量TFP
和交互项UMI
1×INF
的回归系数都达到了1%
以下正向显著水平。Sobel 检验也达到了1%的正向显著水平。这说明中介效应存在,中介效应比例是22.5%。H的研究结论得到证实。表6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五、稳健性检验①
(一)工具变量法回归分析
参照已有研究选择变量UMI
1 的滞后一期变量LUMI
1 作为第一个工具变量。选择城市到天津、上海和广州三大港口的最近距离变量DIST
作为第二个工具变量。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性特征。因此,大港口对制造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地理特征变量具有严格外生性,满足排他性原则。4 组城市样本的IV-2SLS 工具变量法回归结果显示,工具变量DIST
和LUMI
1 通过了弱工具变量检验和过度识别检验,证明工具变量选取具有合理性。变量UMI
1 估计系数都达到了1%以下正向显著性水平,说明H基本结论具有稳健性。(二)重新划分样本组进行稳健性检验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 年)》的通知,划分资源型城市样本组和非资源型城市样本组。根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 版)》标准,划分有国家开发区城市样本组和无国家开发区城市样本组。对这4组样本,分别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模型进行调节效应和中介效用等检验。检验结果全部显著,支持H、H和H的研究假设,说明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升级促进了城市经济韧性,信息网络发展从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效应。制造业升级和信息网络融合发展,通过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以信息网络发展为抓手促进制造业升级,以二者的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是促进城市经济韧性的有效路径。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政府部门层面。政府要保持制造业发展的适度规模和稳定占比,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增幅与GDP 增加值增幅相当,制造业投资增幅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相当。对于信息网络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要有符合制造业核心能力特征的政策安排。首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技术在制造业升级中的推广和应用打好基础。其次,政府部门要强化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与监管方式的协同保障机制。统一建设标准,减少信息网络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技术摩擦。实现设备、产品、人等互联互通的多种异构网络的集中组网,建立统一架构体系。最后,政府要促进产学研合作,集多方之力攻克制造业升级和信息网络发展的难题。利用信息网络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强化要素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促进制造业升级和城市经济韧性发展。
第二,产业层面。以制造业和信息网络融合发展为主线,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交流平台、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整合资源,提升技术创新效率和资源交易效率,细化制造业分工。借助信息网络实现制造业的跨区域发展和集群发展。构建强有力的多元一体制造业供应链网络,促进制造业升级和城市经济韧性发展。
第三,企业层面。借助信息网络实现制造企业连接,强化数据要素与生产要素的流动与结合。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拉动业务体系变革,促进组织学习和管理能力提升。同时,逐步实现制造资源的数据化、制造流程的互联化和制造体系的智能化。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杠杆作用,实现制造业组织学习模式的转变,提升组织学习能力,实现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能力跨越,促进制造业升级,增强城市经济韧性。
注释:
①篇幅所限,稳健性检验的回归结果不再展示,留存备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