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记叙文场面延展中搭建精准支架的研究

2022-01-22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青少年体校李国芳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喜讯记叙文重点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青少年体校 李国芳

记叙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最多的练习性文体,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一篇记叙文写得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面描述是否成功。

一、场面延展的解读

何为记叙文的场面?林可夫认为,场面是指通过复呈式的描述,把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的生活场面转化成的书面语言。无论是一种事物、一个动作、一个过程,都观察得尽可能的细致。如一条宁静的小道、一个热情的拥抱、一弯浅浅的微笑,抓住其中具体可感的细节,都可以展现出生动形象、活泼流动的画面。这,即为场面的延展。

写好场面是写好记叙文的基础,而场面写得好不好,又取决于是否掌握了展开场面所需要的细节,是否成功地进行了场面延展。因此,我们必须把场面延展当作记叙文写作中一项最基本的训练,并把场面延展提到记叙文写作规律的高度上认识。

二、精准支架介入的必要审视

场面延展这一基本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精准有效的指导,离不开精准有效的支架练习。叶黎明教授认为,好的、适宜的习作支架应该以写作知识与技巧为内核,以精要、好懂、管用的形式呈现,而且要针对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写作任务,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84-185)

三、精准支架搭建的实践特征

1.具体下位。针对儿童言语表达中的困境,以适合儿童理解的方式呈现,读得懂,看得明。

2.操作性强。以方法策略的面目出现的,是随即可以转化的言语技能和技巧,让儿童触手可及。

3.精要管用。指向习作的难点和重点,切口细小,知识简化,对儿童写作针对性指导效果强。

四、场面延展中精准支架搭建策略

场面延展要尽量把可感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但是,场面所要求的“写具体生动”“有细节”“抓住特征”,对儿童来说难度系数也是很高的。如何搭建精要、好懂、管用的支架,本文从言语经验、言语模式、言语框架这三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组合分解——获取场面延展的言语经验

分解与组合体现出易到难,低到高,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渐进原则,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思考:场面表达的导向,场面的发起,场面主题的深入与转换,从哪几个角度入手,重点观察哪个细节,语言的总结与转换等要素。

1.组合

着力主角,慢速特写,是场面延展的秘要之一。那么,该怎么引导学生寻觅特写场面呢?用组合的方式将各部位集合起来,多角度展现。当然,不同素材,应该有不同侧重的场面,我们主要从以下角度去尝试。

(1)五官参与的组合。《辞海》中对“五官”的解释为:目耳口鼻心。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目睹其色、耳闻其声、口尝其味、鼻嗅其香、心体其感……才有对事物全面、细致、立体的了解。五官参与的同时还应各有侧重:打游戏与看漫画,侧重于视觉;闻花香与吃辣椒,侧重于嗅觉、味觉;打呼噜与逛菜场,侧重于听觉……

(2)身体部位的组合。描写动感十足的画面往往倾向于各个身体部位,将这些部位组合展现出全方位的立体感。如踢足球——倾向于身体的后倾,脚部的发力;写毛笔字——倾向于手部的挥洒、肩背的挺立;跳芭蕾舞——侧重于头的傲立、手腿的舒展。

(3)聚五官、身体、心理的组合。更多的场景中,人物大都以“五官参与+身体动作+作者感受”组合的形式出现在文章里。例如:“同桌猫着腰,沿着墙根,蹑手蹑脚地向我靠拢。一步,两步……他两眼贼似的左右张望,一只手捂着嘴巴,似乎担心自己不经意间会笑出声来。突然,他身子一纵,对着我的耳朵‘啊——’,我被吓得身子一抖,却也只能无奈望着他的背影咬牙切齿。”抓住五官、身体、感受,多角度组合展现出一个调皮好动的同桌形象。

各种组合训练需要趣味性的持续行进:捕捉表情五虎将,观动感小视频,看片段巧表演……观察,思考,演说,用心融合。

2.分解

描写,第一是把瞬间发生的事展开来;第二是把综合的事情分解开来。学生写不具体、写不生动是他们不会“分解”。换句话说,学会分解,才是学习描写的根本。

(1)部件的分解。学生对静态的人和物,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能用描写的方法来写。围绕一定分类标准,确定分解部件。广玉兰既可以从色彩、质感、香味来分解;也可以从花开的各种姿态来分解。小猫睡觉既可以从形态、声音、呼吸来分解,也可以从睡姿的不同来分解。

(2)时间承续性的分解。对动态的人和事,学生缺乏整体把握的能力,往往会笼统含糊地概述过程。我们必须用明白简单的语言分解概念和步骤。例如赏雪花,不妨通过不同时间、观察角度的不同来分解展现。第一次大致观察“还没来得及细看,它便消失了踪影,只在我的掌心留下了一滴晶莹的水珠”;第二次仔细观察“我用衣袖去接,雪花一片片轻盈落下,转眼间已是薄薄一层。我凑近一瞧,只见雪花从中心点发散开来形成六条主脉,每个主脉上又伸出无数小枝丫。”步骤分解中展现对雪花的完整认识。

(3)精细动作的分解。再繁杂、再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完成的,面对这些“一闪而过”,我们应该教会儿童“慢镜头”捕捉,把大动作分解成小动作,再用准确的动词描绘出来。创设情境演一演,做一做,会很有效。笔者曾经用此法教四年级学生写投篮,从最初的3个词拓展到“踮、跃、提、弯、抬、腾、闪、飞”等二十多个词,丰富而灵动。

我们平时可以组织分解PK大赛,每小组上台抽取纸条,根据抽到的画面题目,在10分钟内构思出如何分解。画面主题可以有:小院、踢足球、拔河、秋菊、精彩课间等,多角度,多标准的分解尝试能快速提升学生作文分解能力。

(二)模仿拆分中摸索场面延展的言语模式

中小学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是语言框架的建立和语言模板的获取。从例文入手,关注构段规则,加强模仿指导,是掌握场面延展的重中之重。这种操作模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1.拆分法

哪些才是我们模仿教学中拆分的点呢?

第一,拆出有用的段,单独罗列,指向鲜明。在文章作为例文之前,教师还可以如剪枝般“有意”修整,使“典型段”真正成为场面延展教学的“用件”。

第二,拆出有用的法,作为场面延展示范的片段。教师需要指引孩子关注,片段到底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写成。《推敲》一课中抓住了贾岛的心理动作及众人的反应来描写贾岛入神的画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拆分出本段的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帮助孩子建构起不同角度写特点的语言模板。

2.分析法

例文去分析化,往往是矫枉过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则为低效阅读。归纳、整理、组合、编码,例文中的写作信息快速纳入学生知识体系,搭建出四通八达的“高速链”。如铁凝《盼》一文中所描写的“急切渴望穿雨衣”的场面,经过拆解、分析,学生发现例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表达:天怎样变,内心怎么变,行为怎么变。这样的分析其实是对写作进行“所见”“所思”“所为”的三维定位,使课堂中虚拟的感知转化为真实的触摸。

例文中的典型段是语言现象的大展台,是语法的活标本,是场面延展的操练场。扎实进行“典型段”的建模训练,才能提高场面延展的建模能力。

(三)取舍权衡中建构场面延展的言语框架

场面延展是一种综合性的高级思维活动,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建立对材料的考衡:场面描写的中心是什么?哪个材料需要展开为场面来写?哪个材料不值得详写?哪个材料根本无须提及?……这种对于材料价值的准确判断,便是一种极为敏捷的建构能力。

1.匹配:不同重点不同展开

明确重点,是场面描述中首要的、最关键的。要较好地描述一个场面,必须带领学生紧紧把握文章的意图和目的,只有明确:通过这个场面意图表现什么,才能抓住与这个场面相匹配的重点展开。

秋收时的一个中午,阳光灿烂,炊烟四起,饭香扑鼻,该吃午饭了,可阿恒去哪里了?奶奶“命令”我去找阿恒,我在村子里找呀找,东头,没有;西头,也没有。“哈哈哈……”,村后地头隐隐约约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其中有阿恒的声音,我撒腿跑向地头,只见阿恒和五六个小伙伴儿正弯腰拾着豆角。阿恒还是个带头的呢!他嘴里哼着歌走在最前面,脸蛋晒得黑红黑红,袖子撸到手臂上,裤脚卷到大腿。

这个场面的重点部分是“找阿恒”,所以在场面的展开中,主要就是一个“找”字。抓住了“找”字,就抓住了展开这个场面延展的根本。

若将场面的重点分别换成“接受奶奶命令”和“拾豆角”,该如何展开呢?我带着孩子们做起了“换重点,变‘展开’”的趣味练习,学生的组材应变能力一见分晓。

这样列提纲式的匹配练习,简易高效。渐渐地,学生就能根据不同重点,准确匹配展开场景的细节:场面的重点是什么,应该展开写什么,不必展开写什么。

2.对比:同一描写不同价值

对比阅读以下两个片段,启发学生思考:这两个场面,都是写人,为什么《外卖小哥》中进行了肖像描写,而《大喜讯》中却没有肖像描写?

《外卖小哥》场面:“哗啦啦——”雨越下越大,像是从天上倒下来似的。我正担心不知啥时才能收到外卖,门铃就响了。打开门,只见外卖小哥站在门口。他的蓝色制服已经湿透了,深灰色的雨鞋上沾满了泥巴,头盔被大雨淋湿了,头盔下头发凌乱,满脸雨水。他周身唯一干净的地方,就只有递外卖的那一双手和我们订的食物了。

《大喜讯》场面:“笃笃笃……”,一阵急促的叩门声把我吵醒了。“这么晚急着回来干吗?”“这不偷空么,有大喜讯!”“啥大喜讯?”“闺女怀上……”借着灯光,我看清了白头发、红棉袄,哦,原来是在姑姑家的奶奶回来了。“怀上好,怀上好……”爷爷与奶奶亲密地交谈着,不时发出的爽朗笑声传递着满满的幸福。

学生对比两则材料,不难发现:《大喜讯》的重点是报告好消息,主要笔墨是突出这个大喜讯来得的突然和听到后的兴奋,对于报告喜讯的奶奶的外貌,只用“白头发、红棉袄”一笔带过,奶奶长得啥样无关紧要。而《外卖小哥》这个场面的重点是大雨中送外卖。因为重点的不同,《大喜讯》中无关紧要的肖像描写,在《外卖小哥》中便成了很重要的内容。可见强调的东西不同,描写价值也就不同。

平时我们组织学生加强系列的阅读训练,进行环境、对话、动作、内心活动描写的价值比力。通过对比练习,孩子们动笔前就会对所要描述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估计:环境需不需要写,人物外貌需不需要写,人物的行为动作、对话、内心活动需不需要写;若要写,又应延展到什么程度;必须根据所确定的内容重点做出灵活的判断。

3.串联:一条线路,有序组合

场面组织方式基本有三种:方位变化、时间推移、内心波动。只有在确定了组织方式以后,才可以把一个场面中所涉及的各个部分:展开的和不展开的,统统根据所确定的组织方式逐一考察,确定它们在描述过程中所处的具体位置。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我们带领学生分析理解,还原作者延展场面的方式与历程。

作者在确定了场面的组织方式后,有序串联出展开和未展开的各部分,完整再现出鲁迅对车夫的关爱。

场面延展中是先写人物的活动,再写景物;或是先写环境,再写人物对话,最后以抒情结束;或是景物穿插于人物活动中。如果是集体活动的场面,是先写一个人物,再写另一个人物,或是先进行总体描述,再写具体人物……所有的材料都必须根据确定的组织方式逐一考察,再做判断。

场面延展训练就是一种扎扎实实的日常练笔,有时不必过于强调篇章结构的完整性,通过搭建精准支架练习,让学生先学会写好一个场面,打好基础,再去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场面,这样再写整篇的记叙文,就水到渠成了。

天净沙·夏

白 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猜你喜欢

喜讯记叙文重点
喜讯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重点推荐
喜讯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