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一体化的高中体能模块教学评价
2022-01-22张琨
文 / 张琨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理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全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这是因为该种教学理念有很多的优势。在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能强调培育学生本位能力的凸显,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以及运动技能,另外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关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该种教学理念的融入,有利于体能模块教学手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因此探讨“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的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评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除了体现出对于学生能力增长的充分关注之外,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中体能模块教学策略的价值。
1 “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高中体育教学增设体能模块的必要性评价
1.1 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而言,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只会持续增加,但是根据近几年的高中学生的体质统计结果显示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现象,这引起了管理层以及学校的重视,基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针对学生健康水平进行提升的教育要求,健康第一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之下,应用体能模块能够更好地完成现阶段对于高中级学科的教学要求,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并且从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而言,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于各种运动技能的掌握,对于学生的体能要求相对不足,因此引入体能模块教学模式,就能够更好的解决当前的体育教学缺陷,注重对于学生体能的提升,这也十分符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因此体能模块必然将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大放异彩。
1.2 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强壮的身体素质是支撑学生高效进行学习,以及维护其日常生活质量的基础所在。由此可见,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提升是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关键。由于体质是人体的质量,而体能则属于体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提高学生体能的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这一点就成为将体能模块应用于高中体育课程的必要原因。除了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之外,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应有的研究结果,指出参与适当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身心的放松以及压力的释放,由此可见,良好的体育教学以及体能模块的应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符合新课标的改革方向
自2017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新之后,就要求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身体进行锻炼,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当围绕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展开,致力于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提升,追求学生更高水准的身心健康,要求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适宜的方法和技巧,从事体能练习或者运动技能增长,都是江苏学习的各种知识技能以及方法应用于普通的体育活动中,最终实现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显著提升。并且严格要求高中学生的体育学科必须修满所有学分才能够毕业,而其中就包含体能模块,由此可见,体能模块已经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必修内容,这也要求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重视体能模块的教学质量。
2 “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高中体能模块教学要点评价
2.1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建构体育与健康学科体能模块知识体系
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对于新鲜知识的强烈求知欲,因此在开展体能模块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所设计的体能模块知识体系与学生实际情况之间的匹配。在确保学生掌握体能相关知识的情况下,避免学生盲目完成学习任务,借助理论知识的支撑,更加高效地完成体能的提升。并且要结合“学、练、赛”一体化的视角,来有效推动体能模块的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首先是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动作,然后通过不断练习的方式巩固固定的动作,最好是通过比赛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实现运动育人的效果,我校曾多次举办过各类的体育赛事,制定详细的评价模式,有效了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热情,促进了高中体能模块教学的发展。
2.2 从现实性体育课堂出发,建构学练主线
由于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身体练习为主,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身体知”,因此应当以此为主线构建“学、练、赛”的主要内容,围绕该主线不断丰富具有针对性的练习体验,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身体知”的建立。例如在针对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进行锻炼的课程中,其出现时针对学生的反应速度以及会议速度进行练习,在确定该主线内容的基础之上,选择折返跑加翻碟子的练习方法,要求学生在一次折返跑过程中翻一个碟子到4个碟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同时运用逻辑性的教学设计,不断增长学生的体能。
2.3 从教学质量出发进行评估反馈
高中阶段关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其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同时,新课标也针对学业质量水平,通过不同的指标进行划分,以形成对于学习结果的有效描述。“学、练、赛”视角下的体能模块的教学展开,在实施评价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的体能数据之外,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表现出的体能认知,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方面。例如,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外时间自觉进行体能练习,以及每周进行课外练习的频率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以实现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量化转变。
3 “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的高中体能模块教学实施策略
3.1 认清“学、练、赛”关系,构建学练模式
首先应当基于一体化视角,准确把握“学、练、赛”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结合具体的体能模块课堂展开实例研讨,目的在于明确“学、练、赛”对应的内容。这是因为“学、练、赛”在体育课堂上属于存在并且联系的整体,无论学生在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或者是在进行学练过程中表现出递进的关系属性。这种教学模式也深得广大体育教师的认可,认为训练赛一体化教学机制能够大幅度提高体能模块的教学效果。其中学的主要内容是师生基于共同学习机制,完成体育内容技巧得学习,从而表现出正确的体育学习行为,而练则是指相应的操作方法,具体针对单个运动技能进行稳定训练,最后是赛,针对体育知识基础进行巩固。在明确“学、练、赛”各自对应的内容的基础之上,组织进行体能模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掌握的体育知识以及技能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切实获得体能的增长,同时也成为针对体能模块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的重要基础。
3.2 把握评价要点,寻觅评价方法
“学、练、赛”一体化合体的模块课程的融合目标在于针对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进行提升,并且由于“学、练、赛”属于三个不同的阶段,因此对应阶段的评价关键点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始终需要遵循对于学生技能运用能力的关注。因此有关“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的各种体育体能模块教学知识评价过程中,必须理清评价的对象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在实施评价过程中拥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充分围绕学生应用能力的核心展开。除此之外,还需要保证评价过程具备可视化数据,同时运用深层化的评价原则,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关注以下要点。
(1)清晰化评价,突出实操性
首先需要明确题的模块教学,对于学生应当达到的学习水准的具体要求,并使其成为教育评价的标准,用于检验学生在经过体能模块课程教学之后的收获,这是保证教学评价具有可操作性以及可观察性的关键,从而更加详细地了解学生在“学、练、赛”内容中的收获成果。在该过程中关于学生体育技能以及体育技术评价方法的合理选择十分重要。
(2)“学、练、赛”标准公式化,极具指导性
基于评价要点,明确评价标准。在制定评价标准时,要根据评价要点,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结合上述提到的评价要点,将“学、练、赛”评价标准归纳成具体公式,即“方法+条件+任务=学联赛评价标准”,应用这一方法正确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课中练习行为及课后参赛行为等。
(3)评价方法多元化,具有全面性
在进行体能模块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千差万别,因此对应的评价方法也需要体现出差异性。另外一方面受到学生运动能力以及天赋差异的影响,最终学生在进行体能模块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必须保证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出评价的全面性。例如关于过程性评价以及发展性评价,都需要充分遵循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接受能力,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练、赛”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技术特征,目的在于调整对融资选择的定量评价以及定性评价的可行性,从而出现对于学生“学、练、赛”状态以及效果的综合衡量。例如在针对学生的体能以及动作进行评价过程中,通常采用量化方法,而关于学生的动作以及技术特征一般采用定性评价方法。
(4)畅谈评价激励及导向功能,令课堂充满活力
这里主要通过举例说明,以“篮球体前换手运球方法”教学为例,教师在游戏或比赛在环节安排“三对三”比赛,希望在比赛中指导学生主动应用体前换手运球,达到良好的运球效果,并强化其运球技能。在比赛前期,教师指导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应用体前换手运球这一技术,并要在比赛队员中评选出一名最佳进攻球员和最佳防守球员。通过比赛训练形式,可全面激发学生学练热情,刺激其应用体前换手运球技术的欲望。教师在设立最佳防守球员等奖励时,主要是以能力发展为导向展开评价的,这并非是单纯的激励性评价,而是指向能力性评价,具有超强的激励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体能模块教学是很多高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学、练、赛”下的体能模块教学模式广受了当代体育教学欢迎,在“学、练、赛”模式下体能模块教学讲究“精讲多练”的原则,老师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然而,由于体育技能学习过程相对困难,所以在评价时要展开全面评价,这样才能客观评价学生体育技能,助力学生塑造优良体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