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针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气血亏虚型前庭性眩晕的效果评价
2022-01-22陈雅芳俞香玲庄智芳葛燕萍
陈雅芳,俞香玲,庄智芳,葛燕萍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900)
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主要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引起运动幻觉或错觉,是平衡障碍在患者大脑皮层内产生的主观反应[1]。据统计,眩晕症患者占内科门诊就诊人数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人数的15%[2]。眩晕症又以前庭性眩晕最为常见[3]。患者常表现为视物旋转、自身旋转、漂浮感等,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多汗、血压波动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眩晕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治疗主要以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及钙通道阻滞剂等为主[4]。西医药物治疗虽起效快,但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且疾病易复发。中医学理论则将前庭性眩晕纳入“眩晕”范畴,以气血亏虚型眩晕为主要证型之一[5],其治则以补益气血、通经活络为法[6]。耳穴埋针能通过刺激耳穴,达到疏通经脉气血、调理脏腑阴阳的功效,在改善眩晕症状方面有独特优势[7]。中药穴位敷贴则可通过药物与穴位的双重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相关中医技术操作简单且无毒副作用。本研究将耳穴埋针联合穴位敷贴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于气血亏虚型前庭性眩晕患者,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我院耳鼻咽喉科的气血亏虚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气血亏虚型前庭性眩晕的诊断标准[8],且年龄在40~70岁;②穴位处皮肤完好,无畸形、无破损、无胶布过敏史等;③近2周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或心理疾病者;②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近期有妊娠意向的妇女;③晕针及对相关中药成分过敏者;④近3个月内参加过任何药物或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的临床试验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批件号:202001)。研究共纳入患者80例。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0±8.3)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0±10.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5,0.539)。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遵医嘱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血塞通(冻干)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片(弥可保)5 mg口服,3次/d。同时,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用药护理、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接受为期2周的耳穴埋针联合穴位敷贴干预,具体做法如下。①耳穴埋针:取耳部对应的肾上腺、额及内耳穴位;隔日更换1次,每天按摩3~5次,每次1~2 min。②穴位敷贴:药物采用医院经验方,取穴肾俞、气海、足三里;每日更换1次。贴敷时,嘱患者取坐位,暴露所选穴位,常规消毒后取帖敷剂敷于穴位上,6~8 h后取下。③注意事项:治疗后患者如出现局部发红、发热等过敏现象,或剧烈瘙痒、水泡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遵医嘱予以相应处理。告知患者敷贴治疗后皮肤可能会暂时出现色素沉着,但一般5~7 d即会消退,不会留有疤痕。若出现大水泡,需先用消毒毫针将泡壁刺破,放出泡内液体,再涂龙胆紫药水,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摩擦,防止感染。
1.2.2 资料收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责任护士在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前、治疗2周后,以及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时了解其眩晕、恶心呕吐、听力下降、耳鸣、眼震等症状改善情况,并填写“眩晕病例报告表”,准确记录治疗后有无复发及复发次数、治疗效果等。
1.2.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2.3.1 治疗有效率患者出院时,依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评价其眩晕治疗效果。治愈:眩晕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头部有昏沉感,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旋转、晃动感。有效:头昏或眩晕症状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或活动及头部转动时感到轻微眩晕。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人数×100%。
1.2.3.2 听阈值以纯音测听结果为准,可配合耳声发射及声导抗检查。按照患耳对0.25~4 kHz各频率测音听阈值的提高成功度判断治疗效果。痊愈:听力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显效:听力提高15 dB以上;有效:听力提高10~15 dB;无效:听力改善不足10dB。
1.2.3.3 眩晕发作情况于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时了解患者的眩晕发作情况并记录。
1.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眩晕治疗效果比较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详见表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眩晕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听阈值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听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后,两组患者听阈值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听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听阈值比较 (dB,±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听阈值比较 (dB,±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 40干预前41.74±7.89 40.89±8.94 0.451 0.653干预后23.03±6.96 32.96±7.56 6.112<0.001
2.3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眩晕发作情况比较随访3个月时,两组患者眩晕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未再次发生眩晕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眩晕发作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中医治疗前庭性眩晕的优势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前庭性眩晕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有低龄化趋势。国外有调查显示,约34%的前庭性眩晕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且女性多于男性[10-11]。针对前庭性眩晕的常规西医治疗虽然见效快,但长期用药可能对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一定损害,严重者可出现粒细胞减少、精神症状如谵妄、惊厥等[12-14],易导致病情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中医对于眩晕的研究历史悠久,最早记载见于《内经》。书中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做了较多论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血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以虚、风、痰、火为主要病机[15]。中医在治疗前庭性眩晕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尤其在远期疗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且耳穴埋针及穴位敷贴等中医外治方法具有取材方便、简单易行、价格低廉、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小等优势。
3.2 耳穴埋针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气血亏虚型前庭性眩晕的机制①耳穴埋针可通过针刺耳部穴位促进经络气血运行。耳与经络、脏腑关系密切。《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人体耳部血管、淋巴、神经分布丰富,且与大脑皮质及各脏腑功能联系密切,一旦人体组织、器官或脏腑出现异常,相关病理便可经由体液、经络或神经反应于相应的耳部穴位[16]。耳穴埋针是穴位埋针的一种,属于皮内针,通过对腧穴和络脉产生持续而稳定的针刺刺激,从而促进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调整经络脏腑功能,激发人体正气,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7]。气血亏虚型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少华或萎黄,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针对气血亏虚型前庭性眩晕患者,耳穴埋针选取的主要耳部穴位有:肾上腺、额、内耳。相关穴位具有行气养血、镇静安神、益气助正、疏风通络、通利耳窍之功效。针刺耳部附近的穴位,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舒张耳部血管,促进耳部血液循环,可对患者目眩、呕吐症状起到改善作用[18]。②穴位敷贴可发挥药物渗透和穴位刺激的双重作用。穴位敷贴是将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上,由表入里,可充分发挥局部药物浓度优势,也可通过经络运行使药物直达病处,进而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19]。本研究采用的经验方药丸中包含半夏、茯苓、干姜、熟地黄,取穴足三里、肾俞及气海。相关中药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足三里配肾俞、气海则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精补髓、聪耳明目、温阳益气、强壮体质之功效;均有助于改善患者眩晕、恶心、呕吐、耳聋等症状。气血亏虚型前庭性眩晕病位于脑窍,其病变与肝、脾、肾相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发为眩晕[20]。耳穴埋针和中药敷贴均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等理论为指导进行穴位刺激,通过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治疗疾病。
3.3 耳穴埋针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气血亏虚型前庭性眩晕的效果
3.3.1 有助于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及听力的恢复单独使用穴位敷贴或耳穴贴压治疗眩晕已有实证报道[21-24],且表明相关治疗对舒张耳部血管、促进耳部血液循环及疏通经络均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根据气血亏虚型患者的主症,选取具有行气养血、益气助正、疏风通络功效的耳穴及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表1及表2显示,经过1个疗程的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眩晕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听阈值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耳穴埋针联合穴位敷贴可通过对穴位的持续刺激及中药的直接作用,由表入里,可充分发挥局部药物浓度的优势,并通过经络运行,使之直达病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改善患者听力、调整机体功能等有积极作用。
3.3.2 有助于减少眩晕复发田小刚等[17]研究报道显示,对皮肤和络脉产生持续而稳定的针刺刺激,可促进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起到调整经络脏腑功能、激发人体正气、防治疾病的目的。表3可见,干预后随访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眩晕复发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眩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耳穴埋针联合穴位敷贴能有效改善气血亏虚型眩晕患者的眩晕发作频率,有助于提高远期治疗效果。耳穴埋针联合穴位敷贴的使用,通过改善内耳微循环,起到补气、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作用,进而达到全身调理、促进康复、减少复发的效果。
4 小结
目前,前庭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患者病情易迁延反复,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采用耳穴埋针联合穴位敷贴的中医外治方法可有效提升气血亏虚型前庭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听力、减少眩晕复发,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且相关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具有应用简便、创伤小、安全性系数高、患者易接受等特点,与常规药物治疗结合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由于样本量偏小,后期有待开展大样本更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