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就医烦心事再少一点
2022-01-21曹萌
曹萌
回首过去一年,作为民生之需的医疗,无论是国家医保药品谈判的一次次“灵魂砍价”还是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减轻流动人口的生活负担,每一项举措都让人动容,更彰显了政府兜底民生的决心。
医保药品没有“套路”
从2017年以来,国家医疗保障局每年会组织开展医保药品谈判。虽说是谈判,但更像是博弈, 是用市场换价格的博弈,也是医保与药企之间互拼底线的博弈。
在这一次次充满“硝烟”的谈判里,时常会出现触动心灵的“灵魂砍价”。2021 年国家医保药品谈判现场,对于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药物谈判,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句句入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砍价让药企代表行将落泪。
“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不希望套路”,“希望企业拿出最大的诚意,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这个价格很困难,希望企业再努努力”……经过8轮报价,一瓶53680元的药品降至33000元,降幅近 40%。
一瓶药便宜了两万多元,实实在在地减轻了患者的医药负担,而且药品纳入医保后,会让更多家庭看得起病,重新燃家的希望。
然而,讓上述“救命药”从“天价”降至“平民价”的谈判仅是国家医保局惠民服务的冰山一角。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117种药品纳入医保谈判范围,谈判成功94种,入选成功率达80.34%,创出了谈判成功率的新高。其中,医保目录外85个独家药品谈成67个,平均降价61.71%。
国家医保局表示,从患者负担情况来看,与原市场价格相比,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预计在2022年累计为患者减负300亿元以上。
此外,“灵魂砍价”不仅聚焦在价格上,还在向药品可获得性的方向拓展。2021年5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通过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谈判药品供应保障范围,增加药品供应渠道和患者用药选择。这是我国为推动谈判药品落地的又一新政。
异地结算减少漂泊烦恼
临近春节,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即将重现。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3.75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约1.25亿,省内流动人口约2.51亿。
然而,这些流动人口中,既有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也有帮忙照顾孙辈的老人,漂泊本已让他们缺少归属感,而看病难、报销更难的就医痛点,给他们增添了许多烦恼。
为了减轻这种烦恼,国家相关部门在2021年发布了多项政策。如国家医保局、财政部提出了扩大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覆盖范围、推进定点医药机构联网、优化异地就医备案线上服务、加强异地就医费用跨省直接结算预付金和清算资金管理等要求。而在加快推进普通门诊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
“现在真是方便太多了,每次看病也就花几十元。”随孩子在北京生活的李淑珍(化名)老人对《法人》记者表示,以前去医院看病,要先自行垫付医药费,攒到一定金额后,再拿着票据回沈阳老家报销,无形中给在外打拼的人增添了不少生活负担。现在可以直接用社保卡现场结算,不仅高效快捷,自己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些。
北京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9月底,北京市已有141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其中242家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异地结算业务。京津冀三地累计开通3159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门诊直接结算,三地居民实现自由流动就医报销。
异地就医备案线上可办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在此前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2021年初,在全面打通京津冀、长三角、西南5省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试点基础上,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新增了山西等15个省作为国家门诊试点省份,进而实现了全面推开。目前,中国91.7%的县都有一家以上的联网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累计结算突破了1000万人次。在门诊慢特病方面,2021年9月,全国范围内启动了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以及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已达5.29万家,基本覆盖了所有一至三级定点医院。
不仅如此,进入2022年,除了过去的异地就医备案政策继续执行外,在办事流程和办理方式出现一些新变化,包括异地就医备案可以线上办理,特殊门诊费用报销实现异地直接结算,普通门诊费用实现异地划卡使用和结算等。
在过去的一年里,除了有更多的药品进入了医保目录,异地就医直可接结算外,国家药品带量采购也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国务院更印发了《“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一系列的政策与改革只为人们能有更好的医疗环境,让就医的烦心事少一点,再少一点。
(责编白馗美编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