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用书香点亮一座城
2022-01-21张吉响
张吉响
1989年,凭借2000元的本金,我租赁了一爿橱窗,在河北省辛集市创办了一个小小书屋。橱窗局促、逼仄、昏暗,容纳不下一张桌子。当时,整个书屋简陋、黯淡、凄冷,几分悲凉又几分沮丧, 一副窘态,难以名状,实在令人唏嘘,哪有一点儿书店的样子呢?但这就是我当年创业的最初模样。
风风雨雨中,这家农村民营书店走过了33年。如今在寸土寸金的闹市中心,发展成为一家800平方米的书店,成为小城的一处风景和当地有规模、有品位、有影响的一方文化园地。回望这些年的曲折道路,我感悟颇深。
懂书识书适销对路
书店属于服务行业,所有工作都归结于“服务”二字。一个服务单位首要的,是熟悉自己的业务,掌握商品的运营规律。知书和识书,是书店图书销售的基本功。卖什么书和不卖什么书,是一种文化选择。
有品味的书店应立足于精神文化咼度上,作为一家小型农村民营书店,经营的关键在于图书品种和图书个性特色,这都是书店赖以生存的基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版大国,每年出版图书540多万种,平均每天有千种图书涌向书店,但也往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粗制滥造,缺少个性。因此,书店必须重视图书质量,研究书、分析书。
选什么书,没有绝对标准,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图书品种雷同和不合格图书滥竽充数, 都可能导致书店无法生存。如何从千千万万的品种里,选择出适销对路、应时应季、读者真正需要的图书,需要有独特的眼力、经验和积累。
掌握大量全面及时信息,是选择图书的前提。同时,要把握读者需求和倾向、预测流行趋势、取舍品种范围以及忖度难易水平和掌握数量多少。这些都不容丝毫懈怠,要去伪存真、由此及彼地比较、甄别、过滤,从而筛选出畅销书、常用书、特色书、有效书。
全品种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以我管理书店的经验来看,图书品类尽可能涵盖当地方方面面,不缺门、不少类、品种广、版本多。既要有大部头传承文化精髓的传世之作,又要包含单事单项、一看就懂的通俗小册子。同时,尽力细化门别、分类清晰、做足品种。尤其注意销售的细枝末节一将那些旮旯、边角里容易被人忽视的尾货产品,充分挖掘其应有价值,拉长销售时间,提升扩展领域,延伸销售链条,拓宽销售空间。
当前,出版行业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几百家出版社,由于无序出版,不少出版单位为了减肿涨、降库存,会不时降价处理一些过时的积压书。然而,积压书中不乏新书、畅销书和特色书,从中可以精心挑选出一些适合当地的图书进行二次销售。总之,经营者要对图书内容深入了解,善待读者,深耕读者群。
当前,读者购书渠道很多,尤其是网购的兴起。书店经营应当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满足读者的多层次需求,拥抱互联网,补充新业务, 扩展新业务,而不能排斥互联网,摈弃互联网。
“新书特价,旧书特色。”我认为,这是经营很重要的方面。
研究市场研究读者
我经营的书店生于乡野,长于民间,凭一己之力“野蛮生长”,自有民营书店的格调。它不同于国有书店,有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和条件。网络时代下,农村民营书店如何生存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其实,农村图书市场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农民购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大都缺乏刚性需求,具有一定弹性。一般来说,他们的经济条件差一些,文化水平低一些,消费能力弱一些。因此,不能把农民简单地混同为一般读者,城市里的经营模式、销售方法、读者需求也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农村。
今天的农村,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农民的文化程度、环境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家庭状况、习惯偏好、生活形态等千差万别。农村地区购书特点具有廉价性、实用性、多元性,农民更喜欢经济实惠、物美价廉的东西。
资料显示,占全国人口3/4的农村,每年消费的图书仅为全国的1/4。“农民买书难”已被讨论了多年,难在哪里?难在农民难以买到真正需要的实用书。因此,他们更加需要一些通俗易懂、简明实用、能立竿见影解决问题的图书,如图谱、图解、图说、图示、问答、工作曰历等“轻、薄、短、小”低价位的册子。辛集是冀中平原上的农业大市, 62万人口,苹果、梨是当地林果业当家品种,相关图书品种很受欢迎。
此外,富裕起来的农民,如专业户、示范户、带头人、行业先锋等,需要紧跟当代科技的最新动态,他们的购书意向求全求新,需要提供一些有深度、有水平和特色的专业图书。
农村书店如何为“三农”服务,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农村广大,每个地区、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点。书店应当善于发现, 充分利用。书店做出了特色,也就有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
辛集市是闻名全国的皮革皮衣之都,图书品种的选择自然离不开皮革产业领域。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皮革相关的图书属于小品种,许多出版社卖不掉,但压货赔钱又不肯出、不愿出,导致皮革商户有需要却买不到。即使是中国最大的书店一一北京图书大厦,皮革图书经常上架的也仅有五六种,还经常断档缺货。为此,皮革业相关书刊,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的书店常备一类推板打板图书,涉及到中国纺织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等。而销售最好的当属上海文化出版社的《高级服装领/袖打版技术全编》。这些书刊,从皮革的生产、加工到皮革服装销售各个环节,选料、染整、剪裁、设计、推板、整形、熨烫、修补、销售、服务都能找到各种不同环节、不同版本的图书。
堅守沉淀求真务实
许多民营书店经过风浪之后,顽强地挺了过来。我刚创办书店时,很难赚钱,曾因一次进货失误, 几乎赔进了老本。
经营图书是技术活,需要感悟和升华。大书店有大书店的难处,小书店有小书店的特点,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同时,经营书店是一种长线产品,又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绣花事业,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执着、坚守、沉淀。图书销售自有其规律性、周期性,冗长琐碎, 有淡季也有旺季。
书店经营表面看来是销售图书商品,其实是经营文化、知识和思想。把握运作掌控,远比物质产品困难得多、复杂得多。读者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口味、角度、水平都会有所变化。
图书是一种小商品,具有体量小、价值低的特点,产品充足,可多可少。但图书又不同于一般的小商品,流通慢、占款多,是一种独特性很强的精神、信息产品。销售一般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需要专门人员、渠道服务于读者,经营者还要有一定的鉴赏力。图书品种的难易、深浅、厚薄等诸多因素,都关系着书店的生存,都要有一个去伪存真、去弱求强的过程,需要经营者不断地加以比较、选择、存留。一家书店的成败,常常是读者选择到适销对路的图书,而不是图书选择读者。
小事成就大事,书店的服务水准,是在一件件小事上展现的。做任何事情,细节常常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海尔集团前总裁张瑞敏有句话说得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书店工作千头万绪,图书品种浩如烟海,唯有高度重视毫末之处,做好平凡而简单的细微工作,才可能从根本上提升读者的满意度,提升书店的服务效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图书陈列是经营的基本功,陈列是否合理得当,反映着店容店貌,能否方便读者选书看书,是不可轻视的。图书陈列具有一定的门道,如何恰当分类,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好的分类,读者喜欢,找书简捷方便,手到擒来,图书动销快;反之,则是一锅粥,读者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深耕细作不断打磨
经营图书,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办好一家书店非常不易。如今,图书市场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阶段,如果没有雄厚实力和风险承受力,又缺乏新颖独到的商业模式,失败不言而喻。经营图书也绝不是“找几间房子,购置几个书架,摆上几本图书,读者就会进进出出,生意一派兴隆”那么简单的事情。
读者到一家书店买书,通常基于三个理由:一是距离近、二是品种全、三是价格便宜。实体书店想要生存,必须在“近”“全”“廉”的同时,寻求更多路径,引导读者走进书店。当今,图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除价格因素外,竞争的焦点还有“谁为读者服务更周全、更有价值、谁更了解读者需要”等方面。
从长远看,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物质收入提升越来越高,人们讲究时间第一、便利第一,商品的即时性凸显,实体书店应以便民、便利的体验为原则。文化消费不能以单纯的价值来衡量,价格因素固然在一定方面影响着消费行为,但绝不是全部。一个书店办得是否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讲,在于对读者需求的了解深度,了解的越深入、越透彻,进书选货就会越精细、越对路。读者对书店越信任、越有感情,书店的生意就会越兴隆。因此,经营者只有目标清楚、定位准确,有的放矢,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读者所希望的图书。当读者购书越来越理性、成熟的时候,一家有作为的书店一定要做读者的“知心朋友”。
文化传播是书店的使命之一,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今的书店经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赔本赚吆喝”。卖书的低利润收入,远远难以抵挡其他商品的高额回报。但我认为,读书对农民来说太重要了,是改变农民命运的最佳途径。“城市里多一家书店,就会少一所监狱。”一个人只有读书,才能在生命旅途中找到唯一前进的航标。我坚信,让农民多读书、读好书,应该是一家有作为的书店责无旁贷的追求和担当61
(作者系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经理)
(责编王茜美编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