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前棘骨折的高分辨率CT 表现

2022-01-21毕俊英刘良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分辨率分型解剖学

孟 俊,毕俊英,刘良进

(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 武汉 430033)

鼻前棘是位于梨状孔下缘正中、向前方突出的尖形小骨棘(归于上颌骨),在上颌骨上方,形态较小[1]。国内外有关鼻前棘骨折的文献报道较少,可能是因其引起的人体损伤效应较轻易被忽视[2]。回顾性分析2019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我院收治的258 例外伤后行颌面部高分辨率CT 扫描患者,共检出鼻前棘骨折40 例,分析鼻前棘骨折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鼻前棘解剖结构的认识及该部位骨折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8 例中,男183 例,女75 例;年龄2~93 岁,平均(41±13)岁。其中143 例为击打外伤,70 例为车祸伤,35 例为高处坠落伤,10 例为不明原因的外伤。临床表现为鼻部皮肤青紫、轻压痛,鼻背部不同程度偏移、凹陷,鼻腔可见血痂。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s 64 排螺旋CT 或GE Revolution 256 排螺旋CT 扫描仪。患者取平卧位,扫描范围从眼眶至下颌骨水平。扫描参数:120 kV,244 mAs,层厚2.5 mm,重建层厚0.67 mm。原始数据传送至后处理工作站行三维MPR和VR 处理。

1.3 图像分析 由2 位工作10 年以上的放射科医师分别阅片,观察并分析标准骨算法和软组织算法图像。观察鼻前棘的形态并进行分型,统计鼻前棘骨折的发生率及与解剖形态的关系。意见不一致时,通过协商取得一致意见。鼻前棘根据解剖学形态分为双杆型(Ⅰ型,即2 条平行向前的骨性结构)、单杆型(Ⅱ型,即单根向前的骨性结构)、三角型(Ⅲ型,即呈三角形的骨性突起)及不规则型(Ⅳ型,即不能归于上述3 种形态者)[1]。

2 结果

2.1 鼻前棘的形态及分型 258 例鼻前棘中,Ⅰ型109 例(图1),Ⅱ型39 例(图2),Ⅲ型74 例(图3),Ⅳ型36 例(图4)。

图1 男,39 岁,鼻前棘呈双杆型 图2 男,24 岁,鼻前棘呈单杆型 图3 男,31 岁,鼻前棘呈三角型 图4 女,24 岁,鼻前棘呈不规则型 图5 男,28 岁,双杆型鼻前棘双侧骨折,有移位 图6 女,23 岁,单杆型鼻前棘线样骨折,邻近软组织内见少许积气 图7 女,89 岁,三角型鼻前棘尖端骨折 图8 女,57 岁,不规则型鼻前棘撕脱性骨折,有移位

2.2 鼻前棘骨折的发生率、漏诊率及与鼻骨骨折的关系 CT 初诊时鼻前棘骨折全部漏诊,漏诊率达100.0%;后经回顾性分析发现258 例中,鼻前棘骨折40 例,发生率为15.5%(40/258),表现为骨质连续性中断(图5~8),7 例有分离移位。40 例鼻前棘骨折中,Ⅰ型31 例(占77.5%),Ⅱ型6 例(占15.0%),Ⅲ型1 例(占2.5%),Ⅳ型2 例(占5.0%)。87.5%(35/40)的鼻前棘骨折合并鼻骨骨折。

3 讨论

3.1 鼻前棘的解剖学意义及形态学特点 鼻前棘由于结构微小,且位于上颌骨梨状缘,骨质薄弱易发生骨折。单纯鼻前棘骨折不常见,通常与颅面部骨折(鼻骨骨折等)并存,由于该结构相对较小,常被漏诊。大多数情况下,鼻前棘骨折无需外科处理,但其在临床上也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可作为内镜颅底手术最重要的解剖学标志,对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意义重大[3]。

鼻前棘形态各异,表现多样。Broca 的5 级分法将鼻前棘分为不显型、稍显型、中等型、显著型、特显型[4],但此种分类方法无法体现鼻前棘的易损性与其形态学特点的关联性。王永花等[1]根据鼻前棘的解剖学形态特点,将其分为双杆型(Ⅰ型)、单杆型(Ⅱ型)、三角型(Ⅲ型)及不规则型(Ⅳ型),该分型对当前X 线及CT 诊断鼻前棘骨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由于双杆型及单杆型表现多样化,扈远余等[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类,将双杆型分为Ⅰa、Ⅰb、Ⅰc 3 个亚型;单杆型分为纤细(Ⅱa 型)和粗壮(Ⅱb 型)2 个亚型。该分型有助于医师掌握鼻前棘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形态,准确诊断鼻前棘骨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3.2 鼻前棘骨折的影像诊断、预后及法医学意义 国外文献报道,X 线诊断鼻前棘骨折的准确率为75%[2]。国内学者通过对比研究发现,CT 是检查鼻骨骨折的最佳方法[6],特别是高分辨力CT,可有效诊断鼻区复合骨折情况[7]。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CT 扫描技术,CT 图像经三维重组和VR,可清晰显示鼻前棘的骨质形态,尤以CT 横轴位和鼻前棘矢状位重组图像显示最佳,并可多维度观察、分析鼻前棘,进而作出正确诊断。本研究中鼻前棘骨折的发生率约15.5%,其中Ⅰ型及Ⅱ型易发生骨折,说明鼻前棘骨折与其形态关系密切。王永花等[8]报道,鼻骨骨折合并鼻前棘骨折比例约40%,本研究87.5%的鼻前棘骨折合并鼻骨骨折,单纯鼻前棘骨折仅5 例。本研究CT 初诊时鼻前棘骨折全部漏诊,笔者经查阅鼻骨骨折文献了解到鼻前棘的解剖结构,后经回顾性分析修改补充诊断。分析原因主要是对鼻前棘这一解剖结构缺乏认识,且扫描方法选择不当。了解此结构后,通过高分辨率CT,可准确判断其是否骨折,以及邻近软组织肿胀情况、有无积气。

鼻前棘骨折虽在临床外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其关注度较少。随着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自身的关注,放射科医师及外科学医师对鼻前棘骨折也越来越重视。鼻前棘骨折一般很少引起面部外观的变化,临床多不进行特殊处理。但有学者认为鼻前棘骨折必要时需临床进行一定的修复处理[9]。Marianetti 等[10]认为鼻整形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鼻前棘整形,其能够在鼻脊柱和鼻锥体其他部分之间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

近些年来,在法医人类学中,影像医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1],在司法鉴定中鼻前棘骨折也有重要意义,其对司法量刑的参考价值重大,对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

总之,鼻前棘骨折虽然在面部外伤中不常见,但不容忽视,充分了解鼻前棘正常的解剖结构及形态特点,采用高分辨率CT 扫描,结合重组技术,可减少漏诊。

猜你喜欢

高分辨率分型解剖学
基于GEE云平台与Sentinel数据的高分辨率水稻种植范围提取——以湖南省为例
高分辨率CT+人工智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肺炎克雷伯菌RAPD基因分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药敏分型对比研究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CT三维及X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
刍议解剖学与临床全方位结合的教学实践
基于异常区域感知的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配准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