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

2022-01-21耿立春刘凤丽韩卫明

云南农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思政院校

邵 权,耿立春,刘凤丽,韩卫明

(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小哨 650212;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呈贡 650500)

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有效方式方法,更是促进国家产业经济转型及“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我国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建设现代教育强国,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去更多的是强调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不够,德育建设被忽略。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从单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扩展到所有课程的思政育人,由单一思政部门为主,到“三全”育人全面落地,课程思政格局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立足大学生发展的角度,了解大学生思想特征,分析其成长规律,全面系统的构建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课程思政工作局面,引导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有利于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三全”育人。本文基于课程思政,从管理、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思考,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需求特点,归纳梳理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如何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课程思政融入的必要性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出要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院校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的体现,是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谋求发展的突破口。高等院校要做好教育改革凸显高等院校的办学责任与义务,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职业教育的源动力,为国家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推进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一)领导及教师对相互融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专业教育要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高职院校中,仍存在着领导及教师对创新常用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难于解决的问题,在落地时就变成了“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缺乏有效措施,特别是缺乏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孵化出一个小公司自谋职业,而是要使学生有创业的梦想,能够积累出全面的能力,在未来有能力凭借技术和资源,开办创新型企业。因此,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应该是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目标定位不准,融入度不够

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上,体现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整体水平。创新不等于创业。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在英文中,创业精神与企业家精神是同一个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也体现了高职院校真正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当前多数院校都建成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配合的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园、创业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但普遍利用率不高,真正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孵化的水平与效率并不高,有些甚至是名存实亡。同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元素融入不够,忽视对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对创业教育更加关注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有没有,创业率有多高的问题,这很容易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变成一个政绩工程。

(三)相关课程形式单一,规范性不足

创新创业发展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所以当前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也是仁者见仁,总体上还存在课程体系简单化、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较为同质、教学的方式形式化等问题。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教师的缺乏与学生认可度低等诸多问题导致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中更多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应付现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多数缺乏系统性的谋划与建设。课程思政的元素没有更好地体现出来。因此,高职院校应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设计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依托现有学科整合课程内容,探索情境体验式教学方式,推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实施领域,核心素养理念对课程观念、内容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着力点在于通过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的改革,让学生个性和潜能得到自由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推进创新创业。

三、革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树立学生创新创业思想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更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教书育人规律。

(一)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课程思政工作要融入到创新创业体系。课程思政需要高站位,当前的内外环境正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及时主动适应。要根据党情、国情、教情、院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结合学校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和综合实力,在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育人方面不断创新、办出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要在课程思政的引导下,构建和谐的创新创业氛围,让教师和学生安于创新,乐于创业。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校园创新创业思想的培育、空间的设置、文化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中。如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构建了包括创客空间、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空间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平台建设与教育教学、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业人才队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2.加强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建设。聘请企业导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导师团队,开展创业校友、杰出校友交流访谈。此外,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组建创新创业班,形成创新创业交流、学习、实践、创业的“圈子”。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强化感恩于情感交流,确定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突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与专业思想教育等思政元素。在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上,突出实践能力,通过案例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让大学生的创业成为造福人民的项目,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相关课程同向同行。创新创业课程是重要的落脚点,要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经常被简单理解为是几门与创业相关连的课程汇总。其实课程体系建设更多的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这一阶段的课程及课程外的系统构建,是一个全程化的系统构建,笔者曾提出创新创业服务三角推动模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氛围与环境营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包含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技能课程、行业焦点课程四大类,四类课程之间呈现递进式的关系,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课程组合。此外加强课程标准制定,将创新创业课程科学化落实下去。

2.重视师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育。凸显课程思政作用,邀请专家或团体给学生、专业教师讲课培训,通过座谈会和演讲等方式,根据不同授课目标,邀请创业、咨询、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专家及社会知名人士共同来点评和指导创业,激发学生兴趣。

(三)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显性”引导

1.将思政育人“显性”化,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动机。心理学观点认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都能激发人的行为,但是内在动机对于个体在所从事的领域中是否能体现出创造性,具有更为关键的作用。外在动机能推动人产生行动,内在动机则驱使人追求卓越。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为持久和稳定。引导学生将自主创业从被动的选择转向主动的追求,会比直接传授相关的经验知识对学生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校园栈道

2.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如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学院百年历史为典型案例,突出文化熏陶讲好农职学院的故事,培育“学农、爱农、务农”的农职文化精神,培塑“三农”情怀。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和创业热情,创业团队运用专业所学,积极开展线下体验、线上销售、社区拼团、小区地推、商超促销等方式,为“老少边穷”地区农业企业销售农产品,助力精准扶贫。以高度政治责任感落实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发展相衔接,坚持将创新创业作为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强化理想信念的铸魂工作,培养出有德有能的人才。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将创业实习实践基地等设置企业精神文化及思政工作宣传教育墙,将企业家精神与家国情怀融合。将创业精神融入到区域文化的特色中去,挖掘地方历史及现代文化,整理区域中的创业典型案例,将抽象、陌生的概念转化为鲜活、熟悉的生活场景,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更好地诠释创新创业与爱国的关系。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思政院校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