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鼓吹
2022-01-21佚名
佚名
唢呐是阿拉伯语“surna”(祖尔纳)的音译,古称“琐嘹”、“苏尔奈”,在亚、非、欧的多个国家广泛流传,至迟于金元时期传入中国。在中国民间,它还有铜笛、锡笛、梨花、海笛等名称。此外,福建南曲演奏中使用的小唢呐称为“嗳仔”或“南嗳”;莆仙戏伴奏使用的唢呐称为“梅花”或“吹鞭”,较大的一种则称“大笼”或“大海笛”;维吾尔族的全木唢呐称为“苏尔奈”;藏、苗、蒙古、朝鲜等族也各有形制不同的唢呐。
唢呐由哨、芯子、气盘、杆、铜碗等部分组成,其按音孔根据七声音阶顺次排列,各个孔距基本相等,可翻转七调,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加大二度。唢呐有滑音、吐音、气拱音、气顶音、打嘟噜、循环换气(长时间吹气不断)等多种吹奏技巧,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独奏乐器。
唢呐音量洪大,音色高亢明亮,是吹打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在古代除吹奏军乐外还用于衙门鼓吹及戏曲、歌舞等的伴奏,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则多用于节庆、婚丧嫁娶和戏剧场面。
晋北鼓吹是流传在山西省大同、忻州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主要应用于岁时节令、庆典祭祀、婚丧社火等民俗活动。它源于元明时期北方流行的鼓吹音乐,至明代发展成形,清末民初达于兴盛,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晋北鼓吹以“八音会班”为单位,一般有班主1人,响工(或称吹鼓手)10人,所用乐器包括管子、唢呐、口琴、笙、海笛、小锣、镲、板、鼓、梆子、胡琴、三弦等,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鼓、锣、镲等用以烘托气氛,演奏时主副相衬,彼此呼应,整体气势颇为雄壮。晋北鼓吹的曲调多源于民歌、民间器乐曲、戏曲曲牌及宗教音乐,它主要演奏《八大套》、《大得胜套》等套牌音乐,代表曲目有《将军令》、《水龙吟》、《百鹤宴》、《大雁落》、《上巧楼》、《大八門》、《柳河吟》、《小雁落》等。著名的五台八大套有八大曲牌,共约65个曲目;忻州八音在清中叶以前主要吹奏当时流行的套牌音乐,至清末民初开始仿学吹戏,演奏内容得到极大丰富。
阳高晋北鼓吹历史悠久,早在600年前,滑氏远祖滑玉和作为民间艺人,于明永乐年间应召参加皇宫庆典,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褒奖,御封为皇宫乐师。后因皇族内争被贬出京,卷入大槐树移民大潮,迁居到现在的阳高县,他们家族以吹奏唢呐“八大套”曲见长,一代代流传,并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了独具晋北民俗特色的鼓吹乐班社——阳高滑银山鼓乐班。该班社“八大套”曲的演奏乐器是以 “大杆”即主奏唢呐,担当演奏乐曲的主旋律乐器,“二杆”(也叫拉塌)用来伴奏,鼓、锣、镲等用来烘托气势。演奏时主、副相衬,文武相错,此起彼伏,此呼彼应,可谓粗犷雄放、大气磅礴。主要演奏曲目有《将军令》、《水龙吟》、《百鹤宴》、《大雁落》、《上巧楼》、《大八门》、《柳河呤》、《小雁落》等。精湛的演技、独特的韵味使得阳高滑银山鼓乐班的“八大套曲”成为大同地区的一大文化品牌,极具保护价值。
晋北鼓吹集庙堂音乐的宁静恬淡、关塞精神的雄浑激越、游牧艺术的奔放高亢、农耕文明的和谐浑厚于一体,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山西地域文化的结晶。晋北鼓吹八大套曲采用传统工尺谱,每套曲目都有相配的传说故事,为研究中国吹奏乐的内涵和起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由于社会变革的影响,晋北鼓吹目前多演奏现代曲目和区域性戏曲音乐,掌握八大套等传统曲目的艺人寥若晨星,亟待采取有效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