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隐秘的减肥法则
2022-01-20何永生
何永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告别了食不果腹的饥饿年代,但随之而来的肥胖问题却日益严重。肥胖症患者由于体内脂肪大量堆积,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更严重的是肥胖症还容易并发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痛风等多种疾病,加速人体的衰老和死亡。因此,不少人对自己臃肿的身体和不理想的减肥效果感到焦虑。多年来,我始终倡导“科学识肥、少入多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十六字减肥法则,得到多数受众认可,并使遵循者获益。
近些年,不少民众以瘦为美,其实这是不科学的。20年前,我在部队医院坐诊,曾经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姑娘,到我诊室要求开减肥处方。我先问她身高几何?她说一米六二。再问她体重多少?她答106斤。我说,你不需要减肥。她不以为然,我就正告她:“你的体重离标准体重55.8千克还少了2.8千克,所以根本没有减肥的必要。”
片面的以瘦为美,我认为是一种畸形的审美观。一些朋友一味追求“瘦美”,这是目前社会上出现有人由于减肥而引起厌食一致死亡案例的原因所在。所以,不能盲目减肥,要注意减肥适应证。
减肥必须讲究科学,首先要知晓到底什么是肥胖。在医学上,肥胖的确切含义是:人体的摄入大于消耗,过多的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在体内,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者,称为肥胖症或肥胖,即广义的肥胖病。而标准体重的计算,其简易算法是:[身高(厘米)-100]×0.9=标准体重(千克)。若计算值在±10%之内属正常范围,在10%~20%属超重,在20%~30%属轻度肥胖,在30% ~50%属中度肥胖,大于50%属重度肥胖。
根据肥胖症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单纯性肥胖症是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疾病且病因可寻的肥胖,约占肥胖人群的95%;继发性肥胖症是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基础上的肥胖,约占肥胖人群的5%。本文所讲的减肥法则,适用于单纯性肥胖症;继发性肥胖症的治疗,需由医生提出治疗措施。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减肥不过是剔除体内多余的能量,这就必须让人体在能量支出与吸收上,做到出大于入或者说入少于出,即人体排出的能量要多于吸收的能量。具体操作上,一是少入,二是多出。
少入的方法很多,包括自然节食及通过中药、西药、针灸等抑制进食中枢而减少进食,归根结底都是控制人体对能量的摄入。
多出的方法也很多,包括通过运动或劳动等大量消耗体内能量,通过中药、西药、针灸等增加二便排泄及脂肪燃烧,通过手术吸脂等。归根到底都是增加人体脂肪的减少,即增加能量的消耗或脂肪的剔除。
日常开展减肥时,每一种方法的运用都要注意科学。以运动为例,许多人认为,只要是运动就会消耗能量,就能燃烧脂肪达到减肥的效果。其实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是有利于减肥的,有些不适当的运动甚至可能产生增重的效果。如高强度运动会使血糖降低,引起强烈的饥饿感,促使人体摄入过多的热量。所以,减肥时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并适时向医生、营养专家、运动专家请教。
有的减肥者恨不得一天减去两斤肉,这是不可能的。减肥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快速减肥并非好现象。一星期减掉2千克~3千克体重是件容易的事,任何饥饿食谱、腹泻、利尿、发汗等方法都可以达到上述效果。但是过度的节食或脫水,会使体内的消化、循环、神经、内分泌等各系统的平衡受到损害,这种对机体强制性减肥的做法得不偿失。其次,从开始遵循减肥计划到机体适应这种新的消耗与摄入期间,有一个逐步适应阶段,才能达到新的平衡关系。体重的维持比下降更为重要,稍不注意,下降的体重会在比减肥更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所以,不要去追求惊人的结果,越是逐步、缓慢地进行减肥,取得的成果也就越巩固和持久。再者,缓慢地进行减肥,还可以使心脏和循环系统对新的内部压力保持平衡,使皮肤适应这种变化,使机体对传染病有抵抗能力。
由此可见,体重不能骤减。一般临床上要求,单纯性肥胖3个月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体重下降3千克为有效,下降5千克为显效,体重下降至标准体重为临床痊愈。但个人自行减肥,一般来讲,轻度肥胖者,控制在每月体重下降0.5千克~1千克,逐渐达到正常标准为宜;中、重度肥胖者,控制在每月减轻体重1千克~2千克,日渐达到正常标准为宜。
减肥贵在持之以恒。有的人没有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间断减肥;有的人缺乏决心,只凭一时的兴趣、一时的热情,跟着别人凑热闹减肥;有的人收到减肥效果后,不持之以恒,马上旧态复萌,又开始大吃大喝、懒于运动。如此等等,都只能算是一阵减肥,结果不难想象,最终都免不了出现减肥失败的结局。那么怎样预防减肥过程中出现的体重回升呢?
首先,达到理想体重的目标后,不能一下子舍弃原有的减肥食谱,要非常小心、多阶段地、逐步放宽食谱,直至恢复正常。在实行正常饮食之前,需要6~12个月,甚至更多时间的适应期。某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仍需禁止或限制进食,因为这种饮食习惯会导致再肥胖。
其次,有规律的运动,如跑步、骑车、走路、跳健美操等有氧锻炼不能停止,它应该成为你的生活习惯并坚持下去。
最后,要完善监督及监控机制。让家人或朋友监督你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从而培养良好的习惯。另外,每日或一定时期后需测量体重、胸围、腹围,一发现有进行性增加的苗头,立即按原计划减肥。只有真正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才能将体重始终保持正常。
编辑/孙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