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2-01-20沈春霞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2年1期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工程造价信息化

【摘要】随着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现有工程造价信息化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本文在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内涵、国内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阐明了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应构建工程造价应用服务信息化平台,为市场投资目标管理提供计价依据和造价数据服务。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市场化改革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1.031

1、引言

工程造价信息化是指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或行业组织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管理系统,促进工程造价相关行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提升行业现代化水平的过程。随着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现有的工程造价信息化逐渐显出诸多弊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规则不完善、各地区计价方式及造价信息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分类、静态造价指标不能满足市场动态调整的需求、造价咨询企业的管理软件应用水平较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2、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实施路径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工程造价应用服务信息化平台,为市场投资目标管理提供计价依据和造价数据服务,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和多层级、结构化指标指数体系,服务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合同履约、财政评审和工程审计等工作。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关键工作主要包括:工程造价信息化标准体系、指标指数结构体系、数据来源和应用分析、指标指数编制和分析、工程造价数据库建立和工程造价多元化信息平台的建立等工作。

2.1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的缺乏是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最大阻碍因素。因此,本文在现有造价信息数据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完整、科学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标准,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应包含以下部分:

(1)针对建设工程造价数据最小构成元素人工、材料、机械,应该有统一的标识,也就是应有《工料机数据标准》,包括工、料、机编码标准、数据内容标准、数据格式标准等。

(2)针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应用、共享应有统一的标准。作为一种共享性的社会资源,工程造价信息在手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因收集人员、收集方法及处理方法等因素而造成的偏差,造成造价信息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因而,应统一包括建设工程造价数据格式、建设工程造价数据编码等数据标准。

(3)针对建设工程造价数据的归集和分类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包括按规范、按科目等不同分类的归集标准。

(4)针对造价指标和指数的加工测算应该有统一的指标指数分类测算标准,包括造价指标、工程量指标、消耗量指标等测算分析的标准。

(5)破除技术壁垒。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实现信息化数据的互联互通,破除各类因标准不统一、不公开造成的技术壁垒。

2.2 构建多层级结构化指标指数体系

工程造价指标指数作为工程造价确定的参考基础,应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和较强的可行性,因此,工程造价指标指数体系在客观、准确地反映工程项目的量、价信息基础上,更需要以易于理解和接收的表达方式将信息呈递给使用者。故在指标体系构建时需要把握可借鉴性、多维度、可组合性原则。

为实现工程造价指标可信、可用的目标,必须建立多层级、结构化指标指数体系。工程造价指标按层级由下到上分為分项工程造价指标、分部工程造价指标、单位工程造价指标、单项工程造价指标和建设项目造价指标,上一层指标通过下一层指标汇总计算生成。分项工程造价指标作为工程基本构成要素,其单价是工程造价最基本的计价单位,每一分项工程的费用即为该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和单价的乘积,是测定或计算工程消耗的计价基础。不同层次的造价指标均应包括工程特征、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等三类内容(详见图1)。

2.3工程造价指标据来源与应用分析

工程造价数据形成和使用通常是一个循环过程,通过已完工程概算、预算、结算等形成资料库和造价数据,对已完工程数据进行指标、指数分析后再服务于拟建项目的工程造价咨询工作中,详见图2。

造价指标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在投资估算阶段,主要用于投资估算编审和方案测算比选;在工程设计阶段,主要用于概算编审和限额设计;在工程招投标和实施阶段,可用于快速编制拟建项目工程量清单、方案比选、对标等。此外,不同阶段对不同类型造价数据应用需求不尽相同,具体如表1所示。

2.4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和分析

建设工程造价指标反映的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的总体工程造价水平。因此讨论建设工程造价不能只看工程造价指标,而是应当综合其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施工周期、结构形式、用途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等因素,综合了解工程概况和工程特征。因此,对于工程造价指标编制和分析建议如下:

(1)工程造价指标分析应按照既定规则进行分析。因此,工程造价指标分析首要任务是建立符合分析需求各类工程造价指标分析模板,需针对不同行业、业态、功能建立包含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及专业工程等在内的分析模板。指标模板设定也是指标分析的核心工作,需要从各行业、各业态各专业工程的设计标准、设计规范研究起,科学合理设置的特征信息项和指标信息项,满足不同维度指标分析的需求。

(2)常用的指标编制方法有典型工程法、数据统计法及汇总计算法。在指标建立初期通常采用典型工程法,准确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工程是编制造价指标工作的关键。典型工程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具备较强的代表性,能够满足可借鉴的需求;体现样本信息的时效性,能客观反映当前市场信息,为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满足研究工作的需要,能定期审查、复核、更新调整。

(3)样本造价信息是确定工程造价指标的关键依据,科学合理地对基础资料进行搜集和加工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指标结果的有效性。由于工程造价资料涉及面广、信息内容错综复杂、数据来源多种多样,建立统一、规范、完善、适用的样本信息采集标准将是指标编制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需求。

(4)指标编制应重视项目特征描述、数量指标编制,并对指标结果评价分析。

2.5指标分析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指标分析需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按信息化的观点分析 ,工程造价信息化的主要任务一是各种造价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和发布 ;二是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计算和应用。 因此,指标分析工具需具备四大功能系统 :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发布系统;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系统;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

同时,指标分析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原始数据的录入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满足不同文件导入的需求;能够灵活处处理不同计价模式,满足不同文件分析的需求;应具有按多个条件搜索汇总分析功能,满足不同维度查询的需求;所有指标数据应具有可追塑性,满足所有数据均有迹可循的需求。

2.6工程造价指标数据库的建立建议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工程造价数据库”。工程造价指标数据库建立由各方协同完成,具体建议如下:

(1)由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政府和国有资投资工程造价数据库,服务于政府和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财政评审和工程审计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往往与经济和民生紧密相关,政府投资典型项目指标指数对拟建项目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政府和国有投资工程造价数据库是政府投资控制的基础。

(2)各建设主体须自行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满足企业从事造价活动需要,当企业数据库发积累到一定数量必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文件的出台,对工程造价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计量计价依据上推动全面市场化、信息化,对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提出了新要求,促使其在数据技术、信息化建设和合同管控等方面炼就本领、提升水准,也为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走向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2.7工程造价指数测算和编制分析

工程造价指数以选定的工程造价指标为基期,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工程造价指标,即报告期的工程造价指标与基期的工程造价指标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建设工程造价指数包括:工、料、机市场价格指数、单项工程造价指数、建设工程造价综合指数。

工程造价指数是以相对数的形式反映工程建设项目由于价格要素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幅度与趋势,其呈现的是研究对象的动态信息。具体作用如下:

(1)工程造价指数将多种因数的影响转化为总指数来体现研究对象的总体变动情况。

(2)工程造价指数反映了研究对象总体变动状态,为政府职能部门正确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3)工程造价指数为工程造价的动态快速调整提供了有效途径。

(4)通过指数预测,决策者可以预先判断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为事前控制提供更好的保障。

工程造价指数是经济类指数在建设工程领域内的具体应用,反映了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趋势,是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信息基础。

2.8工程造价多元化信息服务

面对目前工程造价市场化信息化的新形势,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加强对造价活动的监管,规范造价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构建工程造价应用服务信息化平台,提供适应市场投资目标管理的计价依据和造价数据服务。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建立开放式、多元化、有代表性的造价信息交互平台,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要统一规划设计,以政府发布的指数指标为主流指导,鼓励工程建设领域各相关单位、机构、院校广泛参与造价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过程,科学合理地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造价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平台化管理。具体做法建议如下:

(1)政府在工程造价信息服务体系中,政府主要承担政策规划、决策管理、方向把控、监督协调等职能,包括制定工程造价信息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及运行制度,对信息服务中的各参与方行为进行规范、维护公平公正秩序,为信息服务体系的良性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以及对信息和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分配和安全监管等。同时,行业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标准建设规划,工程造价信息管理部门应提高发布价格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提供有公信力的大宗人、材、机要素价格造价信息。

(2)鼓励社团组织和市场主体发布工程造价信息,提供材料机械的价格信息、造价指标、造价指数、已完工程案例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服务。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个企业化的材价信息平台,如:造价通、速得、建材在线等等,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市场化平台,加强监督和管理,形成及时准确,覆盖面更广的材价信息发布服务机制。

(3)整个造价信息化建设与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主体政府、行业协会、各参加主体密切相关。因此造价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循环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参建方体的协同努力,良性互动。为使工程造价信息化得以快速、科学、持续建设,有必要构建一个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主体协同机制,打通信息孤岛。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作为主体、行业协会参与的原则,探索构建高效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协同机制,科学合理地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共享机制。

3、结论与建议

对工程造价信息化而言,造价数据库的建立是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工程造价应用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各类造价信息,并不断总结经验和优化,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仅仅依靠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应由各方协同完成。按照工程造价改革方案的要求,明确政府在造价信息化方面应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各自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供市场主体选择,从而构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主体协同机制。

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需要信息化的手段和技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是工程造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发承包价格市场化的需要,更是建筑行业发展重要途径,“中国建筑”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在住建部提出的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逐步弱化甚至取消预算定额的大背景下,以工程造价信息化改革为出发点,破除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已完工程造价数据库,综合运用造价指标指数和市场价格信息,准确把握造价市场化改革的核心要求,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工程造价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叶堃晖,马燕燕,竹隰生.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01):32-36.

[2]曹珊,何學源.领会“一取消一停止”政策[J].施工企业管理,2020(10):58-60.

[3]林雯.浅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改革[J].木工机床,2018(02):43-46.

[4]石江波.普通住宅工程造价指标及指数编制研究[D].西华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沈春霞,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造价、全过程工程咨询。

猜你喜欢

市场化改革工程造价信息化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低油价背景下我国天然气市场分析与展望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
营改增税制对铁路运输业的影响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