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图表题教学有效方法研究
2022-01-20鲁风莲
鲁风莲
摘 要:图表是生物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在生物测试中,图表题目尤为常见,但在调查中显示,学生的图表解题能力比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生物成绩。基于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图表题教学模式,不断提升生物图表解题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可对当前高三学生生物图表题教学现状展开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三生物;图表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4-00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27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琐碎繁杂,往往需要冗长的文字叙述才能将其解释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加倾向于借助生物图表这一途径,将复杂、多样、相关联的生物知识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因此,在高三生物学习中,生物图题已经成为最为常见的题目类型。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关注生物图表题目教学,并采用多种手段带领学生对生物图表进行精准地理解和分析,明确其内容和意义,并结合生物图表解决相关题目。
一、高三生物图表题教学现状分析
在高三生物课堂教学中,图表题教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当前高三学生生物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相对比较低,难以完成这一类型题目的解答。结合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80%左右的学生表示喜欢生物学图表,但是关于一些抽象的生物图表调查中,约有70%左右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这就说明学生针对一些抽象的生物图表,如统计图、示意图、过程图等,存在显著的畏难情绪。同时,结合各种类型的生物图表学习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曲线图最难,在学习中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另外,在对学生读图的步骤调查中显示,只有20%左右的学生表示会首先关注图表的名字,但是依然有13%左右的学生表示会先读内容,之后再查找目标。由此可见,多数学生都没有在读图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读图习惯[1]。
从教师的角度上来说,多数教师认为学生的生物图表题分析能力、解题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开展生物教学时,非常有必要加强图表题教学。同时,在各种生物图表题教学中,曲线图难度最大,最难以掌握。这主要是因为生物曲线图表面上看知识点非常少,但是其本身具有许多特殊点,必须要对其进行分析、转变。然而生物教师关于这一方面的训练相对比较少,致使生物图表题教学效果不佳。最后,虽然教师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意识到了生物图表题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开展教学时并未形成系统化的教学策略,致使高三生物图表题教学效果不佳[2]。
二、高三生物图表题有效策略分析
(一)生物图表题各类型和突破方法
高三生物教师在强化图表题教学时,首先应对生物图表进行明确分类,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
1.关注概念图形,建立知识联系。概念图形是高三生物图表题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其侧重于基础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基于此,教师在引领学生对生物概念图形进行突破的时候,首先应对概念进行精准到位的理解,避免出现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现象;其次,还要侧重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最后,结合生物概念对图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实现生物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图形之间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图形识别能力,深化学生的概念理解。
2.观察坐标图形,理解发展变化。坐标图形主要是借助数学语言的形式,将生物学过程、生物学状态、生物学关系表达出来,旨在对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转化能力等进行考查。同时,坐标图形题是生物图表题中的难点[3]。具体来说,常见的坐标图形主要有曲线图和柱状图两种。在对曲线图进行突破时应注意:第一,对本题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仔细地阅读、审题;第二,对坐标图中的横轴、纵轴,以及其代表的含义进行清晰地理解,并据此回忆相关的知识点;第三,对曲线图中的特殊点展开分析,包括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拐点等;第四,观察曲线的走势图,针对其上升、下降现象所反映出来的关系,以及代表的生命现象等展开仔细地分析;第五,对回答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借助生物学知识进行精准、规范的回答。在对柱状图进行突破时,由于其主要是对某一点、某一时期的特点进行反映的,应将其反映的时期特点对应到相应的线性过程中,并对各种数量产生的不同原因展开分析。
3.研究方法图形,猜测假设结论。研究方法图形是高三生物图表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实验装置图、操作方式示意图、实验结果图等。在对其进行突破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四个步骤:第一,对题干进行阅读,明确需要研究的生理过程;第二,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基础知识,结合生物研究方法图形中包含的实验原理,对不同条件下出现的结果进行推断;第三,对数表中表示出来的数据展开精准的分析,并结合预期进行结论总结;第四,借助所学的生物知识,利用生物学的术语将其规范地表述出来。
4.遗传系谱图,分析生物规律。遗传系谱图是高三生物图表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要求学生从系谱图标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并结合图表反映出来的内容及所学生物知识中的遗传规律,对考查的题目进行精准的解答。同时,在这一类型的图表题中,还对学生的概率运算、数学思维能力等进行了一定的考查。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一类图表题目进行突破的过程中,必須要指导学生对遗传规律的相关内容以及各种遗传方式的特点进行熟悉、灵活运用。学生只要将个体基因型写出来,相关的计算也就随之解决。
5.新信息型图表题,培养综合素养。这一类生物图表题给学生创设解题情境、提供新的解题材料、给出新的信息手段。具体来说,新信息型图表题主要对某一形态、某一结构、某一生理过程进行反应。在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也存在诸多新信息型图表,但基本上都是形态模式图、结构模式图、生理过程模式图和流程图等[4]。但是在高考中出现的新信息型图表,则是对新的结构、新的生理过程进行展示的图形,学生唯有结合图表进行分析,从中获得相关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推理,最终才能得到相关结论。因此,针对这种新信息图表进行分析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突破:第一,将题干中的文字叙述以及图像中含有的关键信息明确地提炼出来;第二,将提取的信息与生物基础知识进行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第三,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对生物图形进行重新分析;第四,利用专业的生物术语将图像中包含的信息精准地表达出来。
(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图表解读能力
结合生物图表题的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不仅要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加强对学生生物图表解读能力的培养。
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在强化学生生物学图表解读能力培养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观察,只有对生物图表展开全面、详细地观察,对其形成初始了解,才能明确图表中的内容,为后续进行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分别从书本、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收集相关的信息,并结合整理得出的生物知识,不断拓展和延伸自身的知识面。
2.文字與表格、曲线转化。在高三生物图表题教学中,虽然表格、曲线等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但是由于其过于简单,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存在较大的难度。此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字支持。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生物学图表解读能力时,必须要将表格、曲线和文字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适当的时机内进行转化,促使学生不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3.问题意识。问题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和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高三生物教师在开展图表题教学时,可结合图表以及相关的资料进行生物知识的挖掘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与生物图表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认真观察图表,并利用所学知识展开思考和交流等,最终找到明确的答案。
4.类比识图。教师在强化学生图表解题能力的过程中,还可给学生提供两幅具有联系的图表,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认真观察,从中明确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最终整理形成表格,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学生在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并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知识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等,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5.自行绘制图表。为了强化学生图表题解决能力,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对生物图表进行观察和学习,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同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还可指导学生严格按照文字内容亲自绘制图表。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促使学生实现了形象思维的发展。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绘制的图表与原来的图表进行对照分析,针对自己绘图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图表是生物知识的重要载体。但是在当前高三生物图表题教学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学生的生物图表解题能力比较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生物成绩。基于此,教师应明确生物图表不同类型的突破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图表解答能力。
参考文献:
[1] 骆梦迪.例析高中生物图表信息题的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8):38.
[2] 廖茂林.高中生物图形图表类题型解题策略探究[J].中学生理科应试,2020(Z1):110.
[3] 许艺.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近四年浙江高考生物卷的分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
[4] 刘广如.浅谈生物学命题如何体现核心素养中的理性思维[J].生物学教学,2017(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