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辈不如晚辈?家长须重构学习观

2022-01-20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张鹏遭遇重构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亦斐老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临近元旦,她问孩子想要什么新年礼物,本希望借用物质激励、对孩子進行一番教育,不料被“泼了一盆冷水”。孩子的回答是“我什么都不需要,只要你不来烦我,让我玩一天就行!”

沈亦斐的这番分享,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下70后、80后这代家长遭遇的困境:面对从小在物质条件相对优渥环境中成长起来的00后、10后,试图用简单的物质奖励方式来鼓励孩子的教育方式收效甚微。

“作为家长,面对00后、10后的孩子,时常会发现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速度和深度,已经超越了父辈和祖辈。”一位教育学者点出了如今家长在育儿方面遭遇的现实困境。

跟随社会的发展趋势,父母的角色也要有所转变,要从家庭里的“权威者”转变为支持者。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增长,家长还要从“守门员”,转变为“教练”“啦啦队”。甚至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家长只要守住“观众席”就已经成功了。

步入知识大迁移时代,家长必须重构自己的知识观、学习观,培养孩子以“确定的能力”来对抗不确定的未来。比如,培养孩子的理性认知和思辨能力、对知识的获取、整合能力,以及迁移运用能力等。

“双减”后,孩子会有更多时间参与音、体、美等丰富的活动,还有机会投身于更多增长见识、拓展想象力的活动。家长不妨给孩子创造更多接触社会、扩大视野的机会,要允许孩子从选择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潜能,以养成、提升他们对个人行为选择、负责的能力,并同时提升心理抗挫力。  (摘自《生活报》 张鹏/文)

猜你喜欢

张鹏遭遇重构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in ceramic raw materials based on the desktop LIBS analyzer
Competitive effect between roughness and mask pattern on charging phenomena during plasma etching
长城叙事的重构
基于PLC控制的平移式自动门设计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迟到城”里的遭遇
理发风波
“祝遭遇各种不幸”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