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研究
2022-01-20刘学生
宋 琪,刘学生
(辽宁省军区,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人们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生活。在众多的信息中,除了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外,还充斥垃圾信息,这就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网络安全,对于人们正常使用网络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1 网络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显著,虽然很大程度促使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让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但是,也导致出现大量网络犯罪。而且这种网络犯罪不仅局限于国内,国际上很普遍。随之出现了跨国性质的网络犯罪行为,不仅仅危害某些人或某个团体的正常运行,而且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家利益以及危害国家安全。在这种大背景下,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各种信息质量迫在眉睫。这就要求了相关政府部门及各大网络信息公司,必须加大信息筛查力度,严格把控信息质量,从源头上遏制住不良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和扩散。而作为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互联网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同时促使其服务于民生,进而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同时技术发展日益成熟。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高科技技术。目前众多企业的关键信息及个人隐私信息及家庭信息等等都存在于互联网络之中,虽然很大程度上让生活更加简单,但是,这也导致隐私信息的泄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具备互联网安全技术是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一种有利手段。一项良好网络安全技术,不仅能够保证用户上网的质量,而且能够保证用户数据安全,还能够切实地确保隐私不被泄露。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有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加密技术以及数字签名技术等等。通过这些技术,能有效提升互联网运行质量以及运行水平,能够在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也排除网络上的各种安全隐患。而这几种互联网安全技术作用对象及应用范围也是不同的。如数字签名技术主要是被各种企业所应用,各大企业可以通过该技术实现对重要用户信息加密,保证企业的核心利益。防火墙技术是针对黑客而生的,可以阻止黑客恶意入侵到正常的系统当中,同时,还能够切实地保障用户的网络安全。而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或局域网中的访问者进行筛查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该技术能够快速以及及时发现进行恶意访问的用户,从而切实保障整体网络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1.1 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首要保护对象,需要通过数据加密以提升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在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原理是应用重新编码的方式来实现数据隐藏,从而达到保护信息安全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加密技术也实现了更新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不单单能够通过隐藏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数据保护,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外加的防盗功能来避免数据遭到破解或者损害,而且目前数据加密技术更加成熟。
1.2 防火墙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防火墙功能和作用范围不断增强,该技术也成为企业最为信赖的技术。防火墙技术能够有效阻挡住病毒危害计算机系统,从而切实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促使计算机领域防火墙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3 漏洞扫描
漏洞扫描技术属于一项基础性安全技术,同时,漏洞扫描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当中重要组成部分。漏洞扫描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对计算机当中的各种文件、程序等等进行全面扫描,从而实现对计算机整体进行监控。通过该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计算机所存在的问题,并向计算机使用者发出提示并给出正确的处理意见。正是因为漏洞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所以,受到了科研人员的认可。通过运用漏洞扫描技术能够快速解决系统漏洞问题,同时可以打好计算机漏洞补丁,规避计算机病毒或者木马通过系统漏洞进入,切实保障计算机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1.4 预防病毒技术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应当加强多层病毒防御体系的广泛运用,在每台服务器和每台计算机上,都需要安装防毒软件,进而切实地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此外,由于病毒传播存在各异性,这就要求科研人员积极开发并更新病毒库,要让自身不断得到升级和完善。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病毒,保障系统安全性。此外,在病毒预防的过程之中,应当要求工作人员使用坚守层层设防,以防为主,集中控制以及防杀结合综合性策略。
2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计算机病毒具有下列几大特点,主要集中体现在病毒的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及破坏性都比较强。①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计算机病毒破坏能力更强,技术水平更高,加壳加密技术、模块化技术、反调试技术等等已经被病毒所广泛应用,病毒自身的功能也日益强大。这就需要加强对病毒研究,例如,当前病毒应用ROOTFIK 技术则能够对于系统内核进行深入,并且可以直接和杀毒软件抢夺驱动控制权,造成系统紊乱以及导致杀毒软件失效,造成病毒为所欲为。②病毒传播途径更为广泛,危害更大,早期病毒主要就是感染某个文件或者存储介质,传播途径较为单一,影响范围比较有限。但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上,网络下载、浏览移动存储设备文件、共享局域网、电子邮件以及第三方软件漏洞已经成为病毒传播重要方法,其传播方式也更为多元化。③制造以及传播病毒一般都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为主,具有显著产业化特点。通过利用远程控制可以窃取他人信息密码或者是达到窃取资金的作用,尤其最近产生了很多的木马、黑客工具包以及病毒包等,黑客分子使用这些病毒木马能够感染用户的网银账户,进而牟取暴利,同时对于个人隐私也造成重大威胁。
3 有效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主要策略
在目前,需要针对于计算机病毒进行必要防范,要加强防病毒技术广泛应用,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一旦发现病毒侵入的迹象,需要相关人士对于病毒所在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查找,确定病毒的属性类型和危害,同时要据此制定出相关措施删除病毒。此外,应当注意到,如今,很多病毒都具有隐藏功能,具有很长一段潜伏期,短期之内没有显著特征,所以要求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做好病毒防治工作,还需要需要采取合理的策略,促使病毒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切实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为了切实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采取合理以及科学的策略。
3.1 构建安全以及完善的网络安全系统
网络安全系统是切实保障计算机稳定运行重要的基础,其中,网络安全系统一般是指在计算机网络运行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在计算机或者网络中安装防火墙,保证网络以及计算机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有效地阻止黑客非法入侵,防止计算机遭受病毒以及木马的危害。在针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控制的过程之中,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应当需要构建出计算机网络防火墙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计算机网络保护系统的重大作用,同时还能够通过计算机安全系统有效地消除各种网络隐患。
3.2 进一步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只有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将工作落实到实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人员必须清晰认识到目前形势,深刻理解网络未来发展趋势,要在工作中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树立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制。这也要求网络用户在计算机上进行隐秘性较高的业务时必须增强安全意识,不可随意点开陌生链接。用户也要对杀毒软件进行定期更新,提升计算机抵抗以及识别网络病毒的能力,从而切实地保障计算机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此外,对于个人隐私网络,如家庭网络,则需要用户设置访问权限,并设置复杂密码,这样可以实现保护个人隐私以及保证数据存储安全目的,避免被黑客通过病毒窃取信息,从而让自身蒙受重大的财产损失。
3.3 针对于计算机杀毒软件进行深入的研发
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杀毒软件进行防御。杀毒软件正是有效抗击病毒的万里长城。但是,病毒技术正在不断升级,道高一丈,魔高一丈。黑客的病毒研究深入之后,更加需要专家加强对于反病毒技术的研究,尤其是杀毒软件研究不能放松。所以相关的科研人员应加强杀毒软件的更新和研发工作。以时代发展为基础,提升杀毒软件性能,丰富杀毒软件的功能,还要求提升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的质量和效率,以达到防范新型病毒的目的,避免新型病毒对于计算机资料进行窃取,或者损坏、篡改等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切实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针对于杀毒软件进行深入的研发,进而切实维护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