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研究

2022-01-20李土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4期
关键词:正骨针法颈椎

李土龙

(东莞市南城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东莞 523000)

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近年来我国颈椎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多。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常见的类型之一,是指患者的头、肩、颈、臂等部位有疼痛感及相应的压痛点,且存在颈椎生理曲线改变、椎体间不稳定、轻度骨质增生等情况,但其颈椎间隙无明显退行性改变的一类颈椎病。中医认为,颈型颈椎病属于“颈肩痛”、项痹”、“痹证”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督脉空虚、肝肾不足[1]。正骨理筋手法是中医治疗颈椎病常用的方法之一。用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颈椎病能起到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作用。“苍龟探穴”针法出自《金针赋》。《金针赋》中说:“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本文主要是探讨用“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0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78 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2]中关于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且经体格检查、X 线检查等得到确诊;对治疗的依从性良好;病历资料完整且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肌筋膜炎或骨结核;对采用“苍龟探穴”针法或正骨理筋手法进行治疗存在禁忌证;未能按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中断。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9 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0 例,女19 例;其年龄为34 ~67 岁,平均年龄为(50.34±2.67)岁;其病程为8 d ~4 年,平均病程为(2.10±0.82)年。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1 例,女18 例;其年龄为33 ~68 岁,平均年龄为(50.45±2.71)岁;其病程为8 d ~5 年,平均病程为(2.15±0.7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用正骨理筋手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指导患者取端坐位,将颈部保持自然放松。首先采用揉法、㨰法、点按法等松解其颈肩部的软组织,共松解2 min。指导患者向一侧水平旋转头颈部,当旋转至最大幅度时保持数秒钟,然后向另一侧旋转头颈部,旋转至最大幅度时同样保持数秒钟,反复旋转头颈部约2 min。医生用肘部缓慢托起患者的头部,向上牵引其下颌。牵引数秒钟后,将肘部顺势向上提拉,此时可听到一声或多声弹响。最后采用放松手法放松其颈肩部的软组织。每3 d 治疗1 次,共治疗3 周。用正骨理筋手法联合“苍龟探穴”针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正骨理筋手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同上,用“苍龟探穴”针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是:选择其双侧的百劳穴、肩井穴、阿是穴作为治疗的穴位。采用1 寸毫针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捻转毫针,得气后将毫针退至皮下。改变进针方向,分别向前、后、左、右进行斜刺(此所谓“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逐步加深针刺的深度,不留针。1 次/d,共治疗3 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内容用临床治愈、有效、无效评估患者的疗效。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颈肩痛的症状消失,其颈椎和上肢的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其工作、生活不受影响。有效:治疗后患者颈肩痛的症状明显减轻,其颈椎和上肢的活动功能明显改善,其工作、生活不受影响或受到轻微的影响。无效:治疗后患者颈肩痛的症状减轻不明显,其颈椎和上肢的活动功能未得到改善,对其工作、生活的影响较大。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颈椎的活动度,包括颈椎屈曲、旋转、后伸的幅度。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hort 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的评分。SF-MPQ 的总分为61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颈肩痛的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49%,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椎屈曲、旋转、后伸的幅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椎屈曲、旋转、后伸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的比较(°,±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的比较(°,± s)

组别屈曲旋转后伸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9) 26.42±3.2633.20±2.5042.39±3.2949.86±2.5120.36±3.2631.28±4.16观察组(n=39) 26.38±2.8640.64±3.1642.18±3.1554.21±3.6220.41±3.5642.19±3.20 t 值0.05811.5310.2886.1670.06512.982 P 值0.954<0.0010.774<0.0010.949<0.00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F-MPQ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F-MPQ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F-MPQ 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F-MPQ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F-MPQ 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SF-MPQ 评分t 值P 值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9)45.26±4.9033.98±4.8910.176<0.001观察组(n=39)45.80±5.2918.76±5.0423.111<0.001 t 值0.46813.535 P 值0.641<0.001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颈型颈椎病属于“颈肩痛”、“肩背痛”、项痹”、“痹证”等范畴。《黄帝内经》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济生方·痹》中说:“皆因体虚……受风寒湿而成痹”。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说:“痹症有瘀血。”可见,颈型颈椎病的主要病因是素体虚弱,复受风寒湿邪侵袭,形成瘀阻,使经脉长时间得不到濡养[3-5]。此病若持续进展,可出现“筋出槽、骨错缝”的病理改变,增加治疗的难度。中医主张以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为主要原则治疗此病。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用“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用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能起到舒筋活络、解挛止痛、调理气血的作用,有助于促进脊柱力学平衡的恢复,改善颈肩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轻脊神经根或血管受压的程度,进而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6-7]。“苍龟探穴”针法出自《金针赋》,之后《针灸问对》、《医学入门》又对该针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采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颈椎病时,进针得气后要“如龟入土,四围钻之”,即用毫针向前、后、左、右各方向进行透刺,以达到松解局部软组织的目的[8-9]。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椎的活动度和SFMPQ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用“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颈椎的活动度,减轻其颈肩痛的症状。究其原因主要是,采用“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正骨理筋手法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放松其颈肩部的肌肉,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减轻脊神经根受到的压迫或刺激,纠正骨错缝的状态,最终达到改善颈椎活动度、减轻颈肩痛的目的。

综上所述,用“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颈椎的活动度。

猜你喜欢

正骨针法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图说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