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湖南桂阳州绿紫坳矿厂研究*

2022-01-20罗胜强周文丽莫林恒

关键词:桂阳冰铜铜矿

罗胜强,周文丽,莫林恒

(1.郴州市博物馆,湖南 郴州 423099;2.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8)

清代郴桂矿厂是对湖南郴州、桂阳州所有铜、铅、锌、锡矿厂的统称,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区和桂阳县,是清代湖南重要的币材原料产地。郴桂矿厂最主要的铜矿厂是桂阳州北部的绿紫坳矿厂和石壁下矿厂。绿紫坳又名鹿子坳,据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记载:“州城西大凑山,西十八里长富坪,岭北一百里鹿子坳,三矿地也。”[1]428有关绿紫坳矿厂的研究很少。林荣琴认为,绿紫坳矿厂于乾隆八年(1743)开采,嘉庆年间停工,后民众私采,开采约有半个世纪。[2]356贺喜于2003年11月调查绿紫坳古矿洞时,在洞口发现摩崖石刻,并结合史料讨论了乾隆年间官府对绿紫坳矿厂的管理情况。[3]77-80

自2015年以来,桂阳矿冶考古工作逐步开展,考古工作者调查了石壁下矿厂的冶炼遗址(盘家遗址、张家岭遗址),[4]以及绿紫坳矿厂的采矿、冶炼遗址(绿紫坳遗址)。2018年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郴州市文物管理处、桂阳县文物管理所调查了绿紫坳遗址,绿紫坳遗址位于桂阳西北桥市乡枫树村的一处山坳之中,东南距县城43 km,东北距常宁市白沙镇7.8 km(图1),是一处集铜矿开采、冶炼为一体的遗址。该遗址南北长400 m,东西宽300 m,遗址上存有厚度不一的炉渣堆积(图2),其南端山坳入口有一处古矿洞,洞口右侧的石壁上有一方摩崖石刻,崖碑高2.25 m,宽1.6 m,书有“绿紫坳”三个大字,竖写阴刻,楷书,旁有五列楷书小字,记载了其开发历史。

图1 绿紫坳遗址地理位置图

图2 绿紫坳遗址航拍图

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和对桂阳矿冶史料的整理,[5]发现绿紫坳矿厂是郴桂矿厂中产量最高的铜矿厂,也是清代湖南铜产量最高的铜矿厂,为宝南局铸造铜钱所需铜料的主要产地,政府对其管理较为严格。然而,尚未见学界对绿紫坳矿厂生产和管理的专门研究。因此,有必要充分整合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对绿紫坳矿厂开发历史、采矿、炼铜、产品和管理等内容进行研究,以揭示绿紫坳矿厂对清代桂阳州乃至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 开发

绿紫坳铜矿可能早在唐代就已被开采。唐代在郴州城内设置桂阳监,专门掌管铸钱,铸钱原料有明确的来源。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元和三年(808)五月,盐铁使李巽上言:得湖南院申,郴州平阳、高亭两县界,有平阳冶及马迹、曲木等古铜坑,约二百八十余井,差官检覆,实有铜锡。”[6]卷48,2101唐代平阳、高亭交界为今桂阳县雷坪镇、桥市乡一带,绿紫坳即位于桥市乡。

绿紫坳遗址摩崖石刻上的“绿紫坳”大字旁有乾隆年间桂厂委员汪翼鹤的题记:“绿厂肇兴,始于明纪天启四年,国朝乾隆九年大兴开采。丙戌春,予奉委矿务,登临山顶,见宝气时葱,又其祭益于国课民资者,迁复不浅,用标其目,以志不朽云。武林汪翼鹤题。”可见,绿紫坳矿厂早在天启四年(1624)即已被开采,乾隆九年(1744)开始大规模开采。从更多史料中,可考证绿紫坳矿厂自明末以来的开发历史。

绿紫坳矿厂于天启四年(1624)开采。天启五年(1625)六月,工部右侍郎董应举上书“铸钱急需切要疏”,提到建立荆州钱局需铜,要从衡州的十八滩等处取铜:“衡之十八滩及他诸处,产铜可六七十万,而十八滩铜往往漏与粤夷,可 收而 括之。”[7]卷2,96这里的“衡之 十八滩”是指舂陵江十八处浅滩,即桂阳的绿紫坳一带,故“十八滩铜”应该就是绿紫坳产的铜。

清初尚未开采绿紫坳,康熙《衡州府志》记载:“铜出六子峃,久奉禁,今绝无。”[8]卷8,308“六子峃”即绿紫坳。乾隆九年(1744),绿紫坳开采,初为商办,由商人夏元音试采:“该州汪度于马家岭相近之绿紫坳地方,督令石壁下商人夏元音另开垅口试采,所出铜砂较旺。”[9]244汪度于乾隆十年(1745)十二月成为桂阳州知州,办 理 桂 厂 矿 务。[10]卷12,42绿 紫 坳 于 乾 隆 十 一 年(1746)九月初三开秤,[11]178册,16由官府直接收购铜料。乾隆十三年至十六年(1748-1751),绿紫 坳 由 桂 阳 州 知 州 管 理。[10]卷14,283-284乾 隆 十 七年(1752),改为委员办矿,汪翼鹤为乾隆三十一年(1766)的桂厂委员;[12]乾隆五十九年(1794),规定每年定额2 944 300斤;[9]248嘉庆元年(1796),又改归知州管理,[13]卷58,674-675后产量逐年降低;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改每年定额为44 048斤;[14]卷218,558至道光年间衰败。

民国期间,绿紫坳又重新开采,“先后有宏大、德安、成骏等公司,将该矿山瓜分购买,以致矿区四分五裂”。[15]24620世纪50年代,桂阳县政府在绿紫坳开办县铜矿,现今绿紫坳周边还有正在开采的矿厂。

2 采矿

绿紫坳矿厂所产的铜砂可以分为“大湖正砂”“浮土荒砂”两种:“正砂高低不一,出铜多寡难均;至荒土浮砂出铜微薄,更不能以数计。”[10]卷15,344正砂分上砂、中砂和下砂,矿石品位有高低,产量也有高低。[10]卷15,346从奏报的铜砂数和炼获的净铜数推算,乾隆二十三年(1758),绿紫坳矿厂每百斤铜砂可以炼铜7斤,[10]卷16,441乾隆二十七年(1762)可以炼铜9.8斤,[16]乾隆十一年(1746)可炼铜6.6斤,[11]250册,48嘉庆七年(1802)可炼铜8.1斤[11]311册,135。如果不考虑冶炼过程中铜的损失,绿紫坳铜矿石含铜量不到10%,可见其矿石品位较低。

绿紫坳矿厂采用矿井开采法开矿。绿紫坳遗址的古矿洞应该是其主洞,竖井式,坡度较陡,洞口宽约3 m,高约4 m。民国时期,张根甲调查绿紫坳铜矿,发现绿紫坳“除正窿深一百七十闸(每闸约长一丈二尺)外,余皆十闸至三十闸止”。[17]103可见,绿紫坳主洞的深度达到600余米,其他洞深度在30~100 m。绿紫坳矿厂为“石垅”,石质坚硬,矿井开拓不需要支护。开 矿 采 用“火 攻”的 方 法,[10]卷17,70即 用 火 烧 岩石,然后泼冷水,使得岩石裂开,便于开凿。矿井通风、排水、照明等也都是非常关键的程序。如乾隆四十三年(1778),绿紫坳矿厂“垅路屈曲深远,内多积水,难以车涸”,[9]246这里指用水车抽水,将矿洞里的积水排出洞外。

绿紫坳矿厂有庞大的采矿人群。乾隆十八年(1753)左右,绿紫坳矿厂有夫长、代头、庄头、砂夫等采矿人员:“庄头三十人,分为两班,比较每日所出之砂,定罚少者出银以赏多者。所以彼此之砂,不肯混淆一点,且系代头、夫长自行看守。”[10]卷14,246按照上述意思,代头、夫长管理庄头,庄头之下是砂夫,庄头有30人,其下有众多的砂夫。此外,还有背荒人,将废石搬出矿洞。

3 炼铜

有关清代郴桂矿厂炼铜技术的记载很少。《湖南省例成案》记载,乾隆十一年(1746)三月,在马家岭矿厂改归官办时期,桂阳州知州汪度与候补知县李澎曾试炼铜砂:“如卑职澎烧炼铜砂二百四十担,慎选炉户一名,严加关防,详加计议。盘大煅灶一座、小煅灶六座、高炉二座、煎炉一座、推炉一座,用炉匠二名、小工五名,每日将铜砂入炉灶煅。”[10]卷11,437-438可知郴桂矿厂炼铜炉户要雇佣2名炉匠和5名小工,他们操作1座 大 煅灶、6座小煅灶、2座 高炉、1座煎炉和1座推炉①推炉用于冶炼含银的铜矿石,郴桂矿厂铜矿石一般不含银,推炉可能只在试炼时使用,炼铜炉户应未配置推炉。。冶炼240担铜矿石,需要“煅砂”,即焙烧矿石,冶炼产生“灱水”,还要再次焙烧。这里的“灱水”应该是冶炼硫化铜矿的中间产物“冰铜”,是一种铜铁硫化物。这是一种典型的“硫化矿—冰铜—铜”炼铜法,即硫化矿经多次焙烧、富集熔炼,依次炼成多种中间产物冰铜,最后还原熔炼成铜。由此推测,乾隆年间郴桂矿厂炼铜的工艺流程是:首先将硫化铜矿在大煅灶(焙烧炉)内焙烧,在高炉(冶炼炉)中冶炼成冰铜;其次将冰铜在小煅灶(焙烧炉)内焙烧多次,在高炉(冶炼炉)中冶炼成粗铜;最后再将粗铜在煎炉(精炼炉)中精炼成净铜。

绿紫坳遗址中未见有明显的炼炉设施,亦未发现专门的冶炼台面,是目前桂阳一带冶炼遗址少有的现象。遗址上多见炉渣,且砌筑成不规则形状,可能单独为一个炼炉的作坊设施。炉渣多为椭圆形块状,直径大小不一,多在20 cm以下,厚度在3~5 cm,表面较为粗糙,孔洞较多(图3)。我们对绿紫坳遗址出土的炉渣进行了初步分析,随意选取了绿紫坳遗址的3个炉渣样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①分析工作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史综合实验室,实验设备为德国Leica DM6000M金相显微镜、捷克Tescan Vega3扫描电子显微镜、德国Bruker XFlash 6160能谱仪。,分析发现,其中2个样品中存在冰铜(图4),说明这是冶炼硫化铜矿或低品位冰铜的冰铜渣;第3个炉渣样品中存在大量的锡青铜颗粒(图5),含锡约24%,含铅约1%,说明绿紫坳最后的产品中有锡青铜。虽然只分析了3个炉渣样品,但分析结果显示,绿紫坳遗址使用的炼铜技术应该与石壁下矿厂炼铜的盘家遗址接近,采用“硫化矿—冰铜—铜”技术,需要焙烧炉、冶炼炉、精炼炉等多种类型炼炉配合使用。

图3 绿紫坳遗址炉渣

图4 绿紫坳炉渣中存在的冰铜颗粒

图5 绿紫坳炉渣中存在的锡青铜颗粒

郴桂矿厂炼铜过程的很多操作都会影响其成本和产量。如李澎到现场亲自监督,发现:“若筹视稍有不周,煅砂即有热与不热,配搭铜砂入炉有过高过低,烧炉用炭有多有少,出灱水有净与不净,灱水入灶用炭有太过不足,以致所煅灱水有或生或过,种种弊窦,不胜枚举,均需多费人工炭有关工本。”[10]卷11,438可见,焙烧矿石温度的高低、铜矿石品位的高低、使用木炭的多少、冶炼所得冰铜是否纯净、焙烧冰铜所用木炭的多少,都会影响冰铜焙烧的程度,导致人工和木炭等成本增加,也会降低其产量。而铜砂炼铜本身就非常费时费工,成本很高:“铜砂煎炼必须费手八九次,人工、炭火甚巨,实费工本银一十余两,方可炼得铜一百斤。”[18]第24册,192尤其是炼铜需要用木炭为燃料,木炭用量很大,其价格影响着炼铜成本:“即买炭一项,时价原有不同,犹恐承买之人稍存私欲;一年用炭百数十万斤,更虑工本有亏。”[10]卷11,438-439

乾隆年间,绿紫坳矿厂的炼铜规模很大。据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绿紫坳共有炉户59名,设炉59座,每炉可装砂35石(350斤),每月每炉可出铜近400斤,每月可产铜2万余斤。[10]卷14,227乾隆二十三年(1758),绿紫坳矿厂共设9厂,设 炉63座,应有 炉户63名。按乾隆十一年(1746)试炼时每名炉户用8名工匠、11座炉灶(不包含推炉)为标准,63名炉户共用504名工匠、693座炉灶,足见其规模之大。

4 产品

绿紫坳矿厂于乾隆年间正式开采,所产铜料主要供给宝南局铸钱。绿紫坳与附近的石壁下矿厂是清代郴桂矿厂最主要的两个铜矿厂,而绿紫坳矿厂的产量远远高于石壁下矿厂。因此,绿紫坳矿厂铜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宝南局的铸钱量。笔者翻阅清宫档案,找到了绿紫坳矿厂历年的铜产量的数据,将其与宝南局历年铸钱用铜量[19]比较,可窥绿紫坳矿厂对宝南局铸钱的重要影响。

乾隆八年(1743),宝南局初设铸钱炉5座,到乾隆十三年(1748),滇铜用完,使用郴桂铜,年用铜量10万斤。绿紫坳矿厂在乾隆十一年(1746)九月至年底共产铜1.7万斤,乾隆十二年(1747)产铜5.2万斤,乾隆十三年(1748)产 铜 量 跃 至8.6万 斤,[11]178册,16基 本 满 足 宝 南 局铸钱所需的10万斤用铜量,该矿厂已成为宝南局最重要的铜产地。乾隆十九年(1754),宝南局设炉增至10炉,年用铜量增至30万斤,与绿紫坳铜产量的增加有直接的关系。乾隆二十一年(1756),宝南局设炉增至20座,年用铜量增至39万斤,而该年绿紫坳产铜量达到41万斤。[20]乾隆二十五年至乾隆二十六年(1760-1761),宝南局设炉增至40座,年用铜量高达78万斤,绿紫坳产铜量可能达到了最高,但目前未见有关其产量的记载。乾隆二十七年(1762),宝南局减炉至20座,年用铜量为39万斤,该年绿紫坳产铜38万余斤,[21]接近宝南局所需铜量。乾隆三十一年(1766)以后十余年,绿紫坳年产量在27万~33万斤之间,[12]已经不敷宝南局所需的39万斤年用铜量。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宝南局减炉至15座,年用铜量为29万斤,而该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其中绝大部分年份,绿紫坳年产铜在22万~28万斤之间。[22]乾隆五十九年(1794),宝南局停炉,绿紫坳产铜量仅为11.6万斤。[23]

嘉庆年间(1796-1820),宝南局设炉15座,年用铜量为29万~31万斤。此时段,绿紫坳从嘉庆初年年产铜量11万~16万斤[24],至嘉庆五年(1800)起,年产铜量已不足10万斤,从8万斤[25]减少到2万斤左右[26]。嘉庆六年(1801)起,由于郴桂矿厂产铜量无法满足宝南局铸钱,赴滇省采办铜斤。[13]卷57,665由于滇铜产量降低,不敷各省采买,宝南局无法采买足够的滇铜,出现了严重缺卯。在道光年间1821-1842年的档案资料中,绿紫坳年产量仅1万斤上下,[27]而宝南局设炉10座,主要使用滇铜鼓铸,但大部分时间停炉,铸钱量严重下滑。

由上可见,乾隆十八年(1753)以前是绿紫坳矿厂的前期阶段,年产铜量未超过10万斤。乾隆十八年(1753)至五十八年(1793)是绿紫坳矿厂的中期阶段,年产铜量应维持在20万~40万斤,其中在乾隆二十五至乾隆二十六年(1760-1761)年产铜量应远超过40万斤。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后为后期阶段,绿紫坳年产铜量持续走低,直至咸丰三年(1853)桂阳州铜料已“不敷应用”。[13]卷57,665从上述年产量的数据可大致估算绿紫坳矿厂总的铜产量。乾隆十一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46-1793),按平均每年25万斤计算,绿紫坳矿厂在这48年的铜产量约为1 200万斤。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四年(1794-1799),年产量在11万斤左右,这6年的铜产量约为66万斤。嘉庆五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800-1820),年产量在3万斤左右,这21年铜产量约为63万斤。道光年间1821-1832年的年产量在1万斤左右,这12年大概在21万斤。如此,近一个世纪,绿紫坳矿厂提供的铜料应在1 300万斤左右。有研究者估算,雍正八年至道光十八年间(1730-1838),宝南局铸钱使用的铜料在2 670万斤左右,[2]190可见其中来自绿紫坳矿厂的铜料约占一半。

5 管理

乾隆九年(1744),绿紫坳矿厂大兴开采,最初为商办。乾隆十三年至乾隆十六年(1748-1751),绿紫坳矿厂由桂阳州知州汪度管理,管理厂务的为汪度的亲信与家人,他们收受贿赂,任由炉户和商贩私卖,偷漏铜料。乾隆十七年(1752),汪度等私卖绿紫坳铜料事发,官府将知州办矿改为由专任的委员管理矿务,委员是在全省的同知、通判中遴选,桂阳州、郴州各委一员,一年一换。[3]36-37

由于铜市场价格远高于官府收购价格,以及抽税和工本问题,炉户炼铜私卖的现象不断。在委员办矿初期,官府十分重视对绿紫坳矿厂设卡缉私。乾隆十七年(1752),衡永道查勘绿紫坳炉户所在处,周围都是高山,有三路卡口上已有卡房,在每处卡房修筑一道土墙,中留栅门,早上开门,晚上关门,以防铜料偷漏。[49]卷13,164-165官府在绿紫坳矿厂周边的东南北三条大路上设置三道关卡(图2),现今绿紫坳附近还有“东卡”“南卡”“北卡”的地名,由此可知当时的东卡位于今枫树坪以东,南卡位于今枫树坪以南,北卡位于今五里山村以北。除此三卡外,因炉户和当地人熟悉地形,还有多条小道可偷运:“另有东北之天鹅坪,西北之金鼓脑,西南之狮子尾,东南之山顶,东卡旁边山脚,共小路五条,俱可私走,直达白沙羊角洲、衡头、常宁等地方。”[10]卷14,235-236一般在这些小路要道上设有草屋,派卡丁看守,以防乘机偷越。[10]卷13,153此外,郴桂矿厂为了防止铜铅偷漏,还在周边区域如宜章东门外、耒阳上堡、常宁白沙等处设卡缉私。

乾隆十八年(1753),桂厂在绿紫坳建设厂署,设“围墙一道,头门三间,堂舍三间,税房四间,住房三间,厢房四间,厨房一间,书办房二间,厂 役 房 二 间”。[10]卷13,173到 乾 隆 二 十 三 年(1758),绿紫坳矿厂“共设九厂,安卡丁十六名,并原设书办、听事、验铜、搬铜、更夫、巡查、执秤等项人役”。[10]卷16,441可见绿紫坳矿厂有其专门的厂务管理方式,有各种管理人员。乾隆后期,绿紫坳矿厂年产量逐渐降低,至嘉庆元年(1796),绿紫坳矿厂又改归知州管理。[13]卷58,674-675

6 结语

笔者结合绿紫坳矿厂相关文献资料和对绿紫坳遗址的考古调查,对清代桂阳州绿紫坳矿厂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绿紫坳矿厂开采品位较低的硫化铜矿石,采用矿井开采法,使用复杂的“硫化矿—冰铜—铜”的炼铜技术,需要多个炉灶搭配冶炼。绿紫坳矿厂在清代开采时间持续近一个世纪,主要为宝南局提供铸钱所用的铜料,绿紫坳的产量变化对宝南局铸钱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绿紫坳矿厂于乾隆九年(1744)开采,初为商办,很快就改为官办,有知州和委员办矿两种方式。在委员办矿期间,通过严格的设卡缉私,保证产品供给宝南局铸钱,绿紫坳矿厂产量不断提高。在清代郴桂矿厂中,绿紫坳是持续时间最长、产量最高的铜矿厂,对清代郴桂地区和湖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桂阳冰铜铜矿
从氧化铋渣中高效回收金、银、铜等有价金属的生产实践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组织开展“感恩送贺卡”活动 桂阳小学关工委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顶底复吹炉连续吹炼热冰铜工艺模型开发和研究
发展乡村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桂阳蔡伦
家乡的特产
碘量法测定高含量冰铜中筛上和筛下铜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