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中波天线匹配网络
2022-01-20肖云竹
肖云竹
(山西省广播电视局中波台管理中心,山西太原,030001)
在中波匹配网络设计中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概况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把天线特性阻抗(复数)通过匹配网络转换为馈线的阻抗,同时因为天线的特性阻抗随季节或环境及地质结构方面影响会变化.网络设计时要尽量减少这种变化以保证发射机正常稳定工作,不会因为天线变化发射机出现频繁保护。(2)对本台其它频率的相互干扰采取措施,比如吸收网络,阻塞网络。(3)解决多频共塔时频率之间相互隔离问题.要满足多个频率都正常工作,并满足发射机工作技术指标要求。(4)调配网络具有很好的防雷电功能。(5)网络功率容量要大.中波调配网络靠自然冷却,网络选用元器件要有一定的富裕量。(6)中波调配网络一般采用两种高频器件,一个是电感线圈L,一个是高频陶瓷电容器C,通过L和C的不同组合来实现阻抗变换。常用的网络变换形式包括“Г”型、 “T”、“π”等,网络设计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用不同的网络形式。(7)要学会网络设计,必须具有一定高频知识,在进行网络设计前,先和大家一起熟悉一下,基本的高频电路知识,以便很好的进行网络设计。
1 高频线路基本知识
■1.1 匹配网络器件
感抗: ZL=2×π×f×L,其中:L是电感线圈,工作频率 f:单位MHz,L:单位:uH, ZL:单位:Ω。
说明:知道工作频率及电感大小可以计算出感抗大小。
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大小一般与线圈的口径大小,圈数多少,及线圈长度有关,功率大小与选用铜管粗细有关,简单计算:直径为1mm的铜管最大通过电流为3A。
■1.2 电容 C
说明:知道工作频率及电容大小可以计算出容抗大小。
目前网络电容一般采用陶瓷饼电容器和陶瓷真空电容器,根据功率大小可以选用合适的电容器或电容器组合方式。
国产陶瓷饼电容器型号如图1所示。
图1
说明:外形尺寸分为:2.3.4.5 .6 等,数字越大,电容体积越大。
耐压分为:20KV/25KV,一般300p和500p电容耐压为25kv,1000/1500/2000p电容 耐压为20kV。
电容量分为:300/500/1000/1500/2000pF。
需要注意:设计时每个陶瓷饼电容器最大高频工作电流最好不要超过10A。
2 串并联阻抗变换电路
■2.1 串联电路形式及Q值
串联电路形式如图2所示。
图2
RS表示实部,XS表示虚部,其中S表示串联。
■2.2 并联电路形式及Q值
并联电路形式如图3所示。
图3
■2.3 串并之间相互转换
主要包括两种转换:
3 匹配网络基本形式
■3.1 “Г”型网络
主要包括两种网络形式正“Г”与倒“Г”型。
(1)正“Г”网络形式,如图4所示。
图4
适用条件:Z2>Z1。
(2)倒“Г”网络形式,如图5所示。
图5
适用条件:Z2<Z1。
网络设计计算方法:根据串并联转换方法逐级进行计算所用电感和电容的值。原则上匹配用电感值<60μH。其网络特点为:结构简单,但当Z1和Z2给定后Q值也就完全确定了,与L和C取值无关系。这种网络是所有网络的基础形式。
■3.2 “T”型网络形式
“T”型网络可以看作由2个“Г”串联而成,如图6所示。“T”是目前网络设计中最常用的网络形式,优点:变换形式多样,便于调试。
图6
“π”型网络形式如图7所示。
图7
“π”型网络也可以看作由2个“Г”串联而成。其网络特点为:“T”和“π”的回路效率均可以认为是两个“Г”网络回路效率的相乘积。通过选择不同器件参数,可以调整回路效率和回路滤波度。
■3.3 并联阻塞网络形式
双频(或多频)共塔网络中两个频率之间相互阻隔均采用并联阻塞网络。网络器件的选择有一定规范值,对网络工作状态影响很大。
网络形式如图8所示。
图8
其中:L和C谐振在要阻塞的工作频率上。
设计方法:首先,先选择C值,再根据上公式就算出L值。进而,阻塞电容取值经验范围。
阻塞电容选取按上述图9选取时,电容和线圈温升比较小,即损害小.一般来说 设计时根据器件情况电容可以适当小一些,阻塞效果好。即:电容越小,阻塞度越高,具体计算见相关资料。在此不再重复。
图9
■3.4 吸收网络
作用:吸收另外一个天线对本频率的干扰,也叫陷波网络。
其网络形式如图10所示。
图10
说明:图中L和C1谐振在工作频率上,对本频工作没影响,与C2(或得是电感)串联谐振在干扰频率上,因为串联谐振阻抗为零,所以起到对干扰频率陷波吸收作用。
经验总结:在频率比较多的电台,吸收网络经常使用,一般来说吸收网络安装在网络馈线入口,效果比较好。
■3.5 “90°”移相网络
其网络形式如图11所示。
图11
其特点为:
(1)选用“T”型网络,三个壁的抗值相同,极性不同。其中:
(2)负载开路时,输入端短路。
(3)负载短路时,输入端开路。
适用情况:
(1)对带宽不好的天线,在阻抗匹配时可以选用移相网络改变负载变化的趋势,便于进行网络补偿。
(2)大功率并机时,并机网络目前均采用”90°”移相网络。
4 匹配网络设计实例及计算过程分析
以某台现有10kW双频共塔网络为例,工作频率:1359kHz和1026kHz,天线为76米标准塔。
■4.1 设计调试完工网络原理图
设计调试完工网络原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网络原理图
■4.2 该网络计算过程分析
图中L01和C01为预调网络,目的是把1359kHz和1026kHz两个频率阻抗预调在实部基本接近为好,这样在网络匹配是a1和a2两点电压基本一致,保证阻塞时不会相互串扰。L01和C01并联谐振在1026kHz上,对1359kHz呈现容性,用并联转换成串联方法可以算出1359kHz一路在a1点阻抗变化为:98-j248,1026kHz一路阻抗不变。同时L01电感同时起到直流泻放作用,起到防雷作用,C01电容同时队对雷电中交流成分有泻放作用也有防雷作用。防雷装置采用石墨放电装置,两个石墨间隙可根据天线电压大小可以调整,一般调整到5~8mm即可。
4.2.1 1359 kHz一路分析
(1)阻塞网络
电容选用1500pF,计算电感用16.04μH,该网络对1359kHz呈现-j182,计算方法如下:
电感和电容并联后阻抗:
B1点 阻 抗:j2 ×π× 1 .359×21 -j1 8 2 +j2 ×π× 3 0 + 98-j248 = 9 8。
(2)阻抗变换(选用T型网络)
再并联1200PF后C1点阻抗变为:50-j49.8。
(3)串联L和C后d1点阻抗为:50Ω
其中网络中C11同时起到直流隔离作用,防雷。
4.2.2 1026 kHz一路分析
(1)阻塞网络
电容选用1300pF,计算电感用10.6μH,该网络对1026kHz呈现j159.7,计算方法如下:
图13
图14
电感和电容并联后阻抗:
B2点阻抗:
(2)阻抗变换(选用T型网络),再并联2000PF后C2点阻抗变为:50-j109。
(3)串联L和C后d2点阻抗为:50Ω,其中网络中C21同时起到直流隔离作用,防雷。
说明:该台没有其它频率,所以整个网络中没有设计陷波网络。
5 总结
(1)匹配网络设计前需要测试天线对应工作频率的特性阻抗。
(2)设计是要考虑网络中每一点的Q值,及每一点的电压值。目前国内使用的固态发射机匹配网络设计时一般Q值尽量≤3。
(3)匹配网络设计时根据台上情况选择增加陷波或阻塞网络,陷波网络一般接在网络馈线输入口。
(4)匹配网络中线圈和电容摆放要采用三维布局,减少线圈之间的相互干扰。
(5)网络中线圈选用一般选用紫铜管线圈,铜管直径为H时最大通过电流为3H。例如选用Φ10铜管时,该线圈最大通过电流为30A,超过30A时线圈开始发热。每个陶瓷饼电容最大工作电流不得超过10A。
(6)希望本文对同行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