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2022-01-20谢安华

名师在线 2021年36期
关键词:民办学校课程内容校本

孙 斌 谢安华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江苏南京 210000)

引 言

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近年来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许多专家学者从各种角度,如教育、新课程开展、学校改革及办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研究甚少。因此,本文选此课题,对南京市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影响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为今后体育校本课程发展提供可行性策略。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主要是南京市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对南京市民办学校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笔者选取了三所学校作为调查点,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笔者根据研究主题,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相关体育校本课程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和已有成果,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成果,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程度和开发状况两个角度设计问卷。问卷效度及信度范围合理。问卷计算两次测量的Kappa 系数分别为k=0.87 和k=0.83。对南京市民办学校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48 份、学生问卷90 份、家长问卷60 份,有效率分别为100 %、93.33%、90%。

3.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列出相关的访谈提纲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主动获取研究所需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资料。

4.数理统计法

采用相关数理统计方法,对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反复运算,并验证计算结果,保证数据结果的可靠性,为后面的研究分析提供技术指标[1]。

二、南京市民办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状况分析

(一)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程度

本研究对体育教师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认识程度及课程开发理解程度等统计处理结果显示,仍有高达37.5%的体育教师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理解有误,对课程开发目的是促进学生自身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发展,抑或面对上级检查,仍然存在较大异议。(见表1至表5)

表1 体育教师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认识

表2 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程度

表3 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方式的认识(多选)

表4 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参与主体的认识(多选)

表5 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目的的认识

通过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状况,不同教师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但同时也显现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体系、评价、目的等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与异议。

(二)体育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态度

总体来讲,广大体育教师对目前所进行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是积极的。调查数据表明(见表6),有87.5%的教师愿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有 91.6%的教师认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重要的,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入。

表6 体育教师愿意参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认识态度统计表

这一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尽管有较好的愿望,但对如何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缺乏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

(三)体育教师课程开发实践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7),87.5%的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适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12.5%的教师认为自身各种能力一般。从时间方面来看,75%的教师参与校本开发时间充裕。从专业知识方面看,75%的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同时,调查结果也能反映出部分体育教师虽然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认可度高,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但存在着不同的客观因素影响,如学校教学事务性任务繁重,各项检查性工作较多,个人时间、精力不足等。

表7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能力统计表

(四)体育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8),14.6%的学校是根据本校体育教师的特长和专业知识能力来确定课程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发展的选修课程。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制订校本课程的占16.6%。依据学生的体育需求确定课程内容的比例为 27.1%。少数学校将围绕体测项目作为选择依据。

表8 体育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依据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才确定课程内容的占比为37.5%。同时调查发现,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内容进行练习存在较大难度,可行性不高。

三、南京市民办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一)思维定式的束缚

很多教师长期以来受国家统一的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式[2]。大部分体育工作者已经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被动地执行由课程专家编写的统一教材,因而自主开发编写体育校本课程意愿不高。

尽管《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留给学校和体育教师较大的选择空间,但部分教师认为如何选择课程内容及方式是既模糊又烦琐,存在风险性,不如简单套用体育教学大纲方便易行。出于多方面因素考虑,大部分体育教师不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过程中,喜欢按照传统体育课程模式进行教学,不愿意成为体育课堂的主导者。因此,改变体育教师传统的思维定式势在必行,否则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与落实是很难进行的。

(二)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第一,体育课程在学校中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常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对体育重视程度不高,监督检查宽松。另外,对体育课程专家骨干的培养不够系统化、专业化,导致人才断层,从而引发长期不良连锁反应。诸多问题导致学校、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积极性不高,从而直接阻碍了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

(三)体育教师课程概念模糊,知识储备不足,能力欠缺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步较晚,到21世纪初,体育校本课程的理论开发和实践等才逐渐被关注。体育课程教学受之前的国外教学模式的影响,多以传授技术为本,导致理论学习不够普及,教师主体理论和人文知识等储备不足。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理念、体系及评价措施等认识程度不够,存在概念模糊、偏差等。在新课程教育体制下,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地构建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有效评价方式,都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来支撑。这对体育教师自身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体育教师工作量较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新的理论和观念,从而导致他们在课程开发能力上的欠缺。

(四)项目形式化,文化底蕴不足

我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起步晚,起点低,缺少必要的沉淀过程。虽然部分学校已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但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情况不理想。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部分学校片面追求“特色化”,不结合实际盲目模仿其他学校的特色项目,为了校本而校本。部分学校项目选择不合理,虽然已经编写了体育项目的校本教材,但是体育课程开发内容的选择深受主观因素影响,如体育教师本人的喜好,导致体育项目特色不明显、可持续发展性不强。因此,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应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根据本校实情,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学校项目优势等,开发出适合本校发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体育特色项目,使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结 语

通过对南京市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各校可充分利用基础项目优势及师资优势,对课程资源优化重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发、改编、整合引进综合效果高的体育活动课程;成立以学生为主的各项运动的俱乐部和协会,建立健全有效的体育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与综合评价制度。各校应以“一校一品,体教结合”为工作思路,整合优化特色区域结构,努力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努力实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的工作目标。

猜你喜欢

民办学校课程内容校本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广西:民办校可由营利性转非营利性
四川成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推进会